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原北京文史館館員)

李海霞(原北京文史館館員)

李海霞(1893—1980年),又名時霖,今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人;自幼勤學,善書畫民國初,就讀於上海法政大學,後考入外交部工作;民國13年(1924年),在瑞士日內瓦國際聯盟工作,以外交官身份宦遊法國義大利墨西哥等國;民國19年,任智利代辦,任職期間,促使中國與阿根廷建交。並為在智利的無籍華人轉為智利籍公民與智利政府作了交涉,曾獲智利政府勳章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軼事,

人物簡介

民國23年回國後,任廈門市市長,當時廈門市國小教師已欠薪達三月之久。他剛上任,即宴請全市富豪僑胞解囊資助,募款20多萬元,解決了國小教師的生活問題;原駐廈門的美、日、英、法諸國領事館之間經常發生磨擦,經他從中斡旋,得以相安無事。為此,日領事館領事小林非常敬佩,邀請他去被日占領的台灣觀光。南京政府同意後由他和嚴家凎、徐學禹等人組成參觀團赴台。抗戰期間,曾被派往南洋諸島,宣傳抗日救國之道,發動僑胞購買救國公債。民國34年抗戰勝利,他遷居上海,經營鹽業。
1952年,出任亞太地區和平大會西班牙語翻譯,回國後任北京文史館館員,與齊白石老舍邵力子白蕉錢君陶唐雲等著名學者、書畫家為莫逆交。
文化大革命”時期,他得文史館館長張國基保護,居住在文史館內,在此期間,他將祖傳的名人書畫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獻給國家,1979年國慶節,應中共中央領導人鄧小平之邀,出席國宴,1980年在北京病故,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陵園。

人物軼事

1936年,廈門市第三任市長李海霞上任了,任後不久,9月3日,他去廈門基督教青年會(現文安國小)聽演講這事,引起民眾關注。因為演講人是民主戰士李公僕,他站在天台上發表題為《最近國際形勢與中國之關係》演講,這一喚起民眾的演講,對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抨擊當局、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起了作用。當天李公僕下榻天仙旅館,李海霞還去旅館與李公僕見一面,當然不是單見李公僕,因為旅館老闆與李海霞是好朋友,老闆叫呂天保,他雖然只有國中文化,但刻苦自學,愛好文史,尤其熟詣廈門掌故,因共同愛好結為好友。呂天保女兒出嫁,李海霞送了一塊時值5.95銀元的旗袍料為禮品,在當時是一份不菲的重禮。
1936年3月9日,市立圖書館和公辦國小的職工代表到市政府請願,強烈要求發回拖欠的5個月工資,市長李海霞接見時表示“今後教育經費必不再欠,至於以前積欠,亦必設法撥還。”為了解決實際問題,他當即召集富商僑胞開會,最後為了給市長面子,於是紛紛解囊相助,從而解決了教師職工的生活問題。李海霞善於發現民眾中義舉,給予肯定,發揚光大。1937年11月26日,中南銀行總經理黃奕住七十歲壽誕,他準備將收到的賀壽禮款,捐給市政府,用於籌建麻風療養院之用。李海霞聞訊十分高興,親自到場接受款項,並對此舉進行表揚和嘉許,並令政府第一科將此意傳達至麻風療養院各個委員。後又以政府名義召開會議,在各界人士和名流中發起籌備委員會,這義舉後在廈門市形成習慣,凡富商名流將壽儀的費用和禮金,如數捐給慈善機構。
廈門與台灣隔海相望,地理、文化都同根同源,為相互學習交流,引起大陸人士關注,紛紛赴台考察。1936年12月1日,李海霞奉福建省省長陳儀之命率晉江縣長張斯麟、福清縣長毛應辛、惠安縣長林鴻輝、永定縣長鐘乾丞等十一人赴台考察,2日抵基隆港,經台北、台中、台南,13日自基隆港返程回到廈門。考察團回來後,根據考察情況編成《台灣考察報告》約8萬多字,內容包括台灣衛生事業及行政,鴉片制度沿革及概要,考察台灣農村經濟之感想,農會之組織,水利灌溉,交通,電氣,地租,並附錄《考察日記》。陳儀看了報告之後,親自作序“今歲(1937年)為閩省之經濟建設年,以後施政中心,實以經濟建設為先,惟茲事體大,不有借鏡,難期推行盡利,台灣與閩水帶水相望,不特氣候地理同也,即在建設過程中,如農林、水利、交通、衛生諸端,也復十九相似。取彼成規,供我參考,期收事半功倍之也。”這份考察報告以後對福建和廈門的地方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