摶拳

摶拳

流行於甘肅宕昌哈達鋪鎮和岷縣秦許鄉、麻子川等地,當地稱團拳。摶拳是由一套獨特的令語與手勢組合而成的。划拳時,雙方先伸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以“高升”起令,呼出特定的令語和手勢,要連續出指對呼,一旦猜中,便一氣呼成,如“貝子一個雙杯請酒”,語氣不能停頓,聲音響亮,尤其是在慶典場合,確能營造喜慶氣氛。輸者飲酒後,再以“高升”起令,如此反覆。其特定手勢和叫法分19種,其手勢令語有14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摶拳
  • 屬性:娛樂
  • 流行地區:陝甘寧地區
  • 又名:團拳
簡介,方式,手勢令語,

簡介

西北民俗古樸,風情獨特,古今交融,文化燦爛,有很多獨具一地的文化特色。其中,在飲酒方面名目很多,酒文化內容豐富。
酒令是宴飲中助興娛樂的一種方式,人們在這種活動中即可調節宴飲節奏,又可鬥智鬥趣,享受飲食的無窮樂趣,它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酒文化。酒令實無定製,形式各樣。清人俞培敦在他的《酒令叢抄》中把酒令分為古令、雅令、通令和籌令四類。這四大酒令,在唐代均已出現,盛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幾代發展,“酒令大如軍令”,就成了不少美酒與名士風流的千古傳說、佳談,諸多詩人墨客讚美之聲不絕於耳。而今,在哈達鋪地區及周邊少數地方流傳著幾種十分獨特的酒令。尤其是摶拳其獨特的手勢,豐富的令語,更是別有情趣。
摶拳是由一套獨特的令語與手勢組合而成的。划拳時,雙方先伸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以“高升”起令,呼出特定的令語和手勢,要連續出指對呼,一旦猜中,便一氣呼成,如“貝子一個雙杯請酒”,語氣不能停頓,聲音響亮,尤其是在慶典場合,確能營造喜慶氣氛。輸者飲酒後,再以“高升”起令,如此反覆。其特定手勢和叫法分19種:

方式

握拳可呼:內侍、貝子一個、半邊月亮、四紅四喜四種;
出大拇指可呼:貝子一個、雙眼花翎、黃馬褂子、頂戴大紅四種;
出大拇指和食指可呼:半邊月亮、黃馬褂子、團團月亮、二五七子四種;
出四指(不出大拇指)可呼:四紅四喜、雙紅雙喜、九門提督、大紅頂戴四種;
出五指可呼:外侍、五二七子、九門提督三種。

