東新馬鹿

東新馬鹿

東新馬鹿(New East Deer)是馬鹿的亞種之一,是東北馬鹿天山馬鹿塔里木馬鹿阿爾泰馬鹿的橫交固定代雜交品種。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所屬亞種,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物種來源,

物種學史

“東新馬鹿”(New East Deer)是馬鹿的亞種之一,是東北馬鹿、塔里木馬鹿、天山馬鹿、阿爾泰馬鹿的四元雜交橫交的固定代,其集東北馬鹿的抗寒耐粗飼和適口性強、天山馬鹿的抗病性強生產性能高、塔里木馬鹿少食耐饑渴、阿爾泰馬鹿繁殖力高的優點於一身。馬鹿生活於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區。喜群居歡。夏季多在夜間和清晨活動,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善於奔跑和游泳。主要以柞樹為食,其它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輔食,喜歡舔食鹽鹼。9-10月份發情交配,孕期8個多月,每胎1仔,主要分布中國黑龍江黑河。

形態特徵

“東新馬鹿”體型屬大型,成年的公鹿身高可達2.2米左右,體重250-350公斤左右,成年母鹿身高在1.7米左右,體重200公斤左右;雄性有角,一般分為5-6叉,最多6個叉。“東新馬鹿”身體呈深褐色,不同亞種的毛色略有不同。四肢較長,後肢更健壯,體型形似駿馬,有較強的奔跑能力。
東新馬鹿

棲息環境

“東新馬鹿”生活在北緯50°,臨近冷空氣發源地——西伯利亞大草原,冬長夏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3℃-0.4℃,所以““東新馬鹿””對於寒冷氣候有著很強的適應性,即使在零下40的低溫環境下可正常生活,因而較其它鹿品種來講,““東新馬鹿””所生產出的鹿茸其物理成分、化學成分、胺基酸都高於其它鹿種,更具藥用價值。

生活習性

“東新馬鹿”屬群居動物,多生活在山地的混交林帶或森林,善於奔跑,春、秋兩季常到溝塘地帶啃食青草,主要以柞樹為食,並喜舔食鹽鹼。每天食草十公斤左右,性情溫順、適口性強、耐寒,更適應於在低溫環境中生存。

分布範圍

現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黑河市。

繁殖方式

“東新馬鹿”母鹿一般在八月底、九月初給當年仔鹿斷奶,斷奶後母鹿要全價飼養,粗飼料以柞樹葉為主,其輔助粗飼料為邱林山區的各種植被,同時還要補給一定數量的精飼料,精飼料以含蛋白質高的農作物為主,如豆瓣、豆餅黃豆等,每天補給不低於一公斤的胡蘿蔔,經過四十五天的體力恢復,即可進入發情期
該鹿種繁殖力很強,在科學的全價飼養條件下,母仔鹿出生16個月齡可進人初情期(東北馬鹿母子進人初情期需36個月)。
母鹿妊娠期八個月左右,受孕期一般在十月中旬開始發情,每個發情期約20天左右,一般情況下每頭母鹿可發情三次,如錯過發情期就很難以再使母鹿懷孕。
該鹿產仔期正常情況下每年五至六月,每胎一仔。

所屬亞種

“東新馬鹿”(New East Deer)是馬鹿的亞種之一,是東北馬鹿塔里木馬鹿天山馬鹿阿爾泰馬鹿四種馬鹿的橫交固定代雜交品種。

種群現狀

由於全國鹿行業沒有龍頭企業,更沒有一二線鹿產品品牌,鹿茸國內消費緊靠藥廠使用,使全國鹿行業從1996年至今一直處於低谷階段,嚴重的挫傷了該行業的積極性,造成目前全國馬鹿存欄數的嚴重下降,有些鹿種甚至到了瀕危狀況,具統計,全國各馬鹿種群存欄數1996為30萬頭,目前全國各馬鹿種群存欄數不足5萬頭,年下降84%。
以上行業發展的情況,導致““東新馬鹿””這一優良品種沒有達到全面推廣,當時該種群推廣區域為黑龍江、內蒙兩個區域,黑龍江區域主要以黑龍江省特產研究所鹿場及部分私人鹿場推廣,內蒙主要以烏拉壩、赤峰國營鹿場及部分私人鹿場推廣,由於鹿行業長期處於低峰及虧損狀態,目前“東新馬鹿”種群除“黑河市金地鹿業有限公司”完整保留之外,其它均已退化,所以該鹿種為黑河市金地鹿業有限公司獨有品種。
東新馬鹿

