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龍宮

李家龍宮

李家龍宮(李氏祠堂)始建於唐初,是唐代宮廷式古建築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李家龍宮”而聞名海內外。

它是研究隴西李氏文化遺址遺蹟的重要載體和標誌性建築之一,是隴西唯一保存下來的一處古建築群,也是開發隴西旅遊產業的重點項目。

李家龍宮(李氏祠堂)毀於唐末,明朝萬曆年間隴西知縣李汝相倡導集資重建,以後數度遭毀,末及民國初年又陸續進行部分增建,解放後改為學校,2002年對尚存的十一座古建築群進行了恢復原貌的維修保護, 2003年9月正式向遊人開放。

基本介紹

簡介,影響,歷史,價值,

簡介

李家龍宮(李氏祠堂)始建於唐初,是唐代宮廷式古建築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李家龍宮”而聞名海內外。
它是研究隴西李氏文化遺址遺蹟的重要載體和標誌性建築之一,是隴西唯一保存下來的一處古建築群,也是開發隴西旅遊產業的重點項目。
李家龍宮(李氏祠堂)毀於唐末,明朝萬曆年間隴西知縣李汝相倡導集資重建,以後數度遭毀,末及民國初年又陸續進行部分增建,解放後改為學校,2002年對尚存的十一座古建築群進行了恢復原貌的維修保護, 2003年9月正式向遊人開放。

影響

近年來,相繼有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菲律賓、美國、荷蘭、印度尼西亞、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及大陸29個省、市、區的李氏組織和李氏族人10萬多人次到李家龍宮(李氏祠堂)旅遊觀光和尋根祭祖。國家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國家統計局長李德水等領導先後到李家龍宮(李氏祠堂)視察指導工作。

歷史

唐朝貞觀年間,隴西已成為絲綢南路的名城重鎮之一,唐天子重視在李氏的發祥地、發跡地的隴西寶地建立宗祠廟,意在光顯祖宗、威鎮遠方之意,並御筆親書“李家龍宮”匾額,欽準皇家子民及當地官員前來祭拜。李家龍宮(李氏祠堂)坐北朝南,東西長600米,南北寬440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風格為宮廷式建築,稱宮者,不但規模大,且規格也高於廟。龍宮主殿屋脊上安放九獸,在封建等級制度下,只有皇宮和太和殿安放十獸,李家龍宮的地位由此可見。龍宮建築物上大大小小一千八百九十九條雕龍,象徵“十八子李”根深葉茂。唐王朝末期,社會動盪,民族交融,隴西李氏大舉渡江南遷,遍布各地,李家龍宮數度遭毀,變成一片廢墟。至今遺址方圓一百多畝地下一片瓦礫,有的地方竟厚達十米,當地人稱為“瓦碴坡”。宋、元時期修復了部分建築,亦因戰火遭毀。明萬曆五年時任隴西知縣的山東臨邑人李汝相倡導籌資,重建李家龍宮,由於大唐盛世已衰,只在原李家龍宮的舊址北面恢復了龍宮部分建築——亦稱“北極宮”。增建後的李家龍宮,外圍建築有北天第一門(俗稱頭天門)、北天第二門、北天第三門。清順治五年毀於兵災,僅留“北天第一門”牌坊。康熙元年重建,康熙三十七年呂培高任知縣時,曾於任期內在“北天第一門”上懸有“仰彌高”豎匾額,同治五年隴西城陷,李家龍宮再遭劫難。清末及民國初年又陸續增建維修一新,規模雖遠不如前,卻也山水相依,樓殿參差,別有天地。
明建李家龍宮(李氏祠堂)總體建築體式是“前五樓”、“後五山” 和“中部祭祀區”。前部建有戲台和五座樓及大小殿閣建築群,院中蒼松翠柏,肅穆幽靜,謂之“前五樓”。中部建有主祭堂建築群,主殿及兩側殿均飛檐翹角,群龍盤脊。殿中供奉道教始祖李耳、純陽真人李瓊(呂洞賓)、隴西房始祖李崇等李氏先祖塑像,香火甚旺,龍宮北殿屋脊上的九條龍即為“九五至尊”之意。後部為後花園,有五座人工堆成的假山,分別名曰普賢崖、文殊嶺、白衣岩、接引山、太乙峰。每座山上都建有風格各異的亭台樓閣,內有塑像,掩映在綠蔭叢中。北極池微波漣漪,游魚戲水,琪花瑤草,點綴其中,此謂之“後五山”。
隴西堂隴西堂

價值

龍宮現存脊獸均為北宋時期的磚雕,其形態生動,筆法簡練,線條流暢,雕工精細,保存完整,為一組精美的藝術珍品,極具文物價值和考古價值(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黃道霞考證)。1985年隴西縣人民政府宣布李家龍宮、北天第一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家龍宮修復項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