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族儺戲

儺戲,被人們稱為“戲劇藝術之源”“中國戲劇的活化石”,在土家村寨,儺戲隨處可見。土家人崇拜祖先和鬼神,儺文化保存較為完好。儺戲起源於原始宗教中的巫。土家人把驅鬼逐疫儀式稱“儺”,並由此產生了祀神娛鬼的儺儀儺舞。巴寨儺戲在怒溪土家族中產生的具體時間,雖然很難從文字上找到詳細記載,但從一些地方志書、儺戲班師壇圖和一些健在的高齡老人回憶中,可以斷定它在怒溪土家族中有著十分古老悠久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晃侗族儺戲
  • 流行地帶:貢溪鄉四路村天井寨
  • 榮譽:“中國戲劇的活化石”等
  • :指驅鬼逐疫儀式
簡介,生存環境,表演形式,儺戲的音樂,儺戲面具,現狀,傑出價值,儺戲,

簡介

新晃侗族儺戲流行於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鄉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時在“咚咚”(鼓聲)、“推”(一種中間有凸出的小鑼聲)的鑼鼓聲中跳躍進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新晃侗族儺戲新晃侗族儺戲
“咚咚推”起源難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為龍姓侗族人,明永樂十七年(1419)從本省靖州遷來。龍姓人說:“‘咚咚推’頭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論,這種儺戲,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傳來的。
天井寨舊時有盤古廟、飛山廟各一座,春節期間每廟一年,輪流祭祀,祭祀時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災或瘟疫時,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簡單情節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戲劇雛形的儺戲。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語。它的劇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癩子偷牛》、《老漢推車》等;也有《關公捉貂蟬》 、《古城會》等以關公為主角的三國戲。“咚咚推”的音樂多由當地山歌、民歌發展而成,常用的曲調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誦腔】、【壘歌】等。“咚咚推”演唱時所有角色全戴面具。常用的面具稱為“交目”,共有36個。
新晃侗族儺戲新晃侗族儺戲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進行,演員的雙腳一直是合著“鑼鼓點”,踩著三角形,不停地跳動。老藝人介紹,這種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據牛的身體而來,牛的頭和兩隻前腳是一個三角形,牛的尾巴和兩隻後腳又是一個三角形。是侗族的農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面具失散。此後,演唱時或以臨時做的紙面具,或以塗面化妝代替。1992年,當地民眾重做面具,恢復了“咚咚推”的本來面目。近年來,“咚咚推”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先後有日、韓等專家對其進行過多次考察,均給予了高度評價。

