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泛(攝影師)

李泛(攝影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泛,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攝影界最高個人成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攝影創作獎”獲得者,第十一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審,中國攝影家協會藝術攝影委員會委員,第24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審,第八屆全國人像攝影十傑評審,索尼青年攝影師發展計畫推委會專家成員,中華文化遺產搶救影像聯盟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從影數十年。數十年來潛心攝影藝術的創作、教學及研究工作,並培養了大批攝影創作骨幹及媒體人,學生遍布全國各地。在數十年的攝影創作中,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且對攝影有著獨特的見解與認識。攝影表達語言漸趨完善,逐漸走出了一條日趨完善的影像之路。近十年來獲得眾多國內外大獎,並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人攝影藝術展,蜚聲中外。

經典的人文攝影作品備受國內外收藏家的關注,並數次在國內外大展中與攝影人、攝影名家及畫廊策展人、藝術藏家等交流。李泛是迄今為止中國第一位走進坎城電影宮授獎的攝影師,第一位在香港FCC(香港國際記者會)舉辦攝影展的非會員攝影師;也是第一位在國際新聞攝影(CHIPP)比賽(華賽)中五屆獲得七個項獎的攝影師,此外還有第二十屆全國攝影藝術展金獎(中國攝影界最高的攝影展覽獎),攝影教育“紅燭獎”(攝影教育最高個人成就獎)等諸多獎項。2009年,在法國有幸結識了著名攝影家馬克·呂布,作品深深打動了馬克·呂布,興奮的在其攝影作品上籤字併合影留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泛
  • 國籍:中國
  • 職業:陝西省政協委員
  • 主要成就: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 
    索尼世界攝影大賽專業組一等獎 
  • 代表作品:涼山彝家  
個人經歷,攝影業績,成就與榮譽,主要展覽,攝影創作,創作理念,創作專題,作品評價,

個人經歷

近十年間,積極參加中國文聯組織的“歡樂下基層”、“革命老區採風”等活動。2004年代表中國攝影家協會參加海峽兩岸“千禧之愛”攝影藝術聯展,2010年代表中國攝影家協會參加阿爾勒攝影節《中國影像——中國當代優秀攝影師作品展》,2011年參加了《新長征》項目的拍攝。2013年1月,受聘擔任“第24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選委員會委員,擔任藝術類評審。2016年9月,受聘擔任“第十一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審會評審。多年來,在其周圍帶動並培養了一批優秀攝影師,他們在國內外攝影比賽中紛紛取得優異的成績;積極組織恢復重建了陝西省高校攝影學會,2004年發起並策劃了首屆全國高校攝影藝術大展。
數十年來堅持走自己的攝影之路,在行走中感悟人生,思考攝影;鏡頭始終對準那些即將消失的影像和需要幫助的人;用自己的行動感召身邊的影友,並多年幫扶貧困地區兒童上學。李泛用一顆虔誠的心莊嚴而樸素地去搜尋具有人文影像價值的“經典”畫面,在塑膠中追求質感,在快餐中尋找永恆,在浮誇中挖掘內涵,努力捕捉“經典”,為攝影事業留下了有價值的珍貴影像。
出版專著有《涼山彝家》《中國雲南基督教》《恆古蒼穹》等畫冊。

攝影業績

成就與榮譽

2002年 美能達杯全國攝影大賽 “一等獎”
2002年 第20屆全國攝影藝術展 “金獎”
2002年 中國第九屆樂凱攝影藝術大獎賽 “金獎”
2003年 全國愛普生數碼照片大賽人物類 “專家評審大獎”
2003年 2002“愛普生”全國攝影大賽人物類 “大獎”
2003年 獲“當代中國十大著名人體攝影家”稱號
2004年 第三屆奧地利超級攝影巡迴展 “金獎”
2004年 全國高校攝影教育獎勵基金 “紅燭獎”
2004年榮獲“中國高校十大著名特色攝影家”稱號
2004年代表中國攝影協會國際部參加了海峽兩岸 “千禧之愛” 攝影藝術聯展
2006年 “中華百姓衣錦”攝影大賽 “收藏獎”
2006年 社會主義新農村全國攝影大賽藝術展 “金獎”
2006年 榮獲中國攝影50年“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
2007年獲得2006年“捷寶”國際風光攝影大賽 “全年大獎”
2007年以前銀獎、銅獎、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省略
2009年 第17屆中國新聞攝影 “金鏡頭” “銀獎”
2009年 第5屆國際新聞攝影(HIPP)比賽(華賽) “銀獎”
2009年 SONY世界攝影大賽(SWPA) “三等獎
2009年 中國攝影金像獎 “攝影創作獎”
2009年肯高國際濾鏡攝影比賽中國組 “一等獎”
2010年 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中國賽區 “一等獎”
2010年 PPA影像亞洲暨第三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金獎”
2010年 獲2010年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國際賽區 “人物類優秀獎”
2011年 入圍2011-2012年“哈蘇全球攝影大賽”紀實類“大師獎”候選攝影家
2011年 第七屆國際新聞攝影(HIPP)比賽(華賽)“文化藝術類組照”“銀獎”
2011年 獲由新華社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主辦的“關注貧困全球攝影大賽”
紀實非職業組照作品組“銀獎”、“銅獎”及“優秀獎”
2012年 榮獲第七屆全國人像攝影十傑
2012年 第八屆國際新聞攝影(CHIPP)比賽(華賽)“優秀獎”
2012年 獲由光明 日報社和中央電視台聯合主辦的“尋找鄉村最美教師”大型系列公益活動
書畫攝影作品展-攝影類“優秀獎”
2013年第九屆國際新聞攝影(CHIPP)比賽(華賽)“優秀獎”
2014年 中國·寧夏第二屆伊斯蘭風情國際攝影大賽銅獎
2014年 人民攝影報(2013年度)新聞攝影獎文化及藝術類銅獎
2014年 第三屆“徐肖冰杯”全國攝影大展入選佳作獎
2015年 第十一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CHIPP)(華賽)“金獎”
2015年 2015索尼世界攝影獎(SWPA)專業組“一等獎”
2018年 人民攝影“金鏡頭”(2017年度)新聞攝影獎非突發新聞類組照“銀獎”

