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章

朱萬章

朱萬章,四川眉山人,從事明清以來書畫鑑藏與研究、美術評論,兼擅繪畫,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北京畫院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萬章
  • 出生地:四川眉山
  • 出生日期:1968.12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個人履歷,主要學術成果,參與主編著作,發表論文,獲得獎項,美術造詣,策劃展覽,媒體報導,打開書畫這本無形之書,書畫結緣,漸入佳境,

個人履歷

朱萬章(1968.12—),男,四川眉山人,199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明清美術研究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北京畫院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朱萬章近照(攝於2011年)朱萬章近照(攝於2011年)
從1992年起,供職於廣東省博物館,從事明清以來書畫鑑藏與研究、美術評論、出版、教學及展覽策劃等,歷任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廣東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廣東省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市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民盟廣東省文化與盟史委員會副主任、民盟廣東書畫院副院長、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理事等,2001年起被聘為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特聘教授,講授《中國書畫鑑定與收藏》課程。2013年7月調至中國國家博物館。
出版有《書畫鑒考與美術史研究》、《嶺南近代畫史叢稿》、《居巢居廉研究》、《書畫的鑑藏與市場》、《髡殘》、《陳師曾》等論著20餘種,撰寫美術史與書畫鑑定論文近百篇;2000年以來,研究領域開始涉及近現代美術史和當代美術評論。同時兼擅繪畫,以畫葫蘆著稱,被譽為學者型文人畫,作品分別被廣東省檔案館、廣東省博物館、嶺南美術館、肇慶學院美術館、廣東南海博物館、廣東順德博物館等機構收藏,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舉辦展覽,出版有《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畫集》等。

主要學術成果

1、《嶺南金石書法論叢》(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朱萬章《嶺南近代畫史叢稿》書影朱萬章《嶺南近代畫史叢稿》書影
2、《陳師曾》(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廣東傳世書跡知見錄》(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4、《六朋畫事》(文物出版社2003年);
5、《天然禪墨》(杭州華寶齋書社2004年);
6、《嶺南書法》(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7、《粵畫訪古》(文物出版社2005年);
8、《順德書畫藝術》(合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
9、《擔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10、《石溪》(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11、《廣東繪畫》(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朱萬章部分著作書影朱萬章部分著作書影
12、《居巢居廉研究》(嶺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
13、《書畫鑑藏與市場》(山東美術出版社2007年);
14、《嶺南近代畫史叢稿》(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
15、《居巢居廉》(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16、《蘇六朋》(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17、《明清廣東畫史研究》(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18、《嶺南畫庫·顏宗》(嶺南美術出版社2011年);
19、《書畫鑒考與美術史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12月)
……

參與主編著作

1、《嶺南書學研究(論文集)》(第二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2、《廣東書法展覽精品集》(副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3、《廣東歷代書法圖錄》(副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4、《高奇峰·天風七子書畫集》(副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5、《佃介眉書畫集》(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
6、《佃介眉先生紀念文集》(主編,文物出版社2007年);
《粵海藝叢》第三輯封面《粵海藝叢》第三輯封面
7、《明清人物畫》(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08年);
8、《郭沫若致容庚書簡》(副主編,文物出版社2009年);
9、《廣東“國畫研究會”研究》(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10、《廣東繪畫研究文集》(第二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11、《廣東歷代繪畫展覽圖錄》(主要參與,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12、《張大千人物畫稿》(主編,文物出版社2010年);
13、《吳南生捐贈書畫集》(副主編,嶺南美術出版2011年);
13、《氣吞河嶽——辛亥風雲人物墨跡展覽圖錄》(副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社2011年);
14、《民國政要書法集》(主編,文物出版社2011年);
15、《粵海藝叢》第一輯(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16、《粵海藝叢》第二輯(主編,粵海風雜誌社2010年);
17、《粵海藝叢》第三輯(主編,粵海風雜誌社2011年);
18、《愛綠草堂春常在:王蘭若、黃文鳳捐贈書畫集》(副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13年);
19、《張大千人物畫稿精品集》(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13年);
20、《紀念蘇庚春先生暨徵集書畫精品集》(副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2013年);
…………

