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細讀法

文本細讀:英美新批評的術語。燕卜蓀出版於1930年的《含混的七種類型》一書,被認為是典型的“文本細讀”之作。其基本內容就是“對詩歌進行分析性的細讀”。所以布魯克斯說:燕卜蓀式批評的要義,就在於“批評要在詩作為詩的結構中處理詩的意蘊”;而以往的批評則傾向於“用散文的方式尋找詩的‘善’和‘真’,使詩成為哲學或者科學”。在布魯可斯看來,燕卜蓀的批評是要告訴人們:詩歌的隱喻承擔著“功能性”、而不是“修飾性”的作用(functional not decorative role),詩歌的韻律和詞句“也都成為詩歌展示意義的積極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本細讀法
  • 含義:英美新批評的術語
是什麼,③結構理論,

是什麼

克林思·布魯克斯的“細讀法”是什麼?
答:布魯克斯是新批評派中最活躍最多產的批評家。
①為形式主義辯護:
⑴布魯克斯認為形式主義批評的一個基本信條就是,文學批評是對於批評對象的描述和評價,形式主義批評家主要關注的是作品本身,這一觀點就將文學批評與作者讀者之間的關聯割裂開來。雖然布魯克斯承認作者創作是由不同動機促成的,也承認讀者對於作品存在的意義,研究這二者是有一定價值的,但是這種研究並不是文學批評而屬於心理學或文藝批評史。因此無論追尋文學作品產生的根源而注重作者研究,還是注重研究作品所產生的影響而關注讀者感受都不是真正的文學批評。
⑵文學批評就是對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評價,只有在作品中體現過的意圖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圖,而不是以作者生平為依據的猜測,讀者也應該找到一個中心立足點來研究詩歌或者小說的結構。
⑶布魯克斯的觀點為現代文本理論奠定了基礎,將文學作品視為獨立自足的整體來研究獲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對新批評的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但其割裂了文學作品與外部事物的關係從而陷入了形式主義的泥潭。
②悖論與反諷:布魯克斯主張文學批評應當只關心作品本身,文學作品應當是一個和諧整體,對於一件成功的作品來說,形式和內容是不能分割的。作品的形式關係包含了邏輯關係但又超出了邏輯關係。總體上說,文學是隱喻的、象徵的。布魯克斯對作品形式的關注主要體現在運用語義學方法對作品的語言和結構進行分析研究上。雖然反諷和悖論這兩個詞語之間的區別不是本質性的,但布魯克斯對文學作品中的悖論和反諷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⑴悖論是修辭學上的一種修辭格,指的是表面上荒謬而實際上真實的陳述,詩歌語言和結構的各種平面不斷傾倒產生種種重疊、差異和矛盾。這樣一種悖論的語言正是布魯克斯心目中理想的詩歌語言,他把悖論的使用從語言上擴展到結構,把它作為詩歌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基本特徵。在詩歌創作中有意將詞語扭曲變形,並把在邏輯上不相干的詞語聯結在一起碰撞矛盾,詩意正是在這種不協調中產生的。悖論產生的奇異效果讓平常之物看起來不平常,從而充滿了詩意。玄學詩運用悖論的手法爐火純青,所以布魯克斯認為玄學詩是英詩的最高峰。
⑵反諷指的是所說的話與所要表達的意思恰恰相反,是語詞受到語境壓力造成意義扭轉而形成的所言與所指之間對立矛盾的語言現象。這也是詩歌語言與科學語言的區別,科學語言是不會在語境的壓力下改變意義的。但詩歌語言則是多義的,詩人使用的詞包含多種意義,是具有潛在意義能力的詞,是意義的網路。反諷鮮明地表現出詩歌語言的這一特徵,是語境對於一個陳述語的明顯扭曲,作為對語境壓力的承認,它存在於所有時代所有種類的詩歌中。反諷之所以具有這樣的特徵,一方面由詩歌的本體特徵決定,另一方面則為文學語言本身的難控性和經驗的複雜性所制約。詩歌需要依賴言外之意和旁敲側擊使得語言具有新鮮感。

③結構理論

⑴有機整體觀:
布魯克斯認為文學批評主要關注的是整體,即文學作品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組成這個整體的各個部分又具有怎樣的相互關係。和諧整體就是一種有機整體,優秀的文學作品首先應該是一個有機整體,部分與部分之間存在著有機聯繫,即每個部分都影響著整體,同時也接受整體的影響。
⑵布魯克斯指出結構的基本原則就是對作品的內涵、態度和意義進行平衡和協調,結構不是僅僅把不同的因素安排成同類的組合體,而是使相似的與不相似的因素相結合。結構是一種積極的統一,不是通過迴避矛盾取得和諧,而是通過解釋矛盾、展開矛盾、解決矛盾而取得和諧。因此結構本身就是一種含有意義、評價和闡釋的結構。布魯克斯的結構理論包含了辯證法因素:
⒈他從聯繫的角度來分析文學作品的結構,把文學作品看成是由各組成部分有機統一而成的整體,看到了各組成部分之間、每個組成部分與整體之間的聯繫,這是很深刻的。
⒉他又從對立統一的觀點來認識結構的原則,把結構看成是一種積極的統一。這實際上是對蘭色姆割裂構架與肌質的形上學觀點的否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