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秋季攻勢

東北秋季攻勢

東北秋季攻勢指的是在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9月至11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民主聯軍(即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在瀋陽山海關長春大石橋鐵路沿線對國民黨軍實施的大規模進攻戰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北秋季攻勢
  • 時間: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9月至11月
  • 相關: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
  • 開始:50天夏季攻勢後,是50天秋季攻勢
  • 地區瀋陽
戰役進程,開始,進行階段,主戰階段,結束,雙方指揮員,野戰軍名將,戰犯,官場與戰場,背景,相關事件,戰略計畫,相關評價,蔣介石相關,總結,

戰役進程

開始

50天夏季攻勢後,是50天秋季攻勢。
夏季攻勢以圍城打援為主要戰術,秋季攻勢以遠距離滲透奔襲貫穿始終――都是林彪的拿手好戲。

進行階段

9月初,冀熱遼部隊正準備破襲北寧線,陳誠調集四個師,分三路向熱河東部進攻。其中一路暫22師、暫50師各兩個團,進至錦西西梨樹溝門、新台邊門一線。9月14日,8縱首先殲滅暫50師大部,又在楊杖子追殲了暫22師大部。從錦州出援的49軍79師、105師,被誘至楊杖子一線,由8縱實施主要突擊。49軍軍長王鐵漢連續組織反衝擊,都被打退。陳誠又拼湊49軍26師、暫60師主力和暫22師、暫18師各一個團,緊急馳援,被9縱阻於虹螺峴地區。49軍待援無望,多路突圍,除百餘人跑掉外,全部被殲。8縱、9縱乘機在北寧線上展開大破擊,將山海關至錦州間鐵路截成數段。

主戰階段

1縱、2縱、3縱、4縱、10縱向中長路進擊。3縱長途奔襲威遠堡門,10月2日,將53軍主力116師一舉全殲。4縱攻克開原東南八棵樹,殲敵一個團。7縱克彰武、法庫。然後,幾個縱隊轉向吉林。長春地區,先後圍攻吉林,攻克德惠、農安,準備誘敵出援,在運動中殲敵,典型的圍點打援戰術。敵均不敢出援。
10月10日,7縱連克大虎山、黑山、新立屯,17日又克阜新。這時,華北李宗仁部和傅作義部五個師東進反撲。林彪決心以8縱、9縱殲滅該敵。23日,9縱攻擊朝陽,誘敵西援。92軍軍長侯鏡如率21師和43師冒然西進,在義縣西朝陽寺一帶,被8縱、9縱包圍。激戰三晝夜,殲敵21師部和43師一部。

結束

金風颯颯中,各種金屬的爆裂聲震撼著黑土地。在民主聯軍的攻勢下,東北國民黨軍被迫收縮兵力至長春、瀋陽、四平錦州等地。民主聯軍遂於11月5日結束秋季攻勢。
對於共產黨人來說,1947年的夏天、秋天和冬天,都是金光燦燦的秋天。

雙方指揮員

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 林彪(101)
副政治委員 羅榮桓(102)
參謀長 劉亞樓(103)
東北“剿總”司令長官 陳誠