發表論文

分別在《美術研究》、《故宮學刊》、《文藝研究》、《藝術史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中國美術館》、《文物鑑定與研究》、《粵海藝叢》、《美術學報》、《中國美術研究》、《美術學研究》、《中國國家美術》、《美術觀察》、《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國畫家》、《中國書畫》、《中華書畫家》、《收藏家》、《書畫藝術》、《文物鑑定與鑑賞》等刊物發表美術史論文300餘篇。2000年以來,陸續撰寫一些當代美術評論

獲得獎項

2001年,參與編撰的《中國近代畫派畫集——嶺南畫派》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第二屆全國優秀藝術圖書獎二等獎。
朱萬章近照(2011年)朱萬章近照(2011年)
書法論文獲得第二屆康有為書法理論獎。
2010年12月,獲得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頒發的“新世紀之星”榮譽稱號。

美術造詣

擅長畫蘭花及葫蘆,尤以葫蘆見長,深得文人畫要旨,被稱為學者繪畫,頗具古意。其作品分別在廣東文聯藝術館、何香凝美術館、嶺南美術館、順德博物館、恆福茶文化博物館、肇慶學院美術館等地展出,並在北京、香港、廣州、廈門、杭州等地拍賣行拍賣,受到收藏界和學術界追捧;其作品分別被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檔案館、廣東順德博物館、廣東南海博物館、嶺南美術館、肇慶學院美術館等機構收藏。出版有畫集《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畫集》(嶺南美術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其葫蘆繪畫11件連同肖像1張被印製成郵票發行。
一、 《朱萬章畫集序》
朱萬章《一葫一世界》,紙本設色,69×47cm朱萬章《一葫一世界》,紙本設色,69×47cm
梁江
朱萬章君1992年中山大學畢業後到廣東省博物館從事書畫收藏、鑑定、研究工作。積累了相當工作經驗後,又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深造,獲得博士學位。萬章君敏而好學,勤勉且嚴謹。迄今,已在《美術研究》、《文藝研究》、《故宮學刊》等全囯性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先後出版論著《嶺南金石書法論叢》、《陳師曾》、《廣東傳世書跡知見錄》、《嶺南書法》、《粵畫訪古》、《廣東繪畫》、《居巢居廉研究》、《書畫的鑑藏與市場》、《嶺南近代畫史叢稿》等十餘種專著,堪稱成果豐碩。不僅在廣東,在全囯也是頗受關注的書畫及文物鑑藏界後起之秀。
萬章君二十年在書畫收藏、文物古玩行業磨礪,與眾多書畫大家及學界名宿交往,耳濡目染,日積月累,不僅練得眼光過人,也漸漸練出實踐技藝,開始邁入書畫創作領域,不再停留於單純的研究了。
朱萬章《夏景》,紙本設色,69×50厘米朱萬章《夏景》,紙本設色,69×50厘米
此次萬章君拿出公諸同好的是一批花鳥畫,且均以葫蘆為題材,多是大筆粗毫,力求神完意足。曾問起萬章,何以偏愛葫蘆?他答曰:一“葫”一世界。此語有點調侃之意。在我印象中,有“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之說,語出《華嚴經》、《憨山老人夢遊集》等。“一花一世界”或陶瓷紫砂製作所說“一壺一世界”,內涵主要為小中見大罷,這倒與萬章君庶幾近之。不管怎樣說,這都與中國文人畫傳統的抒心寄意異曲而同工。
朱萬章《消夏圖》,紙本設色,100×50cm朱萬章《消夏圖》,紙本設色,100×50cm
與大多觀者一樣,我以往也少見萬章君的繪畫作品。今見他以心運筆,以意為尚,結構章法頭頭是道,頗有以筆直抒胸臆的風神,更印證了他偏重文人畫理路的推測。萬章作畫,流露了他稟性的另一面。他的內心,有著四川人的某種堅忍勇敢和文化人的爛漫逸致。這種特徵日後繼續錘鍊和強化,有可能成為他個人藝術風格要素的主體。這一畫冊,是萬章多年專注於學術與研究之後所出第一種繪畫集子。對於他而言,是新一輪行程的開始。我與大家一樣,期盼著他新的成績。
2012年9月21日寫於京華