保護級別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物種來源

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所承擔的農業部重點課題“馬鹿新品種選育的研究”,特產所鹿研室主任趙裕方教授帶領課題組歷時15年,攻克了所有的技術難關,通過多元雜交和幼鹿培育等育種手段培育而成的高產馬鹿新品種——東新馬鹿。
東新馬鹿的藥用價值
鹿的全身都是寶鹿的全身是寶、鹿茸鹿鞭鹿血鹿肉鹿胎鹿脂鹿筋鹿皮鹿尾鹿角鹿骨鹿皮等,都是本草綱目上有記載的可供藥用的名貴中藥即食療補品.
鹿茸: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稱鹿茸“善於補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健骨”。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雄鹿的嫩角沒有長成硬骨時,帶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鹿茸以粗壯、挺圓,頂端豐滿,毛細柔軟,有油潤光澤為佳品,
“東新馬鹿”的鹿茸較其他品種的馬鹿,品質非常好,皮茸緊貼,不易剝離;其中含有大量的磷脂、糖脂、膠脂、激素、脂肪酸、蛋白質及等成份,較其他鹿種相比“東新馬鹿”的鹿茸中胺基酸成分占總成分的一半以上,其中甘氨酸的含量更是高達13%。鹿茸性溫而不燥,具有振奮和提高機體功能,對全身虛弱、久病之後患者,有較好的強身作用。
“東新馬鹿”的鹿茸含膽甾醇肉豆蔻酸酯,膽甾醇油酸酯,膽甾醇棕相酸酯,膽自醇硬脂酸酯,膽甾醇(cholesterol),膽甾-5-烯-3β-醇-7酮,膽甾-5-烯-3β,7α-二醇,膽酸,尿素,對羥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尿甙(uridine)。馬鹿茸中還含有2種降壓成分,一種已確定為溶血磷脂醯膽鹼(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LPC中含有8種脂肪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acid),棕櫚酸,棕櫚油酸,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acid),硬脂酸(stearicacid),油酸,亞油酸。
鹿茸可以提高機休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具有免疫促進劑的作用。它能增加機體對外界的防禦能力,調節體內的免疫平衡,從而避免疾病發生和促進創傷癒合、病體康復,從而起到強壯身體、抵抗衰老的作用。鹿茸提取物既能增加血漿睪酮濃度,又能使促黃體生成素(LH)濃度增加。
青春期的性功能障礙、壯老年期的前列腺萎縮症,服用鹿茸粉治療有明顯療效;鹿茸精具有較強的抗疲勞作用,能增強耐寒能力,加速創傷癒合和刺激腎上腺皮質功能。故鹿茸是傳統的補益藥,用於強壯、補腎、益陽。鹿茸中的尿苷是一種可營養紅血球,對女性貧血有很好的作用。鹿茸中含有大量鹿茸精可使血液中血紅蛋白增加,因此對於大量出血者和感染症末期的患者,特別是對於老齡患者的治療極為有效。
鹿茸對婦女兒童均有益處,它所含的鈣、磷、鎂等無機元素分別參與身體的鈣磷和多種酶的代謝,對促進鈣的吸收、骨的生長以及增強心臟、肌肉的功能都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鎂離子,更是具有複雜的功能,是延年益壽必不可少的物質。這對婦女因宮寒不育、月經不調,小兒的發育不良,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牙齒生長遲緩、囟門不合、骨軟等,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壓、腎炎、肝炎以及中醫所說的陰虛火旺、肝陽上亢之病人,不宜服用。
鹿茸素有“強筋骨”功能,用於治療“惡創癰腫”。試驗證明,鹿茸對長期不愈和新生不良的潰瘍與創口有增強組織再生的能力,促進骨折的癒合。口服、外用鹿茸能使創傷,特別是化膿創傷迅速癒合。鹿茸中有些有效成分能抑制MAO-B的活性,故有抗衰老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強胃腸蠕動和促進分泌功能;此外,鹿茸精能使失血性低血壓的血壓恢復加快,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如孕酮、白蛋白、蛋白、人絨毛酶促性腺激素、皮質酮、胎盤乳源、多種胺基酸以及酶類。
