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

昂山

昂山(Aung San,1915年2月13日—1947年7月19日),緬甸獨立運動領袖、將軍,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緬甸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之後退黨),著名民族英雄,被尊稱為“緬甸國父”。

1947年7月19日,昂山等6人在部長會議室舉行會議時,被緬甸愛國黨主席吳素所派殺手刺殺,其遺體於1948年4月11日從仰光市柔美里大廈遷入烈士墓地安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昂山
  • 外文名:Bogyoke Aung San
  • 國籍緬甸
  • 出生地:緬甸北部
  • 出生日期:1915年2月13日
  • 逝世日期:1947年7月19日
  • 職業:緬甸獨立運動領袖
  • 畢業院校:仰光大學
  • 主要成就:緬甸國父
簡介,緬甸國父,學生時代,軍政生涯,組織政黨,獲獎情況,命名規則,三十志士,翁山蘇姬,

簡介

1915年2月13日,出生於緬甸北部,入仰光大學後,成為學生運動的領導人。1936年2月與吳努一起領導學生罷課。1938年加入德欽黨,1939年至1940年任該黨總書記。1940年為反抗英國統治而尋求外國的支持,最終選擇與日本合作。日本協助他建立了緬甸獨立軍。這支軍隊協助日軍擊敗了英軍及中國遠征軍占領了緬甸。1943年至1945年昂山在巴莫為首的緬甸政府中任國防部長。1944年8月見日本敗局已定其又秘密成立反法西斯聯盟,任主席。1945年3月率緬甸國防軍倒戈進攻日軍,直至日本投降。1946年任緬甸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實際等於總理。1947年1月,率代表團赴英進行談判,於1月21日簽訂了“昂山——艾德禮協定”。根據協定,緬甸成立了以昂山為首的臨時政府。但時隔不久,英方在“臨時政府成立1年後,緬甸將完全獨立”的條款上採取了搪塞的態度,他公開譴責英國政府背信棄義的行為,同年4月選舉制憲會議,他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在202個席位中贏得196席。同年7月19日,與其他6名部長同時遭英國刺殺。這一天,後被定為緬甸的“烈士節”。

緬甸國父

昂山是緬甸目前全國最大的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總書記翁山蘇姬的父親,1947年7月19日昂山遇刺身亡,翁山蘇姬時年兩歲。
昂山1915年2月13日出生在緬甸馬圭縣那卯鎮,信奉佛教。父親吳巴,母親杜素。昂山出生時取名為貌騰林,其兄名叫昂丹,故他父母后來將他改名為昂山;參加“我緬人協會”時改名為德欽昂山;昂山的日本名字為緬田門義。在泰國首都曼谷時,“三十志士”名字前紛紛加上“波”,昂山也不例外,他改名為波德查。在爭取緬甸獨立的過程中,他以”昂山將軍”之名而聞名遐邇。

學生時代

1922年昂山就讀於馬圭省那卯大法師吳多畢達主持的迪彬格亞寺廟,1928年在仁安羌市民族高中繼續深造,七年級獲政府學習獎和吳瑞柯獎,1932年十年級畢業,巴利語和緬文成績優異。
1932-1933學年中,進仰光大學學習,期間,進仰大業餘軍事組織學習過軍事知識。
1935-1936學年中,擔任仰大學生聯合會執委、宣傳部長,並擔任《歐威》雜誌編輯。該雜誌上曾登載一篇名為《地獄之狗無拘無束》的文章,英國殖民者追查作者,昂山拒絕說出作者姓名,1936年3月被學校開除3年。
1936年仰光大學第二次罷課鬥爭中,昂山是領導成員之一,是“全緬學生聯合會”的組建者之一;學生們複課後,昂山返回仰大繼續學習。
緬甸大學緬甸大學
1936-1937學年中,擔任仰大學生聯合會副主席和全緬學生聯合會執委,並擔任“勃固宿舍樓聯誼讀書社”社長,1937年5月獲文學士學位。
1937年6月,全緬學生聯合會下設仰光大學法修改委員會,昂山是積極倡導者。
1937-1938學年中,昂山在仰大繼續學習法律,擔任仰大學生聯合會後補執委和全緬學生聯合會主席。
1938年年初,英國當局任命昂山為仰光大學法修改委員會委員。1938-1939學年中,擔任仰大學生聯合會主席和全緬學生聯合會主席。
1938年8月暑假期間,昂山離開仰大,11月3日辭去兩聯合會主席職務。1940年6月5日,在仰大行政管理機構當選為首屆仰大學生代表。

