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期

新生兒期

新生兒期(neonate period)是個體發展階段之一。指個體出生後第一個月(嚴格講為28天)。個體從胎內生活到胎外生活的過渡階段。新生兒的腦結構已像成人的腦結構,但重量、容積,特別是腦機能的發展還很不夠。出生後頭幾天,大部分時間呈睡眠狀態。出生後兩周末,在醒著和舒適的時候,自發的整體性動作開始活躍,並產生明顯的條件反射。新生兒出生後具有綜合感覺運動機能、記憶、判斷和適應刺激的學習能力。新生兒開始直接與外界環境發生關係,能獨立進行各種生理活動,如飲食、防禦、抓握、眨眼、吞咽、噴嚏等非條件反射,以保證對外部條件的適應。新生兒期的保育工作,除注重保溫、營養、防止感染等身體保護外,還應注意給予適度的環境刺激,以利於生理和心理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生兒期
  • 外文名:neonatal period
  • 類別:時期
  • 分類足月兒早產兒過期產兒
  • 解釋:娩出臍帶結紮時開始至28天之前
定義,分類,特點,體格標準,身長標準,體重標準,頭圍標準,健康標準,護理秘笈,常見問題,新生兒黃疸,尿布疹,大小便,腹瀉,溢奶,痱子,發燒,臍帶護理,嬰兒啼哭,護理要點,預防感染,保持體溫,母乳餵養,營養食物,嚴格用藥,用藥須知,餵養方法,

定義

從胎兒娩出、臍帶結紮後至滿28天。新生兒期是胎兒出生後生理功能進行調節並適應宮外環境的時期,其問題多由於適應不良所引起,如環境過冷、過熱均不相適應醫|學教育網整理。其它如先天性缺陷、早產、畸形等。新生兒期免疫功能不足,皮膚黏膜及其它屏障功能差易於感染。生長發育快而消化功能差,故開始餵養起即應十分重視逐漸適應其消化功能等。

分類

根據分娩時的孕周:
新生兒分為足月兒(胎齡滿37周,不滿42周)早產兒(胎齡滿28周,不滿37周)過期產兒(胎齡超過42周以上);
根據體重值:
新生兒分為 正常體重兒(體重大於2500克,小於4000克)低體重兒(體重小於2500克)巨大兒(體重大於等於4000克);
根據體重與孕齡的關係;
新生兒分為適於胎齡兒(胎齡與體重相符)小於胎齡兒(體重小於相應的胎齡)大於胎齡兒(體重大於相應胎齡)。

