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平鮮卑之戰

曹魏平鮮卑之戰

曹魏平鮮卑之戰,是由中國的曹魏王朝於公元218年至公元235年與鮮卑發生的一系列戰爭,最終以曹魏的全面獲勝,軻比能被刺殺、鮮卑土崩瓦解而告終。

基本介紹

  • 名稱:曹魏平鮮卑之戰
  • 地點:漠南、漠北、幽并
  • 時間:公元218年—公元235年
  • 參戰方:曹魏;鮮卑
  • 結果:曹魏獲勝,鮮卑瓦解
  • 參戰方兵力:曹魏約十數萬;鮮卑十餘萬騎
  • 主要指揮官:曹彰、田豫、牽招、梁習、秦朗
  • 主要指揮官:軻比能、瑣奴、郁築鞬、苴羅侯
背景,過程,武帝時期,文帝時期,明帝時期,政策,冊封,設定機構,扶弱抑強,通市,評價,

背景

在曹魏統一北方之時,鮮卑也崛起於草原,盡奪匈奴故地,稱雄於漠北,逐漸成為曹魏北疆最為強大的敵人。

過程

武帝時期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代郡烏桓反叛曹魏,軻比能率兵助烏桓入寇,曹操冥鄢陵侯曹彰為驍騎將軍,北征代郡,大破烏桓、鮮卑聯軍,軻比能逃往塞北,後又重新入貢魏國。
鮮卑部落首領育延,常為并州邊境的所匪患,一次育延率其部落五千餘騎進入并州境內,使人面見梁習,希望雙方能夠在邊境互市交易。梁習認為如果不聽從其言,則會招來其怨恨;若聽任其到州內交易,又恐鮮卑騎兵會掠奪百姓。於是梁習一方面承諾跟育延在一座空城中交易,另一方面敕令各郡縣做好防務工作,然後自己與州治中等官吏率領軍隊前往交易。市易還沒有完成,負責市易的官吏就將一個胡人抓了起來。育延大驚,命令鮮卑騎兵搭箭彎弓,將梁習等人圍困數重,當場的吏民一時惶怖不知所措。梁習於是緩緩地呼叫負責市易的官吏,問其先前為何要抓胡人,官吏稟報該胡人強行侵犯百姓。梁習於是呼喚育延出來談判,育延到後,梁習當場責罵道:“你們胡人自己先犯法,官吏卻不曾侵犯你們,你怎么敢命令騎兵來恐嚇我方?”之後竟將他當場斬殺,其餘胡人都被嚇破膽而不敢亂動。

文帝時期

魏文帝初年,北方的遊牧民族強盛,侵擾邊塞,於是任命田豫為持節護烏丸校尉,牽招、解俊同為護鮮卑校尉。從高柳以東,濊貊以西,有鮮卑人數十個部落,比能、彌加、素利分割地區加以統領,各自有自己的地界;他們共同立下誓言,都不得把馬賣給中原人。田豫認為,少數部族聯合在一起,對中原朝廷不利。於是先挑撥離間他們,讓他自相仇視,互相攻殺。素利違反盟約,把一千匹馬送給官府,因而遭到比能的攻擊,向田豫求救。田豫恐怕因此互相兼併,造成更大的危害,認為應該救助善良、懲治兇惡,向各部族顯示威信。於是單獨率領精銳士兵,深入到胡虜控制的地區,胡人很多,在官兵前後進行抄掠,截斷退兵之路。田豫遂率軍挺進,距胡人十餘里時,紮下營寨,收集許多牛馬的糞便燒了起來,從另外一條路撤走了。胡人見煙火不斷,以為田豫的軍隊還在,便離去了,走了數十里之後;才發現田豫已撤走。他們又追擊田豫至馬城,將其重重圍困,田豫嚴密防守,令司馬樹立起旗幟,奏起鼓樂,率步騎兵從南門殺出,胡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哪裡,便向哪裡攻擊。田豫則率領精銳騎兵從北門沖了出來,擂鼓呼叫衝殺,兩面發起衝擊,胡人措手不及,陣腳大亂,都丟棄弓、馬逃走了。田豫率兵連擊二十餘里,胡人的屍體布滿了原野。
鮮卑各部鮮卑各部
黃初五年(224年),軻比能攻打素利,田豫帥輕騎徑進掎其後。軻比能派遣別小帥瑣奴抵擋田豫,田豫進討,破走之,軻比能因此懷有貳心。
黃初六年(225年),并州刺史梁習大破軻比能。