主要展覽

2004年 代表中國攝影家協會參加海峽兩岸“千禧之愛”攝影藝術聯展
2007年 平遙攝影藝術節展出“涼山彝家”
2008年 香港外國記者會(FCC)展出“涼山彝家”
2009年 法國坎城電影宮展出“中國民間體育
2010年 大理國際攝影藝術節展出“涼山彝家”
2010年 代表中國攝影家協會參加阿爾勒攝影節,展出“涼山彝家”
2011年 2011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展出“中國雲南基督教”
2011年 北京競園攝影藝術節展出“中國雲南基督教”
2012年 北京愛普生影藝坊舉辦“存在的神情——李泛攝影個展”
2012年 2012中國(青海)三江源國際攝影節展出“中國雲南基督教”
2012年 西安美術館舉辦《生命之重——李泛西部影像四部展》大型個展
2014年 北京龍影廊展出“涼山彝家·原象十年”
2014年 廣東東莞長安首屆攝影周展出“涼山彝家·原象十年”
2014年 廣東深圳展出“涼山彝家·原象十年”
2016年 北京索尼U Space展出絲路影像系列之孟加拉紀事《恆古蒼穹》
2016年 西安新華書店曲江書城展出絲路影像系列之孟加拉紀事《恆古蒼穹》

攝影創作

創作理念

每當拿起相機,我都用一顆虔誠的心莊嚴而樸素地去搜尋具有人文影像價值的“經典”畫面,數十年我一直在塑膠中追求質感,在快餐中尋找永恆,在浮誇中挖掘內涵,努力捕捉“經典”,希望能為我所鐘愛的攝影事業留下一點有價值的影像。
學習與超越是座右銘,更高、更強、更經典是追求。
(摘自其畫冊《中國雲南基督教》後記)

創作專題

李泛的鏡頭始終對準中國及絲路沿線國家的人文影像,至今已創作“中國雲南鄉村信仰”“中國彝人影像志”“塔吉克人生活影像”“同心: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克里雅人:最後的沙漠守望者”“消失的和田老城”“崑崙山下我的家”“絲路維吾爾族民居遺產:高台紀事”“荒原生靈”“後三峽人家”“恆古蒼穹:孟加拉國紀事”“克什米爾面紗”“跨越喜馬拉雅的梵音”“帕米爾皇冠:塔吉克斯坦紀事”“關中地窨院”“麻風病村”“中國西部留守兒童”“都市邊緣人”“氟骨病村”“公路污染”“屯堡奶奶們”“我從大唐來”等攝影專題。
(本簡介最新數據截止於2018年8月19日。)

作品評價

1.第八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語:
即將消失的民俗文化需要攝影的記錄來保留,原生態的生存需要我們近距離的關注。17次的接觸,用影像記錄下彝人充滿神秘色彩的生活畫面,留下一個民族的影像記憶。深入生活創作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彰顯了影像氣質。李泛在克服他者的觀看中向深入邁進的努力值得稱道,用時間和生命去貼近拍攝對象是攝影最為寶貴的歷史遺產。
2.2011年關注貧困全球攝影大賽評審:
[《大涼山彝家母親》組照] 這組照片讓我感到陶醉其中。照片的構圖非常經典,攝影師似乎對於照片中的人物懷有崇敬之情。我也喜歡攝影師將風光融入人像照片的做法。——美國考比斯圖片社攝影部主任卡爾·格倫其斯特(《攝影世界》2011/11P26)
3.李泛一步一步繼續苦行,他堅持攝影的獨立自主,堅持對光影的信仰,堅持對圖像“廟堂之氣”的追求。【陳小波 新華社高級記者 著名攝影策展人】
4.作者的勤奮與拍攝的功力,較完 美地表現出紀實(人文)攝影的魅力。【王文揚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社攝影部主任】
5.作品有種濃濃的民族宗教色彩,讓觀者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也傳遞出某種信息,人們看後會產生深思和反思,是非常好的作品。【陳展穎 古攝影集團攝影總監】
6. 照片整整齊齊,一眼望去不僅看得出作者製作黑白照片的功力,也可以看出作者所下得拍攝功夫,這絕不是浮光掠影地到現場轉一圈就可以拍到的場景。【聞丹青 《中國攝影》雜誌主編】
7.作品內涵豐厚,畫面取捨巧妙,形式與內容、紀實與創作完 美結合,體現出作者深厚的攝影藝術功底。 【冀運表 《人像攝影》雜誌社社長】
8. 當我眼睛的餘光碰上這輯作品時,正好午後的陽光灑在上面,是不是獨特的東西都會發光?單看每一張照片或者連貫起來看整組作品都很好,讓觀者有了停頓和思索。我想,攝影不應該是單純看技術和數據吧?而是讓我們有更多的關愛和熱情。【巍崴 瑪雅攝影及拾花攝創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