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陂(五大古陂之一)

木蘭陂(五大古陂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木蘭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西南5公里的木蘭山下,木蘭溪興化灣海潮匯流處,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木蘭陂始建於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著名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全國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並發揮其水利效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木蘭陂
  • 地理位置:莆田市城廂區霞林街道辦事處木蘭村黃頭自然村與陂頭自然村之間 
  • 占地面積:583平方米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時間:北宋平元年(1064) 
  • 類型: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地理簡介,修建作用,修建人物,建設歷史,水利工程,渠系工程,南洋渠道,北洋渠道,灌區涵閘,其它,渠系工程,工程簡介,自然環境,修建意義,保護水源,修建初期,便捷水運,促進繁榮,滄桑巨變,文明發展,申遺成功,九十九溝,人文景觀,橋和斗門,地名景觀,龍舟競渡,

地理簡介

木蘭陂位於莆田市城廂區霞林街道辦事處木蘭村黃頭自然村與陂頭自然村之間。始建於北宋治平元年(1064),經三次營築,元豐六年,(1083)竣工,是一座引蓄、灌、排、綜合利用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東南西北走向,占地面積583平方米,陂身長110米,高7.25米,陂墩39個,陂門38個,沖沙閘一個,南北護陂堤、南北進水閘門各一個,大小溝、渠道113米,沿渠配套工程一百多座,可灌農田25萬畝。此陂自宋至今近千年,經過無數次洪潮衝擊,現仍巍然屹立,繼續發揮作用。木蘭陂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年木蘭溪兩岸的興化平原,頻遭上游衝下的洪水和下游漫上的海潮侵害。相傳有一位長樂婦女錢四娘,目睹當地百姓受災之苦,於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攜來巨金動工截流築堰。因水流湍急,建起來的陂堰很快被山洪衝垮。錢四娘悲憤至極,投入溪洪以身殉陂。此後,與錢四娘同邑的進士林從世攜金10萬緡來莆繼續築陂,也因水流過急仍未成功。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又捐資築陂,他總結前兩次失敗的教訓,在和尚馮智日的幫助下,重新勘察地形水勢,把陂址改擇在水道寬、流水緩、溪床布有大塊岩石的木蘭陂今址,經過8年的苦心建設,至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終於大功告成。
工程分樞紐和配套兩大部分。樞紐工程為陂身,由溢流堰、進水閘沖沙閘導流堤等組成。溢流堰為堰匣滾水式,長219米,高7.5米,設陂門32個,有陂墩29座,旱閉澇啟。堰壩用數萬塊千斤重的花崗石鉤鎖疊砌而成。這些石塊互相銜接,極為牢固,經受900多年來無數次山洪的猛烈衝擊,至今仍然完好無損。配套工程有大小溝渠數百條,總長400多公里,其中南乾渠長約110公里,北乾渠長約200公里,沿線建有陂門、涵洞300多處。整個工程兼具攔洪、蓄水、灌溉、航運、養魚等功能。1958年,在陂附近興建架空倒虹吸管工程,引東圳水庫之水到沿海地區,使木蘭陂大大提高灌溉、排洪能力,灌溉面積從原來的15萬畝,增加到25萬畝。
為了紀念建陂的歷史名人,陂南原建有協應廟,亦稱李宏廟,現改為木蘭陂紀念館。館內有錢四娘、林從世、李宏、馮智日等人的塑像,有明、清以來歷史名人撰寫的修陂碑記,以及1962年冬郭沫若到此遊覽時寫的《詠木蘭陂》詩碑6首12塊。館旁有恩功亭和宋鄭耕的木蘭書堂古蹟。館外湖光山色,景物宜人,尤其在春水初漲,溪水漫陂入海時,白浪滔滔,有“木蘭春漲”之譽。

修建作用

木蘭陂對莆田的經濟文化發展,起著巨大的根本的作用。尤其是農業生產,木蘭陂南渠經過的城廂、渠橋(今新度)、黃石、北高、笏石等鄉鎮;一般還能自流灌溉,管陡門人按期關高些,溝水就能上田,如清江、西洪、東花、江東、金山、海邊、東角、遮浪等77個(7.3萬畝)村都能,由於圍墾的先後,有的埭田高,但原堤尚在只要內陡門加一個,照樣可流入田,灌滿後,陡門放低些,水就不淹田了。232年後,元延祐二年(1315)創建北渠、灌西天尾、梧塘、涵江、三江口、白塘等鄉鎮92個村,受益92年村6.4萬畝。