鹿茸中還含有另一個重要成分次黃嘌呤核苷為人體的正常成分,為腺嘌呤的前體,能直接透過細胞膜進入體細胞,參與體核心酸代謝、能量代謝和蛋白質的合成。次黃嘌呤核苷能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系,提高輔酶A的活性,活化肝功能,並使處於低能缺氧狀態下的組織細胞繼續進行代謝,有助於受損肝細胞功能的恢復。並參與人體能量代謝與蛋白質合成。能提高ATP水平並可轉變為各種核苷酸。可刺激體內產生抗體,還可提高腸道對鐵的吸收,活化肝功能,加速肝細胞的修復。有增強白細胞增生的作用。
鹿胎:
為鹿的完整子宮、胎兒、胎盤羊水的統稱。乾燥的鹿胎,大小不一,全體彎曲,頭大,嘴尖,下唇較長,四肢細長,有之蹄,尾短,脊背皮毛有小白色點,鮮時色淡,乾燥後呈棕紅色。質堅硬,不易折斷。氣微腥。以幼小、無毛、胎胞完整、無臭味者為佳。古時候就有“皇帝鹿血,皇后吃鹿胎。”的說法。清朝時期慈禧太后就把鹿胎定為每日必備御膳《清史稿》記載慈禧的絕經期超過了60歲,由此可見,鹿胎對健康和美容養顏的作用極其重大,《本草新編》上說鹿胎:“健脾生精,興陽補火。”《青海藥材》:“治婦女月經不調,血虛、血寒,久你不生育。”《四川中藥志》:“能補下元,調經種子。治血虛精虧及崩帶。”鹿胎中含有人體不能合成的胺基酸和銅、鋅、鉬、釩、硒、鈣、蛋白質、維生素、紅細胞生成素、球蛋白、抗老化因子、免疫調節肽等天然營養素和生物活性物質,胎盤中還中含有大量的胎盤多肽,這種物質活性高、分子量小,通過十二指腸吸收,可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快速輸送營養,它主要的作用是增強細胞免疫力、修復DNA、提高骨髓造血、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另外對於面色晦暗、枯黃、色斑、多皺紋、皮膚粗糙鬆弛、彈性差、光澤差、身體肥胖、早衰等問題也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質抑制機體的過氧化反應,清除自由基;修復體內受損細胞,去除活性氧,保持肌膚彈性,消除疤痕,美白肌膚,袪除面部老化皮膚組織,養護皮膚,減肥,養顏,祛除色斑、更年期綜合症、頭暈、疲勞、失眠、煩躁等症。鹿胎中還含有豐富的鹿胎蛋白、多肽、胺基酸、核酸、脂肪酸、糖脂、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無機鹽等,可以壯陽益腎、補氣養血、補虛生精、調以散寒的功效,治療婦女月經不調、宮寒不孕、崩漏帶下等症。鹿胎中含有大量的胎盤多肽,這種物質活性高、分子量小,通過十二指腸吸收,可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快速輸送營養,它主要的作用是增強細胞免疫力、修復DNA、提高骨髓造血、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
鹿鞭:
中藥名。為雄性馬鹿的外生殖器。陰莖及睪丸,除淨殘肉及油脂,固定於木板上風乾即成。以粗大、油潤、無殘肉及油脂、無蟲蛀、乾燥者為佳。《四川中藥志》:性溫,味鹹辛。可以益精壯陽,強腰膝。主治腎虛勞損,腰膝酸痛,耳聾耳鳴,陽痿,遺精,早泄,宮冷不孕,帶下清稀。鹿鞭中含有脂肪酸、睪丸酮(雄性激素)、二氫丸酮、雌二酮、脯氨酸、甘氨酸等胺基酸及無機元素東新馬路體內有豐富睪丸酮,他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男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徵出現,並維持正常性慾及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東新馬鹿”的鹿鞭中睪丸酮(雄性激素)含量是普通鹿鞭的1.2倍,對於益精壯陽、腎虛虧損有很明顯的效果。而生物體內的各種蛋白質是由20種基本胺基酸構成的。“東新馬鹿”的體內含有高達17種胺基酸,其中甘氨酸、脯氨酸的含量更是高達20.9%,能更好的促進睪丸素、無機元素及生物活性因子等物質的吸收。
鹿皮:
鹿科動物或馬鹿的皮是優良的皮革原料,鞣製後異常堅韌、柔軟,可製成高檔服裝和皮件,還可製造擦試精密儀器的必備物品。近幾年來,歐美市場上流行用鹿皮來做室內裝飾材料。它的特點是:柔軟,結實,美觀,重量較輕,耐水,抗高溫可達120度,耐低溫效果更佳,也可入藥。《四川中藥志》:》:“性溫,味鹹,無毒;“能補氣,澀虛滑。”治婦女白帶,血崩不止,腎虛滑精;塗一切瘡。鹿皮中含有油脂0.58%、含18種胺基酸(包含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總含量為74.45%,對於婦女白帶,腎虛滑精效果尤為突出。
