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動作按階段形成理論

蘇聯心理學家 П.Я.加里培林提出的一種學習理論。加里培林與Н.Ф.塔雷金娜等,從心理學家Л.С.維果茨基的人類心理本性的社會、歷史主義觀點,心理的文化、歷史發展論觀點與心理活動的內化說出發,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對智力活動的本質及其形成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於1953年創立了智力動作按階段形成的理論。

背景,形成階段,

背景

加里培林認為,智力動作的本性,來源於外部的物質動作,是外部的物質動作的反映。智力動作的形成是外部物質動作向知覺、表象和概念轉化的結果。其轉化過程是通過一系列階段來完成的。在每個階段都產生新的反映和動作的再現以及它的系統的改造。智力動作必須按照這些彼此相聯、逐步提高的階段來形成。

形成階段

加里培林提出,任何新的智力動作形成,必須經歷下列 5個基本階段:
①動作的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在於使學習者了解動作的原樣,從而建立起調節動作執行的定向映象。首先要把所要形成的智力動作“外化”為一定的物質化形式,使學習者能了解這種動作原樣的實際內容。其次,要以學習者能獨立審察和獨立完成為原則,把動作的原樣劃分為各個組成部分,建立起學習者既能看懂,又能獨立完成的操作程式。此外,在建立定向基礎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選擇最佳的學習類型。
②物質或物質化動作階段。
這一階段也叫做動作以物質或物質化形式形成的階段。在物質與物質化動作階段上,所有的操作(Операция)都是通過肢體運動來完成的,是外現的。物質動作與物質化動作的區別在於動作的客體。前者為實物,後者為實物的摸擬品,如模型、圖表等等。由於智力動作是外部活動的反映,因此加里培林強調,物質或物質化動作是完備的智力動作的源泉。在動作的定向基礎建立以後,就應使學習者從事物質或物質化動作。這時,學習者首先要注意使動作展開,對操作體系中的每個操作都要切實完成,並要對每個操作進行客觀檢驗。其次要不斷變更動作對象,使動作方式得以概括。當學習者初步掌握了這種展開的動作並得到了概括之後,就要使動作縮簡,即省略或合併操作,使動作方式簡化。為了使形成起來的動作方式能順利地向下一階段過渡,需要在學習者從事於物質或物質化動作的同時,同言語結合起來。
③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動作開始離開它的物質或物質化客體,以出聲的外部言語來完成各個實在的操作。這是動作由外部形式轉化為內部形式的開始。加里培林認為,沒有言語範圍內的練習,物質性動作根本不能在表象中反映出來。要使動作離開其直接的物質或物質化依據,首先要求有言語的依據,對新的動作進行言語練習。由於言語的作用,使動作得以抽象化和簡化,並進一步保證動作的高度定型化以及自動化。為了充分發揮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應有的作用,首先要使言語能確切表達活動的實在內容。其次,言語動作的方式同樣要注意由自覺的展開、概括到簡化的不斷改造。
④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
這一階段同前一階段的區別在於言語減去聲音,在於言語機制方面的改造。加里培林認為,智力動作本身最初是以不出聲的言語動作方式形成的,因此,這一階段是動作轉向智力水平的開始。由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轉向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時,最初的學習同樣必須以展開動作的形式進行練習,然後注意概括與簡化。
⑤內部言語動作階段。
這一階段是隨著外部言語過渡到內部言語而到來的,是動作在智力水平上形成的最後階段。由外部言語過渡到內部言語,言語的機能與結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內部言語是"為自己用的言語",是為固定智力動作的個別因素與調節智力動作的進行而存在的。內部言語的結構主要是謂語性言語,常常簡化成為不合語法的結構。加里培林認為,真正的內部言語的特徵並不是詞的成分的片斷性,而是它的進行是自動化的,而且基本上處於自我觀察的界線之外。因此,真正形成的智力動作過程是自己覺察不到的(見心智技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