(梁江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美術院副院長、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朱萬章《秋實》,紙本設色,69×45厘米朱萬章《秋實》,紙本設色,69×45厘米
二、“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繪畫展”在廣東舉行
朱萬章繪畫展開幕式場景朱萬章繪畫展開幕式場景
由民盟廣東書畫院、廣東省順德文廣新局等單位主辦的“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繪畫展”於2012年12月6日上午在廣東順德博物館開幕。來自民盟廣東省委、、廣東省文化廳、廣州美術學院、羊城晚報、廣東省博物館、肇慶市美術家協會、廣州南沙區文聯、廣東順德美術家協會、順德收藏家協會、順德書法家協會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五百餘人參加了揭幕禮。在開幕式上,朱萬章分別向廣東順德博物館、南海博物館捐贈了繪畫作品,兩館分別向其頒發了收藏證書。
朱萬章在開幕式上講話朱萬章在開幕式上講話
朱萬章是美術史論家、書畫鑑定家,出版有《書畫鑒考與美術史研究》等學術論著20餘種;學術界對朱萬章在美術史研究和書畫鑑定方面的成就早已耳熟能詳,但對其繪畫藝術則鮮有所聞。其實,朱萬章在其學術研究之暇,同時兼擅繪畫,擅畫花卉、山水,尤以葫蘆見長,被學界稱為學者繪畫,在行內引發良好反響,其畫已分別被四川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廣東南海博物館、廣東順德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朱萬章向順德博物館捐贈作品朱萬章向順德博物館捐贈作品
朱萬章《紫藤葫蘆圖》朱萬章《紫藤葫蘆圖》
朱萬章繪畫展招貼畫朱萬章繪畫展招貼畫
本次共展出朱萬章先生創作的以葫蘆為題材的作品60件。葫蘆在民間文化中具有驅邪納福之意,是吉祥的象徵。朱萬章以此為專門繪畫題材,是其將民間文化與文人畫相結合的一種嘗試。此次展出的繪畫,是其在學術研究之餘的遣興之作,逸筆草草,別具意趣,反映出一個學者的筆情墨趣。為配合展覽,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錄《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畫集》亦同時發行,除刊載全部展品外,還蒐集了朱萬章主要學術成果及其學術活動照片,反映出他在學術及繪畫藝術上的探索歷程。
朱萬章在開幕式上接受記者採訪2朱萬章在開幕式上接受記者採訪2
展覽持續至2013年1月6日。
2013年2月,“游於藝——朱萬章葫蘆畫展”即將舉行。
三、鑑定家手中的小葫蘆與大世界
雅昌藝術網訊(鄧小芳) 2012年12月6日,由民盟廣東書畫院、順德區文體旅遊局聯合主辦,順德區博物館承辦的“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繪畫展暨《順德碑刻集》首發式”在順德區博物館(西山廟內)舉行,此次展覽共展出作品58幅,捐贈兩幅畫作給順德區博物館
朱萬章繪畫展展廳場景朱萬章繪畫展展廳場景
朱萬章
集史論家、鑑定家一身的文人畫家
陳師曾在他的《文人畫之價值》中提到“文人畫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蓋藝術之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應者也”。自宋代以來,文人畫的興起使中國繪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和高度,在當時的文人畫家眼中繪畫已經不再是表達寫實的工具,而這種看法明顯是與宋代宮廷畫家寫實到了極致的情況背道而馳,這種尖銳的矛盾可以說是中國繪畫史中現代性變革產生的開端。身為“文人”首先強調的是人品和學問的修養,寫字畫畫不過就是修養的一部分,目的還是為人品和學問服務。朱萬章先生作為一個書畫鑑定行家和美術史家自然是深諳此中深意,元代畫家吳仲圭說自己的繪畫純粹是“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餘,適一時之興趣”,由此可見文人畫存在著一套自身的語言,不是為了討好誰,更不是為了賺錢,它的價值存在於它自設的語境當中,存在於文人群體中的相互領悟和賞識中。
朱萬章葫蘆作品兩幅朱萬章葫蘆作品兩幅