特點

看著剛剛生下來的小寶寶,不少的新手媽媽會有許多疑惑。寶寶的耳朵怎么有點招風?會不會是扁平足?腿怎么不直?我的寶寶是不是不正常?下面的一些介紹會使年輕的媽媽們寬心不少。
⒈小嬰兒大便時會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音,全身都會變紅
因為胎兒在子宮裡沒有排泄大便的活動,他的腹部肌肉缺乏鍛鍊,因此沒有足夠的力量。出生後的寶寶要非常用力才能排出大便。
新生兒新生兒
⒉胎便
新生兒會在出生後的12小時內,首次排出墨綠色大便,這是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的排泄物,成為胎便。胎便可排兩三天,以後逐漸過度到正常新生兒大便。如果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沒有排出胎便,就要及時看醫生,排除腸道畸形的可能。
正常的新生兒大便,呈金黃色,粘稠,均勻,顆粒小,無特殊臭味。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4-6次;人工餵養的每天約1-2次。
⒊寶寶的腳指甲看起來好像是往肉里長
這是正常的。小嬰兒的指甲易折易彎,深深地置於甲床中。判斷寶寶的指甲是否有問題,只需輕輕地擠壓一下他的腳趾:如果寶寶的腳指甲真的是往肉里長,那寶寶的腳會感到疼痛,他會以哭聲告訴你。
新生兒新生兒
⒋寶寶有雙“扁平足
事實上,新生兒足底扁而平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嬰兒在頭幾月里就有很高的足弓反而是不良的信號,因為它預示著寶寶會有神經或肌肉方面的問題。寶寶到了4-6歲的時候足弓才會發育好。
⒌內八腳和羅圈腿
由於子宮中空間有限,胎兒是以雙腿交叉蜷曲,臀部和膝蓋拉伸的姿勢生長的,因此他的腿、腳向內彎曲。出生後,隨著寶寶經常的運動,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強,寶寶的身體和腳就會慢慢變直。
⒍有時寶寶看起來有點“對眼
一隻眼睛的肌肉比另一隻有力,會使寶寶有時看起來有點“對眼”。這種現象只是間斷性的,不必擔心。
⒎新生兒只能用鼻子呼吸
這是因為新生兒的喉嚨位置比較高。較高的喉嚨位置可以讓他在吃奶時進行呼吸,並且保證液體不會流入氣管。缺點是寶寶不能用嘴呼吸。如果寶寶發生鼻塞,要及時用吸鼻器吸通鼻子。
⒏新生寶寶不流眼淚
這是因為新生兒的淚腺所產生的液體量很少,只能保持他眼球的濕潤。而且,寶寶在出生時,其淚管是部分或全部封閉的,要等到幾個月以後才能完全打開。
⒐寶寶的呼吸快而不規則
新生兒的呼吸頻率相對比成人快很多,而且也不規律。這是因為嬰兒的肺還很小,其神經系統沒完全發育好的緣故。
⒑ .新生寶寶愛打嗝
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內,一直都有較頻繁的打嗝。這是在鍛鍊橫膈膜,它對寶寶的呼吸運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時打嗝是由於寶寶過於興奮,有時則是由於剛餵過奶,某種程度上講,打嗝是由於橫膈膜還未發育成熟。到了三到四個月的時候,寶寶打嗝就會少多了。
⒒新生寶寶易脫水
雖然新生兒的體重中百分之七十五到八十都是水分,但是由於新生兒的新陳代謝速度很快,是兒童或大人的兩到三倍,導致水分的快速流失,所以小嬰兒容易脫水。要判斷寶寶是否處於脫水狀態,可把小拇指放入寶寶的口中,如果濕潤則沒事,如果幹而粘,就說明寶寶需要奶水。
⒓寶寶的體溫不規律
新生寶寶的甲狀腺——寶寶體內的溫度調節器尚未發育完善,汗腺也不夠發達,所以,寶寶的體溫會時高時低。好在寶寶有充足的脂肪來保護,體溫不會降得太低。
⒔新生寶寶容易餓
新生兒的胃只是成人的五十分之一。由於胃的容量小,所以寶寶不一會兒就又感到餓了。
⒕軟塌塌的小耳朵
新生寶寶的小耳朵非常柔軟,顯得有些像招風耳。其實,這只是因為寶寶的小耳朵里的軟骨尚未發育好的緣故。幾個星期之後,隨著軟骨日漸發育成熟,寶寶的小耳朵就會慢慢變硬,直立起來,有一個正常的形狀了。
⒖ 小屁屁上的紅疹是由寶寶的大便造成的
新生兒的消化系統難以完全消化掉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碳水化合物,那些未被消化的在大腸中發酵,產生氣體、酸性物質以及泡沫樣大便——這對寶寶柔嫩的小屁屁造成的刺激是極大的。一定要給寶寶勤換尿布,多擦護臀霜。

體格標準

身長標準

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身長為50厘米,男、女嬰有0.2-0.5厘米的差別。正常新生兒之間,身長也略有差異,但差異很小。

