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紫砂器

用一種含鐵量高的特殊陶土製成的無釉細陶器。這種陶土即是中國 江蘇省宜興縣所產的紫砂泥,呈紫紅、淡黃或紫黑色,質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用手捏練即可成型,不用匣缽,直接入窯經1000℃高溫燒成。紫砂器一般不掛釉,充分利用陶泥的本色,以顯出質地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清紫砂器
  • 類型:無釉細陶器
  • 原料:含鐵量高的特殊陶土
  • 特點:質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
正文,

正文

用一種含量高的特殊陶土製成的無釉細陶器。這種陶土即是中國江蘇省宜興縣所產的紫砂泥,呈紫紅、淡黃或紫黑色,質地細膩、柔韌,可塑性強,用手捏練即可成型,不用匣缽,直接入窯經1000℃高溫燒成。紫砂器一般不掛釉,充分利用陶泥的本色,以顯出質地美。
宜興紫砂陶器創始於宋代明代中期以後盛行。明代宜興窯紫砂器以壺著稱,式樣繁多,製作精巧,為世人所喜愛。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制壺名家。明正德年間,宜興龔春向寺僧學到制紫砂壺的技術,專以制壺為業,人們稱為“龔春壺”,現在他的製品已很難見到。此後名手輩出,著名的有董翰、趙梁、元暢、時朋,稱為四大家。龔春也曾帶過 3個徒弟,即時大彬、趙良璧、陳鳴遠,時大彬為時朋之子,成就最高。
明代紫砂壺造型簡練、大方、色澤沉靜、幽雅,傳世品極少,後人又製作了許多贗品,使真正的明代茗壺很難辨認。至今有確切年代可考的僅有兩件:一件為南京博物院所藏嘉靖十二年 (1533) 墓出土的紫砂提梁壺,壺圓腹,無柄,提梁與流較短,有蓋,形體穩重,古雅渾厚;另一件“大彬”款六方紫砂壺,藏於揚州市博物館,出土時伴有萬曆四十四年(1616)磚刻地券 1方,壺通體六角形無柄,一側為六角形直流,底刻楷書“大彬”2 字,造型古樸,結構嚴謹、端莊、素雅,是時大彬的代表作,對研究紫砂工藝的歷史有著重要價值。
明代後期還出現一種掛釉紫砂器,因釉面與宋代鈞窯乳濁釉相似,所以稱為“宜均”。除均釉外還有天藍釉、綠釉、灰白釉、仿哥釉等。生產宜均最重要的窯場為“歐窯”。清朱琰《陶說》謂“明時江南常州府宜興縣有歐子明者所造瓷器曰歐窯”。其釉面光亮,釉層較厚,不透明,開細紋片,造型多樣,主要為文房用品及陳設品。這類宜興帶釉器,非常注重釉色與型體的美,如仿米色哥釉玉蘭式花插,天藍釉鳧式壺,仿鈞窯月白色荷葉式洗,仿鈞窯玫瑰紫釉盤等,都別具一格。但有些作品與廣東石灣陶器不易分辨,也是今後有待深入研究的一個課題。
清代宜興紫砂器及“宜均”更有了迅速發展。紫砂壺日益精進,成為貢品。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中記載了不少皇帝指名燒宜興壺的事。紫砂器造型與產量日益增多,壺型豐富多樣,還有紫砂茶杯、花盆及各種陳設品、玩具、仿各式瓜果象生器、仿古銅器等。康熙紫砂茶具,在燒成的紫砂器上,施琺瑯彩花卉。雍正、乾隆時紫砂器,有的模印或劃刻人物紋飾及詩句,有的描金彩山水,繪粉彩花卉,掛鈞釉或鏤雕,製做精緻,色調溫雅。當時的制壺名匠,見於文獻及實物記載的舉不勝舉,最著名的有明末清初的陳鳴遠,號鶴峰,亦號壺隱,他制的茶具及陳設品有數十種不同類型,是一個善翻新樣,雕鏤兼長,技術精湛的匠師。雍正、乾隆時期的王南林、楊友蘭、邵玉亭等都承制宮廷御器,並善制彩釉砂壺。楊彭年及其妹楊鳳年和陳鴻壽、邵大享則是晚清時名家。陳鴻壽,號曼生,善書畫,精篆刻。他與楊彭年合制紫砂器,他設計壺樣,楊彭年制壺,待泥半乾時,曼生雕刻花紋和詩句,器底刻“阿曼陀室”款,壺把下或器身蓋也刻“彭年”款,即世稱的名品“曼生壺”。
清代“宜均”較多見,著名的匠師為乾隆嘉慶年間的葛明祥葛源祥兩兄弟,常見到的有款者為掛藍綠釉橄欖式瓶,其次還有乳白釉凸花裝飾梅瓶、藍灰釉鏤雕花籃等,皆為代表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