斝(中國古代盛酒器)

斝(中國古代盛酒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斝是古代中國先民用於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用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商湯王打敗夏桀之後,定為御用的酒杯,諸侯則用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斝
  • 拼音:jiǎ
  • 地區:中國
  • 釋義:古代中國先民用於溫酒的酒器
簡介,形狀形態,史書考證,主要用途,代表作品,

簡介

(拼音:jiǎ ,音同“甲”)山西襄汾出土過一個陶斝,時間比大汶口文化更早,製作很精美,很多人認定是酒器,但考古發現,裡面盛放的是豬肉,說明是煮東西吃的,與陶灶擺放在一起,應該是烹飪器物。
青銅斝 商王武丁時期 婦好墓出土青銅斝 商王武丁時期 婦好墓出土
引自: 王愷《中國酒的延綿不絕:穀物與酒麴的變奏——專訪白酒史家王賽時》[J].三聯生活周刊,2013,51-61

形狀形態

斝(音jia三聲與假同音),中國古代先民盛酒器和禮器,由新石器時代陶斝發展而成。盛行於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於盛酒或溫酒。
基本造型為侈口,口沿有柱,寬身,下有長足。斝的形制較多,器身有圓形、方形兩種,有的有蓋,有的無蓋;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鳥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狀、鼓腹狀及下腹作分檔袋狀幾種;有的是扁平素麵,有的用獸頭裝飾;底有平底、圓底;足有三足、四足、錐狀空足、錐狀實足、柱形足等。一般來說,商早期斝多為平底、空錐形足或較瘦的袋狀足,胎體輕薄,紋飾簡單,一般只有一層花紋。商中期至西周早期,斝多為圓底或肥圓的 袋狀腹,柱形足,器體厚重,花紋繁縟, 常用蕉葉紋饕餮紋雲雷紋等紋樣裝飾,有的以雲雷紋做地,其上飾有多層花紋。斝作為禮器,常與、爵等組合成套使用。
斝是中國古代先民用於溫酒的小型容酒器,行裸禮時所用,或兼作溫酒器。源於同形陶器。《詩經·大雅·行葦》曰:“或獻或酢,洗爵奠斝”。斝初見於夏代晚期,盛行於商,斝的侈口較同類的爵要寬。口沿有柱,一側置,長足,有蓋和無蓋的形制並存。通常有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
喇叭形,形狀似爵而大,然無流無尾,僅在口緣上有兩柱。腹有圓形而平底的,有腹部分襠,袋足似的,也有少數體方而四角圓,四足,帶蓋的。 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時期。

史書考證

甲骨文中有其象形字。王國維認為,禮書上稱為“散”的實與斝為一種器物。其初為玉制。後世珍貴的玉制飲器,往往亦稱為“斝”。《詩.大雅.行葦》:“或獻或酢,洗爵奠斝。”《說文.斗部》:“斝,玉爵也。夏曰盞,殷曰斝,周曰爵。”南朝齊王融《遊仙詩》之二:“金卮浮水翠,玉斝挹泉珠。”唐張說《岳州宴姚紹之》詩:“翠斝吹黃菊,雕盤膾紫鱗。”《紅樓夢》第四一回:“又見妙玉另拿出兩隻杯來,一個傍邊有一耳,妙玉斟了一斝遞與寶釵。”
斝
《周禮·考工記·梓人》賈公顏疏引《韓詩說》云:“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散(斝)五升。”斝在等級上則比較低,《禮記·禮器》上說:“尊者獻以爵,卑者獻以散(斝)。”現在通稱為斝的青銅器,名稱是宋人所定,始見於《博古圖錄》。

主要用途

關於斝的用途,有種說法認為它是溫酒用具,但在禮制方面,據《禮記》、《左傳》等書所載,斝主要是用來行祼禮的酒器。
斝為酒器,當然也能作為茶具。如《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寶釵的茶杯上鐫著‘〈分瓜〉瓟斝(bān pao jiǎ)’三個隸字。
明清以後,因已發明了蒸溜酒,酒精度數提高,酒具也相應地變小了,斝做為酒器,徹底地消失了。