野戰軍名將

黃永勝是員干將
秋攻伊始,遼西三戰三捷,給剛上任的陳誠當頭一棒,8縱司令員黃永勝功勞不小。
做為建縱不到一個月的小兄弟,8縱、9縱兵少炮少。8縱還不到2萬5千人。以此不大的兵力優勢,不到半個月殲敵1萬6千多人,是頗見指揮員功力的。
黃永勝黃永勝
第二次楊杖子戰鬥,以1:11的傷亡比例,47小時殲敵正規軍1萬2千多人。在此前的黑土地是少見的。
把王鐵漢的援軍誘至楊杖子,偵察報告是兩個團。一打,打不動。再偵察,是兩個師。剛從蘇北調來的49軍在秦皇島下船時,一些士兵還穿著美式大褲衩子。凍得哆哆嗦嗦的49軍,也是一支生力軍。剛從地方部隊升級的8縱,熟悉的是扒鐵路,炸橋樑,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況且,一口吃掉兩個師,過去連想都未想過。
縱隊指揮所設在一座高山上,距敵幾千米。落霞紛紛中,撤退命令已經下達了,有的部隊已經向後運動了。眼睛熬得通紅的黃永勝,一屁股坐在山坡上,摸出一盒揉得像紙團似的10支裝的“小粉包”:抽支煙,神仙神仙。副政委邱會作和參謀長黃鵠顯見了,上去就搶。黃永勝叫起來:別搶,我不是土豪呀。黃鵠顯按著,邱會作搜身,一盒“小粉包”變戲法似的不見了。三個人嘻嘻哈哈滾成一團,警衛員站在一邊笑。
咣咣咣咣,一陣炮彈突然打過來。一發口徑挺大的山炮彈落在不到10米處,濺起的泥土石塊,冰雹般砸在他們身上。沒爆炸,是發臭彈,不然全完了。
邱會作坐起來:敵人要退?
黃鵠顯道:“教師爺”說得對。
黃永勝拍拍身上泥土:通知部隊,停止撤退,立即轉入攻擊!
電台已經撤了,電話也不通。司令部和政治部幾個科長帶上命令,分頭去追趕和通知部隊。
8縱追,9縱堵,一場陣地戰變成了運動戰。原是東北軍的王鐵漢也被截住了。可他憑藉一口流利的東北話,又換了便衣,矇混過去跑掉了。
8縱、9縱“開門大吉”,不但改變了熱河局面,自己也鳥槍換炮了。8縱一下子發展到4萬人。
林彪說:這個8縱,還真有點主力樣子。
戰場上,能夠迅速地捕捉到貌似平常,卻能表明敵人動向的些微變化,並迅速地做出判斷,定下決心,這是一種真功夫。
1927年參軍,唯讀過一年私塾的黃永勝,是憑藉身經百戰身上留下六處槍傷,獲得這種真功夫的。
“旋風縱隊”司令
談起3縱司令員韓先楚上將,老人們都充滿了懷念、崇敬和愛戴的深情。
也許,在所有曾以中國為敵的國家的情報部門,為中國將軍所建立的那些檔案中,韓先楚的那一本,在上將中應是最厚的。這位個頭不高,黑黑瘦瘦的農民兒子16歲參軍,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l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任鄉蘇維埃土地委員,參加游擊隊。
韓先楚韓先楚
從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一個台階沒落升到大軍區司令員,一筆一筆都有記載。當然,記述得最詳細的,還是他指揮的那一個個輝煌壯觀的戰鬥和戰役。
秋季攻勢中,3縱奇襲威遠堡門殲敵53軍116師,是共產黨人在黑土地上最成功的戰例之一。
這一仗怎么打,戰前有兩種意見。
3縱政治委員,羅舜初認為,53軍三個師在開原以東和東北地區,相距不遠,互為犄角。為避免兩面受敵,我軍應集中兵力,先殲滅西豐之敵,再向縱深擴大戰果。
羅舜初曾任八路軍總部作戰科長,到東北後曾任遼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戎馬一生,主要是擔任軍事幹部,打過許多好仗,深得部隊信賴。更重要的是這種打法穩妥,符合“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原則。所以,多數人都同意他的意見。
