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文學(打工群體生活的文學作品)

打工文學(打工群體生活的文學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打工文學是指反映“打工”這一社會群體生活的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歌、報告文學、散文、劇作等各類文學體裁。廣義上講,打工文學既包括打工者自己的文學創作,也包括一些文人作家創作的以打工生活為題材的作品。若將其內涵及外延做進一步拓展,它便不僅僅停留在南方,而由南方擴展到內地乃至走向海外。但如果要對打工文學做一個稍微嚴格的界定,那么,所謂打工文學主要是指由工廠打工者自己創作的以打工生活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其創作範圍主要在中國沿海開放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工文學
  • 外文名:Migrant literature
  • 釋義:反映打工社會群體生活的文學作品
  • 屬性:概念
背景簡介,研究專著,深圳情況,代表人物,歐陽一葉,安子,王十月,謝湘南,部分代表作,

背景簡介

“打工文學”是特定的社會制度、經濟生活和文化活動的必然產物,是中國工業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大環境下特有的文學現象。打工文學在當代中國的興起有著複雜的社會文化與文學自身的原因。中國現有幾億“農民工”,這些人的生活,不可能被我們的文學所忽略。真實而藝術地反映打工族的人生境遇和思想情感,必然會成為當代中國人心靈歷程的一個獨特部分。
打工文學

研究專著

2013年2月,柳冬嫵的《打工文學的整體觀察》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這是全國首部“打工文學”研究專著。全書共分五卷,近80萬字。該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廣東省重點文學創作項目的研究成果。
“打工文學”作為現代中國社會轉型的一份特殊的精神紀錄,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在《打工文學的整體觀察》中,作者嘗試運用不同的理論系統和批評方式,從不同的角度考察“打工文學”,將研究對象置於廣闊開放的批評視野,深入揭示了“打工文學”的審美維度和精神縱深,剖析和梳理了“打工文學”所包涵的社會文化信息和獨特的思想命題 。本書的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意義與文學意義,其研究成果,對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和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以及對相關文化決策部門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深圳情況