修建人物

木蘭陂是李宏建成的,知道的人不太多,人們只以為木蘭陂是錢四娘建的,這與史實不符。錢四娘是在將軍岩處建陂,陂建成後即被溪洪中毀、無名、只叫錢陂遺址。她的功績是開創了在木蘭溪上建坡的想法,並著手建陂,雖被沖毀,但影響極大,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創想和建陂教訓。所以莆田廣大人民念念不忘錢四娘。她隨父在廣東為官,因早年失母,父女倆相依為命,操持一切家務,其父一生為官,積癆成疾,病故任上,錢四娘搬父柩回鄉(長樂),經過莆田,被木蘭溪泛濫成災所阻,聽民眾說木蘭溪水成災,田園又無水可灌。年僅16歲的女兒家,產生了來木蘭溪建陂念頭。
當把父樞安葬完畢後,她變賣家產和父親留下錢財等,湊齊十萬緡來莆田木蘭溪上建陂,她沒有助手和親人陪著孤身一人帶巨資來為莆田建陂,感動莆田廣大民眾,有“抓也十八,捧也十八”的故事,陂三年就建成了,但慶功之時,即被沖毀,錢四娘也投水自盡了。
錢四娘築陂失敗後,她的同邑人林從世又捐家財十萬緡,在溫口繼續築陂,但在工程垂成時,又被兇猛的海潮沖毀,亦歸失敗。在木蘭溪上築陂,莆田人沒有想到,卻給過路的錢四娘想到並做到了。
原來,木蘭溪源自仙遊縣西苑鄉、穿高山越夾谷,匯聚著三百六十多條溪澗之水,進入莆田境內,已成為一條水勢湍急的大溪了,其最大的洪峰流量每秒曾達362立方米,加上常年同時出現的颱風、暴雨和大潮。所以要在這么一條自然條件極其複雜的溪流上築陂,確是一件十分艱難之事。
過了十年,莆田人在錢四娘建陂的啟動下都想著在木蘭溪上築陂,連在京為官的莆籍蔡京也上奏皇帝下詔向天下招賢建陂,侯官縣李宏應詔來莆,在有水利工程技術知識的僧人馮智日的協助下,重新擂起洽服木蘭溪的戰鼓,進行第三次築陂。據載:李宏家居時,馮智日常向他化緣,賒酒、緣金再多他也不要,就是不肯走。一天,他約李宏在木蘭山下見面。後來李宏到了莆田,果然馮智日先到了木蘭山下。他們首先踏查錢,林兩陂遺址,認為錢陂踞灘高流急之處,“與水爭勢,是以不遂”;林陂位在“隙扼兩岸,怒濤流悍”的地方,故“是以再壞”。於是他們認真分析了木蘭溪的自然情況,十分重視地質和水情的勘察,選擇了木蘭山下,“溪寬流緩潮尾”的地方,馮涉水桿竹為記,此地正好是在錢,林兩陂遺址之間,是個理想的築陂地址。因在木蘭山下,建成後號稱木蘭陂。
木蘭陂(五大古陂之一)
李宏認真負責,對工程精益求精,花八年時間於元年六年(1083)建成千年不毀的木蘭陂,他巡視木蘭灌區途中得病行至大孤嶼(黃石金山村)逝世,(李宏墓在金山村為縣文物保護單位)終年41歲,建陂的八年成為他人生最後八年,他嘔心瀝血,對工程精益求精,鞠躬盡瘁,郡人感他建陂功德,在陂南立廟紀念,宋景定三年(1262)詔封惠濟侯。