體重標準

新生兒誕生時平均體重為3.-3.3千克。最新統計表明,新生兒平均體重已達3.5千克,當前還繼續增長趨勢,巨大兒出生率同樣有所提高。

頭圍標準

新生兒誕生時平均頭圍體重的增加,平均頭圍也相應增加,最新統計顯示,新生兒平均頭圍已達35厘米。

健康標準

經過專家們的研究認為,新生兒健康應具有十方面的標準。現錄如下,供父母親們參考。
1、新生兒降生後先啼哭數聲,後開始用肺呼吸。頭兩周每分鐘呼吸40-50次。
2、新生兒的脈搏以每分鐘120-140次為正常。
3、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3000-4000克,低於2500克屬於未成熟兒。
4、新生兒頭兩天大便呈黑色綠粘笛狀,無氣味。餵奶後逐漸轉為黃色(金黃色或淺黃色)。
5、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開始排尿,如超過或第一周內每日排尿達30次以上,則為異常。
6、新生兒體溫在37-37.5攝氏度之間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體溫會降低到36攝氏度以下。
7、多數新生兒出生後第2-3天皮膚輕微發黃,若在出生後黃疸不退或加深為病態。
8、新生兒出生後有覓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擁抱等反射。
9、給新生兒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個月開始起視線會追隨活動的玩具。
10、出生後3-7天新生兒的聽覺逐漸增強,聽見響聲可引起眨眼等動作。

護理秘笈

寶寶出生後的10分鐘
1、剪臍帶
臍帶通常在寶寶出生後幾分鐘內就會被剪掉。如果爸爸被允許進產房,那么爸爸一定要爭取這一光榮的使命喔。
2、哭
剛剛出生的寶寶,他的第一聲啼哭很重要。第一聲啼哭是肺臟建立功能的開始,是由胎兒轉變為嬰兒的信號。
3、檢查
嬰兒出生後第1分鐘以及5分鐘之後需要分別接受一次新生兒評分,即對新生兒的膚色、心率、反射應激性、肌張力及呼吸力等5項進行評分,以此來檢查新生兒是否適應了生活環境從子宮到外部世界的轉變。然後,護士會給寶寶稱體重、量身長,並且檢查有無疾病症狀。
寶寶出生後的24小時
1、護理
寶寶出生後,嘴巴和鼻腔還殘留著黏液和羊水,產科醫生會用器械吸,從而確保寶寶鼻孔完全打開暢通地呼吸。
2、餵奶
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餵母乳,從乳汁的生成和分泌過程看,一位健康的媽媽自然分娩後半小時內是完全可以餵奶的。
眾所周知,初乳的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可提高新生兒的免疫力,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而泌乳不好的媽媽,也會有初乳,儘可能給寶寶餵母乳,還可促進媽媽乳汁分泌和子宮恢復,媽媽們可別偷懶喲。
3、體格檢查
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之內,兒科醫生會對他進行體格檢查。
醫生會把對寶寶的各種測量結果與媽媽懷孕頭幾周內測得的數據進行比較,驗證它們是否吻合。此外,還會檢查寶寶的眼睛、生殖器、胎記、髖部脫臼等情況。
4、疫苗
新生兒接種的第一種疫苗就是卡介苗,接種後可預防結核病。卡介苗是每一個健康的新生兒必須接種的疫苗,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進行接種,在新生兒的左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出進行皮內接種。接種後2-3天僅可見在接種部位有小紅點樣的針眼,幾天后也很快消退,似正常皮膚。
5、排胎便
新生兒會在出生後的12個小時內,首次排出墨綠色大便,這是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的排泄物,稱為胎便。如果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沒有排出胎便,就要及時看醫生,排除腸道畸形的可能。正常的新生兒大便,呈金黃色,黏稠、均勻,顆粒小,無特殊臭味。
寶寶出生後的48小時
1、洗澡
對於健康的新生兒,只要條件許可,從出生後的第二天起就可以每日洗一次澡,新生兒洗澡不但能清潔皮膚,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生長發育。
值得注意的是,給新生兒洗澡,媽媽的動作要一定要輕柔敏捷,如果弄傷弄痛了小寶寶,你又該心疼了。
2、臍帶護理
給新生寶寶洗完澡,要馬上擦乾肚臍。因為即將脫落的臍帶是一種壞死組織,很輕易感染上細菌。所以,臍帶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濕,要馬上套用乾棉球或乾淨柔軟的紗布擦乾,然後用酒精棉簽消毒。
Tips:臍帶脫落之前,不能讓寶寶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乾後再洗下半身。
3、臉部基礎清潔
給寶寶做清潔主要是對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的臉部清潔。眼睛是容易感染細菌的地方,在清潔臉部時,可以先進行眼睛的清潔。由於自淨作用的關係,耳垢會自行排出體外,因此沒有必要每次都清潔。不過,新生寶寶有時會囤積濕潤型的耳垢。並且因為分泌物很多,最好要勤於替寶寶做清潔。
洗澡後給新生兒做臉部基礎清潔會特別容易,因為耳垢會變膨鬆、鼻屎也會變柔軟。另外,洗完澡之後指甲也會變軟,所以新手爸媽也會容易上手。

