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反應

時鐘反應

時鐘反應,在一定溫度下,將一定濃度的試劑混合,在某一確定的時間,突然觀測到產物出現(一般用指示劑指示產物的生成)。這一類型的反應稱為時鐘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時鐘反應
  • 定義:產物出現的現象要經過一定的時間
  • 機理:時鐘行為是因為產物的反饋
  • 類別:化學現象
特點,背景,機理,

特點

指示產物出現的現象要經過一定的時間,而時間可以通過改變反應物的濃度或其他條件加以調節,很象是一座反應鐘。

背景

化學振盪是一種周期性的化學現象。早在17世紀,波義耳就觀察到磷放置在一瓶口松松塞住的燒瓶中時,會發生周期性的閃亮現象。1921年,勃雷(W.C.Bray)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H2O2與KIO3硫酸稀溶液中反應時,釋放出O2的速率以及I2的濃度會隨時間周期變化。直到1959年,貝洛索夫首先觀察到並隨後為恰鮑廷斯基深入研究,丙二酸在溶有硫酸鈰的酸性溶液中被溴酸鉀氧化的反應,隨後人們發現了一大批可呈現化學振盪現象的含溴酸鹽的反應系統。

機理

時鐘反應的機理主要有兩類:
一:時鐘行為是因為產物的反饋。
二:時鐘行為是由於通往產物的途徑因競爭而受阻。
“時鐘反應”就是一種自催化反應,如碘酸鹽與亞硫酸氫鹽(又稱碘鐘反應)的反應,產物I-又是反應物,因而在經歷一定誘導期後,反應速率急速增加。
2KIO3+5H2O2+H2SO4→I2+K2SO4+6H2O+5O2↑(1)
I2+5H2O2+K2SO4→2KIO3+4H2O+H2SO4(2)
I2+CH2(COOH)2→CHI(COOH)2+I-+H+(3)
I2+CHI(COOH)2→CI2(COOH)2+I-+H+(4)
I-+I2=I3-(5)
丙二酸的加入是為了以I3-的形式“貯存”I2,以增大I2的溶解度。這樣能延長變色時間周期和循環次數。顯然藍色是由碘分子與澱粉溶液作用的結果。5個反應累加結果發現是H2O2→H2O+O2↑。如果向反應器中不斷加入碘酸鹽、丙二酸、雙氧水反應物,同時產物通過溢流管不斷離開反應器,這樣可以使化學鐘無限期走下去。
也存在其它時鐘反應:
IO3- + 3SO32-===I- + 3SO42-
IO3- + 5I- + 6H+ ===3I2 + 3H2O
3I2 + 3SO32- + 3H2O===6I- + 6H+ + 3SO42-
5H2O2 + 2HIO3===5O2 + I2 + 6H2O
I2 + 5H2O2===2HIO3 + 4H2O
在KIO3、KHSO3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I和澱粉,不斷地攪拌,有下列反應發生:
IO3- + 5I- + 6H+=3I2+ 3H2O
I2+ HSO3- +H2O=2I- + HSO4- + 2H+
當反應進行到15min時,溶液突然變成藍色,隨之又很快消失,這一反應被稱為時鐘反應。有人用它來解釋生物鐘現象。
這個是所謂的“化學震盪”,一般來講在這樣的反應中,要出現類似於
aX+bY+...=nX+.....的(正向)反應方程式,其中(a<n)。將(1)和(2)合併得 5I-+IO3-+ 6H+ 3HSO4- =6I- + 3HSO3- +6H+.........(3)
按照3式,碘離子符合上面所提的要求。可見是個化學震盪反應。
所謂時鐘反應(即化學震盪反應)是指反應體系中的某一組分的濃度隨時間作周期性的變化的情況。為何要符合前面所提的條件呢?原因在於把各種物質的濃度寫成隨時間變化的微分方程(即化學反應動力學方程)時,在解這個微分方程時,由於條件a<n的存在使得濃度隨時間的變化的函式程周期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