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實驗

斜塔上的實驗

《斜塔上的實驗》是一篇課文。作者:亨利·托馬斯·赫胥黎。

本文記敘了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所有人反對的情況下,在比薩斜塔上作了兩個質量不等的小球拋下的實驗,小球同時到達地面,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斜塔上的實驗
  • 作品出處:中國學生必讀文庫 科學卷
  • 作者:亨利·托馬斯、達納·李·托馬斯
內容梗概,角色介紹,伽利略,亞里士多德,作者簡介,

內容梗概

比薩城一個年輕的醫科大學生,正在大教堂里跪著祈禱。除了一條鏈條擾人的擦碰聲,大廳里一片寂靜。一個教堂司事,剛注滿一盞從教堂頂上懸掛下來的油燈,漫不經心地讓它在空中來回擺動。擺動著的掛燈鏈條的前喀聲驚擾了這個學生,引起他一連串的思考。
突然,他跳起身來,這一舉動使其他禮拜者大為驚訝。在擺動著的油燈的節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閃光的突然襲擊。他覺得鏈條的節奏似乎是有規律的,那盞前喀作響的掛燈每往返擺一次用的時間似乎一樣長,儘管往返的距離越來越小。
他的感覺正確嗎?如果正確,那他就是發現了奇蹟。他決定立刻回家,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還是發現了大自然的一個偉大真理。
他一到家,就找來兩根同樣長的繩索,各墜上一塊重量相同的鉛塊,將兩條繩索分別系在不同的廳柱上,準備做他的實驗。他請他的教父穆契柯·鐵達迪幫助他進行這個實驗:"你數這條繩索的擺動次數,我數那一條。"
老頭子聳一聳肩。"又是伽利略一個發瘋的念頭。"他咕噥著,但是他同意幫忙。
伽利略手拿兩個鉛擺,將一個拉到距垂直線四手掌寬的位置,另一個拉到兩手掌寬的位置,然後同時放開手。兩個人分別數了兩條繩索的來回次數,然後加以比較。總數是一樣的,各為100次。兩條繩索的起點雖大不相同,但在同樣時間內到達同樣的點上。
就這樣,從教堂的油燈的擺動中,伽利略發現了自然的節奏原則。今天,這項原則已套用於時鐘計時、計數脈搏。計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運動等方面。
斜塔上的實驗
伽利略不停地搞實驗。甚至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不輕易相信權威。他將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他是一個音樂師的兒子,但從小就對"天空的音樂"有興趣。他父親提到他時說,他是一個心不在焉的小星象家,說他常常眼裡看見奇象,耳朵里聽見異音。在學校里,當老師試圖解說拉丁文的介詞或義大利文的動詞的重要性時,小伽利略的心已經隨著他父親買給他作為生日禮物的那個小氣球而飛到天外去了。在遊戲時,他製作了各式各樣粗糙的像車、船、風車之類的小玩意兒。這些也就是他在每天步行中以異常敏銳的感官觀察到的各種東西。
他父親有自己的主意,他要側利略去做一個服裝商人。可伽利略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決定以科學為終身事業。在那不講科學的年代裡,從事這一行,意味著一輩子的貧困和默默無聞。最後,父子兩人妥協,伽利略進入了比薩大學學醫。
背著別人,他仍一心一意地鑽研他的數學,藏在他的希波克拉底和蓋侖的醫學教科書下面的,是歐幾里德和阿基米德的著作。空閒時,他用自製的儀器進行實驗。
他的教授們很快就風聞他的學習動向和實驗活動了。他們很不贊成,認為一個學生要獨立思考,這簡直是不折不扣的異端。教授們宣布說,所有科學上的問題最後都被亞里士多德一勞永逸地解決了。無論何時,如果一個學生敢於對一條教條式的說法提出異議,教授只需引用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就可以結束爭論:導師已經指示過了。那就等因奉此,再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可是這兒卻偏有一個青年學生,倔強到敢於用自己的實際觀察來檢驗他的教授們的那些教條。這種狂妄行為必須加以制裁--為了大學的聲名,也為了有益於他的靈魂。可是伽利略並不理會,他已經發現"數理科學是大自然的語言"。為了學好這種語言,他決意獻出自己的一生。
咖利略的教授們拒絕發給他醫生文憑,因此他就離開了比薩大學。這樣,他成了一個人所共知的學醫失敗的人,一個"玩弄無用的數學的精神病患者"。可是,他玩弄數學的技巧,卻在義大利一些知名的數學家,如基烏塞比·莫列提、克里土多浮若·克拉菲阿教父以及基烏杜巴多·德爾·蒙地等人中間,贏得了赫赫英名。伽利略曾經把自己的一些科學見解告訴他們,而他們也送給他一個"當代的亞里土多德"的光榮稱號。
比薩大學的數學教授席位空出了,伽利略總算得到了這個位置--主要是由於別人不屑要它,因為年薪只有60土庫提(約合現今65美元)。
教學之餘,伽利略更忙於實驗。他說,他的目的是重新檢驗亞里士多德有關科學的學說,而不是把這些學說當做福音真理來接受。他發現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誦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過學習"大自然這本寶書"。