生存環境

侗族源於中國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漢時稱為“駱越”,魏晉以後稱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獻史冊上稱侗族為“洞人”“峒人”“洞蠻”等,其自稱為“甘”,宋時音譯為“仡伶”,明以後稱“峒僚”“峒蠻”“峒苗”,或誤稱為“苗”。新中國成立後,稱為侗族。
侗族共有251.4萬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湘黔桂三省(區)交界之處。他們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於此地。先民為百越中的駱越,或乾越的後裔。至今仍保留了較多駱越人的習俗和文化。
新晃侗族儺戲新晃侗族儺戲
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區。侗族原無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漢字。1958年以侗語南部方言為基礎,以貴州省榕江話為標準音,採用拉丁字母創設了侗文。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湖南的侗族,主要居住於湘西南地區,包括有懷化地區的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會同縣、黔陽縣及邵陽市的綏寧、城步苗族自治縣等地,據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共有人口749026人。
湖南侗族分布在武夷山脈雪峰山脈武陵山脈雲貴高原的過度地帶,屬多山地區。由於長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自然阻隔,與外界交流甚少,封建統治者難以長驅直入,閉塞的環境使侗族地區保存了較多早期少數民族社會歷史文化。侗族儺戲咚咚推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事例。
新晃侗族儺戲,僅存於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鄉四路村的天井寨一處,湖南境內別無侗儺。
新晃縣與貴州天柱縣毗鄰,屬侗語區。天井寨更處在萬山叢中,離新晃縣城南60公里。明代永樂年間才有人類遷入居住。清道光、鹹豐年間,曾發展至200餘戶、千餘人口,天井成為集市墟場;鹹豐四年(1854)侗人姜芝靈起義,天井人奮起回響,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義遭鎮壓,天井寨人口銳減。至1949年底,僅住14戶侗民,其中龍姓6戶、姚姓4戶、楊姓4戶。
民國22年《龍氏族譜》記述,龍姓45世祖龍地盛與弟弟龍地文於1334年(元順帝二年)從貴州榕江(舊稱古州)的樂里鄉平茶,遷徙至湖南靖州飛山腳下,一年以後兄弟分家,龍地盛又遷往今新晃縣平溪龍寨。明洪武年間,其子龍金海、龍金湖從龍寨遷四路村盆溪。永樂年間某日,龍氏兄弟見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於是登頂查看,見其地脈“山環水繞,氣聚風茂,可以為宅”,遂於永樂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遷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後世將其更名為天井)。
之後,姚姓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縣內新寨鄉遷至田家寨,其子輩再遷徙四路村。姚姓進入天井,晚於龍姓近百年。
據調查,新晃侗族儺戲為龍、姚二姓世代相傳。
對於新晃侗族儺戲,龍、姚二族各有說法:龍氏認為,咚咚推“頭在靖州,尾在天井”;姚氏認為,“頭在新寨,尾在天井”。兩種說法,雖然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可以證明,在進入天井寨之前,兩族人均為侗族,兩族人都有新晃侗族儺戲的祭祀演出活動。然而,根據族譜所記,龍氏咚咚推之“頭”,不止在靖州,而在遙遠的“古州”——今貴州榕江。
1949年之前,“咚咚推結合天井寨中盤古廟和飛山廟的祭祀活動進行”,解放軍進駐新晃縣貢溪鄉四路村時,“百姓逃散,天井寨空無一人,解放軍戰士在當地的盤古廟裡,發現了儺面具,覺得好玩,便拿走了。後來,這些面具隨著部隊的轉移,散落到各地。從此以後,侗儺無活動。文藝工作者的歷次調查,由於沒有面具,都不能見到真正意義上的侗儺演出”。
1956年,中央民間音樂普查小組曾對新晃縣貢溪鄉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的音樂進行過調查。1981年,新晃文化館吳聲先生深入天井寨調查,撰寫了《新晃侗族儺戲源流及藝術特點初探》 ,揭開了新晃侗族儺戲的神秘面紗;1992年,經懷化市民眾藝術館搶救,天井寨村民根據記憶製作了全壇面具,恢復了新晃侗族儺戲的演出。

表演形式

角色行當:早期的儺堂戲角色,以其面具造型來識別。民國初年,出現行當之分,以生、旦、淨、醜四行為主體,隨後向更細緻的分行方面發展,但是,無論是儺堂正戲還是大本戲,均以"對子戲"為主,或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或老生、老旦
新晃侗族儺戲新晃侗族儺戲
表演技法:儺戲長期在儺壇演出,藝人多為法師出身,其劇目又多具宗教色彩,某些劇中人物亦為儺壇所祀神祇的化身,因此,儺戲的表演具有濃烈的宗教風格,如台步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決",特殊道具(柳巾、師刀、師棍)的表演等,儺戲根植於農村,因此也收到了一些民間歌舞和說唱的表演成份。七甲坪的儺戲,是在清末民初時,儺戲藝人與辰州戲藝人互相交流融會,而形成今天帶有辰州高腔唱腔的儺戲腔。通過交流,也促進了儺戲的表演藝術的程式化,同時也收到了少量袍靠戲程式和點將、起寨、過兵等。

儺戲的音樂

儺戲聲腔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法師腔、儺壇正戲腔和儺戲腔這三個發展階段。法師腔是儺壇法師所哼唱的曲調。
旋律多口語化節奏自由,屬朗誦體。只是具備了某些戲曲化因素。儺壇正戲腔多屬法事程式,正戲腔是發展儺戲腔的基礎,其旋律和節奏雖簡單,但音樂形象已漸鮮明,行當已成形,唱腔結構已漸嚴謹。
儺堂戲腔隨同儺堂小戲,大本戲的形成而產生。它承襲了全部巫儺音樂的遺產,保持了濃郁的"巫風",成為湖南省戲曲音樂系統中自成一格的古老聲腔。
巫儺藝術有著"封閉式"的歷史,互相很少進行橫向交流。均以當地語言為其舞台語言。因此,強烈的地方性就成了它的重大特徵,雖有局限性,但體現了他豐富多彩的音樂性。沅陵七甲坪辰州儺戲共有21種曲調,常用曲調有 《姜女調》 、《范郎調》、 《下池調》 ,特殊情節中亦有《差兵調》、《過關調》,多五聲征、角調式。亦有羽調式和角商交替調式。情調古樸,旋律具山歌特色。