葫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感悟和痴迷
朱萬章先生所畫的葫蘆在學界看來就是典型的文人畫,畢竟他是在美術史論界的知名人物,在他身上常常散發出史家的氣息和儒士風度。從他的畫中明顯可以看到“聊寫胸中逸氣”或“聊以自娛”的文人豪氣。這在他一幅幅的畫作中可以得到印證,他的筆墨自由灑脫,質樸而又用心,他的潑墨技法十分獨到,有著明顯的個人風格,常見的大潑墨寫法都是以大筆揮掃而就,而朱萬章先生則主要是頓筆和點筆為主,暈染出的淡墨水跡斑斑,使得整張畫幅如沐春雨,酣暢之極。葫蘆的金黃閃亮於整幅畫面,與濃淡的墨色交相輝映,圖中自然穿插的葫蘆藤曼用焦墨渴寫而就,宛若飛龍健行於紙墨之間。
朱萬章《紫藤葫蘆圖》朱萬章《紫藤葫蘆圖》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葫蘆是其諧音“福祿”的象徵,如果在畫幅中出現一對葫蘆的,那就可以叫做“福祿雙全”,而畫中的金黃色葫蘆自然也有著“金福祿”的美好象徵,這蘊含著無限的吉祥含義,況且葫蘆在傳統文化中又有著辟邪鎮宅的風水功效,廣受人們愛戴。與其說朱萬章先生鐘愛於寫葫蘆,不如說這是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感悟和痴迷,有著一種發自內心而又深沉的華夏情懷。
四、畫畫的朱萬章
張演欽
朱萬章先生要辦展覽了,這個訊息一定讓很多人詫異,包括圈內好友。其實朱先生擅畫,尤其是蘭花和葫蘆,自成一格;且動筆多年,積累頗深,絕非興來時聊抒胸中逸氣那么簡單。只不過朱先生畫名被文名所掩,且為人謙遜、低調,所以即使是他的身邊好友,也多不知他雅擅丹青。
朱萬章《葫蘆圖》朱萬章《葫蘆圖》
朱先生是專攻美術史的,著作等身,乃美術史論界響噹噹人物。搞美術史的學者畫畫,比普通畫家多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歷史意識。史識之重要,今天已經無人提及。其實很多人是故意不去管它,因為有了史識,便不敢輕易下筆,便會對藝事充滿敬畏,那多縛手縛腳啊。前賢吳昌碩,畫了多少年,才敢將作品示人。黃賓虹、傅抱石、潘天壽,也都是美術史爛熟於胸的大家。今天畫畫的多了去,還沒開始動手,便想著沽名釣利,江湖上竟也任他行走得通,咄咄怪事層出不窮,哪裡還有人顧得上歷史意識?
作為一個嚴謹的學者,朱先生在創作方面毫無疑問具有明確的歷史意識。所謂歷史意識,換句話說來,就是意識到國畫必須遵循自身的文化邏輯,方能達到其邏輯自洽——這是藝術史一再證明了的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國畫本身的文化邏輯。沒有自身的邏輯,首先便失卻了其作為國畫的文化意義,談何“自洽”?通俗來說,便是不成其為國畫,“國”將不“國”。不少人,以為拿起毛筆在宣紙上亂畫一氣便叫國畫,其實那是根本沒有道理的。近百年,藝術受社會思潮影響最大,藝術家也講民主了,藝術也要求獨立、自由了。藝術上的自由偏又比不得社會上的自由,社會上的自由還有“群己邊界論”在箍著,但藝術呢,沒有任何約束,結果是愈演愈烈,竟至今日無法無天之境地。當然,這樣的藝術除了將來為“歷史上曾經有所謂藝術家如此混亂、無能”提供原始佐證之外,一文不值。美國著名文化學者丹尼爾說過一句話:政治上我主張民主,經濟上我主張自由,文化上我主張保守。“保守”,當前我們太需要太需要這種態度。
朱萬章向南海博物館捐贈繪畫作品朱萬章向南海博物館捐贈繪畫作品
具體到朱先生的歷史意識及其畫作的文化邏輯,囉嗦幾句。一是在精神品格上,符合藝術就是對精神崇高和個性自由進行追求的本質屬性。朱先生的畫,格調高雅,極有稚趣,涉筆即古,很是難得。二是在技術表達上,和表達手段的有效性深度契合,那就是對線條的尊重和運用。這一點,連一代哲人康德都是承認的。康德說過,就情感表達的有效性和豐富性而言,毫無疑問,線條要優於塊面(大意)。朱先生的作品,完全是線條表達。蘭花就不用說了,葫蘆也是,即使是葫蘆葉子,也是出自線條,只不過把線條放大了而已。黃賓虹說過,自己在繪畫上受到這樣一句話的影響最大,那就是用筆要“筆筆要平,筆筆分明”。朱先生的畫,無疑極好地做到了“筆筆分明”。朱先生的畫,絕不橫塗豎抹,這顯然是深諳美術史者之所為。曾看到朱先生一幅葫蘆,中有一藤,蒼勁如屈鐵,直甩下來,看上去似乎還在律動,張力十足,真神來之筆也。
鄙人有幸多次拜觀朱先生蘭花及葫蘆大作,確是感慨系之。
張演欽(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理事)