剛就任司令員的韓先楚不同意。他主張以主力長途奔襲,直插敵縱深威遠堡門,乘敵不備,殲滅116師師部和1團,打亂其指揮。同時以部份兵力包圍西豐之敵,相機殲滅其一部。如敵聞師部受擊,回竄增援,就在運動中速戰速決,而後再擴大戰果。這是一個奇兵色彩極濃,帶有冒險性的方案。
兩種意見相持不下。開頭,一些人還各抒己見,後來就剩司令員和政委唇槍舌劍了。
兩個方案同時上報“東總”。
孫敏當時是3縱機要科譯電員。老人說,過去電報署名都是“韓羅”。這回是各發各的報,各吹各的號。都下半夜了,韓司令拿著電報,親自跑到機要科。那字寫得扒扒拉拉的,不少錯別字,有的字不會寫,畫個圈。他一個字一個字說明,並說哪句話重要,讓給“用括弧括上”。科長給他解釋,說可以括起來,但那不能表明重要。他就說:不管你們怎么弄,反正把我的意思表達出來就行。坐那兒看著發完報才走。
林彪很快回電:按先楚意見辦。
戰鬥發展,同韓先楚的預想一模一樣。
戰後總結,羅舜初說:司令員指揮打仗,不拘一格,有正有奇,有獨到之處,我們大家都要好好向他學習。
高尚的博大的共產黨員的襟懷!
但這絲毫也不影響這一對老搭檔在後來的歲月中繼續爭論,據說有時爭論得更激烈,簡直是面紅耳赤。
這是兩個共產黨人純淨心靈的披現,是兩個傑出的將軍聰明才智的盡情發揮。共產黨人為什麼無往而不勝?此後的3縱為什麼所向無敵,被黑土地上的對手敬畏地稱之為“旋風縱隊”?答案盡在其中了。
據說,在新開嶺戰鬥打到節骨眼兒時,有人動搖了,要撤。4縱副司令員韓先楚吼起來:要撤你們撤,把部隊給我留下!
(有的老人談到這裡,說:我說的這些你可不能寫呀,寫出來有人不高興。)
四平失守後,逼迫184師起義的鞍海戰役,也是韓先楚指揮的。
夏季攻勢開始後,一次吃掉對方一個師就不足為奇了,到遼瀋戰役後期簡直就只是“小菜”了。可在共產黨人連連敗退的劣勢中,能夠回過頭去吃掉一個師,談何容易?
羅舜初講完後,韓先楚說:政委的打法也有道理。威遠堡門要是打膠著了,那可就不好辦了。別看我一口咬定就那么打,仗沒打完,這顆心也是吊在嗓子眼上呀!
誰也不是神仙。但在千鈞一髮時刻,在千軍萬馬廝殺的千頭萬緒中,一眼就能窺透要害,並咬鋼嚼鐵地一錘定音,高屋建瓴的大將風度和將才,不就在那一瞬間爆發出雷電般的轟鳴和閃光嗎?
應該把拿破崙那句名言再重複一遍:“對於一位偉大將領,決不會有一連串的大功績都是由機會或幸運造成的;這些功績常是熟籌和天才的結果。”
從著名的將軍之鄉湖北紅安走來,又把骨灰撒在了那裡的農民兒子韓先楚,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驕傲。
“跟他打仗心裡有底”
黑土地上的兩個主力縱隊司令員韓先楚和劉震,挺有緣份。
劉震劉震
相關事件
韓先楚當排長時,連里抓個“探子”。那時打聽紅軍的人,常常被視為“探子”。他去一看,那人認識,就放了。放了“探子”還了得,撤職罰去炊事班背鍋。劉震也背過鍋,是因為夜裡打遭遇戰,背的一袋光洋弄丟了。兩人都能打仗,平時到炊事班背鍋,打仗了再回去當排長。若用後來的“階級鬥爭”觀點看,這種作法正好顛倒了個兒。兩人都是紅25軍75師225團的。長征途中,徐海東指揮後衛團打阻擊被包圍,騎匹白馬,眼看被敵人追上了,韓先楚是營長,劉震是營政委,兩人一挺機槍輪著打,掩護徐海東衝出重圍。又你幫我,我幫你,從死人堆里爬出來,趕上隊伍。
授銜時,兩人都是上將,當初的老班長陳先瑞卻是中將。中將說,戰士是上將,班長是中將,這兵叫我怎么帶?上將說,什麼這將那將的,戰士到什麼時候也得聽班長的。
“跟他打仗心裡有底。”
當年2縱的老人都這么講。
(不光2縱,幾乎每個縱隊的老人,都這樣評說他們的司令員。)秋季攻勢中,2縱主要任務是在四平附近箝制新1軍。
此前2縱的一篇力作,是夏季攻勢第一仗――懷德、大黑林子殲滅戰。
