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城牆

明清城牆

明清城牆(英文:City Wall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即中國明清城牆。指建成於中國明清時期,兼具權力象徵、空間規劃、軍事防禦、抗洪防災等各種功能的體系性城市構築物。

明清城牆項目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現由南京明城牆牽頭,聯合多座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名錄,並計畫於南京建造中國明清城牆博物館,作為聯合申遺城牆展館。

聯合申遺的城牆分別為南京西安興城襄陽荊州臨海壽縣鳳陽正定宣化、汀州(長汀)、開封、肇慶、歙縣十四座城牆,分別代表了中國明清時期國都京師和地方州府的城牆遵循尊卑有序的原則,以及都城、王城、府城或州城和衛所規格大小的嚴格的規定。

中國明清城牆是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的核心物質要素;展現了多民族統一國家不同級別城市差序格局的邏輯體系;反映了中國傳統宇宙觀、風水堪輿、人地和諧及天人合一理念的實踐成就。

2008年3月28日,明清城牆項目(南京、西安、荊州、興城)根據Ⅲ、Ⅳ遴選標準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後陸續有城市加入。

基本介紹

申遺沿革,城池規格,南京城牆,西安城牆,興城城牆,襄陽城牆,荊州城牆,臨海城牆,壽縣城牆,鳳陽城牆,正定城牆,宣化城牆,汀州城牆,開封城牆,肇慶城牆,歙縣城牆,

申遺沿革

2006年江蘇“南京城牆”、陝西“西安城牆”、湖北“荊州城牆”、遼寧“興城城牆”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2009年湖北“襄陽城牆”、浙江“臨海台州府城牆”先後申請加入聯合申遺項目,聯合申遺項目組合轉北為“4+2”模式。
2012年在安徽省文物局的努力下,安徽“壽縣城牆”及“鳳陽明中都皇城城牆”也提出加入聯合申遺的申請;同年7月,國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來自六省的8個市組成了“中國明清城牆”項目。
2014年河北正定、福建長汀、河南開封、廣東肇慶的代表也參加了南京會議,這4座城市也擁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城牆。代表們明確表達了想參與“中國明清城牆”申遺。
2015年6月在湖北荊州召開的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遺第三次推進會訊息,河北宣化、正定、河南開封、福建長汀、廣東肇慶等5地也將加入“中國明清城牆申遺”名單,使中國明清城牆申遺工作形成“8+5”捆綁模式。
2015年10月,歙縣政府邀請中國明清城牆申遺技術支撐單位,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專家來歙實地考察。12月,歙縣赴南京提出歙縣古徽州城牆加入申遺申請,並與南京大學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所簽定申報文本編制協定,向南京市文廣新局(聯合申遺辦)報到徵得加入聯合申遺“8+6”模式。同月,歙縣正式書面向安徽省文物局和通過黃山市政府轉報安徽省政府提出申遺申請。
2016年3月正式向國家文物局遞交申報材料,2017年1月10日前正式上報世界遺產中心評審,2017年8月底前迎接國內外權威專家的最終考察,2018年6月底前接待最終考察與世遺評審,爭取申遺成功。

城池規格

南京明城牆屬於京師城池規格,西安明城牆屬於二級王城,襄陽、荊州、台州(臨海)屬於府城,興城是中國僅存的明代衛城並一度做過縣城。壽縣古城牆是具備雙重功能的州級行政建制的城牆,鳳陽明中都皇故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以“中都規制”興建的都城建築。
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負責《中國明清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至為關鍵的文本編寫工作。所長賀雲翱在會上表示,八座明清城池(江蘇的南京、陝西的西安、浙江的臨海、湖北的荊州和襄陽、遼寧的興城、安徽的壽縣和鳳陽)分布在中國的南方與北方,它們分別代表了明清時期的都城、二級王城、府城或州城和衛所等城市體制。
例如南京城牆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古城垣,也是八城市城牆中唯一的京師城垣。浙江臨海古城牆由民族英雄戚繼光重修,自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明長城,就是以臨海城牆為藍本的;遼寧興城城牆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見證過袁崇煥率軍取得的“寧遠大捷”。

南京城牆

南京明城牆 之 儀鳳門南京明城牆 之 儀鳳門
南京明城牆,整體包括明朝時期修築的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牆,現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內城)城牆。其中京城城牆聯合其他城市申報世界遺產。
南京明城牆始建於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完工於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動用全國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縣共28萬民工,歷時達21年,終完成明王朝都城四重城垣的格局。
南京明城牆在設計時,一改以往都城牆取方形或矩形的舊制,根據南京山脈、水系的走向築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形成由內向外形成“南斗北斗”聚合,環套格局,在山水之間,使京城城牆蜿蜒盤桓35.3公里,不僅是中國第一大城垣,還是世界第一大城垣,併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大城牆,京城外的外郭城牆更是超過60公里。
南京明城牆“因天時就地利”,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國禮教制度與自然相結合的典範,也是古代都城建設的傑出代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南京明城牆作為中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無論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築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城牆都無法與之比擬,可謂是繼中國長城之後的又一宏構
1988年1月,南京明城牆被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京城城牆作為“中國明清城牆”項目牽頭的城市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西安城牆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這些建議。當全國統一後,他便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朱元璋以為“天下山川,唯秦中號為險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這個建城的熱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舊城基礎上擴建起來的。 明代擴建後的西安城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城牆每隔120米修敵台一座,突出在城牆之外,頂與城牆面平。這是專為射殺爬城的敵人設定的。敵台之間距離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內,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城牆上共有敵台98座,上面都建有駐兵的敵樓。
西安明城牆西安明城牆