策劃展覽

1、“怪”的藝術——揚州畫派精品展(廣東省博物館主辦),2002年;
2、“走近大師:齊白石藝術特展”(廣東省博物館與湖南省博物館合作),2002年;
3、“關注民生·黃少強紀念畫展”(廣東省博物館主辦),2003年;
4、“翰墨丹青五百年·明清書畫展”(廣東省博物館與河北省博物館合作),2004年;
5、“嶺南春色·陳樹人畫藝”(廣東省博物館主辦),2004年;
6、“溪山淡遠·新安畫派畫藝”(廣東省博物館與安徽省博物館合作),2005年;
7、守望傳統:廣東國畫研究會作品展”(廣東省博物館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作),2006年;
8、 “明清人物畫展”(廣東省博物館主辦),2008年;
9、“宋元繪畫與歷代書法”(廣東省博物館主辦),2010年;
10、“吳南生捐贈書畫展”(廣東省博物館主辦),2011年;
11、“情懷嶺南:梁江書畫展”(中國美術館、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2011年;
12、“嶺南風韻:饒宗頤書畫藝術特展”(廣東省文化廳等主辦),2011年;
紀念蘇庚春展覽海報紀念蘇庚春展覽海報
13、“紀念蘇庚春先生暨徵集書畫精品展”(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文物鑑定站主辦),2012年;
14、“愛綠草堂春常在:王蘭若黃文鳳捐贈書畫展”(廣東省博物館主辦),2013年;
……
廣東省博物館書畫廳廣東省博物館書畫廳