軍政生涯

昂山離開仰大後,1938年10月參加了德欽哥德邁領導的“我緬人協會”,從事政治活動,在“我緬人協會”總部執委會裡負責宣傳工作,1938年11月26日成為該協會秘書長。
“1938年事件”中,昂山積極聲援,為此,1939年1月23日被英國當局逮捕,不久被擔保出獄。
1939年10月1日成立“緬甸出路協會”,昂山擔任秘書長;1939年11月18日成立地下秘密組織,昂山負責與外國的聯絡工作。
1940年3月29日,昂山赴印度國民代表大會。
1940年6月1日,昂山在興實達縣日侖鎮進行反政府演講,興實達縣警察局長6月29日發布懸賞令捉拿昂山,賞金5緬元。該懸賞令當年8月20日被取消。
昂山為了不被英國當局逮捕,決定去國外尋求幫助。1940年8月8日,昂山化名為唐龍祥,德銘拉棉化名唐蘇堂。他們在當地華人陪同下,並由其華人朋友在仰光唐人街購得唐裝換上後,提前一天登上一艘由華人海員掌握的挪威籍海輪"海利“號,從仰光出發,於8月24日抵達廈門市所在的鼓浪嶼島;德欽昂山等人在廈門市未能與中國共產黨取得聯繫。他們在廈門市停留期間,被一直密切注意他行蹤的日本特務機關攔截,在日本特務機關的說服下,昂山決定與日本合作。
1940年11月12日,昂山等人在日本特務機關的安排下,化名面田門司,經中國台灣被送往日本。昂山在日期間,與日方商討了“聯日反英”的計畫,之後,他在日本的幫助下於1941年3月3日乘一艘日本郵輪秘密潛回緬甸,就此計畫與人民革命黨成員進行了商議。
1941年3月10日,昂山率領緬甸“三十志士”中第一批人員德欽拉佩(又名波萊雅)、德欽巴姜(又名波拉揚)、德欽埃貌(又名波莫)、郭吞形(又名波仰奈)乘日本郵輪於1941年3月27日抵達日本。之後,他們在日本的安排下於1941年4月赴日軍占領下的中國的海南島,分別在海南島和台灣接受軍事訓練。之後,他們在泰國曼谷歃血為盟,於1941年12月27日組建了”緬甸獨立軍“(BIA),昂山任副總司令,接受了日本的武裝後潛回緬甸,與英軍作戰。
在昂山所領導的緬甸獨立軍協助下,日軍長驅直入,於1942年3月8日,順利攻克了首都仰光。同年3月至8月間,昂山武裝又協助日軍擊敗了中國遠征軍的進攻。不熟悉緬甸地形的中國遠征軍損失慘重,昂山對待中國戰俘手段殘忍,1500名中國遠征軍傷員,不願受被俘虜之辱,慨然於1942年5月21日凌晨集體引火自焚,含恨而終。
1942年7月27日,日軍在基本占領緬甸全境後,解散15000人緬甸獨立軍,組建了規模3000人”緬甸自衛軍“(BDA),昂山任總司令,昂山當年被日軍授予大佐軍銜(相當於上校)。
1943年3月,昂山被日軍提升為少將——“昂山將軍”頭銜由此得名。
1943年3月11日,應日本政府的邀請,昂山與巴莫、登貌、德欽妙一道訪問日本。1943年3月22日昂山赴東京拜見日本天皇,被日本天皇授予三級日升勳章。
1943年8月1日,被日軍占領的緬甸組成以巴莫為首的傀儡政府,昂山出任傀儡政府國防部長。
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時日無多。1944年8月4日至7日,看穿形勢的昂山在勃固市模範營與緬共代表德欽索、德欽丹東、德欽巴罕會談,決定成立反法西斯同盟(後改名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並秘密聯絡了在印度的英國當局尋求支持。8月23日召集舉行了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大會。
1945年3月27日,在英國的支持下,昂山所領導的武裝突然倒戈向日軍發動了襲擊,昂山任前線指揮部總指揮。
1945年5月16日,昂山在密鐵拉市與英軍威廉·約瑟夫·斯利姆將軍會面,5月19日從密鐵拉市乘飛機返回仰光,8月12日出席緬軍高級將領會議,8月19日在雷都迎代表大會上擔任大會主席,同月篡奪了反法西斯同盟主席。
1945年9月7日,與英軍簽定了甘迪協定。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路易斯·蒙巴頓建議昂山將軍出任副總檢察長一職,軍銜為準將。這樣,雖然昂山將軍捨不得放棄軍權,但在盟軍的壓力下,不得不於1945年10月27日辭去緬甸愛國軍(1945年9月7日改為此名)總司令一職而重新步入政界。
緬甸總督多曼史密斯力邀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入閣,但由於該同盟提出的要求未得到滿足而拒絕入閣。1945年12月1日,昂山組織了人民同志軍,任總司令;1946年1月,在反法西斯同盟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該同盟改名為反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昂山再次當選為主席。
在緬甸總督多曼史密斯爵士統治期間,緬甸人民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國內局勢動盪不安。當時,英國政府將多曼史密斯爵士召回英國,派胡巴楊斯爵士為新任總督。新總督邀請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入閣。1946年9月26日,昂山任執行委員會副主席,同時在國防部和外交部任職。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入閣後,於1946年11月8日向英國政府提出在一年之內給予緬甸獨立的要求。為此,英國首相艾德禮先生於1946年12月20日宣布將邀請緬甸代表團赴英國下議院商討此事。昂山率領的緬甸代表團應邀前往英國,英國政府與代表團進行了會談,於1947年1月27日簽定了昂山——艾德禮協定。
昂山為了將緬甸本部和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統一為一個整體,於1947年2月12日與少數民族首領們簽定了彬龍協定。1947年4月9日,在建國議會選舉中,昂山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候選人的身份,在仰光選區參選,無競爭對手,當選為議員;參加了1947年5月19-23日舉行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預備會,在1947年6月16日舉行的建國議會會議中,就制定緬甸聯邦憲法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則。

