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丸

昆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主治五噎,喉咽妨塞,食飲不下。

基本介紹

  • 名稱:昆布丸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五十
  • 組成:昆布、羚羊角屑、柴胡、麥門冬、杏仁、天門冬、木通、檳榔、訶黎勒皮、郁李仁、川大黃、射干、川朴消、桂心、百合、紫蘇子、陳橘皮
  • 主治:五噎,喉咽妨塞,食飲不下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昆布(洗去鹹味)、麥門冬(去心,焙)、天門冬(去心,焙)、訶黎勒皮各一兩半,羚羊角屑、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射干、紫蘇子(微炒)各半兩,柴胡(去苗)、木通(銼)、檳榔、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三分,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川大黃(銼碎,微炒)、川朴消、桂心、百合各一兩。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候,以熱酒送下;夜飯後,取一丸如彈丸大,綿疑,含化咽津。

主治

五噎,喉咽妨塞,食飲不下。

附方

名稱:昆布丸
組成:大黃、消石、海藻、水銀、昆布、苦瓠瓣、葶藶、通草、桃仁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三丸,一日二次
主治:胸滿上氣
出處:《外台秘要》卷十引《古今錄驗》
名稱:昆布丸
組成:昆布、射干、茯苓、乾薑、羚羊角屑、橘皮、杏仁、蓽茇、吳茱萸、大黃
用法:上為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利多服七丸,以意訊息。氣發服已前丸得定,如不定,作檳榔皮湯壓之
主治:諸腳氣,定時候間滿腹脹,不能食者
出處:方出《外台秘要》卷十九引蘇恭方,名見《普濟方》卷二四五
功用:下氣消脹
名稱:昆布丸
組成:吳茱萸、蓽茇、茯苓、白朮、曲葶藶、昆布、杏仁、枳實、大黃、乾薑、旋覆花、橘皮
用法:上為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一日二次。利多減之,不利加之,常令微利,覺病退則止,發便服之
主治:腳氣夏盛秋歇,毒氣既謝,風緩猶在,若諸病皆退,但苦食腹脹不安,為氣在咽喉,吐不出,咽不入,心悶痰滿,食已吐酢水者
出處:《外台秘要》卷十九引蘇恭方
名稱:昆布丸
組成:昆布、海藻、芍藥、桂心、人參、白石英、款冬花、桑白皮、茯苓、鐘乳、柏子仁、紫菀、甘草、乾薑、吳茱萸、五味子、細辛、杏仁、橘皮、蘇子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一日二次。加至四十丸
主治:婦人胸中伏氣
出處:《備急千金藥方》卷三
名稱:昆布丸
組成:昆布、通草、羊靨、海蛤、馬尾海藻
用法:上煉蜜為丸,如彈子大。細細含咽汁
主治:氣癭,胸膈滿塞,咽喉項頸漸粗
出處:《外台秘要》卷二十三引《廣濟方》
名稱:昆布丸
組成:昆布、羚羊角屑、陳橘皮、赤茯苓、木香、射干、旋覆花、前胡、川升麻、郁李仁、桔梗、紫菀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候,以溫酒送下
主治:膈氣,咽喉噎塞,全不思食,肩背氣壅,四肢煩疼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五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