手勢令語

內侍:雙方均握拳,叫內侍者贏,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內侍雙杯請酒”;
貝子一個:一方伸大拇指,對方握拳,叫貝子一個者贏,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貝子一個雙杯請酒”;
頂戴大紅:一方伸大拇指,對方伸四指,叫頂戴大紅者贏,對方叫大紅頂戴也贏,不計勝負。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頂戴大紅雙杯請酒”或“大紅頂戴雙杯請酒”。
雙眼花翎:雙方均伸大拇指,叫雙眼花翎者贏,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雙眼花翎雙杯請酒”;
黃馬褂子:一方伸大拇指,對方伸大拇指和食指,叫黃馬褂子者贏,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黃馬褂子三杯請酒”。如呼“雙杯請酒”就是錯代杯,喝罰酒;
半邊月亮:一方伸大拇指和食指,對方握拳,叫半邊月亮者贏,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半邊月亮雙杯請酒”;
團團月亮:雙方均伸大拇指和食指,叫團團月亮者贏,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團團月亮四杯請酒”,呼雙杯或三杯請酒是錯代杯,喝罰酒;
二五七子:一方伸大拇指和食指,對方伸五指,叫二五七子者贏。對方叫五二七子也贏,不計勝負。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二五七子雙不請酒”或“五二七子雙杯請酒”;
大紅頂戴:一方伸四指(不出大拇指),手心向下,對方伸大拇指,叫大紅頂戴者贏,對方叫頂戴大紅也贏,不分勝負,而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代杯與“頂戴大紅”同;
四紅四喜:一方伸四指,對方握拳,叫四紅四喜者贏,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四紅四喜雙杯請酒”;
雙紅雙喜:雙方均伸四指,叫雙紅雙喜者贏,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雙紅雙喜雙杯請酒”;
九門提督:一方伸四指,對方伸五指,叫九門提督者贏,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九門提督雙杯請酒”;
五二七子:一方伸五指,對方伸大拇指和食指,叫五二七子者贏,對方叫二五七子也贏,不分勝負。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代杯與“二五七子”同;
外侍:雙方均伸五指,叫外侍者贏,叫其它令語者輸,贏者只能呼“外侍雙杯請酒”。
以上拳令中沒有三指手勢,因在划拳時以“高升”起令,故而在划拳中絕不能出三。巧對手勢後,要立即呼出尾語,稱為“代杯”,以上14個令語中,除黃馬褂子三杯、團團月亮四杯外,其餘尾語均為二杯。
劃摶拳也可以品字數,由雙方商定,有“三字清”、“八字二清”和“十字清”。如“三字清”,贏者呼“四紅雙”、“黃馬三”、“團團四”等;“八字二清”,贏者必須呼出八個定數尾語,輸的一方也要應呼,如贏的呼“四紅四喜雙杯請酒”或“內侍內侍雙杯請酒”,輸的應呼“我的”;“十字清”,要加先生二字,如“四紅四喜雙杯先生請酒”。
摶拳拳令要求嚴格,如因錯呼令語、錯代杯和繞口停頓者都要喝罰酒,叫做“窩子”。窩子有紅、白、青、藍等,酒場常用的是紅、白、青、藍四種窩子。紅窩子是拳贏未代杯;白窩子是拳未贏代杯;青窩子是雙方叫法相同,一方代杯;藍窩子是出錯手勢。兩人猜多少拳,在當地一般是劃四個摶拳,也有“摶四叫六”劃“十大拳”的,即四個摶拳,再劃六個叫拳,由雙方商定。
摶拳的酒令,有豐富的清代典章:
內侍、外侍:是清朝的內外侍衛。以領侍衛內大臣品級最高,領正一品。侍衛以御前侍衛等級最高,分為一、二、三等,分別領正三、四、五品,頭飾頂戴花翎,由皇帝直接管理的叫御前侍衛,由御前大臣管理的叫乾清門侍衛,均在宮廷內職守,稱為“內侍”。大門侍衛,領正六品,飾藍翎,由領侍衛內大臣統管,稱為“外侍”,不能入乾清門。
貝子:全稱“固山貝子”,滿清宗室之爵位,貝子位第六等。爵位共十四等,最高等是“和碩親王”,最低等是“奉恩將軍”。
雙眼花翎:清朝官員用孔雀翎製成的帽飾。按品級有單眼、雙眼和三眼之分。清初,花翎只賞給有特恩的大臣,自鹹豐後,凡五品以上都可以戴單眼花翎;有特恩的大臣賞戴雙眼花翎;親王、貝勒等賞戴三眼花翎。六品以下的官員,只準戴用鶡鳥羽製成的“藍翎”帽飾。
黃馬褂子:是清朝的一種官服。凡扈從大臣都可以穿黃馬褂。皇帝出巡,扈從乘輿穿黃馬褂。對有軍功的大臣等,還可由皇帝賞穿黃馬褂子。
九門提督:清朝官名,全稱“提督九門巡捕五營步軍統領”。在清朝時間,只讓滿洲親信大臣兼任,負責北京軍事治安的最高長官,是保護清王朝都城安全的要害職務。因為北京城有九個城門(前三門,東西北各二門),故俗稱“九門提督”。
大紅頂戴和頂戴大紅:頂戴是清朝官員的帽頂裝飾,又稱“頂子”。系用寶石、珊瑚、水晶等製成。官位的高低,頂戴的顏色、質料有所不同,是品級的象徵。
以上均是清朝的官職、爵位和官飾。除此而外,二五七子、五二七子則為單純的對指組數。半邊月亮、團團月亮、四紅四喜和雙紅雙喜為祝願性的用語。
摶拳,原為清代宮廷內部的酒令,清雍正年間,岷州來了一位道台,名叫赫赫,系皇親貴族,曾在宮中久住。外任後,將此酒令帶到岷州(今岷縣)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