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北魏河西郡公)

李賢(502—569),字賢和,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北魏、北周時期重臣。西漢騎都尉李陵之後,太師李穆之弟。

北魏孝莊帝朝,先後從平万俟醜奴侯莫陳崇豆盧狼莫折後熾,拜原州刺史。政績卓著,深得民心,授驃騎大將軍,官至河西郡公,職高位尊,顯赫一時,遷開府儀同三司、瓜州刺史。撫養宇文邕兄弟,累遷河州總管。天和四年(569年)卒,年六十八,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都督涇原秦等十州諸軍事、原州刺史,諡號為桓。

基本介紹

  • 本名:李賢
  • 字號:字賢和
  • 所處時代:北周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隴西成紀
  • 出生時間:502年
  • 去世時間:569年
  • 官職:開府儀同三司、瓜州刺史
  • 爵位:河西郡公
  • 追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等
  • 諡號:桓
人物生平,家族成員,北史記載,

人物生平

李賢(502-569年),北周將領,祖籍隴西成紀。因其祖父鎮兵鎮守高平(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故遷居高平。北魏孝莊帝時,李賢出生入死,屢立戰功,曾被授予都督之職、原州刺史。任原州期間,政績卓著,深得民心,因而被加授驃騎大將軍。此後,宇文泰封他河西郡公,職高位尊,顯赫一時。侄兒李植謀殺宇文護,受株連免職。不久,恢復爵位,升任河州總管。天和四年卒,贈柱國大將軍。其子李端繼承爵位,後死於戰事,追封襄國公。

家族成員

曾祖:李富,贈寧西將軍、隴西郡守。
祖父:李斌,襲領父兵,高平鎮將。
父親:李文保,追贈涇原東秦三州刺史,司空。
弟弟:李遠,字萬歲,使持節、柱國大將軍、陽平郡開國公。贈本官、陝州刺史,謚曰忠。
兒子:李端,字永貴,開府儀同三司、司會中大夫、中州刺史。贈上大將軍,追封襄陽郡公,謚曰果。
次子:李吉,儀同三司。
三子:李崇,位至太府中大夫、上柱國、廣宗郡公。
四子:李軌,開府儀同大將軍、升遷縣伯, 齊章公。
五子:李詢,上柱國、隴西郡公。