建設歷史

木蘭陂位於木蘭溪下游的莆田市城廂區城郊鄉陂頭村,位於城西南4公里。建成於宋元豐六年(1083年),是當時福建最大的引水工程,也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古老陂壩工程之一。它把木蘭溪的水源引入莆田南北洋平原,灌溉16.5萬畝良田,而且,兼有工業用水、航運交通、水產養殖等綜合社會效益。
木蘭陂先後經過3次建設,歷時20年,經受兩次嚴重的失敗,至第三次建陂始獲成功。第一次是在宋治平元年(1064年),由長樂女子錢四娘攜帶10萬緡巨款,在木蘭溪將軍岩(今樟林村)前攔溪築陂。該處右岸是鼓角山麓,岩盤裸露,直趨河中,對岸為河谷農地,基礎不相一致,且水勢右急左緩,陂剛建成,被暴漲的溪洪沖潰,功虧一簣,錢四娘憤而投水自盡。第二次,錢四娘的長樂同邑進士林從世又攜款10萬緡,在前次陂址下游溫泉口再度築陂,又因港窄流湍歸於失敗。第三次,宋熙寧八年(1075年),侯官(今福州城內)人李宏奉命來莆,攜金7萬緡,得僧人馮智日的幫助,吸取前二次的失敗教訓,慎重選擇壩址,在錢、林遺址上下游間,溪面寬闊,水勢迂緩,兩岸夾峙處築陂,由高僧馮智日涉水插竹、放樣施工。李宏建陂歷時8年,於宋元豐六年(1083年)告成。
木蘭陂工程由陂首樞紐、輸水渠系、大小涵閘等組成系統完整的灌區,具有“引、蓄、灌、排、擋”的綜合功能。

水利工程

攔河壩是木蘭陂的主體工程,壩上游流域面積1124平方公里。陂長219米,由溢流低堰閘和重力壩組成,靠南的堰閘長113米,陂高3.65米,壩身上原先分設32孔,後來堵去南端2孔、北端1孔,現存28孔堰閘和1孔沖砂閘。堰閘孔寬2.1米到2.4米,總寬70.4米,使用木閘板控制所需水位,可蓄可排。閘墩長5.5~6米,寬0.9米;墩高在上游為0.7米,下游高1.4~2米。上游坦水長12米,形成緩坡式,稍向上游下斜,下游坦水砌成台階跌水型式,長21.5~32米不等。堰閘壩橫斷面長度在40~50米之間。陂的南端設沖砂閘,閘寬4.2米,閘底比其他堰閘孔低0.5米,以利排砂入海,防止淤塞南洋進水口。靠北的重力式壩型,長138米,壩外坡砌成台階式,壩頂比堰閘壩墩頂略高,且與呈三角形狀的陂埕連成一體。
為了保護兩岸不受沖刷,引導流向,設定3條導流堤。陂南1條,介於南洋進水閘(迥瀾橋)乾渠首段與攔河壩、下游港道之間,堤長227米,導流堤內外兩側岸牆均用長條石丁順交插、分層迭砌,堤中夯填粘土,上填一層白灰三合土,頂面再用石板鋪砌成為“陂埕”。陂北有2條:1條長113米,用條石丁順分層砌築,上連北洋進水閘(即萬金橋)下接北陂埕頂端。另1條位於重力壩和堰閘壩之間,堤長56米,與溪流同向,底寬起端6米,末端4米,頂寬均為2.6米,用條石漿砌。據傳說下游港道在歷史上曾發生走向變遷東移,在離陂下游300多米處的南岸灘地上,至今留存條石護岸100多米的殘跡。
木蘭陂主體工程規劃設計合理,所確定的陂頂高程適宜,既可擋潮,防止海水湧入,又能最大限度滿足灌區蓄水、引水的需要,具有擋潮、溢洪、灌溉、通航等綜合利用功能。在工程結構、砌築技術方面更有其獨特之處,整座均用花崗岩條石分層交插砌築。閘墩頂面用長3.1米、寬0.9米、厚0.4米的巨石壓頂,每塊重2噸以上。墩後末端,豎埋一支斷面為0.45×0.45米的石柱(俗稱將軍柱)鉗入閘底,在石柱兩側鑿有凹槽,再圍護條石“鉤鎖結砌”,形成整體。閘墩下游還埋設2~3根尺寸較小的石柱加固。為減少激流的衝擊,確保閘身穩固,一座座閘墩朝向上游的高度只有0.7米,至墩尾其高度才有2米。從堰閘壩閘墩處的橫剖面圖(1986年鑽探資料)看,形狀猶如梯形重力壩,閘底特別加厚,靠上游厚2.5~3米,偏下游處厚2米左右。上下游坦水起端也與閘底同厚,而且從閘底至下游坦水一律使用大條石成台階式縱向迭壓鋪砌。條石長度多在3米以上,也有塊重3噸多的5米長條石。在堰閘壩中段下游處,布設兩大塊加厚的舌狀方形護坦,各長13米,寬8.5米,厚2.2米,用來加強消能,增加陂體穩定。
木蘭陂(五大古陂之一)
木蘭陂基礎牢固。1986年春,為了查明建陂地基狀況和壩基漏水問題,在陂身上取五個斷面進行鑽探,探明木蘭陂是建造在軟土之上。堰閘壩砌體下均為淤土、細砂、砂卵石等物堆積而成的軟基,深6~11米才到強風化岩層。當時施工時採用“換砂”辦法改善地基:表層淤泥深挖2.5~3米,用砂礫料回填,增強基礎承載應力,靠壩的兩端則夯填紅粘土為基,從而保障堰閘壩較均勻沉實。又查壩體條石是使用白灰、糯米、紅糖漿和黃土拌和的膠合料漿砌的。經試壓,其抗壓強度在乾燥時達62.4公斤/平方厘米,飽和狀態為38.8公斤/平方厘米,相當於強度40~60號水泥砂漿標準。陂身外觀雖有明顯不均勻沉陷及裂縫,然而經歷900多年來千百次洪水的衝擊,至今仍保存完好。