儺戲面具

在儺祭中,面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儺祭之風盛行的商周時期,為了在攤祭中獲得強烈的祭祖效果,主持儺祭的方相氏佩戴著"黃金四目"面具。 《周禮·夏官》說:"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末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攤,以索室驅疫。"方相氏成"了驅鬼逐疫、消災納吉的神化形象,那模樣神秘可畏。在攤戲表演中,面具則成了儺戲造型藝術的重要手段,也是儺戲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道具。演員佩戴面具是儺戲區別於其他戲劇的重要特徵。
新晃侗族儺戲新晃侗族儺戲
新晃侗族儺戲現存面具36副:
⑴、三國人物12副:關公、劉備、張飛、關平、周倉、王允、呂布、貂蟬、華佗、蔡陽、甘夫人、糜夫人。其中關公面具使用率最高,所有三國戲,關公均有出場。
⑵、儺神2副:姜良、姜妹。傳說中的侗族人祖先。此面具不為演員所戴;僅供沖儺時供奉。
⑶、神鬼面具6具:土地、雷公、雷婆、小鬼公、小鬼婆、瓜精。
⑷、動物面具3具:公牛、母牛、狗。
⑸、其他人物13具:劉高(打瓜精中人物)、官員、秀才、巫師、王婆、強盜、癩子各1具;差役2具、兵丁4具。
新晃侗族儺戲的頭飾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劇中各種角色戴上面具之後,頭上均纏約8尺長的黑色絲帕,帕兩端從腦後長拖於地,表演時,頭帕自雙肩搭過,雙手各執一端進行各種象徵性的表演,如摸鬍子、牽牛、騎馬,乃至開腸破肚。

現狀

儺戲“咚咚推”是中國原始農耕文明在侗族經過漫長的歷史積累而成的,具體反映農業生產祭祀活動的遺風古俗,具有獨特的民族個性和濃烈的原始農耕文化特質。
新晃侗族儺戲
2005年經縣文化局申報,侗族儺戲“咚咚推”現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儺戲“咚咚推”究竟有多少年歷史,已無法考證,但有一點可以說明的是,儺戲“咚咚推”在遠古時期就是這一帶民族地區集祭祀、娛樂為一體的民眾活動。儺戲“咚咚推”流傳主要在新晃貢溪鄉天井寨,並保持了它的原始遺風。舉行儺的祭祀過後,儺戲開場。藝人們在鼓聲“咚咚”,鑼聲“推”的不斷反覆中跳著特定的三角舞步,“咚咚推”因此而得名。
《跳土地》是“咚咚推”最主要的劇目,傳遞著古代侗族人農耕文化的信息。農耕之本在於土地,土地神由此而產生。天井一帶,土地廟遍地皆是,村頭寨尾的土地廟、建築考究,田間地頭的土地廟,常常是由三塊石頭壘成。農人希望得到土地神的保佑與恩賜,獲得好的收成。《跳土地》就是通過農人與土地神的對話,表現了農人虔誠祈求和土地神的慷慨賜予。 “咚咚推”對於神靈的藝術表現是多方面的。 《菩薩反局》是一出獨角儺戲。通常人們對於菩薩畢恭畢敬,而在這齣戲中,充滿著人對菩薩的調侃。人居然要求綁在他前胸的菩薩背他下山。這尊菩薩像,已經在天井寨保存了一百多年。平時,他們設壇供奉,而到了演出“咚咚推”時,就只好委屈這尊菩薩了。天才的侗族民間藝人,還將農耕文化的內涵融入到表演藝術之中。藝人們說,“咚咚推”三角舞步的創作來源於耕牛。牛頭和兩條前腿是一個三角,牛尾和兩條後腿也是一個三角。古代侗族農耕對於大牲畜的利用,在“咚咚推”中得到了藝術的體現。湘黔毗鄰地區所有的儺戲,信奉的儺神都是東山聖公,南山聖母,唯獨“咚咚推”對聖公、聖母加以嘲諷。寨子裡發生瘟疫,鄉民去求聖公、聖母,居然無濟於事。最後,他們靠的是一位游鄉的醫生。這位醫生便是大名鼎鼎的華陀。華陀為鄉民開膛破肚,清洗腸子,一場瘟疫得以消除。儺戲《天府流瘟,華陀救民》就這樣展示了侗民心目中的華陀。湘黔毗鄰地區所有的儺戲都由巫師演唱,唯獨“咚咚推”的演唱者是普通老百姓。他們敬奉的儺神是盤古大王和飛山大王。對於聖公,聖母的不恭,也就不足為怪了。
新晃侗族儺戲新晃侗族儺戲
自1995年以來,貢溪儺戲、儺技班共接待中國和日本、韓國著名專家、學者近150人次前來考察,並外出香港、懷化、吉首、芷江、新晃等地演出120餘場次。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的馬金龍程真二位專家著述的《新晃旅遊資源開發研究》一文中指出:(新晃)稻作文化和儺文化景觀可達到國家級,代表中國文明之源,並可產生世界性的轟動效應,可望吸引大批中外遊客,特別是日本遊客.
附屬檔案: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屬檔案。