30年前,懷揣夢想的各地青年湧入深圳。他們帶來了掘起熱土的力量,也催生了一個特有的文學現象:打工文學。 深圳是打工文學的策源地。1984年,《特區文學》刊發了來深打工者林堅的短篇小說《深夜,海邊有一個人》,成為全國打工文學的“頭炮”。
深圳更是打工文學的舉旗者。上世紀90年代起,深圳打工文學作家隊伍迅速壯大,《青春驛站——深圳打工妹寫真》等一系列優秀作品轟動全國。在邁向市場化發展道路的過程中,打工文學根據時代變遷作出適時調整,日漸成熟。如今,打工文學已經成為深圳文化品牌中一張閃亮的名片。
二十多年來,深圳打工文學的發展,是一條由幼稚到成長再到成熟的生命軌跡。
雛形孕育:真情筆觸引發共鳴
打工族背井離鄉,在捲入城市化進程後遭遇種種困境。一方面,他們具有傳統農民文化資源稀少、無力爭取權利等弱勢群體的特徵;另一方面,城鄉差異觸發他們情感錯位,“走出了鄉村,走不進城市”。這些被壓抑的情感成為打工文學崛起的原動力。
自1984年誕生第一篇打工文學作品以來,無數個“林堅”開始動情寫下“別人的城市,自己的文學”,奠定了打工文學日後發展的基石:劉澍泉的《深圳臨時工》多角度解釋深圳幾十萬臨時工的奮發與悲歡;陳秉安的《來自女兒國的報告》書寫20萬女臨時工的愛欲渴求,生動呈現她們的生存圖景;蛇口一工地圍牆上還出現了這樣幾行字:“一早起床,兩腿齊飛,三洋打工,四海為家,五點下班,六步眩暈,七滴眼淚,八把鼻涕……”,成為“打工詩歌”的源頭。
深圳大學教授胡經之這樣評價打工文學的誕生:“它真切地反映了這一龐大社會群體的生存狀態、情感世界與理想追求,以形象、鮮活的文字,記載了當代中國人從傳統到現代、從封閉到開放過程的精神歷程。”
打工文學勃然興起之時,《特區文學》等雜誌開始為這一類文學創作提供廣闊舞台。1988年,由寶安區文化局主辦的《大鵬灣》創刊。這本以反映打工仔生活為己任、追求打工仔文學特色的刊物成為打工文學的“黃埔軍校”,受到廣大打工者的歡迎。戴斌、謝湘南等一批因創作打工文學而引起文壇關注的作家、詩人,其成長都離不開《大鵬灣》的豐厚土壤。
深圳市文聯專職副主席、打工文學研究專家楊宏海認為,在深圳這個外來勞務工遠超過原住民的城市裡,打工文化與打工文學從萌發時開始,就一直受到主流社會的關注和扶持。
羽翼漸豐:第一代作家掀旋風
打工文學在20世紀90年代初迎來了發展黃金期,湧現了以林堅、張偉明、安子為代表的第一代打工文學作家。當時,上海《文匯報》發表了《“打工文學”異軍突起》的文章,稱其“以短、平、快的節奏沖入中國的文壇,掀起一股旋風”。
打工文學(打工群體生活的文學作品)
這是打工文學的高產階段。1992年,海天出版社推出“打工文學系列叢書”,其中包括報告文學集《青春尋夢》,安子的《青春驛站》,林堅、張偉明的《青春之旅》等八部作品。當時擔任《青春尋夢》主編的楊宏海說:“這些作品大都屬於‘社會問題報告文學’。它們以真實性的筆觸、原生態的信息,公開了‘打工一族’鮮為人知的生活,引導讀者了解打工階層乃至整個商品經濟條件下人與人間的新關係,以及勞資雙方既有合作又有鬥爭的社會現實。”
這些飽含真情的作品在打工族間反響強烈,《大鵬灣》僅單期發行量就在10萬份以上。在“打工文學系列叢書”中,長篇紀實文學《青春驛站》尤為值得關注。作者安子通過16個打工妹的故事再現了打工妹的複雜心態和“每個人都有機會做太陽”的執著追求。該作被《深圳特區報》、上海《文匯報》等多家報紙轉載。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彭學明認為,《青春驛站》文字粗糲,故事簡單,其文學性遠遠不及後來鄭小瓊、王十月的作品。“但《青春驛站》巨大的真實性,卻掀起了打工文學的狂潮,這種情感的共鳴,是作品成功的最大因素。《青春驛站》的真情實感,是對披著華麗的文學外衣卻不知情為何物的垃圾作品最大的打擊。”
鯤鵬展翅:新生代向新高度進發
進入新世紀以來,深圳打工文學邁向新台階,崛起了王十月、戴斌、謝湘南等新一代打工作家和詩人。2005年,共青團中央設立了針對進城務工青年的“鯤鵬文學獎”,打工文學已經進入了主流視野。
與上代相比,新一代打工作家開始回歸純文學、用更尖銳的目光觀照生活點滴,意境更深遠,胸懷更大氣。在小說領域,深圳作家王十月是代表人物。他的小說《出租屋裡的磨刀聲》表現異鄉打工者的生存焦慮感和“如履薄冰”狀態,《刺個紋身才安全》、《示眾》涉及打工群體基本權益保障問題等等。他說,自己在剛開始寫作時,心中的讀者就是在工廠打工的兄弟姐妹,“將有沒有感動工友作為檢驗小說好壞的重要指標”。
再看另一陣地——真正意義上的打工詩歌,也脫離了最初形態,登上舞台。謝湘南、安石榴等深圳詩人用“極具‘陌生化’效果的藝術觀照讓我們對打工生活有了立體化的認識,將打工文學的藝術成就推向新境界”。深圳大學副教授黃玉蓉說。
打工文學自身發展的同時,也離不開深圳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有力支持。多年來,深圳市為促進打工文學發展做了諸多有益的實踐。自2005年起,深圳已連續五年成功舉辦“全國打工文學論壇”;2008年,深圳主辦了“全國首屆大型農民工詩歌徵文大獎賽”。
深圳市寶安區作協主席王熙遠介紹,僅寶安一個區,就產生了近300人的打工作家群,其中有近80人經常在省級及省級以上報刊發表作品,這種獨特的“打工文學現象”還引起了中國文藝界的持續關注。此外,全國獨創的《打工文學》周刊也由《寶安日報》推出,創刊一年多以來已發行近80期,為一大批打工文學新人提供了創作平台。
可以說,打工文學早已深深地浸入於深圳的骨髓,成為這座城市的文脈。對於未來,不少研究者認為打工文學會長期發展。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員王為理說:“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才剛剛進入中興階段,打工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持續存在。”另一方面,專家也為它走向新輝煌獻策,著名評論家蕭夏林認為,打工文學應該告別單純的體驗式寫作階段,進入更深層次的研究領域。讓打工文學現象進入大學研究領域,在文學的框架下進行多元、系統的研究。