明帝時期

雁門位於邊疆,雖有哨兵巡視,然盜賊扔不絕。牽招交給當地百姓作戰陣法,又上表恢復烏丸五百餘家租調,使備鞍馬,於遠處偵查。自此,虜每每來犯,皆被擊退,逐漸絕跡。牽招又離間少數民族眾部落,使得他們互相猜疑。後步度根、泄歸泥等與軻比能有矛盾,於是他們率三萬多戶百姓來到郡里,請求歸附。牽招下令還擊軻比能,殺死了軻比能的弟弟苴羅侯。軻比能與烏丸歸義侯王同、王寄等,結下怨仇。因此,牽招又親自率領歸泥等攻打軻比能,在雲中故郡打敗軻比能。牽招又與河西鮮卑等十餘萬家相聯繫,整治陘北故城上館城,在此屯戍兵馬,威震內外,遠近胡人,都心悅誠服。那些叛變逃亡的人,家屬都不敢窩藏,將他們交送出來。於是遠近安寧,盜賊再也沒有出沒。
太和二年(228年),田豫派遣使者夏舍到郁築鞬部,為其所殺。田豫於是率領西部鮮卑蒲頭、泄歸泥出塞討伐郁築鞬,大破之。回到馬城時,軻比能率三萬大軍包圍田豫軍七天。上谷太守閻志前往解釋勸說,才為田豫解圍。不久,軻比能又雲集騎兵來到平州塞北。牽招秘密行軍突襲,牽招潛行征討,大敗其軍。
青龍元年(233年),軻比能誘使步度根依附,讓他背叛并州刺史,並和他結親。又率兵萬餘人在陘北迎接他的家口資產。并州刺史畢軌派蘇尚、董弼等部阻擊,軻比能派兵在樓煩與蘇尚會戰,在戰鬥中殺死蘇尚、董弼。魏明帝派遣秦朗率領中軍出討軻比能和步度根,最終步度根及軻比能敗走,泄歸泥率領部眾前來歸降。同年冬十月,步度根部落大人戴胡阿狼泥等前往并州請降,秦朗引軍還。
青龍三年(236年),王雄派勇士刺死軻比能,換立軻比能的弟弟為王。之後,鮮卑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曹魏的邊陲因此得以安息。

政策

除武力征伐外,曹魏還施行各種政策瓦解鮮卑:

冊封

冊封既是曹魏政權對這些鮮卑政權採取的政策,也是雙方建立藩屬關係的重要標誌。曹操征討烏桓勝利之後,鮮卑各部首領步度根軻比能素利、彌加、厥機等紛紛納貢稱臣,“太祖皆表寵以為王”,由此也奠定了曹魏政權對鮮卑各部首領實行冊封政策的基礎。從《三國志·魏書·鮮卑傳》的記載看,曹魏政權先後冊封步度根為王;軻比能為附義王;厥機子沙末汗為親漢王;素利、彌加為歸義王。曹魏政權對這些鮮卑勢力首領進行冊封,表明雙方確立了政治上的所屬關係。

設定機構

設定機構進行管理是曹魏政權維持和這些鮮卑政權藩屬關係的重要保證。由史書記載看,曹魏政權對鮮卑各部的管理是積極有效的,主要通過護烏桓校尉和其他邊郡機構分別進行管理。從總體而言,降服於曹魏政權鮮卑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如軻比能步度根等相對“獨立”的各部,曹魏政權對他們的管理主要是由護烏桓校尉具體負責。《三國志·魏書·鮮卑傳》載:“文帝踐祚,田豫為烏丸校尉,持節並護鮮卑,屯昌平”,已經清楚地表明了護烏桓校尉和鮮卑各部的關係。另據《三國志·魏書·鮮卑傳》載,護烏桓校尉田豫曾經主持處理軻比能素利兩個集團之間的衝突,說明曹魏的護烏桓校尉對鮮卑的管理是直接有效的。另一類是脫離上述幾大勢力控制而內附的鮮卑部眾,曹魏政權對這些內附的鮮卑部眾有時則採取在邊郡或屬國內安置,由郡縣官員進行管理的政策。《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載:正始五年(224年),“九月,鮮卑內附,置遼東屬國,立昌黎縣以居之。”

扶弱抑強

儘管曹魏政權設定了護烏桓校尉主管鮮卑事務,但曹魏政權對鮮卑各大勢力的控御能力是相對較弱的,因而保持鮮卑各部的“獨立”狀態,分而治之是曹魏政權得以控御鮮卑的基礎,也構成了曹魏政權初期鮮卑政策的主要內容。曹魏政權在接受鮮卑各部稱臣之後分別冊封各部大人為王即是這一政策的最初表現,而田豫在任職護烏桓校尉期間採取的扶持素利、壓制軻比能勢力發展的做法更是這一政策的具體表現。

通市

“通市”是維持雙方關係正常發展的重要政策。作為遊牧民族的鮮卑,其對中原農業及手工業產品的需求是十分強烈的,使得鮮卑和中央王朝的關係一開始就具有了濃重的經濟色彩。鮮卑和曹魏政權藩屬關係的建立也是一樣,鮮卑各部“因閻柔上貢獻,求通市”即表明實現雙方之間的正常貿易交流是鮮卑稱臣於曹魏的前提之一。
因此,“通市”也成為了曹魏鮮卑政策的一項主要內容。《三國志·魏書·鮮卑傳》記載了一次軻比能部和曹魏的“通市”:黃初三年(222),“比能帥部落大人小子代郡烏丸修武盧等三千餘騎,驅牛馬七萬餘於市,遣魏人千餘家居上谷”。一次“交市”即有牛馬七萬餘匹,可見通市的交易量是很大的。

評價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曹魏與鮮卑在代郡首次軍事衝突,到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勇士韓龍刺殺其首領軻比能,鮮卑“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為止,雙方共進行幾十年的征戰,曹魏通過軍事反擊,政治利誘,借力打力,拉弱攻強,經過曹魏幾代君臣將帥數十年的努力下,終於整垮了鮮卑這一勁敵,鞏固了北疆之地,保衛了曹魏北疆人民的生命安全,壯大了國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