常見問題

新生兒黃疸

許多產婦生產完後常迫不及待地問醫師:“我的寶寶有沒有黃疸?”實際上,寶寶剛出生時,醫師無法判斷新生兒是否會出現黃疸。
新生兒期新生兒期
一般新生兒的黃疽多半在出生後3~7天才出現(少數有問題的病理性黃疸可能在3天之內出現),其中絕大多數在一兩星期後會自行消退,醫學上稱為“生理性黃疸”,對健康不會有影響。華人的新生兒極為常見,比例之高大約有90%會出現。
醫院大多利用血液檢驗新生兒的黃疸指數,如果偏高,可利用黃疸燈照射,以幫助黃疸的消退,大多數新生兒黃疸經由照光處理就能消退,少數嚴重者或照光後黃疸指數仍繼續上升者,則要考慮換血治療,以免腦部受損而影響智力。

尿布疹

嬰兒的皮膚極為嬌嫩,如果長期浸泡在尿液中或因尿布密不透風而潮濕的話,臀部常會出現紅色的小疹子或皮膚變得比較粗糙,種情形稱為“尿布疹”或“紅屁股”。
預防尿布疹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臀部的乾燥清潔。每次換尿布時用溫水清洗臀部,以棉花輕輕擦乾,再抹上嬰兒油。
選擇尿布時,應選用透氣的尿布,密不透氣的尿布應避免使用。
尿布疹嚴重時,除了使用藥膏治療外,可讓嬰兒光屁股,並使臀部接受光線照射,以除去濕氣——但接受燈光照射時必須小心保持距離,勿讓嬰兒受到灼傷。

大小便

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會排泄小便及暗黑色的胎便。如果經過24小時仍無排便(包括小便),醫師通常會做進一步的檢查,看看是否泌尿系統出了問題,或消化系統堵塞。
新生兒期新生兒期
剛出生的嬰兒大便是褐綠色的,呈黏稠狀,以後則逐漸變為黃色的軟便。
新生兒白天大便的次數是三四次。餵母乳的嬰兒消化的情況比較好,大便的次數較多;吃配方奶粉的寶寶大便比較容易變硬或便秘,最好在兩次餵奶間加餵少許開水,可以減少便秘的幾率。

腹瀉

嬰兒腹瀉的原因很多,感冒、水質不潔、奶粉不合、腸胃發炎、奶瓶污染、飲食過量都可能引起腹瀉。
腹瀉程度輕微,居家調養即可。首先要停用原先吃的食物或牛奶,只能吃葡萄糖或電解質溶液和米湯。等腹瀉的情況改善後才可以服食稀釋過的牛奶——剛開始先從1/4的濃度開始,視排便情形的改善,逐漸增加奶粉的濃度至正常濃度為止。
腹瀉情況嚴重或久瀉不愈時,必須儘快送醫院處理。通常醫院會先行靜脈注射電解質溶液,以防脫水導致休克,再仔細找出腹瀉的真正原因,以便對症治療。