代表作品

青銅方斝 商後期 高43·4厘米
1990年河南安陽郭家莊出土。方形口,外侈,口上有一對方塔形立柱。深腹,腹的四面飾饕餮紋。
獸面紋斝 商早期,高25cm,口徑18cm。
此斝頸口侈大,口沿處有兩根立柱,立柱頂端飾火紋,頸腹分段,頸部下端環飾獸面紋,腹部呈圓弧狀鼓出,弧形單柄,平底,三角形錐狀三足。
獸面紋斝獸面紋斝
此件器物具有商早期的明顯特徵:立柱為不甚發達的菌形立柱,而商代中晚期的斝,其立柱則日見發達和突出。立柱頂端所飾火紋(舊稱渦紋)是太陽的標誌,其形狀為圓形,中間略突起,周邊有旋轉的弧線環繞。早期的火紋主要出現在銅斝上,二里頭文化時期的斝已飾有火紋,到了商代早期,火紋普遍出現在斝的立柱和腹部,而商代晚期,火紋逐漸從斝轉移至鼎、簋之類器物上。
腹足相通之銅斝 規格: 高30.5厘米、口徑17-18厘米 年代: 距今3600年左右的二里頭文化 收藏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此銅斝1984年出土於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第九號墓中,器口基本呈圓形,外敞,口沿有兩個三稜錐狀矮柱,單把,束腰,下腹部外鼓,平底。三棱形空足。腹與足相通。銅斝與銅爵一樣,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中最早出現的青銅酒器之一,而其源頭則是龍山文化廣泛出現的陶斝。據考察,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這件青銅平底銅斝為夏王朝晚期遺物,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銅斝之一。
鳳鳥柱銅斝 商代晚期,原器通高41厘米,口徑19.5厘米,重2.9公斤,1973年出土於陝西省歧山縣賀家村,現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鳳柱斝侈口,口沿立雙柱,三個三稜錐足,器底略向外鼓,兩柱項端各置一圓雕高冠的鳳鳥。鳥作站立狀,冠聳立,圓目鼓睛,正在舉目遠眺,那嬌美健壯的身軀和姿態,寓意著生命的活力,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和藝術造型。腹部紋飾分上下兩段,均為雲雷紋組成的饕餮紋。鳳鳥作為青銅器紋飾很多,這些紋飾變化多樣,神態各異,顯示出鳳鳥不凡的風姿。但這些紋飾多為線雕,而鳳柱斝雙柱上的鳳鳥則是圓雕,在這類酒器中頗為罕見,反映了三千多年前商代青銅造型藝術的高深造詣。
饕餮紋斝商代早期 1983年月12月在銅陵縣西湖鄉出土一件饕餮紋斝,這是銅陵,也是整個皖南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文物之一。斝為筒腹、口外侈,雙菌狀柱,柱頂飾渦紋,平底,三角錐足,腹部上下各飾一周饕餮紋,上下對稱,共三組,通高33厘米,口徑18.1厘米,腹徑13.8厘米。值得注意的是,兩件器物的表面都呈鐵鏽色,顯然是含鐵較高,這和銅陵出土的銅鼎、編鐘等青銅器都有鐵鏽現象相吻合。銅陵礦體中銅礦石含鐵品位比較高,再聯繫到銅陵境內眾多的古銅礦遺址和出土的鑄銅石范來看,說明就是當地所鑄。由此看來,銅陵地區青銅文化最遲在商代前期就已產生,迄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這件商代酒器,無論是從鑄造工藝到造型紋飾,同中原地區同一時期青銅器相比毫不遜色,說明銅陵青銅文化的成熟期和中原地區基本接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