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外文名Political risk)是指政府有關證券市場的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或是有重要的舉措、法規出台,引起證券市場的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受價值規律和競爭機制的影響,各企業爭奪市場資源,都希望獲得更大的活動自由,因而可能會觸犯國家的有關政策,而國家政策又對企業的行為具有強制約束力。另外,國家在不同時期可以根據巨觀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政策,這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的經濟利益。因此,國家與企業之間由於政策的存在和調整,在經濟利益上會產生矛盾,從而產生政策風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策風險
  • 外文名:Political risk
  • 分類:反向性政策風險和突變性政策風險
  • 類型:國家政策
內容,防範,管理,

內容

政策風險主要包括反向性政策風險和突變性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
反向性政策風險是指市場在一定時期內,由於政策的導向與資產重組內在發展方向不一致而產生的風險。當資產重組運行狀況與國家調整政策不相容時,就會加大這種風險,各級政府之間出現的政策差異也會導致政策風險。
突變性政策風險是指由於管理層政策口徑發生突然變化而給資產重組造成的風險。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突變會加大企業資產重組的政策風險。
如農地流轉信託。《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在安徽、山東、貴陽等地的多個農村土地流轉信託項目成功落定後,中信信託目前又準備進軍河北、內蒙古和四川等多個農業大省。另外,包括中糧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也相繼被傳出正籌備相關新項目,欲分食土改大蛋糕。業內專家表示,農村承包經營土地與信託等金融產品結合是一種進步,但要警惕“金融下鄉”後“非農化”、“非糧化”等引發的風險。
“各地的需求都比較旺盛,無論是從農民,還是地方政府的反饋來看,大家都比較積極。公司各個業務部門都在做,目前還有幾個項目儲備在落實。”中信信託相關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據了解,去年10月10日,中信信託與安徽宿州踴橋區政府合作,成立了國內第一支土地流轉信託計畫。在以地方政府為委託人的前提下,信託公司一方面通過土地流轉形成集約化經營,另一方面也通過信託資金的介入對接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資金需求和短期流動性缺口。
此後不到半年時間,中信信託先後在山東省青州市和貴州省開陽縣分別啟動了土地流轉信託項目,可流轉面積為1850畝和1000畝。據上述人士介紹,目前該公司正在落實河北、內蒙古和四川等多地的項目。
中信信託副總經理包學勤此前表示,中信信託現階段也並沒有把項目的盈利性作為最重要的考慮,就像2004年、2005年馬雲做淘寶的時候,業內也覺得這是純粹的服務性質的事情,但是用土地的使用經營權建立起的平台,當其規模達到相當水平的時候,其上面承載的資源和價值,以及在這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金融機會將是巨大的。
除了中信信託外,目前業內還有北京信託也已正式成立了土地流轉信託項目。中糧信託、華寶信託、中航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都相繼傳出在布局土地流轉信託。雖然信託公司參與土地流轉得到了地方政府與產業方的很大關注,但更多的信託公司仍將土地流轉信託停留在籌備階段。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國農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流轉面積已超過四分之一,全國農村承包50畝土地以上的大戶達到287萬家。自去年初以來,中央曾多次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但是,隨著資本下鄉的加速,一些“炒作土地”的負面現象也出現,導致“非農化”、“非糧化”等問題時有發生。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非農化”、“非糧化”問題始終是推進土地流轉工作時面對的最重大風險,即便是在信託公司參與進來後,這種風險依然突出。而且如果信託公司打著“金融下鄉”的改革幌子大搞“非農化”、“非糧化”,將更加難以限制,因為作為委託人,地方政府往往也能從中獲利。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中信信託安徽宿州的項目中,涉及流轉的5400畝試點土地和遠期目標的2.5萬畝土地,擬被建設成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園,園區規劃為五大板塊,涉及20多個子項目,現代農業種植(種糧)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在中信信託貴州開陽的項目中,參與土地流轉信託項目的中信信託、開陽縣人民政府、農戶、貴州硒味園均能從中獲益。按照規劃,當地農戶一畝土地的收益將會由原來的500元/年增加到2000元/年。
記者了解到,目前糧食生產的利潤率仍然偏低,平均大概為每畝300元至500元一年左右。而和宿州項目的情況類似,中信信託所預期的每年每畝2000元的收益亦並非完全來自糧食生產。該公司提出了“農旅一體化”的概念,期待依託土地流轉,將項目所在縣建成現代生態農業結合體驗式旅遊的示範園區。
“中央反覆強調重視糧食安全,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是前提。”北京大學法學院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表示,承包經營土地通過信託與金融結合,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是,相關政策轉化成法律尚需一定的程式和時間。在很多基礎性法律問題還沒有明確的情況下,上述土地流轉信託項目仍存在著很大的政策性風險。
5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預想中來得更加糟糕:CPI創4個月新低,PPI連續39個月負增長,雙雙低於預期。多重因素作用下,剛剛有所緩解的通縮風險,又有捲土重來之勢。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數據顯示,5月CPI漲幅回落至1.2%,低於預期的上升1.3%和前值的上升1.5%;與此同時,5月PPI下降4.6%,也不及預期的下降4.5%。
所謂通縮,即隨著流通貨幣減少,居民購買力下降,商品和服務價格持續下降,投資與再生產隨之減少,從而導致失業率上升,經濟成長乏力甚至衰退。今年1月CPI增長0.8%,五年來首度跌破1%,引發市場對經濟陷入通縮的普遍擔憂。但隨著2、3月CPI漲幅回升至1.4%,市場對通縮風險開始降溫,4月CPI更是漲至1.5%,創4個月新高,但此次5月CPI、PPI雙雙低於預期,表明通縮風險並沒有遠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經濟運行的最大風險就是通縮,5月CPI、PPI雙雙回落表現通縮的風險還在上升。目前工業品已經通縮得比較嚴重,PPI連續負增長,CPI也逼近1%。雖然經濟還沒有正式進入通縮,但通縮預期還在不斷形成,應該引起政府警惕。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指出,目前我國通縮壓力來自於多方面,既有國際市場不景氣、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導致的“輸入性”通縮,也有我國經濟轉型,結構調整加快,產能過剩問題仍然嚴重,市場總體供大於求的原因。
在面臨通縮風險下,巨觀政策如何調控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就曾表示,中國現在的物價總水平比較低,但並不是中國向世界輸出了通縮,實際上中國是“被通縮”。對這種“被通縮”的問題,中國有應對,也有進一步的準備。