溢奶

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溢奶。一般來說,溢出的量若不多,並不會影響寶寶的發育。如果溢奶情況嚴重或經常溢奶使得寶寶的體重增加得太慢,甚至減輕時,就需要請醫師診治了。
新生兒新生兒
若餵食寶寶時能做到下列5點,可以使寶寶少溢奶吐奶
·少量多餐。
·餵食時,速度放慢,避免吸入太多空氣到胃裡。
·奶瓶的角度要注意。如果角度太平,可能使寶寶吸入空氣而吸不到奶水。
·餵食後要幫寶寶打嗝、排氣,把胃中的空氣排出。
·寶寶餵食後不可平躺,應儘可能右側臥或俯臥,同時上身要抬高30°角。

痱子

嬰兒長痱子是很常見的,一方面是由於天氣炎熱,再者是老一輩的育兒觀念——總是喜歡替嬰兒穿過多的衣服,使得寶寶容易流汗。
痱子大都長在頸部與肩膀。如果能做到下列三點,則寶寶長痱子的可能性將大為減少:
·保持通風涼爽的環境。
·勿將寶寶裹得密不透風。
·寶寶流汗,立即替他擦乾。

發燒

任何人發燒都表示身體的健康發出警報,最常見的原因是微生物感染。初生嬰兒的抵抗力較弱,健康的變化也比較快。因此,寶寶有發燒的現象時,必須帶去給醫師檢查,找出病因並予以適當的治療。
新生兒新生兒
在家中還沒來得及就醫診治前,可以先採用下列方法幫助寶寶退燒,以減輕痛苦:
·口溫超過38℃,肛溫超過38.5℃時,可先讓寶寶使用家中現有的退燒藥。口服或肛門塞劑都可使用,但劑量必須根據體重略微調整。同時,須詳閱退燒藥的說明書或請教兒科醫護人員。
·若家中無退燒藥,或服用退燒藥後,體溫仍退不下來,可給予冰枕或用溫水擦拭全身,以降低體溫。
·發燒時,多半頭部及軀幹體溫高而四肢冰冷;因此,身上不要穿太厚、太溫暖的衣服,四肢冰冷處則需要特別保暖,才能使皮膚的血液循環良好,以利散熱,而使體溫降低。

臍帶護理

臍帶在出生一兩周后會自行脫落。每次沐浴後可先用棉花棒沾消毒藥水由內往外擦拭,再以棉花棒沾75%含量的酒精擦拭。
臍帶處理儘量保持乾燥,避免接觸尿布。如果有血水、膿水流出,或有異常臭味,或長出肉芽,應請醫師診治。

嬰兒啼哭

嬰兒啼哭的原因很多,肚子餓要吃奶、尿片濕了、衣服包得太緊、太熱或生病都有可能。為人父母者,一定要學習判斷嬰兒啼哭的原因,給予適當處理,免得自己焦慮不安,寶寶也不舒服。
新生兒期新生兒期
你可以按照下列步驟檢查嬰兒,找出寶寶啼哭的原因:
1.是否肚子餓:如果給他吃奶,吃得津津有味,同時停止啼哭,就表示真的餓了。
2.是否尿片濕了:檢查尿片是不是已經濕了。若幫他換上乾爽的尿片就安靜下來,即表示啼哭是尿片濕了所造成的不舒服使然。
3.是否將解大便或已解大便在尿片上:檢查步驟同前項。
4.是否衣服包得太緊:將衣服重新包紮,放鬆一點,假如啼哭停止,即代表這就是啼哭的原因。
5.是否太熱:如果滿身是汗、衣服濕了,即是太熱使他不舒服而哭鬧不停。可以嘗試為他解開衣服、擦於身體,並將室內溫度調低些。
6.是否要人抱:有時嬰兒啼哭只是在尋求撫慰,假如抱著他就不哭,即表示他哭鬧的原因是尋求撫慰。
7.是否生病了:若經上述處理,嬰兒仍哭鬧不停,或寶寶有發燒、嘔吐、腹瀉、食慾不佳、精神不振、活動力差、哭聲微弱或失聲大哭,很可能是身體有問題導致不舒服,這種情形必須立即請醫生診治,找出寶寶啼哭的潛在原因。

