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文·霍爾

斯蒂文·霍爾

斯蒂文·霍爾(英文名:Steven Holl),1947年生於美國華盛頓州布雷黙頓,是美國當代建築師的代表人物之一。

1971年畢業於華盛頓大學建築系,此後在羅馬學習建築,然後在倫敦AAschool學習碩士課程。1976年霍爾先生在紐約設立了自己的事務所。2001年,Holl獲得巴黎建築學會最高榮譽獎章;2003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授予榮譽資深會員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蒂文·霍爾
  • 外文名:英文名:Steven Holl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華盛頓州布雷黙頓
  • 出生日期:1947年
  • 職業:建築師
  • 畢業院校:華盛頓大學
  • 主要成就:2001獲巴黎建築最高榮譽獎章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資深會員
  • 代表作品:赫爾辛基當代美術館 SAILHYBRID  貝爾維尤美術館
榮獲獎項,代表作品,性格特點,理論基礎,藝術表現,任職教授,設計風格,圖文解析,名作,個人賞析,人物點評,人物軼事,歷史,當代MOMA,

榮獲獎項

1997年,日本建築施工獎
2001年,Holl獲得巴黎建築學會最高榮譽獎章
2003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授予榮譽資深會員稱號

代表作品

赫爾辛基當代美術館
SAILHYBRID
貝爾維尤美術館

性格特點

斯蒂文·霍爾,這位看似歐洲人的美國人,是美國當代建築師的代表人物之一。在80年代美國後現代主義建築時期,東岸以他為首,西岸則以弗蘭克·蓋里為主。 1993年,霍爾參與赫爾辛基當代美術館的競標,在516件競標作品中,他這個外鄉人大膽地將館址選在幾座赫赫有名的建築中間:西臨國會大廈,東靠中央火車站,北面芬蘭音樂廳,同時和海港遙相呼應。霍爾的設計征服了生性保守的芬蘭人,也從此確立自己的國際建築師的地位。
斯蒂文·霍爾斯蒂文·霍爾
霍爾並不張揚,他強調建築是一種存在。他創辦建築評論雜誌,深刻影響美國建築界,然而他刻意迴避成為明星建築師。在出名之前,霍爾在大學任教,靠菲薄的工資餬口,在一間很小的沒有熱水的屋子住了11年,睡的是膠合板臨時搭成的床,洗澡只能跑去附近的基督教男青年活動中心。他去日本競標,業主不信任地把他晾在一邊,在半年內找了很多人與他比稿,但最後還是覺得他的方案最好。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1988年。

理論基礎

霍爾的理論從本質上說,他還是信奉現代主義思想的建築師,但他也不滿於現代主義建築過於具體,過於冷酷的結構表現。他強調他的設計目的是在於尋找建築難以琢磨的本質。從這種思維出發,他的設計比較注重強調空間的巧妙處理,強求平淡之中包含精巧的形式和內容。他的作品深入下去就能豐富的設計內涵。
霍爾的建築被認為是建築現象學理論在當代建築上的最充分反映。建築現象學研究從思想取向來分,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領域,一種採用的是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現象學思想,側重於純學術理論研究領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諾伯格·舒爾茲(C.Norberg-Schulz)。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實存、建築、空間》對海德格爾德《居、住、思》(BuildingDewllingThinking)中的思想進行了建築化和圖像化的解釋。他自己也稱,《場所精神》是走向建築現象學的第一步。他認為,只有當人經驗了場所和環境的意義時,他才“定居”了。“居”意味著生活發生的空間,這就是場所。而建築的存在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無特徵的同一而均質的"場址"(site)變成有真實、具體的人類行為發生的“場所”(place)。
斯蒂文·霍爾斯蒂文·霍爾
建築現象學研究的另一個領域採用的是梅羅·龐蒂的知覺現象學思想,側重於建築設計理論和實踐;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斯蒂文·霍爾。在諾伯格·舒爾茲的理論基礎上,霍爾強調的是“場所”在建築設計中的決定作用。他認為建築是與特定的地點具有密切的關係,不能脫離環境論建築。同時也承認建築與建築師的個人經驗和傾向的關係。所以,霍爾的建築中包含了場所因素、個人經驗、建築本身存在因素的密切聯繫。他的這種思想在建築設計中的地點因素、地點的歷史環境、規劃條件、歷史因素都考慮在內。他認為,建築與音樂、繪畫、雕塑、電影和文學不同,是與它所存在的特定場所中的經驗交織在一起的。