5月的吉林,春寒還帶著股逼人的氣勢。清晨站在曠野里,脊背一會兒就涼嗖嗖的了。
懷德鎮像個摻了些高梁面的窩頭,隆起在春日潮潤的黑土地上。城牆上明碉累累,城腳下暗堡重重,一道寬8米左右,深3米左右的外壕,環繞著城牆。壕外屋脊形鐵絲綱和鹿砦,層層疊疊。周圍一馬平川,只在西南角有道雨裂溝伸到城下。溝旁灌木叢生,光禿禿的枝條上,鼓著淡綠色的葉苞。
突破口,主攻方向,箝制方向。兵力配置,主攻方向絕對優勢兵力,一梯隊,二梯隊,預備隊。炮兵陣地,縱隊炮團和各師炮營及各團炮兵,全部使用在主要突破點上。
對於一個久經戰陣的將軍,當敵情和地形盡收眼底時,腦幕上就會像電子計算機螢幕一樣,隨之閃現出各種克敵方案和數據,而勝利也就在此刻同步前進了。
別看劉震打完仗就回哈爾濱,把部隊扔給政委吳法憲等人,像個“甩手當家的”,打起仗來可是半點不含糊。更何況這是黑土地的反攻第一仗。就像一場籃球賽,一開場能否壓住對手,一出手就投進三分球,還是被人連奪籃板球,事關全局,非同小可。
5月17日懷德還未打響,城南十里堡方向槍聲驟起。長春新1軍四個團援兵,被早已等在那裡的1縱和獨立師阻住了。接著,大黑林子地區又槍聲大作,5師和從四平出援的71軍兩個師打響了。
來得正好。
激戰一夜,懷德守軍新1軍新30師90團和保全17團大部被殲。殘敵退守城東關帝廟和大燒鍋內,拚死抵抗,不斷打信號彈呼叫救兵。
這時,林彪命令獨1師單獨阻援,1縱迅速南下大黑林子,與2縱圍殲71軍主力。
這實在是節骨眼兒上的一招妙棋。如果攻占懷德再調兵打援,71軍失去目標會拔腳溜掉,結果吃小魚丟大魚。現在小魚把大魚粘往了,靠不攏,不能溜,大魚小魚一鍋燴。
林彪在雙城踱得有板有眼有章法,還要前線指揮員打得有板有眼有章法。
黑土地上夏季攻勢以後,有些戰鬥就是由於前線指揮員未能完成“東總”意圖,而未能達到預期目的的。
劉震留下部份兵力圍殲殘敵,以主力迅速南移截斷71軍退路。結果,守敵和援敵全成了瓮中之鱉。
反攻第一仗,前線主要指揮員劉震,功不可沒。
老人都說,戰爭年代攤上個能打仗的指揮員,那是福氣。東南西北,甩開膀子打就是了。打勝仗,少流血,還能學到許多本事,否則,你就跟著窩囊去吧,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更不用說今天跟你談論這些了。
軍政雙全——鄧華
夏季攻勢後,和8縱、9縱同時升級為主力的7縱,還未升級前(叫“鄧華縱隊”、“遼吉縱隊”),就以主力的姿容馳騁在黑土地上。直到遼瀋戰役結束,7縱陣陣不落,而且都是獨當一面的角色。
古今中外,一支軍隊能不能打,首先取決於指揮員的水平。兵無強弱,將有巧拙,強將手下無弱兵。
鄧華鄧華
7縱司令員是鄧華。
評價
很多老人都說鄧華有謀略,看得準打得狠。有的老人還拿自己縱隊的司令員和鄧華比,說鄧華“厲害”。有人說四平攻堅戰前,面對敵人堅固的防禦工事和多達3萬4千人的兵力(林彪估計為2萬人),鄧華認為兵力(2個縱隊)少,建議再增加一個縱隊,林彪未置可否,只給了一個師,結果打了敗仗。
老人都說鄧華“軍政雙全”。這應該是無疑問的。不然,彭德懷從朝鮮半島回國後,鄧華大概不會是志願軍代司令員又代政委。
個性
按照常規,這樣一位將軍,應該是員風度謙和的儒將。一些老人卻說他能打能罵:“狗養的”,“狗操的”,“娘賣X的”,罵你罵得狗血噴頭,愛你愛得像兒子。
有的老人說,也不知怎么回事兒,有時挺不痛快的,領導罵幾句反倒挺舒服了。大概那時不罵人的領導不多,就興這個,罵慣了,“罵是愛”。不過,今天有天大理,你罵個試試?別說部下,親生兒子弄不好都和你翻臉。
談到7縱特色,一些老人說:真能打,也真能搶,兩頭冒尖,野。
人家在村里住上了,7縱來了,“起來!起來!”就得把熱乎乎的炕頭讓出去。後來在遼西會戰圍殲廖耀湘兵團,過大凌河時,幾支部隊擠在那兒。7縱到了,機槍朝橋頭一架:誰也不準過,誰過就突突誰!