代表人物

歐陽一葉

青年作家,80後網路作家,打工文學的重量級代表人物之一。迄今為止,打工作家中的創作多為敘事、記事、詩詞或是評論。而歐陽一葉的長篇純文學小說作品《浪子飄》融匯了各家之長,並還遠遠超越之上。讀者們將其稱為名副其實的“打工文學”,“現實”、“真切”、“生動”就是《浪子飄》的象徵代詞,也是8090年代農民工的歷史見證。從世界金融危機企業大批倒閉到全國用工荒,再從富士康員工十三連跳到全國漲薪資熱潮,再到作者創作一共用了十年時間才打造了這部具有標誌性的經典之作。

安子

打工作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安子根據自己八年的打工經歷創作了《青春驛站》、《安子的天空》等十多部作品,激發了一代南下的尋夢人。安子自言“不安分”,上個世紀90年代,她進大學念中文,到深圳廣播電台主持節目,如今,安子還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為深圳人心目中“白手打天下”的傳奇女性。2000年,中央電視台拍攝的中國改革開放專題片《20年·20人》,稱安子為“深圳最著名的打工妹,都市尋夢人的知音和代言人”。

王十月

打工文學的核心人物之一,現為中國作協會員,廣東省作協主席團成員。王十月2000年開始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十月》等刊物發表小說、散文;已出版、發表長篇小說《煩躁不安》、《31區》、《活物》、《大哥》及《無碑》共五部。曾獲團中央、中國青聯頒發的全國首屆鯤鵬文學一等獎,第三屆冰心散文獎等。文學評論家賀紹俊說:“在王十月這裡,打工文學發生了一次蛻變,蛻變之前,打工大於文學,打工統領著文學;蛻變之後,文學大於打工,文學溶解了打工。”

謝湘南

70後代表性詩人。1974年生於湖南,1993年到深圳並開始發表作品,迄今在《詩刊》、《人民文學》、《山花》等刊物發表詩作數百首。其作流露出一個鄉村青年來到現代城市的心路歷程,富有真情而清新自然。2000年,個人詩集《零點的搬運工》入選中華文學基金會“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06年獲廣東省魯迅文學獎。

部分代表作

浪子飄》:歐陽一葉第二部長篇經典職業小說。 簡介:人的心靈里有一扇明亮的窗戶,可以照亮自己,同樣也可以照亮別人。我倚靠著這扇窗凝神探頭向外看去,窗外淅淅瀝瀝的下著大雨,滂沱大雨將滿窗的景色籠罩上了一層濃密的薄紗,顯得格外朦朧。貌似讓我淡忘了以往熟悉的畫面,油然而生的是此時有些陌生而又模糊的雨景。眺望遠處道路上匆匆忙忙的行人,花花綠綠的雨傘遮蔽了他們的上半身,我無法看清他們究竟是誰?只知道他們都是漂泊在外的打工人。
《青春驛站——特區打工妹寫真》:作者安子描寫了16個打工妹在深圳特區的故事,洋溢著勇於開拓的奮鬥精神。這部長篇紀實文學作品於1991年先後在《深圳特區報》、上海《文匯報》連載,1992年被列入海天出版社出版的“打工文學系列叢書”,在打工階層中產生轟動效應,成為深圳文學中第一部北上的作品,被譽為“打工文學的一朵報春花”。
《別人的城市》、《下一站》:《別人的城市》,最早刊發於1990年《花城》雜誌第1期,作者林堅;《下一站》,最早刊發於1989年《特區文學》內刊,作者張偉明。這兩部小說皆表現了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打工者儘管行走於“別人的城市”間有些迷茫,卻在內心深處渴望“下一站”。1992年,這兩部作品和安子的《青春驛站》、黃秀萍的《可厭的風雨夜》獲首屆“深圳青年文學獎”。
打工》:作者郭建勛,小說以深圳改革開放30年為背景,描寫了一群小人物在一個被虛構地方“天堂凹”所經歷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2008年,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天堂凹》,並在全國公映,這是國內第一部由打工者創作的小說改編、拍攝的電影。
《無碑》:王十月以文字為小人物樹起一塊碑,主人公老烏在社會最底層摸爬滾打,但始終堅守正義與良知。這部長篇小說屬中國作協國家重點扶持項目,2009年,該書是廣東省出版集團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推出的精品圖書之一。文學評論家陳福民認為,在《無碑》出現之後,打工文學才真正名副其實起來,打工文學才真正地令人刮目相看。
從農村到城市》:作者紅薯公主生長的環境中,無陽春白雪之高雅,亦無千金名流之風尚,有的只是拼博、只是仰望。為激揚文字、追求夢想,離家打工多年,飽受貧窮之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