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

吳立(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

吳立,男,漢族,1985年2月生,?>安徽合肥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理學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第四紀地質學專業,現為安徽師範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副教授,自然地理學專業碩士生導師,2017年1月進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同年7月俄羅斯Мин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研修結業。主講全球變化和地理學導論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湖泊沉積與第四紀環境,以“環境變遷”和“人地關係”為主題,重點探討三萬年來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植被演替、氣候環境變遷及其對史前文化和聚落變更的影響。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和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各1項,參加安徽省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已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eoscience Frontiers、Catena和《地理學報》等國內外知名主流期刊發表成果80餘篇,含SCI收錄26篇、SSCI收錄5篇、A&HCI收錄5篇,擔任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編委,合著出版科學出版社著作《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以來環境考古》和省級規劃教材《巢湖北山地質考察與區域地質旅遊教程》。曾獲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高考優秀評卷教師、安徽師範大學本科生科研論文大賽一等獎“優秀指導教師”、 安徽師範大學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科生校級重點團隊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合肥市
  • 出生日期:1985.2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第四紀地質學
  • 職務: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主要成就:湖泊沉積與第四紀環境,地貌演化與環境考古
  • 學術代表作: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人物簡介,科研項目,學術著作,代表性論文,所獲榮譽,

人物簡介

2000年9月-2003年4月,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學理科畢業。
2003年9月-2007年7月,安徽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本科生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2007年9月-2010年6月,安徽師範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2010年9月-2013年6月,南京大學第四紀地質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2013年7月至今,安徽師範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地理系教師,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2017年1月至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地理學流動站博士後研究人員。
2017年7月,俄羅斯Minin University研修結業,獲俄羅斯現代教育體系及其管理專業發展證書。
2017年8月,蘭州大學第五屆全國高校自然地理學骨幹教師培訓班結業。

科研項目

[1]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巢湖沉積記錄的末次冰盛期-早全新世氣候事件及回響機制研究” (批准號: 41771221, 起止年月: 2018.1-2021.12, 資助金額: 70萬元)
[2]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巢湖早中全新世氣候事件的高解析度湖泊沉積記錄研究” (批准號: 41401216, 起止年月: 2015.1-2017.12, 資助金額: 26萬元)
[3] 主持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江漢平原典型新石器遺址揭示的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與人類活動回響” (批准號: SKLLQG1422, 起止年月: 2015.1-2016.12, 資助金額: 5萬元)
[4] 主持中國科學院數字地球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長江下游圩田農業遺產空間考古與景觀數位化重建” (批准號: 2015LDE012, 起止年月: 2016.1-2017.12, 資助金額: 5萬元)
[5] 主持安徽師範大學科研培育基金自然科學項目“巢湖流域近2000年來生態環境變遷的歷史重構研究”(編號: 2014rcpy13, 起止年月: 2014.6-2017.9, 資助金額: 5.5萬元)
[6] 主持皖北生態文化旅遊區、安徽省四個旅遊專項規劃項目“安徽省溫泉旅遊‘十三五’發展規劃現狀分析”(編號: 891713, 起止年月: 2016.10-2017.10, 資助金額: 2萬元)
[7]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四川三星堆文明消失和金沙文明興起成因的環境考古研究” (批准號: 41371204, 起止年月: 2014.1-2017.12, 資助金額: 90萬元, 第五參研人)
[8]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氣候-海面變化對江蘇新石器時代文明進程影響的環境考古研究” (批准號: 4117 1163, 起止年月: 2012.1-2015.12, 資助金額: 80萬元, 第六參研人)
[9]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交流項目“江蘇沿海和美國五大湖地區全新世海面變化事件對比研究” (批准號: 41210104004, 起止年月: 2012.4-2012.12, 資助金額: 3.5萬元, 中方第六參研人)

學術著作

[1] 王心源, 吳立 編著. 巢湖北山地質考察與區域地質旅遊教程(第2版). 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18.
[2] 朱誠, 鄭朝貴, 吳立, 等 著. 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以來環境考古.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5.
[3] Shuying Leng, et al.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s During 1986-2015: From the Classics to the Frontier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and Springer, 2017. (Copy Editors and Contributors including Li Wu)
[4] 朱誠, 馬春梅, 張廣勝, 等 著. 中國典型丹霞地貌成因研究.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5. (第3章)
[5] 朱誠, 李蘭, 劉萬青, 等 主編. 環境考古概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3. (C測年)
[6] 朱誠, 謝志仁, 李楓, 等 編著. 全球變化科學導論(第三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2. (第5章3、4節)