戰犯

官場與戰場

——政治上將陳誠
就在陳明仁焦頭爛額地躲在四平東北角化工廠地下室里,嘶啞著嗓子向瀋陽呼救時,杜聿明病倒了。

背景

三分治,七分養。一年前的這個時候,當杜聿明面帶微笑站在這片焦黑的黑土地上時,林彪沒在話下,病魔當然也就不在話下。如今,這一切都顛倒了個兒,把這位東北保全司令長官部司令長官不在話下了。而且還不止這些,那位頭上有塊癩疤的參謀總長“陳小鬼”,也趁人之危,從背後向他和熊式輝逼上來了。
陳誠陳誠
陳誠出馬,一個頂倆。實際上,是因為孟良崮戰役被陳毅、粟裕領導的華東野戰軍打得慘敗,“中心開花”的破產,74師的被殲,而被蔣介石拋到東北來的。
後來去台灣當了副總統的陳誠,在國民黨上層圈子裡,是位佼佼者。
出身農民家庭的陳誠,當過國小教師,後來考上北平保定軍官學校。未畢業,又隨國民黨左派領袖鄧演達,來到黃埔軍任侯差軍官。東征陳炯明時,他是炮兵連長,帶傷發炮,擊中目標,當即提為營長。
此前,一次訪友,深夜歸來捧讀《三民主義》。恰值蔣介石巡視,見他如此勤奮,當即考問,陳誠對答如流。蔣介石連連點頭,說:詩曰“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你努力吧。

