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

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

1941年鄂豫邊區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在鄂豫皖,鄂北分校在孝昌縣小悟鄉何廟村境內,太行分校在河南涉縣,太岳分校在山西沁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
  • 創辦時間:1942年3月
  • 創辦地點:湖北省孝昌縣
  • 培養學員數:5000人
摘要,基本內容,基本經驗,簡要,分類號,正文快照,相關,

摘要

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

基本內容

1942年3月在湖北省孝昌縣小悟鄉何廟村創辦,1945年8月結束,歷時3年半。先後舉辦5期,培養學員5000人。這所學校的前身是新四軍第五師隨營學校。由於地處中原地區,瀕臨長江和武漢,經常遭到日、偽軍的襲擊和進攻,因此一直處在游擊戰爭的環境之中,流動性十分明顯,被稱為“背包大學”。學校的主要負責人,先後有李先念、肖運久、鄭紹文、楊煥民等。

基本經驗

簡要

正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十分校(後簡稱抗大第十分校)的性質和作用,李先念在《我們的大學》一文中已充分肯定:“它是鄂豫邊區英雄兒女的‘萃英堂’!新中國的的‘育才院’!”它為新四軍第五師和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培養造就了大量抗戰建國人才,成為堅持與發展敵後游擊戰爭,鞏固與擴大敵後抗日根據地,奪取抗日戰爭最後勝利的堅強支柱。回顧和總結其歷史經驗,對發揚革命傳統,深化教育改革,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分類號

K265

正文快照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十分校(後簡稱抗大第十分校)的性質和作用,李先念在《我們的大學》一文中已充分肯定:“它是鄂豫邊區英雄兒女的‘萃英堂’l新中國的的‘育才院’l”它為新四軍第五師和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培養造就了大量抗戰建國人才,成為堅持與發展敵後游擊戰爭,

相關

大青山突圍
地點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莊鎮(原馬頭崖鄉一帶)相關: 抗大一分校,陳明,漢斯·希伯,周純全,沂蒙抗日根據地經過簡介: 1941年11月,侵華日軍調集其第十軍團主力和第二十二師團3個混成旅團以及偽軍53000餘人, 由日軍侵華總司令(火田)俊六坐鎮。..
抗大一分校
抗大一分校辦學簡介: 追憶抗大一分校敵後辦學經歷 註:這份初稿是原抗大一分校政委李培南同志於1986年4月口述,戴朋同志整理的 它從1938年成立到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而結束,長達七年之久。經歷了兩次“東遷”,參加過大小數百次戰鬥戰役,先。..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全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其前身是“中國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初改為此名,校址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培養抗日軍事、政治幹部的大學。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他為抗大規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抬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由於敵後抗日鬥爭的需要.根據中共中央決定抗大於1939年7月向敵後挺進,同年12月到達晉察冀,翌年2月到達晉冀豫,1943年3月返回陝北綏德,直至抗戰勝利。
抗大在敵後先後創辦了十二所分校,一分校在晉東南、後遷山東,二分校在晉察冀的靈壽,後返陝北併入總校,三分校在延安,曾改為軍事學院擴後亦併入總校,四分校在淮北,五分校在蘇北,後遷淮南,六分校在山西武鄉,後併入總校,七分校在山西興縣,八分校在淮南天長縣,後改新四軍二師教導團,九分校在南通,後改蘇中公學,十分校在鄂豫皖,太行分校在河南涉縣,太岳分校在山西沁水。1945年10月遷至黑龍江省北安。不久遷往齊齊哈爾,改稱東北軍事政治大學。學員以部隊調乾為主,還招收投入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知識青年,學習內容有馬列主義基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民運工作、游擊戰、中國歷史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雲、李富春都到抗大講課或作報告。抗戰八年,抗大培養了二十萬優秀軍政幹部,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和奪取坑日戰爭乃至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