渠系工程

南洋渠道

木蘭陂南端建有辶回瀾橋進水閘(亦名惠南橋),閘高3米,雙孔,左側孔寬2.85米,右側孔寬3.25米,正常引水流量為11立方米/秒,受益南洋平原渠橋、黃石、笏石、北高4個鄉鎮77個村,灌溉面積7.3萬畝。據舊志記載:南洋渠道分上、中、下三段,共有大溝7條,小溝109條,全長113公里。又雲“大溝皆舊海港,小溝則為人力所鑿”。上段:自回瀾橋引陂水為1條大溝,2條小溝;沙溝橋1條大溝,通何厝橋溝、後黃溝、溪船頭溝、新溝共4條溝。溝深2.94米,寬13.56米。中段上下渠橋1條大溝,通漏頭、東溝等處6條小溝;羅外1條大溝,通後亭、梓橋等處7條小溝;洋埕陡門前1條大溝,通小橫塘等處4條小溝;橫塘、新塘等處3條小溝。溝深3.8米,寬7.58米。下段:清江化龍橋等處17條小溝;林墩陡門前1條大溝,通9條小溝;後洋1條大溝,通38條小溝;五龍橋等處9條小溝;南田、笏石等處4條小溝;東山陡門等處6條小溝,溝深4.41米,寬7.94米。大小溝渠原灌溉102村。
又據縣誌載,南洋乾渠系由6姓14大戶(三餘七朱陳林吳顧)毀私田開挖的,隨後這些人又傾家資,並募捐,共得錢7萬餘緡,建成洋埕、林墩、東山陡門(排澇閘),和東山石涵1所、東南木涵29口,解決尾泄問題。

北洋渠道

元皇慶年間(1312~1313年),總管張仲儀、郭尕兒在木蘭陂北端建“萬金陡門”(即今進水閘),分水進入北洋,開挖溝渠與延壽溪下游匯合,開發北洋灌區,並與民立約:“水以三七為則”,南洋得木蘭溪水七分,北洋得木蘭溪水三分。舊志載大小溝有:(1)萬金橋以下1條大溝:由嶼上歷杭口、東埔、溝頭、韭菜灣、柳樹橋至東門濠,通4條小溝(謝厝溝、霸下溝、郊下溝、亭墩溝),又分小溝吳墩下黃下路、黃厝墩、陡尾、闊口等4條溝;又1條大溝,自南門濠經西社至梅花亭,通1條小溝至斗門頭闊口十二家;又1條大溝,自梅花亭經霸墩至蘆浦,通2條小溝至枋尾、霸墩。(2)城外濠池:左起東北隅,折而南,迎延壽溪水,右起西北偶,折而東,引木蘭溪水注之,二水交會,共長5203米,溝寬7.74米,深2.94米,又東通銀淀溝及七寸溝。(3)涵江溝道:由沙坂(保尾)分支,環蘆埕北入水心亭,自樓下出印溝,與頂鰻衖溝合,過慈壽陡門,由下鰻衖出宮下蘿岑橋至鋪尾,分支溝,轉入塔橋;又直溝至金墩分支至哆頭;又由白墓分支經東曾、前林、小山、岩□。以上大小溝渠皆元時所開,原受益172個村,灌溉面積7萬多畝。經過近千年的水流沖刷及環境變遷,溝道普遍淤積變淺,而寬度卻明顯增加。
木蘭灌區輸水渠道縱橫交錯、迂迴曲折,構成南北洋河網沃野。溝渠水渠面積共2.2萬畝,可蓄水3100多萬立方米,除農田灌溉外,還可滿足生活用水所需。