藝術表現

通過與場所的融合、通過匯集該特定場景的各種意義,建築得以超越物質和功能的需要。在霍爾的設計中,場地與建築的功能組織,亦即景觀、日照、交通流線等等是作為建築物理學來考慮的。但這是一種需要形上學的物理學。建築是依據場地所有的內涵而設計的,建築與場地相融合又達到超越物理的、功能的要求。實質上,這是通過建築與場地的現象學的、經驗的結合而得來的。霍爾將其稱為“形上學的連環”或者是“詩的連環”,也就是他在1991年出版的《尋找錨固點》一書中所提出的"將建築錨固在場所中"。所謂的錨固點,就是作為“內在知覺”(innerperception)的現象(經驗)結合在作為“外在知覺”(outerperception)的特定秩序中。 霍爾認為建築設計是一種在真實的現象中進行思維的活動,對場地的親身感受和具體的經驗與知覺是建築設計的源泉,同時也是建築最終所要獲得的。這有兩個層次,一是強調建築師個人對建築的真實知覺,通過建築是個人獨特的精力去領悟借鑑美好真實的事物,二是在此基礎上試圖在建築塑造上創造出一種是人能夠親身體會或引導人們對世界進行感受的契機。面對場所、環境和建築必須依靠人們的純粹的意識、知覺來進行自我關照從而獲得個人真實的經驗和知性。那么,建築所呈現出的現象是如何為人們的知覺所感受的呢?霍爾對可以為人們的知覺所感受的現象作了分析和總結,他把它們稱之為“現象區”(phenomenalzones),即糾結的經驗、透視空間、色彩與光影、夜空間、時間片斷和知覺、作為現象鏡的水、聲音和細部。

任職教授

現在,霍爾是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終身教授。回首看他的那些歷年建築,發現每件都似曾相識,這是因為其靈感大多來自一本書、一段曲:早期作品渤·奧住宅以《白鯨記》為靈感,建築坐落在一處俯瞰大西洋的小山上,內部的充氣骨架結構被翻到外部,使人不由聯想到小說中的鯨骨棚屋;2005年,他為比利時設計的“SAILHYBRID”則以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的壁畫《一艘向美人魚傾吐故事的帆船》為靈感。
也許不做建築師,霍爾會成為畫家。從1977年起,他每天早晨都會畫一小時水彩畫。那些用水彩繪製的建築草圖,正如繪畫一樣,承載了霍爾許多想像和感情。

設計風格

霍爾可能是現代建築上最會用光的建築師之一,霍爾對光的崇拜近乎到了迷戀的程度。而這種態度讓我們想起建築大師路易康來。康所宣稱:“光為空間神奇的創造者”。康認為建築不僅是呈現光藝術的舞台,它本身也是一束光。在與光並存的陰暗中,潛藏著人類原始的表現欲。對康而言,光是一種人與神的對話的語言,康多以陽光的深重的強烈明暗對比,來顯露空間的崇高的近乎宗教的個性,因此康的設計中一直具有宗教般性格。 霍爾視光線為空間氣氛創造者的態度與康是一致的,但光線在他的手中,則沒有康的聖性與神秘色彩,反而有著春天晨光的喜悅與頑皮氣氛,直接、間接、反射光、磨砂、色彩、輕玻璃的不斷變換,讓人驚嘆:光能如此五彩美麗。霍爾稱陽光的豐富性有如交響樂般層次豐富,我們應善用它來顯現空間的優美品質。霍爾慣用直接用陽光在空間的直射、反射、折射的效果,來陳述他對空間模糊曖昧的捕捉。霍爾將自然光與空間以這樣的方式結合,使人與自然能優良好的關係。霍爾在他的作品集前言《錨定》中,對光在空間中具有神奇性的闡述:沒有光,空間將被遺忘一切。光既是陰影。他的多源頭可能性,他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他的反射與折射,會交織的定義與重新定義空間。光使空間產生一種不確定性。