興城城牆

興城古城是明代的寧遠衛城,在清代改為寧遠州城。城池始建於明宣德三年(1428),“周圍五里九十六步,高三丈,門四,東曰春和,南曰延輝,西曰永寧,北曰威遠,鐘鼓樓在中街”。宣德五年(1430)又增築外城,外城周圍九里一百二十四步,高如內城。門四,東曰遠安,南曰永清,西曰迎恩,北曰大定。四門設樓,四角設台,城郭之間為護城河。明朝末年袁崇煥鎮守寧遠,為抵禦後金努爾哈赤的軍事進攻,用兩年時間修繕寧遠城,城牆“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廣三丈,上二丈四”。明朝末年,這裡成為抗擊女真族的前沿陣地。興城古城現僅存寧遠內城,經多次修繕,基本保持原貌。

襄陽城牆

華夏第一城池
襄陽城地處漢江南岸,與北岸的樊城隔江相望,是襄陽市委市政府機關所在地。它三面環水,一面靠山,不僅是歷代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更是一座古今聞名的軍事重鎮。因城牆堅固,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之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打的襄陽
襄陽城周長為7322米,原有6座城門,分曰:陽春、西城、文昌、臨漢、拱宸、震華。每座城門設有瓮城子城,城四隅設有角台,沿線分設敵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設定垛堞4000多個。城牆最低處7米,最高處11米。 襄陽城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綴十里城垣,與鼓樓(昭明台)、譙樓相映生輝,整個城池和諧地融為一體。
全國最寬的護城河
環繞襄陽城的古護城河是古城美景之一。它寬度180米以上,最寬處超過250米,是我國最寬的護城河,現被原樣保存。繞城泛舟而游,但見城垣高築、垛堞處處;垂柳掩映、灌木蔥蘢,仿佛置身於畫中,美不勝收。 襄陽城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襄陽城每座城門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荊州城牆

荊州城牆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荊州鎮巴蜀之險,據江湖之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秦滅楚後為歷代封王置府的重鎮。荊州城始建於東漢,原為土城,南宋始建磚城,元初拆除,明初又建,明末被毀。現城牆為清順治三年(1646年)依舊基重建,牆高近9米,厚約10米,周長11.03公里,東西長,南北短。城牆、城門、敵台、堞垛等均保存較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海城牆

臨海古城牆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晉代開創以來,已有1600餘年,迭經唐、宋、元、明、清諸朝不斷修築增擴,其主體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古城牆沿江修築而上,依山就勢,逶迤曲折,雄險壯觀。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於危崖之巔,飛舞盤旋,敵台林立,雉堞連雲,城樓高峙,與北京八達嶺相較,可稱雙絕 ,稱之為“江南八達嶺”,並不過譽。更有其獨特之處是,臨海古城牆兩側,古木參天,常年蒼翠,城牆掩映在青綠叢中,更增添了一分靈秀。
臨海古城牆,除了禦敵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牆有三分之一的長度是沿著靈江修築,台州府城正位於靈江入海近處,江水與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城牆有如大堤,千餘年來抗擊著洪水的衝擊。為此,臨海城牆在修築設計上,採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別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弧形(其餘一方仍為方形),在全國古城牆中,十分罕見,所知尚屬孤例。由於城牆的抗洪作用,在元朝滅掉南宋時,元帝曾下令拆毀江南所有古城牆,以利其鐵騎長驅直入,而臨海城牆卻因其無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

壽縣城牆

壽縣古城牆,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保存完好的城牆之一。由於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一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因此,歷代對其城垣修築頗為講究,屢毀屢建,日益堅固。如清末狀元孫家鼐所記:“城堞堅厚,樓櫓崢嶸,恃水為險。”據光緒《壽州志》記載,今壽縣城牆重建於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明清時曾多次修因,迄今完好。 作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壽縣古城牆位於安徽省壽縣,屬宋至清古建築,歷經900多年的滄桑後,如今亟待修復。