灌區涵閘

據《興化府志》載:“南洋陡門大小四座,水則關一處,涵洞二十八口。”《莆陽水利志》卷二載:“南洋通海陡門大小五座,荷包瀨石閘三個,水則關一,涵洞三十六口。”經歷年調查,惟涵洞剩下114口,其他相符。北洋舊有的陡門、涵洞,歷史上記載不一。《興化府志》載:“北洋有大小陡門十四,泄六十口(即涵洞)”。《莆田水利紀略》載:“北洋有陡門大小十座,官涵四十三口。”《莆田縣誌》載:“北洋有陡門十三座,涵洞五十三口。”民國《福建通志》載:“莆田北洋有大小陡門十二,水閘二,涵洞五十四口”。經50年代調查,北洋原有大小水閘16座,涵洞計54口。
木蘭陂(五大古陂之一)
50年代以來,在木蘭灌區內先後新建涵壩(15孔),東山(2孔),闊口(2孔),港利(6孔),墓兜(3孔),田厝(2孔),集奎(即紅旗閘6孔),江東(3孔),下黃(2孔)等9座排澇閘,共41孔,增加排水流量計1146立方米/秒。增建排水涵洞55座,區間排水閘4座,分水閘7座,控制閘55座,進水涵洞152座,以及改、擴建橋樑近百座。灌區內擁有抽水機船514艘,共4145匹馬力;電灌站389處,裝機容量計3574千瓦,長期使用的人力龍骨車已被淘汰。灌區引、蓄、排、灌系統化。保灌面積達10萬畝,1955年為了擴大排洪能力,把部分陂門石板閘拆去改為木閘板,1958年冬拆除全部石板閘改為木閘控制,同時將南北渠進水口橋樑改為水閘,增加閘槽1道,以利於調節進水流量。

其它

具有攔水灌溉、兼防沖護岸的功用。木蘭陂南洋溝渠,經過下渠頭荷包瀨,因壺公山的寶勝溪注入,一遇洪水暴發,沙石隨溪洪直滾入溝。清嘉慶時(1796~1820年),沙石已堆積成丘,阻塞陂水流通,為害不淺。道光七年(1827年),始於荷包瀨設三石堰。上、中堰旁開渠引水灌溉渠橋、下坂農田。上堰在紅山,寬12.7米,高1.8米,兩八字各19.8米;中堰在王莊圳尾間,寬19.4米,高1.9米,兩八字各長17.67米;下堰在下渠頭,底寬17.49米,面寬21.17米。上中堰送水用山石鋪灘。上堰下左右岸各築石堤長17.64米和19.4米。中堰上左岸連線八字頂沖石堤長88.4米,下左岸石壩長42.93米,又頂沖石堤1道,長178.34米;下右岸石堤1道,長70.56米。下堰上左岸頂沖石堤1道,長164.64米,上右岸頂沖石堤長292.26米,石堤下山石坦陂護腳,其兩岸不頂沖處所,堆積沙石攪流,送水用亂石坦護。1959年以後,寶勝溪山洪已被紅山水庫控制。