圖文解析

11
1
SanLgnatius教堂流光溢彩的室內效果路易斯·康曾認為:光是人與神對話的語言,也是人性與神性具體而微的共同顯身的領域。霍爾則成功地用光線塑造了空間氛圍。
2
展現了霍爾原創才華的教堂室內細部這種空間大局的寫意化處理絲毫沒有影響他對細部的關注能力,手工的銅把手、地毯、座椅、燈具等等,令人驚艷的細節屢屢展現出他的藝術原創性與詩意的感性。
3
SanLgnatius教堂的外觀一個素素的混凝土房子,一旦進入室內所有的光都呈現出了斑斕的色彩,一切都近乎完美地體現了霍爾最初的構想:“在一個石盒子上放置七個空瓶子。”
4
SanLgnatius教堂的室內空間在功能特定的空間區域裡,每一個瓶子以各自的角度、形式與色彩提供兩種光源效果,一是直接穿過瓶子照射在地面與牆上的光,另一是塗滿色彩的牆面,光照後反射出光暈般迷離的影,與精心設計的一套人工光源晝夜交替,為我們呈現出了空間中光的戲劇性力量。
5
一個石盒子上放置七個空瓶子SanLgnatius教堂霍爾為西雅圖大學設計的SanIgnatius教堂,很清晰地彰顯出了這位已達創作成熟期的建築師的個人特質。
6
貝爾維尤美術館的外觀霍爾在1991年出版的著作《錨-Anchoring》中闡述:建築應該是依據場地特有的內涵而設計的。也許他的獨特就在於遵循自然的規律,在深入淺出中創造了自己的設計哲學。這與他在求學時以專注的熱情研究過沙利文(Sullivan),萊特(Wright)等人的理論不無關係。從中不難看出他們一脈相承的人性化設計主旨。
7
貝爾維尤美術館室內:方正的外觀下隱藏著靈動的空間。
8
Sarphatistraatoffices阿姆斯特丹運河上的“大海綿”霍爾不拘泥於已有的學說或流派,其設計魅力完全出自於自然的、本性的、新穎的創造力,不是現代主義,不是後現代,更不是頹廢主義。當他運用簡潔的傳統形態和材料的質樸美,將前衛的建築類型掌握於手中,塑造出無與倫比的空間力量時,建築就會超越現有模式,把我們引向新的世界。
9
霍爾式樓梯——體觀強烈的雕塑感。
88
77
66
22
55
99
33
44

名作

99
22

個人賞析

赫爾辛基當代藝術博物館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地段,西側是國會大廈,東側是伊利爾·沙里寧設計的赫爾辛基火車站,北側是阿爾瓦·阿爾托設計的芬蘭會堂。基地的挑戰性來自於這裡是不同城市格網的交匯處,臨近紀念性建築以及面向遠處蒂羅灣敞開的三角形的基地形態。
“交錯”的設計概念來自建築構成與城市和景觀的幾何形態的交錯融合。城市和景觀的幾何形態都是在建築的形式上有所反映。一條含蓄的文化軸線以曲線的方式將博物館與芬蘭大廳聯繫起來,同時它也是一條“自然軸線”,將建築與周圍的景觀和蒂羅灣聯繫起來。
赫爾辛基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設計為人們提供了多種空間的體驗機會。因此,展室空間的主要特徵是半個矩形體量與一面弧形牆相結合,這樣就可以為當代藝術的展示提供一種既寧靜又生動的背景。這是一些很安靜的空間,但不是靜態的,它們因各自的不規則形態而被區分開來。不對稱性限定著空間序列中的行進方式,由此使整個設計成為一種有著輕微彎曲的“展覽空間”。這些弧形展開的空間序列包含了一些既神秘又令人驚訝的元素——這是在那種典型的單一或雙重正交的空間布置中所不存在的。因此,參觀者可以體驗不斷變化的視角的連續性展開,這些視角將參觀者的內部體驗與“交錯”的總體設計概念聯繫起來。
空間在形態和尺度上的些許變化來自建築中柔和的曲線形部分,這部分的存在使水平的自然光線能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進入到建築內部。首先,“弧形冰牆”使光線能穿透帶有半透明隔熱體的玻璃板,水平光線被偏轉後沿建築的中心部分向下投射,到達上部和下部的所有層。其次,帶有天窗的弧形屋面為頂層下部的展室提供了另一種光的分布方式。建築的曲線構成和交錯的形態特點以及空間與光線的交織扭轉使得25個展室均能獲得自然採光。該博物館具有“藝術論壇”的作用,它是開放的,並靈活適用於各種舞台活動、表演、舞蹈、音樂和研討會。首層的咖啡廳鄰近花園及門廳,它的位置使其可以適用於一些非正式的活動,如詩歌朗誦、“圓桌”式討論等。報告廳則配備有最先進的音像設備,它那由連續的玻璃構成的後立面,使人們在經過這座建築時可以從外部的道路上看到其內部景象。
斯蒂文·霍爾

人物點評

斯蒂文·霍爾作為當代建築現象學理論的執行者,同時在場地、色彩、光線及建築的相互關係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這一切都讓霍爾有著與眾不同的非凡魅力。 建築評論家方振寧說,“毫無疑問,斯蒂文·霍爾將成為繼庫哈斯之後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建築家,因為他首先不重複自己,更不會重複別人,在很多明星建築家的創造力開始衰退的時候,他在上升。”
張永和在向學生們介紹時說,“當我們遇到困難,對建築事業產生懷疑時,就去看看霍爾的作品和他的工作,他會讓你恢復自信,重新投入建築事業中去。”