媒體報導

打開書畫這本無形之書

(源自南方報業網)
四川眉山人,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和中國藝術研究院明清美術研究專業,現為廣東省博物館研究員,從事明清以來書畫鑑藏與研究。主要著作有《書畫鑒考與美術史研究》、《嶺南近代畫史叢稿》、《明清廣東畫史研究》等。
要看書房,朱萬章卻把我們帶到他在廣東省博物館的辦公室,說是家裡太亂,書也太多,平時讀書畫畫,在辦公室都一併解決了。
省博新館在珠江新城,2010年投入使用,方方正正,灰色外牆,襯著幾抹鮮紅,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月光寶盒”。
確有幾分這樣的意思。跟著朱萬章在迷宮似的辦公區兜來兜去,穿過長廊,路過天井,明暗交錯,不時又有綠色、黃色、紅色的色塊跳過,像闖進一個巨大的漩渦中。光影攪拌下,真有點穿越時空的意思。
朱萬章的辦公室有些空曠。空間太大,他便用三四個書櫃圍著辦公桌隔出了一小塊。填充其間的,自然都是書了。
坐在書桌與辦公桌前的朱萬章(2012年)坐在書桌與辦公桌前的朱萬章(2012年)
“可用之書”與“可讀之書”
“我主要在做美術史和書畫鑑定的研究,平時讀的也都是這兩方面的內容。”朱萬章讀書注重實用性和思想性,從他排書順序遠近可窺一二。案頭上堆著的都是平時翻閱較多的工具書,包括《中國書畫全書》、《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國繪畫通史》、《中國古代書畫鑑定實錄》等。
稍遠些的書架上,除了大部頭工具書外,主要是各種學術論文集、美術史刊物及畫冊。至於文學類和歷史類的書,則多被放在更偏僻的角落。仔細翻閱,其中又以史學著作最多,包括有《史學九章》、《史家、史學與近代學術》等。
至於朱萬章參與編纂的各種省博展覽畫冊,則被隨意堆置於房間一角,幾無整理。
“我沒有專門為收藏而買書,純粹是為了學術研究。”朱萬章把書分為“可用之書”和“可讀之書”兩種,各種辭典、辭海一類的工具書均屬於“可用之書”;另一類思想性比較強的、能讓人讀後有所啟發的書則為“可讀之書”。他讀的幾乎都是這兩類書。
家傳的線裝書是啟蒙讀物
朱萬章是四川眉山人,在鄉下長大。由於他父親早年讀過私塾,家裡便留下了不少線裝書。蜀地潮濕,加上各戶人家又都有些線裝書,所以當地有個習慣———把線裝書捆好,用塑膠薄膜紮實,高高懸掛在家中房樑上。
這樣一掛,倒讓這些線裝書晃晃悠悠地躲過了各種政治運動的衝擊。等到再拿下來時,除了有些蟲蛀之外,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損失。
這批書自然成了朱萬章的寶貝。“主要是民國時的一些教科書,包括《四書五經》、《聲律啟蒙》、《增廣賢文》、《唐詩三百首》之類的書。”朱萬章印象比較深的還有《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小說線裝本。
年輕時朱萬章“像老鼠掉進米缸”一樣,靠著字典,慢慢讀完了這批線裝書。
“《三國演義》對我的影響尤其大,倒不是說它的故事,而是羅貫中的那種描述。”朱萬章說,《三國演義》的行文非常流暢,讀起來娓娓道來,很有邏輯性,他在曾有意識地模仿過。
線裝書也是朱萬章重要的閱讀內容。在他的案頭就有不少線裝書,包括《書畫過目考》、《陳文忠公遺集》、《聽颿樓書畫記》等數十種,這些書大多是朱萬章在廣州、北京、上海等地的舊書攤上,以很低的價格買回來的。它們被隨意擺放,卷角、散頁也不覺得可惜。
“純粹是用來研究書畫,它們的版本並不珍貴。”朱萬章以《書畫過目考》為例解釋,這本書為鑑定書畫提供了很多原始資料,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雖然已有鉛印本問世,但時常會有校勘、句讀的問題。看線裝書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方式來讀,錯漏也就少了很多。
朱萬章正在翻閱從古玩市場上淘來的線裝書朱萬章正在翻閱從古玩市場上淘來的線裝書
打開一幅心儀的畫,豁然開朗
同有形之書相比,朱萬章讀得更多的還是“書畫”這本無形之書。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朱萬章從中山大學歷史系畢業,進入廣東省博物館書畫組工作,主要工作是管理庫房。
在庫房裡,朱萬章接觸了大量館藏書畫,其中有文徵明、沈周、唐伯虎、鄭板橋、八大山人,到近現代張大千齊白石的作品。“幾乎囊括了明清以來所有的書畫名家,都是一手資料,非常難得。”朱萬章說。
大量接觸原作,加上書畫鑑定大家蘇庚春的悉心指導,朱萬章成為書畫鑑定的行家裡手。常有人拿著藏品找他鑑定。“民間送過來的東西,也有很多真的,真假比例大概是一半一半。”讓朱萬章哭笑不得的是,經常有人拿著《清明上河圖》找他鑑定,前後已經有十多個版本。當然全是假的,真跡在故宮博物院。
朱萬章自己並不收藏字畫,一來經濟條件所限,二來博物館的行業準則,約定俗成是從業人員不從事私人收藏的。倒是時常“被收藏”一些東西,主要是朱的授業恩師蘇庚春的小幅作品和一些書畫家相互酬應的作品。其中最珍貴的要數《蘇庚春用印》,印譜上的印都是蘇庚春一個個蓋上去的,是研究蘇庚春的重要材料,其中也凝聚了濃濃的師生情誼。
雖不收藏,但長年累月的接觸,也讓朱萬章為字畫的氣勢所撼動。“我現在越來越喜歡大寫意,帶有文人氣息的作品。”朱萬章說,這些畫能讓他身心非常愉悅,當遇到煩心事時,只要打開一幅心儀的畫,往往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心靈像是被洗滌過一樣”。
朱萬章每天生活規律,八點半上班,下午五點半下班。有時會陪女兒打球,有時也全家出門旅遊。他平時也畫點水墨畫。“我畫得都比較抽象,具象的不會畫,畢竟不是科班出身的。”他說,畫畫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了解怎樣用墨,這樣做起美術評論、書畫研究來,能更好地參照。
采寫:南 都記者 顏亮
攝影:南 都記者 余少鐳
朱萬章部分著作朱萬章部分著作