渠系工程

工程簡介

木蘭陂工程由陂首樞紐、輸水渠系、涵閘三大部分組成系統的灌區。陂首樞紐工程就是攔河壩,涵閘用於調蓄排澇。渠系工程主要用於引木蘭溪水灌溉農田,莆田人稱之為“九十九溝”。
木蘭陂陂首樞紐工程木蘭陂陂首樞紐工程
木蘭陂工程於宋元豐6年(1083年)建成,當時主要引水灌溉“南洋”,即木蘭溪南岸的興化平原。陂首南端建進水閘——迥瀾橋,引水入“南洋”,這是南洋溝渠的源頭。從這裡開始挖溝通向新度、黃石、笏石、北高。共有大溝7條,都是舊有的海港;小溝109條,由人工開鑿而成。實際上不止“九十九溝”。而且作為完整的木蘭陂渠系工程,還要包括北洋的溝。
元皇慶年間(1312-1313年),分木蘭陂水入北洋,開發北洋灌區。其源頭是陂首北端的“萬金陡門”進水閘。共挖3條大溝,17條小溝,在今城南鄉、城郊鄉涵江。其中有一條溝引木蘭溪水注入延壽溪下游。上述溝渠中,陂南渠道長199.8公里,陂北渠道109.7公里,南北溝渠總長309.5公里,蓄水3100多萬立方米。灌溉南北洋16.5萬畝良田。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圖為木蘭陂的衛星照片。西側南北方向兩岸有綠樹的溝渠通北洋,東南側東西方向的溝渠通南洋。
很久以前,興化平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後由於海岸上升,由河海泥沙在淺海灣交錯沉積以及人工圍墾形成。木蘭陂未建之前,木蘭溪下游海水倒灌,鹹淡不分。木蘭溪常常泛濫,洪水淹沒農田莊稼。宋代建成的木蘭陂橫截溪流,拒海水於陂下,使溪海分流,引溪水灌溉農田,興化平原才漸漸變成了魚米之鄉。
木蘭陂是偉大的水利工程,造福莆田人民。九百多年來,通過渠系工程------九十九溝,灌溉興化平原。她與莆田的自然環境相互作用,促進了莆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美麗而且意義深刻的景觀。

自然環境

從地形看,北洋的北面是山區,有幾條溪流如延壽溪萩蘆溪,在木蘭陂建造以前,已有南安陂(建於977年)、太平陂(1057年)和泗華陂等引水工程可用於灌溉,所以北洋從木蘭溪分得的水比較少。南洋南面是丘陵,沒有其它可供灌溉的水流,分得的水較多。當時南北洋的用水原則是三七開,南洋得木蘭溪七分水,北洋得三分。利用陂首進水閘寬度控制水量:北洋進水閘寬2.6米,南洋進水閘(雙孔)寬6.1米。
莆田氣候濕潤多雨,木蘭溪流程短,流速快,水量豐富。木蘭陂未建以前,溪水一瀉無餘,常泛濫成災。九十九溝作為一個水體,可以蓄積足夠的溪水雨水,用於澆灌興化平原。另一方面,由於興化平原東臨大海,若洪水暴漲,可通過排水閘排入大海,以免平原受淹。排澇閘門是九十九溝的入海河口。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一般採取“未澇先排,未旱先蓄”的方法。當然,陂首溢流堰閘壩能夠自動排洪入海。
冬季是九十九溝的枯水期。莆田的春雨和夏季的陣雨雨量較多,所以春夏兩季是豐水期。特別是夏秋季的颱風,往往帶來豐沛的雨水,若遇天文大潮,排水不及時往往發生澇災。如1973年7月3日,1號颱風襲擊莆田,木蘭溪暴漲而無法及時排出,興化平原一片汪洋,莊稼農田上可以行船,只有橋樑露出。溝渠也曾經因乾旱斷流。如1963年春旱,溝渠乾涸。

修建意義

保護水源

經過九十九溝的滋潤,興化平原成了魚米之鄉,主要水稻產區,莆田最富饒的地方。這裡莊稼一年三熟,兩季水稻,一季蠶豆或大小麥。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黃麻等。隨著農業發展,一些地方成了蔬菜基地。這裡又是荔枝的主要產地,其中以北洋居多。“夾岸荔枝紅蘸水”,和岸上金黃色的稻田、遠處的青山相映生輝,是莆田水鄉特有的壯麗畫卷。
九十九溝曾經是莆田主要的淡水魚產地。每年秋天,水稻成熟時,溝渠里成群的野生毛蟹游向海里去產卵。這時在近海的溝渠中,特別是在橋邊,可以釣到很多肥美的毛蟹。春夏之交,天氣悶熱,大暴雨即將來臨,為了防止木蘭溪泛濫,往往開閘大量放水入海,溝渠中水位陡降。大量的溝螺來不及爬進水中,這時候在岸邊可以撿到很多溝螺。木蘭春漲時,春水越過河床,向兩岸漫溢,倒灌入水田中,魚兒也會游入田中。20世紀80年代以後,水產品產量急劇下降。

修建初期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整整900年,興化平原上的人們喝的都是九十九溝的水。那時候水清清,綠色的水草,成群的魚蝦,莆田人正是喝木蘭溪的水長大的。木蘭溪哺育了勤勞智慧的莆田兒女,不愧是莆田的母親河。

