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織女

拜織女

拜織女,中國歲時風俗,每年七夕節舉行。中國民間傳說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拜織女
  • 來源:節日習俗
  • 地區:中國
  • 節日:七夕節
  • 相關人物:織女
簡介,由來,儀式,拜織女,拜魁星,

簡介

作為一種中國民俗文化,節日夜晚,人們或抬頭觀看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偷聽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七夕節,在各地的節日活動內容也各不相同,反正是豐富多彩。不過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這裡略加闡述。
據史料記載,七夕習俗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 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中國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由來

女性認為,織女具有很優秀的技藝,而婦女在“婚姻市場”的價值,除了天生的相貌之外,還要大大依靠某些技藝,包括了廚藝、針線技藝、裝飾家居的技藝、化妝之藝等。她們認為織女具備這種種技藝,所以,在七月七日鵲橋相會時,便會祭祀織女,向織女祈福,祈求巧藝,使自己更具吸引男子求親的價值。
古代待嫁的少女,會彼此組成乞巧會,各自預備一些個別的玩品,用通草、色紙、芝麻、米粒等,製成各種各樣的花果、仙女、器皿、宮室等。在初六的晚上,她們便設好了神壇,等到進入初七,便焚香向天禱告,進行迎仙、拜仙等習俗。在眾多祭品當中有一樣相當特別,那是一個紙制的園盆,稱為七姐盆,這園盆內有紙制的衣服、巾履、脂粉、鏡台、梳篦,每樣東西都有七份,取織女排行第七之意。

儀式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裡,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么,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農曆七月初七,俗又稱“魁星生日”。“魁星”系北斗星宿名。中國民間謂“魁星主文事”。閩東一帶讀書人崇敬魁星,僅次於孔子,於“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拜魁星”儀式亦在月光下舉行,和上述拜織女相類似,所以,在閩東一帶村莊裡居民,若是一家人丁旺盛寬敞的屋子,“七夕”這晚,天井裡往往擺上“拜織女”、“拜魁星”二張香案,仕女聚會一堂,又被分為兩個面面相對不同性別的小天地,非常熱鬧有趣。
“拜魁星”事先要糊一個紙人(魁星):高二尺許,寬五六寸,藍面環眼,錦袍皂靴,左手斜捋飄胸紅髯,右手執朱筆,置案上。祭品隆重不可缺的是羊頭(公羊,留須帶角),煮熟,兩角束紅紙,置盤中,擺“魁星”像前。其他祭品茶酒等隨便。參加拜魁星的,於燭月交輝中進行,鳴炮焚香禮拜罷,就在香案前圍桌會餐。席問必玩一種“取功名”的遊戲助興,以桂圓、榛子、花生三種果乾,代表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以一人手握上述三種果乾各一顆,往桌上投,隨它自行滾動,某種果乾滾到某人跟前停止下來,那么,某人即狀元榜眼或探花;如投下的乾果各方向都滾偏,則大家都沒有“功名”,須重新再投,稱“復考”;都投中,稱“三及第”;其中二顆方位不正——比如桂圓,榛子都不中,只花生到某人跟前,而某人即中“探花”。這樣投一次,飲酒一巡,稱“一科”,而謂“這科出探花”,大家向“探花”敬酒一杯。敬酒的“落第考生”下“一科”繼續“求取功名”,而有了“功名”的不參加。這樣吃吃玩玩,一直玩到大家都有“功名”為止。散場時鳴炮燒紙鏹,“魁星”像也和紙鏹一起焚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