書畫結緣,漸入佳境

作者:曹春慧 《文物鑑定與鑑賞》2012年6期
認識朱萬章已有兩年多,在與其交往的過程中,先生的高藝術素養和務實的學者之風著實令小編敬佩。薛永年先生是這么評價朱萬章的:“著述專門而具體,善於從作品出發,重視基礎研究,尤能兼顧書畫鑒考、書畫鑑藏與書畫史,通過具體研究擴大與深化對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書畫發展線索的認識。我很欽佩某些年輕學者引進新觀念新方法以開宗立派的雄心,但我更欣賞朱萬章這種從蒐集資料,鑑別考證入手的扎紮實實的學風”,這就是朱萬章。
翰墨因緣 興趣使然
大學時代的朱萬章,雖學歷史,卻對美術史情有獨鐘。一有空就泡在圖書館裡看書,就像老鼠掉進米缸一樣不停地啃著書本,像遲軻的《西方美術史史話》、李澤厚的《美的歷程》及楊仁愷的《中國書畫》等。他也經常翻閱一些東西方藝術圖冊,尤其是國內外很多博物館的藏品圖集。不過,令他印象最深的、最感興趣的居然是一本《廣東省博物館藏畫集》。“當時,我對裡面刊載的明清繪畫幾乎瞭若指掌。”朱萬章說。
朱萬章在鑑賞書畫朱萬章在鑑賞書畫
正因為他對書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在1992年畢業被分配到廣東省博物館後,即進入了當時正好缺人的書畫庫從事書畫金石保管、整理工作。同時,他的書畫鑑定之路也從此開始。古人常說的“翰墨因緣”,在朱萬章身可謂得到真實體現。
那時,恰逢蘇庚春先生被返聘到廣東省博物館工作。不過,朱萬章當時並不識得蘇庚春先生,只是覺得這位老先生學識淵博、平易近人。所以,一有機會便向他請教有關書畫鑑定與研究方面的知識。蘇庚春先生也從不吝嗇自己的書畫鑑定知識,常常在庫房中,打開一幅畫,從畫家的風格、筆法、用筆、用墨到印章、紙張甚至裱工、題箋等,都對朱萬章做一一詳細講解。也就是在這種潛移默化中,朱萬章學會了書畫鑑定的基本技巧。尤其是在庫房裡見到很多明清到近代以來的諸多名家翰墨時,朱萬章不僅可以將一個畫家的多件作品同時找出來,還可以分別分辨出他們不同時期的書畫風格。
由於,書畫鑑定大家蘇庚春先生的悉心指導,加上在博物館工作經常能接觸到大量名家的原作這一有利條件,朱萬章成了書畫鑑定的行家裡手。
看畫一分鐘,台後十年功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放寬、民間收藏的火熱以及天價書畫的頻繁拍出,書畫造假也愈演愈烈。尤其是當代書畫的鑑定,有些書畫家的後人或弟子也參與作假,這些人對書畫家筆性比較熟悉,手上甚至持有書畫家的印章,所以,這種作偽一般說來比較難以辨認。
正是因為書畫造假的手段越來越高明,一般收藏者很難收藏到自己心儀的作品。尤其當他們看到一些行家裡手在購買書畫時,很快即可知書畫真假,心中很是羨慕。
朱萬章說:“書畫鑑定是一個長期積澱的過程,在鑑定書畫的過程中形成的對某個書畫家的風格的認識,是需要在比對其大量的書畫作品之後才能得出結論的。”朱萬章就是如此向鑑定之路邁進的。