便捷水運

九十九溝給了人們水上運輸的便利。在古代,水運比陸運更方便、廉價,而且運輸量大,是舊時興化平原的主要運輸方式。主要的水運工具有溝船、溪船和汽船,後來又有了水泥船和“掛機”(在尾部安裝柴油機做動力的溝船)。溪船用於載貨,也航行於溪流中,已於20世紀80年代被淘汰。汽船用於載人,由於激起的波浪沖刷破壞堤岸,1971年起被停止在溝渠中使用。溝船一直是九十九溝中主要的運輸工具。不但用於運輸貨物,也用於運輸收割下來的莊稼、肥料等,至今仍在使用。這種寬頭平底、用竹篙撐的木船,大概是莆田溝渠中特有的。1978年以後,溝渠中的水運逐漸萎縮。

促進繁榮

九十九溝帶動興化平原的繁榮。平原上的涵江、城郊、黃石、新度,是莆田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據統計,到2005年末,黃石鎮有14.8萬人,新度鎮9萬。這些地方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其特產名聞遐邇,如陳紫、綠砂荔枝、新度禽苗、哆頭蟶、西洪米粉、清江索麵(線面)等。特別是涵江,由於她的水鄉特色,交通便利,商貿發達,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滄桑巨變

經過九百年的歷史滄桑,九十九溝兩岸風景秀麗、民情淳樸,旅遊資源豐富。相關的旅遊景點有白塘、梅妃故里、木蘭陂、東角海堤等。莆田二十四景中的柳橋春曉木蘭春漲寧海初日白塘秋月,都在興化平原上。

文明發展

興化平原的形成和木蘭陂工程對莆田文明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莆田縣宋明兩代人才輩出,是出進士最多的年代。宋代中進士的有1678人,出了5個狀元,明代有進士548人,狀元2個。這基本上是在宋代元代木蘭陂工程完成、人們安土樂居以後。農業的豐收、人口的聚集、洪澇等自然災害的減少、生活穩定,這一切都有利於創造安定的學習環境。

申遺成功

2014年9月16日,在韓國光州舉行的第22屆國際灌溉排水大會暨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ICID)第65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上,福建莆田木蘭陂水利灌溉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目前福建省內唯一一家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同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還有四川樂山東風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及浙江麗水通濟堰

九十九溝

人文景觀

這是人工開鑿的溝渠,有900年的歷史,記錄了莆田人民改造自然的業績。發達的網狀水系,縱橫交錯,長方形地塊排列整齊,而且每隔一定距離就有河溝,一塊塊稻田,綠樹掩映下的紅磚紅瓦民居,一座座石橋,槳聲船影,構成了水鄉美景。

橋和斗門

九十九溝河網密布,為便利交通,歷代造了很多橋,以石樑橋居多。有不少古橋,建造時代較早,雖然後來經過改建或重修,但仍在原址,且名稱不變,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始建於宋代的柳橋(在城關)、浮嶼橋、萬壽橋、洋尾橋、新橋(涵江)、五府橋(新度)。始建於元代的普照橋(又稱小橋)、化龍橋(黃石)。斗門屬木蘭陂的配套工程,用於泄水排澇。比較有名的有慈壽陡門(涵江)、荔浦陡門(城郊)、洋城(埕)陡門、東山陡門、林墩陡門(黃石)等。除慈壽陡門為蔡襄所建外,其餘4個當初都是李宏主持建造的。即宋·鄭樵《重修木蘭陂記》中提到的“四斗門”。

地名景觀

與溝渠有關的地名景觀
人工溝渠成了地理實體,常常被用作地名,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含溝的地名有溝口、下溝、溝尾(在新度鎮)、闊溝、隔溝里、溝邊(黃石)、溝頭、溝下、新溝(城南及城郊)、角頭溝(三江口)。莆田話“郊”、“溝”同音,一些含溝地名雅化成郊,如東郊(黃石)、郊東、郊西(城郊)。含橋的地名有樟橋、渠橋(新度)、小橋頭(黃石)、柴橋頭、潭頭橋、柳橋(城郊)、陳橋(涵江)。大部分是自然村,不少是村委會所在地,都在興化平原上,溝渠兩岸。

龍舟競渡

每年端午節,在水面比較寬闊筆直的地方如白塘、華東都舉行龍舟競渡活動。1991年曾在白塘舉行“祖廟媽祖杯”閩台龍舟友誼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