相關事件

在“八一五”後的“接收熱”中,國民黨上層人士,如陳誠、張群、吳鐵城等,都躍躍欲試要爭得這個肥缺。可蔣介石對他們另有打算。老謀深算的中央設計局秘書長熊式輝,乘機以中央設計局“東北復員設計委員會”名義,向蔣介石提出《關於東北復員問題的幾項原則意見》,捷足先登。
陳果夫、陳立夫、陳誠、朱家驊等等,紛紛保薦自己的人去插一腿。腿腳不大好的熊式輝去找腿腳不大好的杜聿明,請“光亭兄”(杜聿明號“光亭”)給他搭夥當軍頭。
未上戰場,先戰官場。
正宗軍人出身的儒將杜聿明,曾決心做個純正軍人,除了帶兵打仗,不作非份之想。他當中國陸軍第一個裝甲兵團團長和200師師長時,經常穿著工作服在坦克下爬來爬去。逐漸地,他也諳熟這個世界了,那樣除了一身油污能爬出個什麼名堂呢?
第一次患病住院後,先是聽說胡宗南的幹將范漢傑要去東北取代他,接著是他那位遲遲不去上任的副手梁華盛,也從廣東老家趕來病榻前,探頭探腦地“聽候吩咐”。共軍攻擊四平前,熊式輝對他說,陳誠在關里淨吃敗仗,想來東北出出風頭,咱倆得想法子對付這個“小鬼”。杜聿明再瞧不起政學系的熊式輝,也不能不和他合作。官場上的白刃格鬥,把他們逼到一條戰壕里了。
他不知道林彪有沒有這種麻煩,只知道一個林彪已經難以對付了,還要小心翼翼地對付周圍到處都是的明碉暗堡。他早已不是在坦克下爬來爬去的那個杜聿明了,但政治遠比他想像得更複雜,更殘忍,更冷酷。他畢竟不是科班出身,他鬥不過那些專門吃政治飯的人。他在兩條戰線上掙扎著,他太累了,他被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兩面夾擊打垮了。
官場攪擾了戰場,人事搗亂了軍事,自己打敗了自己。
比杜聿明矮半頭的陳誠,雄心壯志沖雲天。
內戰開始後,陳誠在北平向中外記者宣稱,在軍事上對付中共,三至五個月便能解決。現在,這位東北行轅主任下車伊始,又揚言六個月恢復東北局勢。
南京國防部成立時,白崇禧任國防部長。陳誠不服,常講“國防部長有權,參謀總長有能”。現在,這位正統的黑土地之王,可以大顯其能了。
說乾就乾。他銳意整軍,將正規軍擴充到十四個軍。然後,快刀斬亂麻地整肅黨紀軍紀,將黨政軍中那些貪官污吏撤的撤,抓的抓,一時間人心振奮,覺得陳誠有決心,黨國有希望。
連堅守四平的英雄陳明仁也被撤職。說他堅守四平時,用大豆做工事,乘機貪污。功是功,過是過,鐵面無私。可胸佩“青天白日”勳章,手拿撤職令的陳明仁,心中是何滋味?那些看著陳明仁此等模樣的將軍們,又會作何感想?黨國正當用人之際,就不能用他一技之長,讓他戴罪立功?而且,官場早已腐爛透頂,國民黨已從根上朽了。別說一個陳誠,就是蔣委員長有孫悟空的本事,拔把毫毛,吹口仙氣,變成成百上千的“蔣委員長”,黨國就能起死回生嗎?

戰略計畫

陳誠責難杜聿明的防禦待援方針為被動挨打,確立自己的戰略為機動防禦,提出“確保北寧路,打通錦承路,維護中長路和保護海口”的戰略計畫。架子還未端足,林彪一個秋季攻勢把他打得哇哇直叫。冬季攻勢開始不久,精銳之一新5軍又被殲滅,連軍長都被活捉了。

相關評價

瀋陽市民街談巷議:陳誠真能幹,火車南站通北平。
領章上綴有3顆星花的陳誠,當之無愧是官場上的政治上將。論起領兵打仗,比他少顆星花的杜聿明,比他強多了。
蔣介石從南京趕來,“娘希匹”地罵廖耀湘和李濤見死不救。廖、李二將說沒接到救援的命令,那話語就像身形挺得筆直梆硬。承認錯誤本來不是政治家的習慣,可當著老頭面弄僵了,也只有習慣一下,好像還能顯示一下風度。陳誠也把身子挺得筆直:新5軍被殲是我指揮無方,請“總裁”按黨紀國法懲辦我。

蔣介石相關

蔣介石倒沒像他對陳明仁那樣鐵面無私,說了句:仗正打著,俟戰爭結束後再評功過。
蔣介石走後不久,陳誠也走了。
杜聿明是病著走的,陳誠也是病著走的。都是為黨國嘔心瀝血累病的,被共產黨打得傷心憋氣窩囊病的。

總結

此戰,歷時50天,民主聯軍共殲滅國民黨軍69800人,其中俘敵49900人,斃傷19900人,收復和攻克城市15座,擴大解放區3.8萬餘平方公里,解放人口260餘萬,控制了東北大部鐵路,迫使東北國民黨軍收縮於中長路和北寧路的幾個孤立城市內,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同時,調動關內國民黨軍5個師到東北,有力地配合了晉察冀戰場的作戰。在此次攻勢中,東北民主聯軍的南線部隊和北線部隊,一方面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同時又臨機處置,不失時機地捕殲當面之敵。在戰役指揮上,力求調動敵人,創造殲敵於運動中的良好機會;同時,運用滲透奔襲戰法,殲滅分散守備之敵。這些都是東北秋季攻勢的寶貴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