學生們聽了他的講課,不客氣地嘲笑他。有些教授也罵得他狗血噴頭。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後生小子想要乾什麼?他居然把亞里士多德的神聖的卷帙從書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繩索、錫塊、槓桿,圓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這樣那樣滑稽的玩意兒。不是嗎,這些都是小孩子的玩具,是不可以作為嚴肅地研究宇宙秘密的工具的。"制止這種胡鬧!"他們威脅說,否則,他們就將給他一頓教訓,叫他永不會忘記。
伽利略拒絕停止他的實驗,因此他們就決定將威脅付諸行動。與亞里士多德的教導相反,伽利略認為,如果兩個不同重量的物體同時從同一高度落下,就會同時落地。這幫教授認為,這完全是胡說八道。"除了傻瓜,沒有人會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顆炮彈能以同樣速度通過空間下降。"現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時候了。他們要讓他在大學的全體教授和學生面前當場出醜,使他愚笨的學說當場被揭穿。
伽利略很樂於接受這個挑戰。為這次"表演"選定的地點是比薩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們穿著他們的紫色絲絨長袍,整隊走到塔前。學生們和鎮上的很多人則走在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興高采烈,準備看伽利略出洋相,對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當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時,大家都噓他。他一隻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鉛球,另一隻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鉛球。時間到了,伽利略讓兩個鉛球從塔頂同時落下。大家先是一陣嘲弄的鬨笑--然後隨之是大吃一驚的竊竊私語。難以相信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同時從塔頂下落,同時越過空中,同時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實驗證明了他的理論。

角色演員介紹

伽利略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02-15-1642-01-08)。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匯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宇宙的認識。伽利略從實驗中總結出自由落體定律慣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等。從而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物理學的許多臆斷,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反駁了托勒密地心體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學說。他以系統的實驗和觀察推翻了純屬思辨傳統的自然觀,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因此被譽為“近代力學之父”、“現代科學之父”。其工作為牛頓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斜塔上的實驗
伽利略倡導數學與實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是他在科學上取得偉大成就的源泉,也是他對近代科學的最重要貢獻。
伽利略認為經驗是知識的唯一源泉,主張用實驗—數學方法研究自然規律,反對經院哲學的神秘思辨。深信自然之書是用數學語言寫的,只有能歸結為數量特徵形狀、大小和速度才是物體客觀性質。他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伽利略對17世紀的自然科學世界觀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從伽利略牛頓開始的實驗科學,是近代自然科學的開始。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
斜塔上的實驗
科學家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作者簡介

達納·李·托馬斯,美國傳記文學作家 著有 《大畫家傳》 《偉大科學家的生活傳記》 《斜塔上的實驗》 《伽利略不輕信權威》等,是亨利·托馬斯·之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