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集海堤

杏集海堤,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境內杏林至集美之間。她是高集海堤的姐妹工程,兩堤之間僅有數百米的集美鎮陸地相承接,有人便將她們統稱為廈門海堤

杏集海於 1955年10月11日全面動工,1956年12月建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杏集海堤
  • 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境內杏林至集美
  • 全面動工:1955年10月11日
  • 建成:1956年12月
簡介,開展工程,重大事跡,

簡介

在高集海堤將要竣工之際,鷹廈鐵路修建工程逐步向廈門推進。原方案是從角尾向東延伸,再沿杏林灣東岸南行經集美進入廈門。陳嘉庚建議改從角尾經灌口東向修築杏林至集美海堤進入廈門,可以縮短鐵路9公里,並圍墾良田4萬畝,得到彭德懷、王震兩將軍支持定案。

開展工程

杏林集美海堤東起集美鎮,緊接高集海堤,西迄杏林村,全長2.82公里。該工程是高集海堤竣工後,由高集海堤原建制的5000餘名工人和幹部,在鐵道兵團和廈門人民委員會、省水利局、晉江專區龍溪專區的支持下,於1955年10月11日全面動工,採取邊設計邊施工辦法興工修築的,1956年12月建成。計完成土石方95萬立方米,耗用建築費658萬元。不久又組織力量加固並拓寬堤身,將公路擴建為3車道,保證了當時杏林工業區運輸的需要。1966年至1968年,又在堤內側拋填沙石,設反濾層,然後培土封閉,降低堤內水位,把杏林灣沿岸的淺水灘地3萬多畝,經過養淡,變為良田。九龍江北溪引水工程完成後,又在堤頂興建一道每秒鐘流量5.3立方米的水渠。現在堤頂全寬達60多米,鐵路、公路、人行道、引水渠並排通過,兩側設胸牆,中間植行道樹,景色宜人。

重大事跡

杏集海堤兼具有圍墾作用,因此堵口截流便是最艱巨的施工階段。當時石料取自附近海島,只有依賴船運拋填,但堵口處流速每秒在4米以上,木船無法進入,必須等待平潮時才能操作,每天可供操作的時間極短。且石塊小,拋填速度慢,填後零星石塊又被沖走,工程進展受阻。經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共同努力,反覆試驗,創造了用竹編大圓籠裝石塊,放在木船的艙面兩旁,由兩人駕船,平潮時駛至堵口處,然後駕駛人分站船頭船尾,將船身左右搖晃,先讓一邊石籠滾翻入水,船即向另一側傾斜,另一邊石籠也即滾落水中,這樣每艘木船各裝兩個石籠,頃刻之間就拋填完畢,達到整體快速的要求。於是,集中數十艘船隻,展開堵口決戰,終於合龍成功。在電影紀錄片《移山填海》中,曾記錄了木船滾石的壯觀場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