護理要點

預防感染

新生兒臥室應儘量減少人數,謝絕或減少探望,尤其不能讓病人進入新生兒臥室。室內應保持空氣新鮮,在保證室溫的情況下,做到定時開窗換氣。在接觸和護理新生兒時應要認真洗手。注意保持寶寶皮膚清潔,大便後應清洗臀部,平時經常給寶寶洗澡,尤其要注意腋窩、大腿根部、肘彎及大腿皺摺處皮膚的清潔和乾燥。臍部是細菌侵入新生兒肌體的重要門戶,必須保持臍部清潔。在臍帶未脫落前,每天用消毒棉棍蘸75%酒精擦拭,應避免用各種粉劑。然後用消毒紗布蓋上,並用粘膏粘好。要時時注意,防止大小便弄濕臍帶及其覆蓋的紗布。如果臍部被尿濕,必須立即消毒及更換敷料。臍帶一般要一周左右脫落,脫落後就不再用紗布覆蓋,但仍然要保持局部乾燥和清潔。

保持體溫

新生兒對外界溫度變化適應能力差,過冷和過熱都容易生病。新生兒居室溫度應保持在22—24攝氏度,早產兒則要保持在24—26攝氏度之間,晝夜溫差不宜太大。除室溫適宜外,還應注意衣被的增減、觀察室溫及衣被是否適宜,最好的指標是觀察新生兒的體溫,如能使其保持在36—37攝氏度之間(腋下)就比較理想。如果新生兒面紅耳赤、出汗、體溫超過37.5攝氏度,則說明室溫太高或保暖過度,應及時採取措施。除環境溫度外,新生兒還要求適宜的濕度,冬春季節,一般居室均太乾燥,應勤用濕布擦地,暖氣上放置水盆或火爐上放打開蓋的開水壺,如能使用空氣加濕器,就更為理想。

母乳餵養

產婦生後4—8小時即可開始餵奶,提早哺乳不僅有益於新生兒的營養,同時能促進母親乳汁的分泌。頭兩日母乳不足可用糖水補充,一般應在吃母乳後再餵糖水,而不要輕易用牛乳或糖水代替母乳。要鼓勵用母乳餵養新生兒,尤其是生後第一次餵奶時的初乳,其中含有多種抗體,一定不要丟棄。餵養新生兒可以定時,即每3小時餵奶一次;亦可不定時,即新生兒什麼時候想吃,就什麼時候喂,這樣更符合新生兒的生理要求,在確實無母乳時才可以用嬰兒配方奶粉餵養。

營養食物

每個嬰兒每天所需的奶量不盡相同。一般來說,4個月前的寶寶所需的營養可以完全由母乳或配方奶粉供應。
以體重來換算,一天平均1000克體重約150毫升的奶就夠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譬如3000克大的寶寶每天能吃到450毫升,5000克的寶寶一天吃750毫升的奶就足夠了。
4個月以上的嬰兒,則應該添加副食品。此後寶寶一天的奶量最好不要超過1000毫升,嬰兒才有機會和意願吃其他的食物,從而獲得均衡的營養。

