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笙歌放散人歸去

採桑子·笙歌放散人歸去

《採桑子·笙歌放散人歸去》是五代南唐詞人馮延巳描述傷感落寞的一首詞。這首詞於月夜獨處的傷感,抒寫盛宴過後曲終人散的落寞。整首詞意境淒遠,情辭感傷,愁思如涌,淒涼之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採桑子·笙歌放散人歸去
  • 創作年代:五代南唐
  • 作品出處:《陽春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馮延巳
  • 詞類型:散文詩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採桑子
笙歌放散人歸去,獨宿紅樓。月上雲收,一半珠簾掛玉鉤。
起來點檢經由地,處處新愁,憑仗東流,將取離心過橘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點檢:回顧、反思。錢起《初至京口示諸弟》詩:“點檢平生事,焉能出蓽門。”
②離心:離愁。
③橘洲:橘子洲。在今湖南長沙西湘江中,多美橘,故名。酈道元《水經注·湘水》:“湘水又北逕南津城西,西對橘洲。”唐杜易簡《湘洲新曲》之一:“昭潭深無底,橘洲淺而浮。”

白話譯文

剛剛還是笙歌曼舞,轉瞬間,笙歌消歇,眾人散去,只剩我獨宿紅樓舞榭。將珠簾半卷,掛在玉鉤,此時雲兒收起,升起一輪朗月。索性起來,細細地看那些和他共同遊玩過的地方,每一處都引起我的新愁。那東流的河水喲,請將我的一顆充滿離恨的心,捎帶到那心上人所在的桔子洲。

創作背景

盛宴過後,席罷人散,詩人獨宿紅樓(“紅樓”時為南唐宮中的舞榭歌台),時周師壓境,國步日艱,其憂危之念,觸發往事,感到無限傷心,因而創作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上半闋以“笙歌放散人歸去”開篇,可見其著重點不在描寫晚上宴會歌舞之盛況,而在抒發樂器放下,宴會解散,人歸去之後,詞人“獨宿紅樓”的反思。這裡的“紅樓”當為南唐宮中的舞榭歌台。鑒於馮延巳當時的官位,故在宴會散後,參加宴會的人各自歸去,而他卻能“獨宿紅樓”,享受“天子非常賜顏色”(高適燕歌行》)的特殊恩遇。但是,這並沒有使馮延巳產生“紫殿紅樓賞春好”(李白《侍從宜春苑》)的愉悅之情,相反,在“周師南侵,國事岌岌”之際,“憂生念亂,意內而言外”(馮煦《陽春集序》)。“月上雲收,一半珠簾掛玉鉤”(將珠簾半卷,掛在玉鉤,此時雲兒收起,升起一輪朗月,此情此景,令人心寒,令人孤愁)正是“意內而言外”的最佳選擇。
下半闋首兩句“起來點檢經由地,處處新愁”,緊承上半闋,寫出時間的推移,由夜裡“獨宿紅樓”,到次日早晨起來,泛舟離開紅樓。其中“點檢”二字尤足以表現作者“辭學”造詣之深。錢起《初至京口示諸弟》詩中有“點檢平生事,焉能出篳門”之句,這些都說明“點檢”為認真考核之意。馮延巳於此時此地著以“點檢”二字,表明這離去不是毫不經意,而是一棹一回頭,認真考查經由之地的特殊景物,然而感受的卻是每經一處地方,就在心靈深處盪起一波新愁。最後二句,“憑仗東流,將取離心過橘洲。”寫詞人想從這愁苦中擺脫出來。然而,詞旨微幽,必得細細體味,才能領悟。“憑仗東流”,照應首句,點明“起來點檢經由地”是乘舟而行,引出新愁,但是,還要依仗它來拋下這不斷增添的苦愁。“將取”句,則兩處用典,意更深邃。一為“離心”,當取屈原離騷》:“可離心之可同分,吾將遠逝以自疏”之意。一為“橘洲”,當為東流之水中確有長滿橘樹的小洲樹的小洲,因而觸發聯想,借用杜甫詩句:“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嶽麓山道林二寺行》)。抒發南唐將會在歌舞聲中失去江山,自己不如及早離去的感慨,可謂“極淒婉之致也”。

名家點評

清朝·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極淒婉之致。”
唐朝· 錢起《初至京口示諸弟》:“點檢平生事,焉能出篳門。”

作者簡介

馮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詞人。又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今揚州)人。曾任南唐宰相。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作為詞人,他雖受花間詞影響,多寫男女離別相思之情,但詞風不像花間詞那樣濃艷雕琢,而以清麗多彩和委婉情深為其特色,有時感傷氣息較濃,形成一種哀傷美。其詞集名《陽春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