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鹽

曬鹽

曬鹽是指將海水曬成鹽的過程。我國沿海地區,有很多鹽場,通過圈圍海水的方式,在太陽下暴曬,使水分蒸發掉,逐漸結晶形成固態的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曬鹽
  • 外文名:baysalt
  • 過程:海水曬成鹽
  • 引入:蒸發池
  • 倒入:結晶池
  • 方法:磨細、加碘
基本簡介,歷史,測鹵方法,曬鹽法工藝,自然蒸發法海水曬鹽的自動化技術,

基本簡介

曬鹽就是將海水曬成鹽的過程。曬鹽時先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是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剩餘的液體稱為母液,可從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曬鹽一般要經過建灘、整灘、納潮、制鹵、測鹵、結晶和撈鹽歸坨七套工序。
建灘都在平坦的沿海荒灘上,按一定的灘池數建造。池埂一般高約半尺,建成一個個方形池,面積從上到下每個方池邊長一般為8步(每步五尺),灘池由上而下逐個挖低,落差一般為3寸,上下池之間開有池門,用以向下流水。底池下築坨台,俗稱鹽坨,以備儲鹽。灘池周圍挖二面或三面大溝,俗稱鹽溝,以備納潮儲水。向海一面的溝堤,開一水門,設閘以備啟閉。其外再開一“潮溝”,直通於海,用以引潮入溝,備鹽溝納潮用。
鹽灘建成後,還要整灘。將池內泥土挖松,晾乾,再放入海水泡稀,鹽工赤腳在池內將池踩勻,用刮板刮平底池,然後將池內海水排出晾乾,用光礅(石制,粗大圓柱形石頭)壓實壓平。
灘池周圍的大鹽溝挖成後,漲潮時即可開水閘納潮,抓住最高潮位,將潮納滿。
納潮後,用戽(舊式盛水器具)或水車(舊式提水工具,鹽灘用水車多以風力和足踏為動力)汲取溝內海水灌入高鹵台(最高圈)內;次日將高鹵台內海水放入二鹵台,再將高鹵台汲滿海水;第三日,將二鹵台內海水放入三鹵台,高鹵台內海水放入二鹵台,再將高鹵台汲滿海水。逐日依此類推,利用日光蒸發水分,提高滷水濃度。制鹵時技術要求較高,根據自然蒸發條件,滷水以跑到池底既能飽和,又能足用為宜,謂之定量跑水,又名“卡頭”。若定量多,雖能跑到底,但不能飽和;若定量少,雖能跑到底,滷水能飽和,但不足用,均影響生產;若定量太少,跑不到底就出現乾枯無鹵,俗稱跑掉頭。

歷史

古代我國沿海居民利用海水制食鹽,把海水引入鹽田,利用日光和風力蒸發濃縮海水,使其達到飽和,進一步使食鹽結晶出來。這種方法在化學上稱為蒸髮結晶
海鹽,最原始的製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盤為煎,用鍋為煮,史稱“煮海為鹽”。經過十數世紀的實踐改進,由直接用海水煎煮,改為淋鹵煎煮。用煎煮法製取海鹽不但產量低,而且質量差。鹽田通常分為兩部分:蒸發池和結晶池。先將海水(或海水地下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在導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剩餘的液體稱為母液(也稱“苦鹵”),可從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據《管子》載:“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為鹽”。《史記》載:“太公至國……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由此無棣鹽業日盛,西漢時渤海郡置鹽官。魏晉時鹽民在碣石山上修建鹽神廟(亦稱“鹽神祠”),因此碣石山又俗稱之為“鹽山”。 《魏書.地形》由此“鹽山神祠”的記載。《鹽山縣志 》P108 :“隋開皇18年(598),以縣境東南近海處有一座山名鹽山,以山名改高城縣為鹽山縣。鹽山(今山東無棣縣境內大山),古稱碣石山,春秋時改稱無棣山。山下有月明沽產鹽,山腰有鹽神廟,魏晉時稱鹽山。”
元太宗二年至元世祖二十三年(1320—1378)在碣石山北境鬲津河沿岸建有海豐、海潤、海盈三處鹽場。明初海潤、海盈有煎有曬,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海豐場率先易煎為曬,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的傳統製鹽舊工藝,被無棣人發明的新工藝所代替,使製鹽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無棣人對鹽業生產的貢獻功不可沒。
曬鹽曬鹽

測鹵方法

測鹵,舊法使用蓮子。滷水分成10成,10成者為飽和液。蓮子有兩枚,一枚為5成,一枚為10成。5成蓮子若在滷水中抬頭,則為2~3成鹵,平浮於滷水面上為5成鹵。10成蓮子在滷水中斜浮,為7~8成鹵,平浮於滷水面上為10成鹵。
滷水達到10成時,即可結晶成鹽。結晶前要將底池爛泥清除乾淨,抹光壓實,將飽和滷水放入,當日即可飄花結晶,數日後撈鹽歸坨。

曬鹽法工藝

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方法主要是“鹽田法”這是一種古老的仍廣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該法。需要在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的地區選擇大片平坦的海邊灘涂,構建鹽田。
鹽田一般分成兩部分:蒸發池和結晶池。先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剩餘的液體稱為母液,可從中提取多種化工原料。
海水→蒸發池→結晶池→粗鹽和母液。

自然蒸發法海水曬鹽的自動化技術

自動化打鹽花研究方面,浙江省提出很多方法,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岱山縣曬鹽示範區提出的套繩法。所謂套繩法打鹽花,就是事先在結晶池兩側打若干根木樁,再將一根長套繩盤旋纏繞於各木樁,通過布放在四個結晶池對稱中心的機器帶動套繩運轉,從而替代人工進行打鹽花。套繩法的主要缺陷是大面積打樁,而且每次收鹽之前要收回套繩。由於套繩很長,套繩的布放和收取既繁瑣又費時,明顯影響了曬鹽效率。這種方法實際上未得到行業認可,因此只在曬鹽示範區使用過。
打鹽花自動化方案是用遙控小車替代人工進行,就是由小車帶動一根短繩打鹽花,繩子長度稍大於鹽池的長對角線即可,繩子一端固定於小車尾部,另一端可通過石頭固定於鹽池中央。之所以沒有選用全自動智慧型車,主要因為智慧型車的晶片較貴,設備成本高,而且在高溫高腐蝕的環境中纖細的電子線路更易故障,而且鹽民年齡普遍較大,不便於複雜電子系統的操作和維護。選用遙控式小車,主要基於設備成本、惡劣環境、操作便利、運行穩健等關鍵問題的考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