嚴格用藥

各種藥物進入身體以後,一般均需經過肝臟解毒,通過腎臟排泄。新生兒肝、腎功能均不佳,用藥極其困難,因此絕對不能自行用藥,必須在兒科醫生指導下,嚴格按規定的劑量、療程套用,否則易出現不良後果。
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的內衣(包括尿布)應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為主,最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便於發現污物,並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衣服儘量寬鬆,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脫;由於新生兒頭部散熱較大,氣候寒冷或室溫較低時應該戴小帽子,同樣要柔軟舒適。
尿布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做到勤洗勤換,通常白天要換4次以上,晚上應換2次以上,每次更換時均應清洗小屁股,並外塗適量護膚油劑;尿不濕則選擇質量較好且透氣性能好的,在家裡時儘量用尿片,出門或睡覺時則用“尿不濕”;注意尿片或尿不濕包裹不宜太緊,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用藥須知

新生兒對藥物的耐力和承受力很低,需藥量也與成人或一般孩童不同。因此,除了經過醫師處方的藥物之外,不可擅自給嬰兒服藥,即使是最常用的退燒藥,也要和醫護人員商量後才可使用。
新生兒用藥不當或用藥過量造成的後果是很嚴重的,不可不謹慎。

餵養方法

當寶寶來到世界上時,他需要經歷六大調整,才能適應與媽媽子宮完全不同的外面世界。我們該做些什麼,才能讓他順利度過這個適應期呢?
水和溫暖代之以冷空氣
在媽媽子宮裡:在受精卵形成10個星期的時候,胎兒從頭到腳才2厘米長,他完全被羊水所包圍。胎兒能感覺到液體的輕柔阻力,躺在柔軟的羊水裡還有點失重的感覺。在這個“房間”里,無論媽媽是在夏日曬太陽,還是在冬季散步,胎兒周圍的溫度總是37℃。
寶寶降生後:來到世界上,寶寶首先感覺到的是空氣擦過皮膚。你可以想像一下,在溫水裡遊了很長時間的泳,然後上岸的感覺——這就是寶寶出生第一天的感受。溫暖的保護層沒有了,寶寶需要大約一小時才能很好地適應空氣和皮膚的接觸。因此,寶寶在出生後要用事先加溫暖過的毛巾蓋好。
全天候聲音和晃動代之以噪音和安靜
在媽媽子宮裡:懷孕20周左右,胎兒的聽覺就開始發育了。肚子裡有很多耳朵的“食物”:媽媽血管里血液流動的聲音、吞咽聲和腸胃咕嚕咕嚕的聲音、心臟跳動的聲音。外界的聲音也會通過肚子的過濾傳進來,並且和裡面的聲音疊加起來。子宮裡除了全天候能聽到聲音,胎兒幾乎時刻處在晃動中,哪怕是在媽媽睡覺時,小東西也是被輕輕的晃動的。就連媽媽的脈搏,對胎兒來說也是低聲的顫動。如果媽媽在上樓梯或者散步,胎兒就像坐在搖動劇烈的鞦韆上。
寶寶降生後:外面的世界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是吵鬧的。說話聲、門響都不再有過濾直接傳到他的耳朵里,之後可能又是突然的安靜。寶寶可能會感到害怕,因為他已經習慣了耳邊一直有聲音。寶寶非常喜歡“不安靜”的家庭生活,也不願意躺在安靜的房間裡。因此,可以讓他躺在媽媽或爸爸的肚子上睡覺,重新感受心跳的聲音和呼吸帶來的輕微顫動。
全天候養分供給代之以飢餓
在媽媽子宮裡:在媽媽的子宮裡,胎兒一直得到養分供給。直到孕期快要結束時,小東西的開始練習如何讓胃裝滿和清空:他喝進羊水然後排出去。那他會感到餓嗎?不會的。在子宮裡,全天候的養分供給沒有間歇過。即便在胎兒睡覺時,媽媽的心臟也忙著給他輸送養分。而且,就算媽媽睡著了,小東西也會自己取用他需要的養分。
