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畲族自治縣梅岐鄉

景寧畲族自治縣梅岐鄉地處景寧縣城東南部,東面與溫州市文成縣下洋鄉相毗鄰,南靠東坑鎮,西接鶴溪鎮,北面與渤海鎮、鄭坑鄉、金鐘鄉相鄰。總區域面積86.7平方公里,全鄉下轄9個行政村,49個村民小組,40個自然村,耕地面積2694畝,其中水田面積2366畝,旱地面積378畝,人均耕地面積0.66畝。鄉政府駐地梅岐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寧畲族自治縣梅岐鄉
  • 面積:86.7平方公里
  • 行政村:9個
  • 村民小組:49個
歷史沿革,名勝古蹟,自然資源,氣候水文,民情民俗,地理位置,人文歷史,

歷史沿革

梅岐鄉清屬三都,民國二十年(1932年)設立鄉級政權,1936年3月,挺進師一縱隊行動委員會書記劉達雲在梅岐鄉發展黨員,全縣第一個中共地下黨支部建在梅岐鄉桂遠行政村,至今仍有老黨員、老交通員、老游擊隊員30餘名。因沿溪兩岸多梅樹,於1949年設名為梅溪鄉,並於1949年7月建立梅溪鄉政府,1952年10月改名梅岐,1951年1月劃給東坑區,1957年7月劃歸城區,1958年9月改稱管理區,1961年9月改建人民公社。

名勝古蹟

鄉境內森林繁茂蔥鬱,峰崖溝壑縱橫,複雜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一處處奇特的景觀。另外,梅岐也是一個革命老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先輩劉英曾與當地民眾一起同敵人浴血奮戰,生死與共,留下了一個斑跡可見的炮台。至今,梅岐鄉仍有老交通員、老游擊隊員、老黨員30餘人。全縣第一個中共地下黨支部建立在梅岐鄉桂遠村這個老革命根據地的品牌。桂遠村處在景寧的爐西坑流域上游地段,地理環境的自然風光十分優美。當年地下黨支部房屋被燒毀,一九五二年景寧縣委、政府撥款把房屋進行復建,大門是岩石門(構造),門的上方刻有“組織起來”,左右石柱刻有“走共產黨的路”、“聽毛主席的話”的石刻字。

自然資源

全鄉有山林面積86852畝,人均山林面積21畝,其中,毛竹林8577畝(人均2.1畝),生態公益林6800畝,森林覆蓋率達85.7%,居全縣第五位。全鄉境內,共有小水電站6座(包括在建電站1座),裝機容量3595千瓦。其中,鄉辦電站1座(紅旗電站),1971年建造150千瓦,1999租賃技改增容325千瓦,鄉辦林場1個(1971年建場),面積1200餘畝,為杉木、松木基地林。
縣城飲用水源頭之鄉。從2006年5月18日起,梅岐鄉已經成為供縣城居民飲用水的源頭保護之鄉。三枝樹電站尾水供縣城二期水廠的龍潭橋水庫建在梅岐鄉崗樓行政村的山腳處,是梅岐鄉的梅岐、留錢、高閂、棟頭、崗樓等五個行政村的支流域之水引入,且在棟頭行政村建堰壩截留採用涵洞(2600米)引水至龍潭橋水庫蓄水。

氣候水文

境內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5.6℃,最高氣溫為7月,平均26.3℃,最低氣溫為1個月,平均氣溫4.3℃。年降水量1530.6毫米,降水日數135天。年太陽輻射量每平方厘米101千卡,年日照時數1755小時,年無霜期223天。

民情民俗

吃鹹菜的習俗: 在這塊物產富饒的土地上,生息著純樸勤勞的人民,他們的熱情好客,構織著一幅幅“吃鹹菜”的農家招待客人的美好圖曩,也逐漸延續成了一種風俗習慣。有朋自遠方來,熱情的女主婦總會拿出自己精心製作的鹹菜,並泡上一杯濃濃的綠茶。女主婦們製作的鹹菜讓客人吃得嘖嘖稱讚,他們的熱情更是讓客人感到溫馨愜意,不知所歸。

地理位置

梅岐鄉地處景寧畲族自治縣東南部,與溫州地區的文成縣相毗鄰,總面積86.7平方公里,轄九個行政村,4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54人,耕地面積2425畝,人均0.58畝,山林面積78643畝,人均19.5畝,竹林8000餘畝,人均2畝。全鄉共11個黨支部,黨員166名,其中,女黨員18名。一、豐富的毛竹資源 全鄉擁有竹林8000畝,人均2畝,其中高效筍竹兩用林1061畝,年產筍量可達8萬公斤。這裡的毛竹生長於高海拔深山處,具有粗大、節長、韌性好的特點,可用於生產地板、竹蓆等,既經濟又實用,其出產的竹筍味鮮肉嫩、營養豐富,並且無污染,深受各地消費者的青睞。 二、正在興起的畜牧業 草場資源豐富,且淳樸的農民一直有養羊的傳統,建立鄉級政權伊始,就有少數農戶零星散養山羊。96年,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規模迅速擴大,到2000年,全鄉養殖山羊達1500餘只,並建立了高閂村畜牧養殖示範村。 三、充滿潛力的旅遊資源 鄉境內森林繁茂蔥鬱,峰崖溝壑縱橫,複雜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一處處奇特的景觀:爐西坑流域神秘優美的天然風景,梅溪沿線清幽宜人的景物及其保護較好生態環境,令人留連忘返,可見開發生態旅遊業有一定的前景。
景寧畲族自治縣梅岐鄉

人文歷史

民國二十年(1932年)設立鄉級政權,因沿溪兩岸多梅樹,於1949年設名為梅溪鄉,1952年改名為梅岐鄉。【革命老區】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先輩劉英曾與當地民眾一起同敵人浴血奮戰,生死與共,留下了一個斑跡可見的炮台。至今,梅岐鄉仍有老交通員、老游擊隊員、老黨員30餘人。【吃鹹菜的習俗】 在這塊物產富饒的土地上,生息著純樸勤勞的人民,他們的熱情好客,構織著一幅幅“吃鹹菜”的農家招待客人的美好圖曩,也逐漸延續成了一種風俗習慣。有朋自遠方來,熱情的女主婦總會拿出自己精心製作的鹹菜,並泡上一杯濃濃的綠茶。女主婦們製作的鹹菜讓客人吃得嘖嘖稱讚,他們的熱情更是讓客人感到溫馨愜意,不知所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