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

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

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的名稱源自陳發科嫡孫、陳照奎之子陳瑜(1962年生,陳氏家族第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將在其家族中相傳三百餘年並經陳發科、陳照奎發展定勢的一路及二路炮捶太極拳架,定名為“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簡稱“家傳功夫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
  • 名稱來源:陳瑜
  • 簡稱:家傳功夫架
  • 特點:剛柔相濟,柔中寓剛等
傳承及發展,拳架的特點,

傳承及發展

“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的傳承譜係為:陳王廷、陳汝信、陳大鵬、陳善志、陳秉旺、陳長興、陳耕耘、陳延熙、陳發科、陳照奎、陳瑜。
“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在陳氏第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嫡系傳人陳瑜先生的努力傳播下,在全國各地及海外國家的弟子超過100多人,弟子中傳拳者眾多,各地從習著甚眾。

拳架的特點

家傳陳氏太極拳功夫架分為第一路和第二路。其中,第一路為89式,第二路為72式,也稱炮捶。總體上講,一路柔多剛少,手法較多,比所謂的老架多15式,故為89式。如:中盤、退步壓肘、海底翻花、初收、三換掌等。二路(炮捶)剛多柔少。兩套拳架外形上小巧、緊湊,柔中寓剛開合有致;在內勁方面注重丹田內轉,形之於外即為胸腰摺疊,講究運動的螺旋纏絲,輕靈沉穩。整個套路結構嚴謹,氣勢磅礴,節奏鮮明,靜若處女,發如驚雷,往復摺疊似波濤翻滾,靈動無滯,一氣呵成。
1、纏絲勁明顯,要求處處留心,源動腰脊,用意貫勁於四梢(即兩手和兩足尖),動作呈弧形螺旋,纏繞圓轉,並要做到“一動內外俱動”。
2、剛柔相濟,柔中寓剛,即能打出一種似剛非剛,似柔非柔,沉穩而又靈動的內勁。
3、動作和呼吸運氣相結合,不僅做刀氣沉丹田,而且在練習動作的同時進行“丹田內轉”。
4、快慢相間,即在動作轉換處要快,一般行拳時要慢。
5、拳路架子可分為高、中、低三種,體弱有病這可以練高架子,青壯年體健者則可以練低架子。
6、拳中有樁,樁中有拳,拳樁合一。
7、每一招一式都有他特定的技擊含義,技擊招式精妙連環。
8、胸腰摺疊與身法相結合。
9、套路動作複雜,手法細膩,明勁、小勁、暗勁多,內涵豐富,深不可測,正可謂“一層深一層,層層意無窮”。
10、整套拳陰陽平衡,陰陽互濟,陰陽互根;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即對立又統一;同時還有陰陽不分,混沌的狀態。
11、丹田內轉,以身領手,節節貫穿。下盤沉穩如盤石,中盤靈活如珠,上盤輕如楊柳。
12、拳架中含有易骨、開關節、易筋練法。
13、摔打、擒拿、抓筋、拿脈、反骨、點穴同時兼施並用,使人防不勝防。
14、勁別複雜,手型複雜。具不完全統計,兩路拳140多種勁別,同時發勁也多。據武林界稱,陳發科公祖師在北京傳授這套拳架時,兩路拳154個單式,600多個式子,3000多種發勁,人稱“千手寸觀音”全身無處不混然,全身無處不是手。
15、剛柔相濟,快慢相間,驚閃彈抖。
16、拳架平穩,支撐腿始終彎曲,不挺直,不挺胯。拳架不忽高忽低。
17、突出散打實戰特點。
18、拳架講究內撐外裹,支撐八面。
19、太極拳的攻與防、化與打、引與進包含在一個螺旋的動作之中,從而化打結合,化中有打,打中有化;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對立統一,陰陽互濟。還有,太極拳技法中的順勢借力,從反面入手,勁走三節,打空打回,特別是順逆纏絲、螺旋進擊、松活彈抖等等,都是該拳獨具的特色技擊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