防範

政策風險防範主要取決於市場參與者對國家巨觀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取決於投資者對市場趨勢的正確判斷。由於政策風險防範的主要對象是政府管理當局,因而有其特殊性。
(1)反向性政策風險的防範。
對於反向性政策風險的防範主要是理順國家政策與企業資產重組運作內在機制之間的關係。由於政策風險對於市場經濟發展及合理的資產重組起著阻礙作用,因而應慎重地制定政策。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在制定政策時應儘量與中央政府保持協調一致,以減少反向性風險。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根據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制定其配套的改革政策,以實現資產重組的法制化。
(2)突變性政策風險的防範。
對於突變性政策風險的防範主要取決於國家監管部門,其防範措施為:
加強平時的日常監管。在市場運行過程中進行日常監管,可以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作出判斷,對違章事件及時查處,以保持良好的資產重組的市場環境; 提高市場監管水平。根據市場的運行和變化,運用市場控制手段,把握市場供求結構和行業平衡,完善資本市場,減少突變性風險,使企業的資產重組在一個平衡、協調的市場中進行。

管理

政策風險管理是現代企業資產流動、產權重組的主要方面,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在資產重組中可能會因與國家有關政策相牴觸而造成損失,因而加強政策風險管理,對於企業資產重組至關重要。
企業在對政策風險進行管理時,首先要提高對政策風險的認識。對資產重組過程中面臨的政策風險應及時地觀察分析和研究,以提高對政策風險客觀性和預見性的認識,充分掌握資產重組政策風險管理的主動權。
其次要對政策風險進行預測和決策。為防止政策風險的發生,應事先確定資產重組的風險度,並對可能的損失有充分的估計,通過認真分析,及時發現潛在的政策風險併力求避免。在風險預測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資產重組計畫,搞好風險項目的重點管理,提出有利於資產重組的最佳方案,正確作出處理政策風險的決策,並根據決策方案,採取各種預防措施,力求降低風險。
對政策性風險管理應側重於對潛在的政策風險因素進行分析,並採用科學的風險分析方法。通過對政策風險的有效管理,可以使企業避免或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損失,確保資產重組工作的順利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