寶寶降生後:分娩剛結束時,小寶寶像一名剛剛經過劇烈比賽的運動員。因此,他首先需要安靜,而不是吃些什麼。當然,在產房裡就讓寶寶親近媽媽的乳房也很重要。在出生後第一個到第二個小時之間,寶寶要吃奶的願望就表現出來了。他在吮吸時,開始對這個世界有了信任——媽媽在這裡,她還會繼續餵養我。
沒有接觸代之以觸摸
在媽媽子宮裡:在懷孕12~16周時,胎兒就有了觸覺。當他的小手摸到羊膜、膝蓋碰到子宮壁時,他都會有感覺。這樣的刺激喚醒了胎兒的神經末梢,尤其是嘴巴周圍的神經尤其靈活,這樣胎兒才能吮吸。子宮裡的空間很狹小,因此胎兒和媽媽密切地連線在一起,也因此他的皮膚沒有受到過外界的刺激。
寶寶降生後:很多助產士和護士都發現,寶寶能注意到第一次觸摸。媽媽應該儘可能地多抱抱他,幫他學習感受到“皮膚語言”。到了接受第一次體檢(大約42天時),寶寶能感受到很多溫柔的撫摩,比如當媽媽的手放在他身上時,他便能認出來。
氧氣代之以呼吸
在媽媽子宮裡:臍帶不僅為胎兒傳送食物,也源源不斷地運輸氧氣給他。所以,他不知道什麼是呼吸困難。胎兒的血液里的氧氣總是幾近飽和,富含氧氣的血液從臍帶流入心臟,又從心臟傳送到他身體的各部分,“用過”的血液通過肚子上的大靜脈送回給媽媽。
寶寶降生後:從小腦袋露出來,鼻子和嘴巴暴露在空氣中那一瞬間起,寶寶就開始了第一下呼吸,在這個時刻,他體內的循環系統發生了調整,肺部被打開,開始將氧氣帶入血液。有規律的呼吸是一門藝術,因此寶寶還需要練習。在睡著時,他會輕輕地打呼嚕;而在需要氧氣時,也會大口呼吸。
被保護的角落代之以寬大的空間
在媽媽子宮裡:出生前的最後一周,胎兒的小腿蜷起來,腦袋恰好放在骨盆里。他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就像小雞坐在蛋裡面。但這裡對胎兒來說是溫暖、安全的角落,他的身體和媽媽的身體時時都在接觸。
寶寶降生後:出生後,寶寶的周圍的空間大了很多。伸展開手臂不會碰再到什麼,伸直小腿也遇不到任何阻力,再不是之前那個磕磕碰碰的“太空倉”了。新的自由讓寶寶有些混亂,所以當他被媽媽抱在懷裡時,就會感覺特別舒適。很多寶寶在帶上小帽子時,也變得安靜了。不僅是習慣了肚子裡的溫暖,而且也習慣了身體周圍總有個“套子”,這個“套子”讓他感覺到了界限。還有一些寶寶非常積極地尋找這樣的邊界,因此他睡在小床上時使勁向上挪動,要去碰到床欄桿。大約要等到出生6周之後,他才會慢慢停止這些試圖找回在在子宮裡的感覺的行為。
新生兒餵養滿足關鍵營養需求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也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得到的第一份最為珍貴的禮物。
核苷酸核苷酸
媽媽分娩之後1周內的乳汁稱為初乳,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豐富的微量元素並有較多的免疫球蛋白。別小看每一滴白色的乳汁,其中蘊含著300多種嬰兒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母乳中特別是初乳中有許多天然的免疫因子,能幫助寶寶獲得更多的抵抗力。如:核苷酸、乳清蛋白、乳鐵蛋白、溶菌酶、各種免疫球蛋白(如:Ig A、Ig G Ig E等)、低聚糖、各類免疫細胞(如: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等)。特別是母乳中含量為72mg/L核苷酸,在寶寶增強免疫
核苷酸2核苷酸2
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