北史記載

李賢幼有志節,不妄舉動。嘗出遊,遇一老人,鬚眉皓白,謂之曰:“我年八十,觀士多矣,未有如卿者。必為台牧,卿其勉之。”九歲,從師受業,略觀大旨而已,不尋章句。或謂之曰:“學不精勤,不如不學。”賢曰:“夫人各有志,賢豈能強學待問,領徒授業耶!唯當粗聞教義,補己不足。至如忠孝之道,實銘之於心。”問者慚服。年十四,遭父喪,撫訓諸弟,友愛甚篤。
永安中,万俟醜奴據岐涇等諸州反叛,魏孝莊遣爾朱天光率兵擊破之。其黨万俟道洛費連少渾猶據原州,未知万俟醜奴已敗。爾朱天光遣使造李賢,令密圖道洛。爾朱天光率兵續進。會賊黨万俟阿寶戰敗逃還,私告李賢曰:“万俟醜奴已敗,王師行至此。万俟阿寶以性命相投,願能存濟。”李賢因令万俟阿寶偽為万俟醜奴使者,紿万俟道洛等曰:“今已破台軍,須與公計事,令万俟阿寶權守原州,公宜速往。”万俟道洛等信之,是日便發。既出而爾朱天光至,遂克原州。万俟道洛乃將麾下六千人奔於牽屯山。爾朱天光見李賢曰:“万俟道洛之出,子之力也。”賢又率鄉人出馬千匹以助軍,天光大悅。時原州亢旱,天光以乏水草,乃退舍城東五十里,牧馬息兵。令都督長孫邪利行原州事,以李賢為主簿。道洛復乘虛忽至。時賊黨千餘人在城中,密為內應,引道洛入城,遂殺邪利。賢復率鄉人殊死拒戰,道洛乃退走。又有賊帥達符顯圍逼州城,晝夜攻戰,屢被摧衄。賢間道赴雍州,詣天光請援。天光許之,賢乃返。而賊營壘四合,無因入城。候日向夕,乃偽負薪,與賊樵採者俱得至城下。城中垂布引之,賊眾方覺,乃弓弩亂髮。射之不中,遂得入城,告以大軍將至。賊聞之,便即散走。累遷威烈將軍、殿中將軍、高平令。
賀拔岳侯莫陳悅所害,太祖宇文泰西征。李賢與其弟李遠李穆等虛應侯莫陳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軍將至秦州侯莫陳悅棄城走。太祖令兄子宇文導勒兵追之,以李賢為前驅。轉戰四百餘里,至牽屯山及之,侯莫陳悅自剄於陣,李賢亦被重瘡,馬中流矢。太祖嘉之,賞奴婢、布帛及雜畜等,授持節、撫軍大將軍、都督。北魏孝武帝西遷,太祖令李賢率騎兵迎衛。時山東之眾,多欲逃歸。帝乃令李賢以精騎三百為殿,眾皆憚之,莫敢亡叛,封下封縣公,邑一千戶,俄授左都督、安東將軍,還鎮原州。
大統二年,州民豆盧狼害都督大野樹兒等,據州城反。李賢乃招集豪傑與之謀曰:“賊起倉卒,便誅二將,其勢雖盛,其志已驕。然其政令莫施,唯以殘剝為業。夫以羈旅之賊,而馭烏合之眾,勢自離解。今若從中擊之,賊必喪膽。如吾計者,指日取之。”眾皆從焉。賢乃率敢死士三百人,分為兩道,乘夜鼓譟而出。群賊大驚,一戰而敗。狼乃斬關遁走。賢輕與三騎追斬之。遷原州長史,尋行原州事。
四年,莫折後熾連結賊黨,所在寇掠。李賢率鄉兵與行涇州事史寧討之,後熾列陣以待。賢謂寧曰:“賊聚結歲久,徒眾甚多,數州之人,皆為其用。我若總一陣併力擊之,彼既同惡相濟,理必總萃於我。其勢不分,眾寡莫敵。我便救尾,無以制之。今若令諸軍分為數隊,多設旗鼓,掎角而前,以脅諸柵。公別統精兵,直指後熾,按甲而待,莫與交鋒。後熾欲前,則憚公之銳。諸柵欲出,則懼我疑兵。令其進不得戰,退不得走,以候其懈,擊之必破。後熾一敗,則眾柵不攻自拔矣。”寧不從,屢戰頻北。賢乃率數百騎徑掩後熾營,收其妻子、僮隸五百餘人,並輜重等。屬後熾與寧戰勝,方欲追奔,忽聞賢至,乃棄寧與賢接戰。賢手斬十餘級,生獲六人,賊遂大敗。後熾單騎遁走。師還,以功賞奴婢四十口,雜畜數百頭。
八年,授原州刺史。賢雖少從戎旅,而頗閒政事,撫導鄉里,甚得民和。十二年,隨獨孤信征涼州,平之。又撫慰張掖等五郡而還。俄而茹茹圍逼州城,剽掠居民,驅擁畜牧。賢欲出戰,大都督王德猶豫未決。賢固請,德乃從之。賢勒兵將出,賊密知之,乃引軍退。賢因率騎士追擊,斬二百餘級,捕虜百餘人,獲駝馬牛羊二萬頭,財物不可勝計。所掠之人,還得安堵。加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十六年,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太祖之奉魏太子西巡也,至原州,遂幸賢第,讓齒而坐,行鄉飲酒禮焉。其後,太祖又至原州,令賢乘輅,備儀服,以諸侯會遇禮相見。然後幸賢弟,歡宴終日。凡是親族,頒賜有差。
魏恭帝元年,進爵河西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戶。後以弟子李植謀害宇文護被誅,賢坐除名。俄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時荊州群蠻反,開府潘招討之。令賢與賀若敦率騎士七千,別道邀截,擊蠻帥文子榮,大破之。遂於平州北築汶陽城以鎮之,尋治郢州刺史。時以巴、湘初附,詔賢總監諸軍,略定,乃遷江夏民二千餘戶以實安州,並築甑山城而還。保定二年,詔復李賢官爵,仍授瓜州刺史。高祖宇文邕及齊王宇文憲之在襁褓也,以避忌,不利居宮中。太祖令於李賢家處之,六載乃還宮。因賜賢妻吳姓宇文氏,養為侄女,賜與甚厚。及高祖西巡,幸李賢府邸,詔曰:“朕昔沖幼,爰寓此州。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瓜州諸軍事、瓜州刺史李賢,斯土良家,勛德兼著,受委居朕,輔導積年。念其規弼,功勞甚茂。食彼桑椹,尚懷好音,矧茲惠矣,其庸可忘?今巡撫居此,不殊代邑,舉目依然,益增舊想。雖無屬籍,朕處之若親。凡厥昆季乃至子侄等,可並豫宴賜。”於是令中侍上士尉遲愷往瓜州,降璽書勞賢,賜衣一襲及被褥,並御所服十三環金帶一要、中廄馬一匹、金裝鞍勒、雜彩五百段、銀錢一萬。賜賢弟申國公穆亦如之。子侄男女中外諸孫三十四人,各賜衣一襲。又拜李賢甥厙狄樂為儀同。李賢門生昔經侍奉者,二人授大都督,四人授帥都督,六人別將。奴已免賤者,五人授軍主,未免賤者十二人酬替放之。
四年,王師東討,朝議以西道空虛,慮羌渾侵擾,乃授李賢使持節、河州總管、三州七防諸軍事、河州刺史。河州舊非總管,至是創置焉。賢乃大營屯田,以省運漕;多設斥候,以備寇戎。於是羌、渾斂跡,不敢向東。五年,宕昌寇邊,百姓失業,乃於洮州置總管府以鎮遏之。遂廢河州總管,改授賢洮州總管、七防諸軍事,洮州刺史。屬羌寇石門戍,撤破橋道,以絕援軍。賢率千騎御之,前後斬獲數百人,賊乃退走。羌復引吐谷渾數千騎,將入西疆。李賢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復大敗之。虜遂震懾,不敢犯塞。俄廢洮州總管,還於河州置總管府,復以李賢為之。
高祖思李賢舊恩,征拜大將軍。天和四年三月,卒於京師,時年六十八。高祖親臨,哀動左右。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涇原秦等十州諸軍事、原州刺史,謚曰桓,子李端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