代表性論文

[1]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natural disasters during the Ming & Qing Dynasties (1368-1912AD) in Chaohu Lake Basin, East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467: 242-250. (第一作者, SCI, 地學3區, IF: 2.199)
[2] Mid-Holocene palaeoflood events recorded at the Zhongqiao Neolithic cultural site in the Jianghan Plain, middle Yangtze River Valley,China.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73: 145-160. (第一作者, SCI, SSCI, EI, 地學1區Top期刊, IF: 4.797)
[3] A multi-proxy lacustrine record of last deglacial-early Holocene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from the Chaohu Lake Basin, eastern China. Quaternary Research, 88(3): 446-457. (通訊作者, SCI, 地學3區, IF: 2.195)
[4]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of small archaeological sites along palaeochannels: A case study in the Northeast Chaohu area,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6: 434-441. (第一作者, SCI地學4區, IF: 0.570)
[5]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Danxia landscape morphogenesis in Mt. Danxiashan, South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5(8): 943-966. (通訊作者, SCI, 地學4區, IF: 1.923)
[6]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ts impacts on human settlement in the Shanghai Area, East China. Catena, 114: 78-89. (第一作者, SCI, SSCI, A&HCI,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2區, IF: 2.820)
[7] Impact of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on the prehistoric cultures of Zhejiang region, East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4(4): 669-688. (第一作者, SCI, 地學4區, IF: 1.344)
[8] Environmental humidity changes inferred from multi-indicators in the Jianghan Plain,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last 12,700 year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349: 68-78. (通訊作者, SCI, 地學3區, IF: 2.062)
[9]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geographic context of Neolithic cultural sites in the Hanjiang River Basin, Southern Shaanxi,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40(8): 3141-3152. (通訊作者, SCI, SSCI, A&HCI, 地學3區, IF: 2.139)
[10]Lichenometric dating and the nature of the excavation of the Huashan Grottoes, East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40 (5): 2485-2492. (通訊作者, SCI, SSCI, A&HCI, 地學3區, IF: 2.139)
[11]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period of the Shijiahe culture, Tanjialing site, Jianghan Plain,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308-309: 45-52. (通訊作者, SCI, 地學3區, IF: 2.128)
[12]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archaeology, Yangtze River Valley,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s. Geoscience Frontiers, 3(6): 875-892. (第一作者, SCI, 地學1區Top期刊, IF: 4.256)
[13]Ancient culture decline after the Han Dynasty in the Chaohu Lake basin, East China: A geo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75: 23-29. (第一作者, SCI, A&HCI, 地學3區, IF: 1.962)
[14] Extraction of palaeochannel inform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n the east of Chaohu Lake,China.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6(1): 75-82. (通訊作者, SCI, 地學4區, IF: 0.081)
[15] Transmutation of ancient settlement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between 6000-2000 aBP in the Chaohu Lake Basin, East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5): 687-700. (第一作者, SCI, 地學4區, IF: 0.673)

所獲榮譽

[1] 安徽師範大學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科生校級重點團隊優秀指導教師 (2017年12月, 2015年10月)
[2] 安徽師範大學第六屆本科生科研論文大賽一等獎“優秀指導教師” (2017年6月)
[3] 安徽師範大學國土資源與旅遊學院“優秀共產黨員” (2017年6月)
[4] 第二屆中國高校地理科學展示大賽優秀獎指導老師 (2016年11月)
[5] 安徽師範大學第五屆本科生科研論文大賽二等獎“優秀指導教師” (2016年6月)
[6] 安徽師範大學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三等獎 (2015年6月)
[7] 高考優秀評卷教師 (2014年6月)
[8] 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 (2013年5月)
[9] 南京大學優秀研究生標兵 (2013年1月)
[10] 南京大學大陸估價獎學金 (2012年12月)
[11]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2012年11月)
[12] 招商銀行南京分行第六屆“一卡通”獎學金 (2012年11月)
[13] 安徽省普通高等學校品學兼優畢業生 (2010年4月, 2007年6月)
[14] 中國共產黨安徽師範大學第九次代表大會代表 (2009年6月)
[15] 安徽師範大學“朱敬文獎學金” (2009年4月, 2007年3月, 2006年3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