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幡

春幡

春幡,中國舊時風俗。於立春日,綴簪之於首的一種銀首飾,是一枚銀簪,簪尾和一片長形小銀片相連,小銀片懸於簪似幡。立春時佩戴以示迎春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幡
  • 讀音:chūn fān
  • 釋義:春旗。
  • 出處:南朝·陳·徐陵 《雜曲》
基本信息,出處,典故,剪春幡習俗,由來,

基本信息

讀音:chūn fān
春幡春幡
釋義:春旗。

出處

南朝·陳·徐陵 《雜曲》:“立春曆日自當新,正月春幡底須故。” 前蜀·牛嶠菩薩蠻》詞之三:“玉釵風動春幡急,交枝紅杏籠煙泣。”
示例: 宋·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詞:“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

典故

戴春幡習俗
客家人的春幡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竹竿上高掛的長條形旗幟,一種是客家妹子立春時節的裝飾品“春燕”。春燕又名幡勝彩勝、春書。南北朝梁代宗懍著述的《荊楚歲時記》載曰:“立春之日,悉剪彩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可見女性立春佩戴春幡、幡勝的習俗,應最遲始於漢末魏晉,從此歷代沿襲,形成了風味十足的立春文化
春幡春幡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北朝婦人,……立春進書,以青繒為幟,刻龍象御之,或為哈蟆。”宋末元初周密所著《武林舊事》卷二則記載:“(立春)前一日,臨安府進大春牛,設之福寧殿庭。……預造小春牛數十,飾彩幡雪柳,分送殿閣,巨各隨以金銀線彩段為酬.是日賜百宮春幡勝,宰執親王以金,余以金裹銀及羅帛為之。系文思院造進,各垂於幞頭之左人謝。”宋元時期又稱幡勝為“鬧娥兒”、“斗蝶”、“鬧嚷嚷”、“長春花”、“象生花”等。明代《酌中志》:“立春之時,無貴賤嚼羅卜,曰‘咬春’。……自歲顏色裝就者,亦有用草蟲蝴蝶者,或簪於首,以應節景。”明沈榜宛署雜記》卷十七立春:“戴‘鬧嚷嚷’,以烏金紙為飛娥、蝴蝶、螞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錢,呼曰:‘鬧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於首中,貴人有戴滿頭者。”
女子立春所戴春幡,最早的形態應該是自然生長的花朵,後來人口繁密、都市社會形成才以布帛為之,甚至以彩紙充任,但它決不是一般性的人體裝飾物。立春節時女性們佩戴春幡首先是作為避邪之物,具有禳凶邪、求吉利的寓意。清代粵北、粵東客家“簪春花”習俗,實際就是古老的“戴春幡”的原本表現。
贛南客家立春時節女子簪花的習俗雖然未見記載,但從長期居住贛地的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漢宮春·立春》中亦可管窺。詩云:“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勝”自古以來作為人們一種頭部飾物,分為人勝、華勝、幡勝等多種類型,可以用很多種材料做成,其中紙制較為方便。立春時節,中國女子有配戴各種漂亮的“彩勝”做裝飾的習俗,而“幡勝”是長條形的,是上古傳說中的鳳凰羽翅的象徵物。
宋代民間男女均有戴春幡的濃郁習俗。宋代高承《事物紀原·歲時風俗·春幡》載:“《後漢書》曰立春皆青幡幘,今世或剪彩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鏤金銀或繒絹為之,戴於首”。周密《乾淳歲時記》則載曰:“是日賜百官春旛勝,宰執親王以金,余以金里銀及羅帛為之。系文思院造進,各垂於幞頭之左入謝。後苑辦造春盤供進,及分賜貴邸、宰臣,巨璫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
宋代王公大臣的春幡用金銀由“文思院”製造,至於一般的士大夫、平民百姓則剪紙為春幡。《歲時風土記》載:“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於家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
客家妹的春幡基本上都是自己用彩色綢布剪制的,春幡形象則有春花、春燕、春柳、春鳳等等。在客家地區,傳統的立春時節除了女性戴春幡,小兒也戴春幡於手臂,男左女右,作為立春的標誌。

剪春幡習俗

在南陽鎮平一帶,農村婦女習於立春日用彩色綢布剪制‘春雞”、“春燕”、“春花”、“春柳’等,綴於小兒臂上,男左女右,以為立春之標誌。

由來

春幡由來
也稱“春幡勝”、“幡勝”。古代立春之日,剪有色羅、絹或紙為長條狀小幡,戴在頭上,以示迎春。此俗起於漢,至唐、宋時,春幡之製作更為精巧。《後漢書.禮儀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亦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青幡。”前蜀牛嶠菩薩蠻》詞:“玉釵風動春幡急,交枝紅杏籠煙泣。”宋高承《事物紀原.歲時風俗.春幡》:“《後漢書》曰:立春皆青幡幘,今世或剪彩錯緝為幡勝,雖朝廷之制,亦鏤金銀或繒絹為之,戴於首。”宋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詞:“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歲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於家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宋周密《武林舊事.立春》:“是日賜百官春幡勝,宰執親王以金,余以金裹銀及歲帛為之,系文思院造進,各垂於幞頭之左入謝。”參見“彩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