組織政黨

1939年8月13日,在我緬人協會中,德欽昂山、德欽拉佩(又名波萊雅)、德欽登佩(又名吳登佩敏)、德欽巴罕和達塔先生等人發起成立了一個共產黨組織,1939年8月15日秘密將緬甸共產黨組成核心黨,昂山將軍出任黨的總書記。

獲獎情況

1943年3月22日,在日本東京被授予日本天皇三級日升勳章和中等綬帶。
1944年9月4日,在仰光被授予日本天皇一級崇高瑰寶勳章。
1959年3月27日,緬甸政府授予昂山一級獨立紀念勳章。

命名規則

緬甸人有名無姓,男性習慣在名字前加上“貌”(兄弟之間)、“郭、哥”(兄長之意)、“吳”(叔叔之意);女性習慣在名字前加上“瑪”(姐姐之意)、“杜”(嬸嬸之意),以表示謙虛或尊重。有的人在名字前加“德欽”(主人之意)、“波”(軍官之意)以及地名等等,以表示身份、地位、籍貫等。

三十志士

1941年上半年,為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在日本的幫助下,30名緬甸人秘密前往日軍占領下的中國海南島台灣接受軍事訓練,後成為爭取緬甸獨立的骨幹力量,其中包括昂山、吳奈溫等,被稱為“三十志士”。

翁山蘇姬

昂山之女,名為:翁山蘇姬,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1990年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在2010年11月13日終於獲釋。1990年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5年領導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再次在全國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開啟緬甸新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