傑出價值

新晃侗族儺戲是發生在元代之前、宋時的戲劇在南方的遺存,它至少已經存活了660至700餘年;是中國早期南戲傳承至今的“活化石”。
新晃侗族儺戲的存在,證明了貴州地戲,並非“明太祖朱元璋派穎川侯傅友德率兵三十萬出征雲南,從江南各省大量移民來此‘填南’,而由軍隊帶入貴州並逐步發展起來的”;即並非明代受弋陽腔影響而形成的戲劇形式(明代戲劇,經過宋、元南戲—雜劇階段,它所形成的戲劇形態,都已成熟;受弋陽腔影響而形成的地方戲劇劇種,無一例外都成為了以後各地的大戲劇種;而地戲卻呈現出一種更為原始的狀態)。
正如《天府擄瘟》所描述,新晃侗族儺戲不信巫術不驅儺,而祭祖,說明中國戲劇的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咚咚推正好是這一階段存在於世的證明。

儺戲

儺戲,是一種從原始儺祭活動中蛻變脫胎出來的戲劇形式,是宗教文化與戲劇文化相結合的孿生子,積澱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間藝術。這種戲曲藝術形式,曾經一度遍布三湘四水,省內的苗、侗、瑤、土家族村寨都有其活躍的身影,是我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湘西稱之為儺堂戲、儺神戲、土地戲、師公子戲,湘南稱為師道戲、獅子戲、臉子戲,湘北一帶則稱為儺願戲、姜女兒戲,湘中稱為還儺願、老君戲等。
儺戲又稱儺堂戲、端公戲,是在民間祭祀儀式基礎上吸取民間戲曲而形成的一種戲曲形式,廣泛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河北等省。儺戲源於遠古時代,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既娛神又娛人的巫歌儺舞。明末清初,各種地方戲曲蓬勃興起,儺舞吸取戲曲形式,發展成為儺堂戲、端公戲。儺戲於康熙年間在湘西形成後,由沅水進入長江,向各地迅速發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藝術風格。湖南、湖北的儺堂戲吸收了花鼓戲的表演藝術,四川、貴州的儺戲吸收了花燈的藝術成分,江西、安徽的儺戲則吸收了徽劇和目連戲的養料。
儺戲的演出劇目有《孟姜女》、《龐氏女》、《龍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還有一些取材於《目連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故事的劇目。劇本唱多白少,善於通過大段敘事性唱詞交待事件,展開矛盾,塑造形象。演唱用本地方言,唱腔除第一類劇目用端公調外,其他均唱本地民眾熟悉的戲曲腔調。除湖南沅陵等少數地區用嗩吶在句尾伴奏外,多數儺戲只使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儺戲的腳色行當分生、旦、淨、醜,多數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楊木等不易開裂的木頭雕刻、彩繪而成,按造型可分為整臉和半臉兩種,整臉刻繪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個臉部,半臉則僅刻鼻子以上,沒有嘴和下巴。
由於歷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藝術影響不同,儺戲分為儺堂戲、地戲陽戲三種。地戲是由明初“調北征南”留守在雲南、貴州屯田戍邊將士的後裔屯堡人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種儺戲,沒有民間生活戲和才子佳人戲,所演都是反映歷史故事的武打戲。而陽戲則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師在作完法事後演給活人看的,故以演出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為主,所唱腔調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燈等民間小戲。
儺戲是歷史、民俗、民間宗教和原始戲劇的綜合體,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各地的儺戲主要流傳於鄉間,隨著社會的發展,娛樂活動不斷豐富,願意觀看儺戲演出的人日益減少,儺戲傳承困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