鳳陽城牆

明中都皇故城位於鳳陽縣城西北,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建。它按照古代都城規劃《考工記》的構想,以對稱為基本特點,遵循“左祖右社”的傳統,上承宋元,下啟明清,是我國歷代都城建築史上的傑作,也是後來營建南京故宮和北京故宮的藍圖。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稱:“中國幾千年宮廷建築中都考第一,沒有中都就無法認識中國幾千年宮廷建築的歷史淵源”。 中都城原有內、中、外三道城,共有宮殿、樓台、門闕、壇廟、第宅、館舍等各種建築9000多間,其建築面積達84萬多平方米。

正定城牆

正定城牆位於河北省。始建於北周,初為石築。唐寶應元年(762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進行拓建。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擴建為周長二十四里,高三丈二隻,上寬二丈的土城。隆慶五年(1571年)真定知縣顧授始將土城改為磚城,後任知縣周應中申動府庫銀六萬餘兩,徵用真定府轄各縣民夫,分段興工,於萬曆四年(1576年)竣工。
四城門東曰迎旭,南曰長樂,西曰鎮遠,北曰永安,並均附有月城和瓮城。後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在預防水患和軍事防衛上起了重要作用。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鎮建設的發展,正定城除現存城門外、已多為土城。東城門已埋於國防工事之下,南門存里城門和瓮城門,西存里城門、瓮城門、北存里城門及月城門。
正定城牆於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化城牆

宣化古城是中國北方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地位重要的著名城池之一,是明長城九鎮之首。古城牆始建於明洪武27年(1394年),周長12120米,底厚14.4米,高11.2米,為正方形城堡。至清光緒二年(1876年),宣化古城牆曾進行過14次修築,此後因風雨侵蝕、戰亂摧殘等原因各段均遭不同程度的損毀。2006年4月,當地政府按照逐段修復的方式,啟動古城修復工程,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5億多元,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古城城台、門樓、城牆進行了全面修復和加固。今年,宣化區啟動西城牆修復工程,將完成西城牆北段修復工作。此段城牆南起大新門,北至西北角樓,全長1554米,鋪宇台12個,計畫投資2038萬元,截至目前800米城牆完成夯土,全部工程計畫9月完工。

汀州城牆

汀州古城牆始建於唐大曆四年,至明清時期,汀州古城牆總長為5000多米,設有12個城門,“枕山臨溪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掛珠”的獨特格局。保存完好的城牆近3000米,將朝天門、五通門、惠吉門、寶珠門聯結在一起。
現存城牆自朝天門至惠吉門近河一帶,長1500米,還有城門樓4座。城門樓皆明清時期磚木結構,氣勢雄偉。廣儲門樓,位於城區和平路,花崗石砌基,青磚斗拱,三重遞進,長8.55米,拱門高3.4米,一重跨度4.4米,二重跨度6.1米,遺有唐代八角復盆式石柱礎;朝天門樓,位於東大街,磚砌城門,甬道長4.88米,跨度3.3米,清代重建,樓閣式雙層磚木結構,面闊3間,進深2間,重檐歇山頂;寶珠門樓經南大街,雙重城門,中間有天窗,兩廊馬槽連線,建築風格獨特。濟川門,抗日戰爭時期連同濟川橋被日軍飛機三次炸毀,濟川橋三次修復,濟川門於2017年正月修復完成。1996年汀州城牆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封城牆

開封城牆位於河南省開封市,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長14.4公里。歷史上開封城曾多次被淹沒,現存城牆清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開工修建,歷時一年半完工,重建的城牆規模較原明清古城加長、加高、加厚,城門升高丈余。為維護歷史文化名城開封的城市總體風貌,當地政府自1994年始對古城牆進行整修。按照文物保護部門的規劃,陸續恢復西門(大梁門)、北門(安遠門)、小南門(新門)3座城門。不久時間政府還會陸續修建曹門(仁和門)、宋門(麗景門)、大南門(南熏門)等。

肇慶城牆

肇慶城牆位於肇慶市區舊城區,周長2800米。據史料記載,肇慶始為土城牆,宋政和三年(1113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城。該城牆歷史上雖然歷盡滄桑也經過20多次修葺,但城牆和城門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牆至今仍然保存完整。肇慶古城牆始建於宋,故又稱為肇慶宋城牆。是肇慶最具標誌性的建築,有肇慶小萬里長城之稱。肇慶古城牆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歙縣城牆

 歙縣始建於秦,築城於隋,府縣同城近1400年,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古徽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徽文化的核心發祥地。歙縣古城牆主要包括府、縣城牆及潮水門、德勝門、臨溪門、新安門、問政門。府城牆始建於隋朝末年(617年),起初城廓略小,唐中和二年(882年)擴建規模。縣城牆建於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抵府城、後枕問政、左臨練水、右據石壁”,計千丈,高三丈,上寬一丈五尺,下寬二丈,周七里許(面積約1.30平方公里),設四門。現存古城牆保留約1500米及潮水門月城、南山門、府城子城,另有南、東兩譙樓。1991年以來該縣先後投資8000餘萬元對古城牆進行修復保護。
明清城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