人物軼事

2007年年末,美國《時代》周刊選出年度十大建築奇蹟,當代MOMA和“鳥巢”、CCTV大樓一起入選。這是繼2006年12月被美國《POPULARSCIENCE》評為“當代世界七大建築工程奇蹟”之後,當代MOMA再獲殊榮。其建築師就是美國著名建築師、建築現象學代表人物斯蒂文·霍爾。他號稱是繼庫哈斯之後,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國外建築大師。在接受採訪時,霍爾說:“我之所以在中國工作,主要原因是可以自由展望、了解21世紀的建築遠景,比如可持續性能源體系和綜合型都市。美國房地產開發商一定得來中國,親眼看看真正的可持續能源體系在北京是如何實現的。”

歷史

1909年,“野獸派”繪畫大師亨利·馬蒂斯帶了幾個模特來到美麗的地中海邊。以藍色大海為背景,馬蒂斯創作了名作《舞蹈》。在狂野奔放的畫面上,5個硃砂色身體的女人手拉著手,圍成圈,扭動身體,似乎被某種粗獷而原始的強大節奏控制著。
2004年,有“建築思想家”之譽的美國建築師斯蒂文·霍爾以《舞蹈》為靈感,在北京東直門設計了8樓相連的“當代MOMA”。當然,霍爾不可能讓建築擺脫地球離心力舞蹈起來,他用天橋把8座樓連線起來,既打通了樓與樓之間的空間聯繫,又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屏障,更重要的是,天橋讓整個社區的空間立體起來,成為三維空間。這在當下只有保全護門的國內住宅小區是絕無僅有的創舉。
這是繼南京四方建築藝術博物館後,霍爾在中國的第二件作品,也是第一件顯示他功力的中國作品。
2003年,MOMA的投資商當代集團找到霍爾時,只希望請一位國際建築大師為MOMA設計搶眼靚麗的外形。但是炫目的外表並不是霍爾的訴求。
翻開霍爾的作品集,從麻省學生公寓到瑞士駐美大使官邸,從赫爾辛基當代美術館到西雅圖大學聖伊納爵教堂,霍爾沒有做過一件外表誇張的建築,建築在他看來就是為每天的生活所準備的、有靈性的空間,而不是表情誇張的劇場。霍爾提出了8樓相連的方案,“社區內部必須實現互動交流,既提供服務,又不封閉”,但是工程預算大大超支。當代集團經過兩周的分析,給霍爾發了一封郵件,信中只有兩句話,“你們的方案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算,但是我們將調整預算以實現工程”。

當代MOMA

2005年12月28日,“當代MOMA”——一個規劃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住宅面積為13.5萬平方米、配套商業面積達8.5萬平方米,包括電影院、畫廊、圖書館、酒店、幼稚園、餐廳、游泳池、網球館等設施的綜合社區破土動工。 2007年11月26日15:15,MOMA最後一個天橋合攏完成,結構施工全面結束,進入內裝階段。將於2008年6月竣工。建成後,從機場高速進入北京市區,第一個出現在人們眼前的大型建築就是當代MOMA。
出北京東直門捷運,沿左家莊西街往北走,遠遠看去,高架北面正在建設中的當代MOMA十分扎眼。天橋從建築的第16層到第19層之間“伸出”,構成半透明的空中走廊,這裡有畫廊、健身房、閱覽室、餐廳和俱樂部。當人們走出家門漫步天橋時,增加了和別人的交流機會。同時,在天橋上可以俯瞰社區,而下面的人看這些漂浮於頭頂上的人,如同看一場不間斷的流動的“城市電影”。在天橋上的體驗正如霍爾所說,“你可以看到城市在你眼前緩緩展開”。
走進社區,被8座住宅樓、1座酒店圍繞在中心的是一座小型電影院,電影院的周圍是水池。播映電影時,畫面被傳送到電影院外牆上的超大熒幕,加上映於水池、玻璃中的幻影,整個當代MOMA會變成一座超大的露天電影院。
當代MOMA在霍爾事務所里的名字叫“BEIJINGLINKEDHYBRID”,這是霍爾的設計初衷,他決意在有限的空間中,打破橫向和縱向的限制,讓空間立體起來。在空中,他設計了天橋;在地下,他也設計了四通八達的通道,連線到社區的任何地方。
入選2007年《時代》“十佳”,除了創意獨特之外,還因為MOMA大規模地使用了可再生的綠色能源。這是霍爾另一個特點,善於建造可持續建築。在他的堅持下,MOMA邀請了堅持綠色建築理念的德國Transsolar顧問公司,並且採用了世界上最大的地源熱泵系統。建成後,MOMA的室溫常年保持在人體最舒適的20-26攝氏度之間。另外,MOMA還採用了全置換新風系統,取自室外的新鮮空氣經過濾除塵、加熱、降溫、加濕、除濕等處理過程,從房間底部送風口送出,緩緩上升,帶走人體汗味及其它污濁氣體,最後經由房間頂部排氣孔排出。新、迴風完全杜絕交叉污染,既節能又保證室內空氣品質的要求。2006年,MOMA榮獲美國LEED—ND綠色社區認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