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盛期

末次冰盛期

末次冰期冰盛期(LGM)是距我們最近的極寒冷時期,LGM時全球陸地約有24%被冰覆蓋,而現代僅有11%。由於大量的水形成陸冰,海平面可能比現代低120m,南極溫度比現代低10-12°C,格林蘭可能低20°C。一個新的觀點是把LGM視為一段時期,Clark等利用4271個14C記錄及475個地球宇宙核素記錄,確定LGM為26.5-19.0ka BP。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末次冰盛期
  • 外文名:Last Glacial Maximum
  • 簡稱:LGM
  • 特點:距我們最近的極寒冷時期
  • 簡介:地質史上最後一次冰期盛期
  • 溫度:平均溫度較現代要低5~10℃
釋義,概述,山地冰川,冰蓋,海平面,

釋義

末次冰盛期是地質史上最後一次冰期盛期,世界上不同地點對它的命名有所不同,在西歐稱為威赫塞爾冰期,在阿爾卑斯山地稱為玉木冰期,在北美東部稱為威斯康星冰期,在我國西部山地稱為晚大理冰期或玉木冰期。這一時期的地質與古氣候資料反演表明,其平均溫度較現代要低5~10℃,中高緯度低20℃以上,赤道地區約低2~3攝氏度。

概述

末次冰期冰盛期(LGM)是十分關鍵的氣候時期,這是距我們最近的極寒冷時期,那時北美北部為一巨大冰蓋,包括3部分:一個在北美北部的東南,是北美冰蓋的主體,稱為勞侖泰冰蓋;一個在北美北部的西南方太平洋沿岸,範圍較小,稱為考爾的勒冰蓋;另一個在北美東北部靠近北冰洋,稱為因紐特冰蓋,範圍最小。LGM時全球陸地約有24%被冰覆蓋,而現代僅有11%。由於大量的水形成陸冰,海平面可能比現代低130m,南極溫度比現代低10~12℃,格陵蘭可能低20℃。因此,研究LGM對認識氣候變化有重要意義。這裡我們從冰量(海平面高度)變化討論LGM的年代學及形成機制。過去經常認為LGM出現於18kaBP,這是未經樹論校正的14C年。目前多採用21kaBP,這是經校正的日曆年。但是不同的資料顯示LGM出現的時間彼此有差異,這主要是把LGM視為某一個時間,而不是一段時期造成的。由於H事件往往是最冷的時間,所以LGM年代的確定隨不同地區H2出現的時間而變化。一個新的觀點是把LGM視為一段時期。Clark等利用4271個14C記錄及475個地球宇宙源核素(TCN)記錄,確定LGM為26.5~19.0kaBP。

山地冰川

冰川的記錄主要用來確定冰消期開始的時間,也就是LGM結束的時間。冰川的長度大約在30kaBP達到最大,與冰蓋達到第1個極大值的時間相近。在北美西部、歐洲及熱帶,冰川開始退後的時間比青藏高原及南半球中緯度要早,北半球大部分冰川後退的時間約在19kaBP,這大體上與北半球冰蓋最大範圍結束時間相當。

冰蓋

北半球的冰蓋在各地變化時間不同。除了巴倫支海冰蓋與格陵蘭冰蓋之外,大部分冰蓋的範圍與冰量成正比。有些冰蓋範圍在33~29kaBP達到早期的極大值,但是勞侖泰冰蓋繼續增長,大約在26.5kaBP所有冰蓋都達到極大值,正好這是海平面極低時期的開始。勞侖泰冰蓋、北美西北部的考爾的勒冰蓋、巴倫支海/克拉海冰蓋、英國/愛爾蘭冰蓋、斯堪的納維亞冰蓋在20~19kaBP開始後退。雖然格陵蘭冰蓋的後退缺少HC和TCN記錄,從海洋徑流來判斷可能在20kaBP開始後退。20~19kaBP冰緣普遍後退,這與19kaBP融水脈衝造成20~l9kaBP海平面上升10m是一致的。西南極羅斯海區有較好的時間記錄,15.2~13.9kaBP冰蓋開始後退,這可能造成了14.5kaBP融水脈衝。

海平面

人們經常用海平面高度來判斷LGM,這是一個反映全球總冰量的綜合指數。根據不同資料判斷LGM在26.5~19.0kaBP。模式估計LGM海平面可能下降130m,與代用資料的估計一致隅。圖1給出這3種資料對LGM年代學的估計。從以上材料來看26.5~19.0kaBP的低海平面時期與冰蓋的最大範圍時期一致。在這7.5ka期間,冰蓋與氣候保持平衡。LGM以及冰期~間冰期旋迴在中國黃土中有很好的記錄,而且與格陵蘭冰蓋的變化有很大的一致性。至於LGM形成的機制,Clark等討論了3個因子:北半球高緯的太陽輻射、大氣CO2,濃度及熱帶太平洋海表溫度(SST)。冰蓋最初的增長在33~29kaBP,這時北半球太陽輻射開始下降,45°N尤為明顯。勞侖泰冰蓋對此尤為敏感,這表明北半球高緯的太陽輻射控制了冰蓋的增長,但是CO2,減少15×106也有一定作用。冰蓋與SST的密切關係說明,SST下降有利乾冰蓋增長。38~30kaBP SST下降2~4℃,與圖1中灰色條框所標明的第1次冰蓋增長一致。60kaBP暖池的溫度已開始下降。模式研究表明,這將增加北半球冰蓋的物質平衡。與冰蓋增長期不同,LGM的終結即冰消期的開始,主要依賴於北半球高緯太陽輻射的上升。大約相同時間,所有大大小小的冰蓋及山地冰川都在20~19kaBP開始後退。無論如何到19kaBP熱帶太平洋SST還沒有上升,所以對LGM的結束沒有多大貢獻。西南極冰蓋的後退開始得比北半球晚,青藏高原冰川後退也開始得晚,這可能與東亞季風的影響有關,直到17.5kaBP東亞季風才突然減弱。不過在以後的冰消期中大氣CO2的增加及SST的上升也有一定影響。
圖1圖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