為了在鑑定書畫時不感到困惑,朱萬章常把自己關在廣東省博物館的書畫庫房裡。在庫房裡,他逐個將明清以來重要書畫家的作品拿出來,反覆研習,並參考啟功謝稚柳徐邦達、劉九庵、蘇庚春楊仁愷等重要書畫鑑定家的研究成果,分析各個書畫家的筆墨特點、時代風格。同時,由於在博物館工作的機緣,北京的啟功徐邦達、劉九庵、史樹青朱家溍、施安昌,瀋陽的楊仁愷,香港的饒宗頤,美國的王己千曾經多次到訪廣東省博物館,這樣,朱萬章便有機會向他們討教,並學到了不少書畫、碑帖鑑定的知識。
如今朱萬章所看過的書畫已有近萬件,但他學習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止,還經常赴北京、揚州、上海、瀋陽、杭州、蘇州、香港、澳門等地開會或學習。他說,想要每次一打開,甚至打開一半就知道書畫的真偽,不僅應該多到博物館、美術館等場所看一些公認的書畫家的標準作品,了解該書畫家的主要風格;還需要掌握一定的美術史常識,熟知書畫家的姓名、字號及主要藝術成就。同時,多到拍賣行、畫廊等書畫經營場所觀摩書畫,多向行尊請益。時間久了,自然就會達到這種境界,收藏到自己心儀的作品。可謂是“看畫一分鐘,台後十年功”。
朱萬章與徐邦達(中)、蘇庚春(左)朱萬章與徐邦達(中)、蘇庚春(左)
銘記恩師教誨 遵守職業道德
十幾年的光陰就這樣彈指而過,朱萬章已是廣東省博物館研究員,但他從來沒有忘記一位鑑定書畫者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亦不曾忘記恩師蘇庚春的教誨。
蘇庚春曾諄諄教誨朱萬章,“作為一個博物館的書畫從業人員,必須要遵循兩個基本的職業道德。一是,如果從事書畫保管或徵集者,自己不能收藏書畫。二是,從事書畫鑑定一定要潔身自好,不要在利益面前喪失基本的職業道德。”
在書畫市場異常火爆的今天,一些假畫的持有者常想把假畫以真畫的價格出手,這時候往往會找一些書畫鑑定家違心地出具證書或在畫上面題跋,這樣畫的身價就會陡增百倍。對於這樣的事情在業內已不是什麼新聞,但朱萬章從不給這類書畫開具證書以及題跋。有一次,有個收藏家拿了一幅廣東清代畫家黎簡的《山水畫》求朱萬章鑑定。朱萬章一看,是開門見山的贗品,屬於晚清時代作假的舊貨。這時候,收藏家拿出一個脹鼓鼓的紅包,要讓朱萬章開出一個此畫是真畫的鑑定意見,或者在畫的裱邊題幾個字。朱萬章婉言謝絕,並正言道,“假畫就是假畫,任何手段都不能使其成為‘真畫’”,持畫者遂悻悻離去。雖然朱萬章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得罪一些收藏家,但他卻守住了作為文物鑑定家的基本底線,遵守了職業道德,亦讓他在書畫鑑定界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朱萬章在鑑賞書畫朱萬章在鑑賞書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