鹿肉:
是高級野味,肉質細嫩、味道美、瘦肉多、結締組織少,可烹製多種菜餚。鹿肉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糖和一定量的維生素,且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鹿肉(北京蔚藍閣)首見於《名醫別錄》,華佗雲:"中風口偏者,以生鹿肉同生椒搗貼,正即除之”.《本草綱目》記載:"鹿肉味甘,溫,無毒.補虛贏,益氣力,強五臟,養血生容.”李時珍雲:"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獸,純陽多壽之物,能通督脈,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無損.”藥食兩用,中草藥配伍,做藥膳,食用方式多樣.鹿肉性溫和,有補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中國傳統醫學認為,鹿肉屬於純陽之物,補益腎氣之功為所有肉類之首,故對於新婚夫婦和腎氣日衰的老人,吃鹿肉是很好的補益食品,對那些經常手腳冰涼的人也有很好的溫煦作用。鹿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含膽固醇很低等特點,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鹿血:
是鹿科動物的血液,系名貴中藥。自古以來就是宮廷皇族、達官顯貴治病健身的珍品,早在宋代就有刺血生飲鹿血後膚革充盈,健飲啖的記載。明代李時珍則對鹿血的醫療作用做了較為詳細的研究,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為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藥毒等。並提出有效而服之者,鹿茸血,酒和飲之更佳的服用方法。近代,通過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證明了鹿血確實具有養顏容、治療貧血,調節免疫,延緩衰老,改善記憶,抗疲勞,改善性功能等多項治療保健作用。鹿血含水量為80%~81%,有機物占16%~17%,其中主要是蛋白質,蛋白質中富含19種胺基酸及多種酶類,另外還含多種脂類、游離脂肪酸類、固醇類、磷脂類、激素類、維生素類和多糖類等。灰分占3%~4%,並含多種常量和有益微量元素。特別是鹿血中還含胱氨酸、賴氨酸,與心臟機能相關的磷酸肌酸激酶、覆酶等。運用現代先進技術加工的鮮鹿血粉含水量不超過1%,其蛋白質含量達96%以上,特別是“東新馬鹿”的Y-球蛋白含量很高,眾所周知肝臟是身體內製造白蛋白的惟一場所,如果體內的球蛋白含量過就會導致低肝損,那么就會使白蛋白的合成以及細胞內運輸和釋放發生障礙,引起血清白蛋白減少。而“東新馬鹿”的鹿血中含有大量的Y-球蛋白尤其對肝細胞損傷有顯著效果。
鹿角:
中藥名。為鹿科動物馬鹿已骨化的角或鋸茸後翌年春季脫落的角基,多於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風乾。《本草綱目》記載:“鹿角,生用則散熱行血,消腫辟邪;熟用益腎被虛,強精活血。”鹿角盤味鹹、微溫、無毒,入肝、腎經,具有行血、活血消腫、溫補肝腎、強健筋骨等功能。主治瘡痛腫毒、瘀血作痛、虛勞內傷、治腎陽不足、腰脊酸痛、脾腎虛寒、嘔吐、食少便瀉、子宮寒冷崩漏帶下等症。對治療陰證瘡瘍乳癰初起紅腫熱痛及各種腺體炎症,具有良好的消散作用。對治療發熱、腫痛、兒童痄腮、婦女乳房腫脹、乳腺炎、乳腺增生,預防子宮肌瘤、乳腺癌等有明顯的效果。鹿角是完全骨化的實心角,有別於其他洞角類。其中膠質25%、磷酸鈣50%-60%、碳酸鈣及氮化物等,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必需的宏量元素鈣、鎂、磷,亦有種類豐富的微量元素及痕量元素。無機元素是其藥效的物質基礎之一。鹿角的藥理活性與其中含量豐富的無機元素密不可分。
鹿尾:
形狀粗短,略呈圓柱形,先端鈍圓,基部稍寬,割斷面不規則。帶毛者長約15cm,外有棕黃色毛,並帶有一部分白毛;不帶毛者較短,外面紫紅色至紫黑色,平滑有光澤,常帶有少數皺溝。《四川中藥志》:暖腰膝,益腎精,治腰脊疼痛不能屈伸,腎虛遺精及頭昏耳鳴。它具有滋補強壯劑、增強身體機能、益精補虛、健腎補血之功效。 鹿尾中含有核苷類、磷脂類、總多糖、水解胺基酸、脂肪酸、性激素6類營養成分及汞(Hg)、鉛(Pb)、鎘(Cd)、砷(As)、銅(Cu)5種重金屬元素含量。鹿尾具有良好的益腎補虛功效,男性陽痿早泄、性慾減退、女子月經不調、白帶等早衰疲勞現象都和腎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通常大家都認為腎虛是男人的事,其實女人更需要補腎,比如女人腎虛會出現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問題,最主要腎虛就會四肢無力、手腳冰冷。而鹿尾中的睪丸酮、雄二酮、甘氨酸和多種無機元素和鹿茸相比較燥熱之性減少更偏於溫和,具有溫而不燥的特點。
鹿骨:
鹿科動物馬鹿的骨骼。為一種傳統中藥有補虛強骨的功效。《藥性論》曰:"鹿骨,味甘,微熱,無毒。"鹿骨具有補虛、強筋、壯骨的功效,適用於久病體弱、精髓不足、貧血、風濕、四肢痛疼等症。“東新馬鹿”的鹿骨中含有大量的骨膠原,說到膠原蛋白都知道對皮膚好,但是鹿骨中的膠原沒那么簡單,膠原是動物結締組織中的主要成份,也是動物體內含量最多、分布最廣的蛋白質,膠原蛋白含量的多少又與人體的生長、衰老、健康、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膠原帶百葉廣泛套用於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領域。但鹿骨中的膠原又和其他動物不一樣,試驗採用先進的和酶的提取法從鹿骨中提取酸溶性膠原蛋白(ASC)和胃蛋白促溶性膠原蛋白(PSC),並利用先進的手段研究了鹿骨膠原蛋白的結構,發現鹿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多種藥理活性,它的膠原蛋白有3種不同的鏈,其獨特的分子結構使得鹿骨在人體內的吸收性更好,效果也更顯著,這就是為什麼同樣都是骨膠原,鹿骨的治療效果最為明顯的原因。
鹿脂:
鹿科動物的脂肪油,《中國醫學大辭典》:療面皰瘡,頻頻塗之。 .鹿脂對於祛風潤腩;解毒消腫。主頭風風痹;皮膚癢痛;癰腫瘡毒有顯著效果。
鹿筋:
為鹿科動物四肢的筋,乾燥的鹿筋,細長條狀,金黃或棕黃色,有光澤而透明。質堅韌,氣微腥。以身乾、條長、粗大、金黃色有光澤者為佳。鹿筋能強筋壯骨、養血通絡、生精益髓,主治勞損,續絕傷,大壯筋骨,補陽氣;對久患風濕、關節痛,腰脊疼痛,筋骨疲乏或軟弱無力,步履艱難,手足無力,手腳抽筋,跌打勞損、筋骨酸痛等療效顯著。且鹿筋含豐富的膠原蛋白,且在加工過程中保持了鹿筋的含血量,故加強了鹿筋養血的作用。鹿筋中還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及膠原蛋白,研究發現由鹿筋膠原能有效地抑制角叉菜膠引起的足腫脹;減輕棉球肉芽腫產生的炎症反應;提高二硝基氯苯所致遲髮型超敏反應,可見鹿筋膠原具有明顯的抗炎、免疫調節作用.
鹿心:
是鹿科動物的心臟,主治:心昏多志,心虛作痛,驚悸熱感,氣血兩虧。可調節心肌功能,化淤止痛,增強血液循環,改善人體新陳代謝,養氣安神,對因疲勞過度、驚嚇、神經衰弱引起的心律過速和心血虧損等症及心絞痛、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腦動脈硬化均有很好的療效,可有效改善心慌、心跳、心率不齊、失眠、無力、低血壓等症。其富含色氨酸、賴氨酸、組氨酸等多種胺基酸及脂肪酸、總磷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及人體所需活性成分,具有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改善心腦血管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能消除機體氧自由基;維生素E能保護細胞膜;鈷、維生素B12能激發骨髓造血,銅在機體內形成銅藍蛋白,促進鐵的吸收和運輸。而鹿心中的磷脂醯胺能抑制MAO-B的活性,減少自由基的形成。同時鹿心中的肽具有調節心臟功能紊亂,活血通竅,促血液循環,補充心肌原動力,從而達到維護心臟的功效。
鹿肝:
鹿科動物的肝臟,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鹿肝具有益血補脾駐顏的功效,對治療女性貧血,小兒衰弱及維生素A缺乏症有明顯療效。“東新馬鹿”的肝臟中富含維生素A、B1、B2、E、肌肝、牛磺酸多種有益於肝臟年輕的成份,是不可多得的動物性肝臟營養素。能促進肝細胞的新陳代謝,減輕現代人們暴飲暴食、過量飲酒帶給肝臟的壓力。維生素A缺乏症有明顯的療效,A肝、B肝及各類肝類、眼病的治療也有其特殊療效。對維生素入缺乏症有明顯療效,A肝、B肝及各類肝病、眼病的治療也有其特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