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詩

打工詩

打工詩,是描寫或反映打工者工作生活狀況及心聲的詩。打工一詞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從香港傳入大陸東南沿海的,早期多指農村人背井離鄉到經濟發達的城市去工作,進入21世紀已涵蓋所有受僱於人私營企業而收取薪酬的工作者。打工詩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詩詞或詩歌寫作題材,目前作品的內容多以表達農民工現實工作生活中的所感所受為主,它反映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勞動民眾的狀況與心聲

打工詩的作者從期初的打工者自身以所感所受而口口相傳的的打油詩順口溜,發展到以左河水楊成軍柳冬嫵等一大批專業性的詩人作家紛紛加入創作行列,並見諸於報刊之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工詩
  • 類別:現實主義文學
  • 體裁:詩歌、格律詩詞
  • 作品時代: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
  • 作品內容:打工者工作生活狀況及心聲
  • 創作主體:打工者
  • 風格:自由、浪漫、苦情
形成與發展,內容與特點,打工詩的內容,打工詩的特點,打工者的傳聲筒,詩詞作品,格律詩詞,自由詩(詩歌),

形成與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神州大地湧現了工業化城市化的打工大潮,我國億萬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成為打工者,他們背井離鄉湧向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形成了中國一類身份特殊卻數量眾多的打工群體。他們在各個城市中從事不同的工作,卻同時面臨身份尷尬、艱辛的生存環境等難題。打工的日子裡惆悵、孤獨常伴左右,在這種情形下急需尋找內心情感的宣洩口,於是他們將自己的心靈史、情感記和奮鬥歌用文字記載下來,作為他們與城市與社會之間溝通的橋樑,表露他們真實的生活和內心的情感世界,打工詩歌應運而生了。
簡而言之,打工詩歌為打工者立言,打工詩歌是在生存中的現實性寫作和具有群體性的底層寫作,他孕育著一種精神,即苦難、堅韌、抗爭、激情。
進城打工人潮湧進城打工人潮湧
打工詩在20世紀末,其作者基本上是打工者自己,作品的內容則是反應打工者(早期以農民工為主)在現實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問題,所感所受、情思孤獨的狀況與心聲。作品在藝術方面沒有太多的規範與講究,打油詩順口溜性的比較多,大體可歸為詩歌形式。
進入21世紀,打工群體中80後,90後成為主力軍,他們一般具有中國小的文化知識,不僅詩歌創作的隊伍更大而且水準有了顯著的提高。因此,左河水指出:“農民工既是農民工詩詞描寫的對象,也是創作的主力。”所有打工者自己的作品都是最接地氣的,是廣大勞動民眾喜聞樂見的。
特別是隨著中國打工者的力量震驚世界,對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難以言表的影響力,一大批專業詩人作家也加入了打工詩的創作行列,使打工詩的題材更加廣泛,體裁豐富多樣(如詩歌、格律詩與詞、歌詞),作品在藝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愈來愈多地出現在報刊之上。

內容與特點

打工詩的內容

打工詩歌在內容上主要以打工者現實工作生活中的困難與問題為題材,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類,是書寫打工者尷尬的身份處境。
打工者進入一個城市後,得到該城市的承認是十分困難的,特別是農民工,他們是農民卻不再依附土地,他們在城市打工身份證上卻清楚地寫著“農業糧”,甚至絕大多數的城市居民將他們視為造成社會混亂的潛在危險因素。在這種尷尬的身份處境下,此類詩歌散發出一股迷茫、痛苦的氣息。
農民建築工討薪難農民建築工討薪難
討薪問題,社保問題,稅收問題,子女上學問題,父母下葬問題,穿衣蓋房問題等。
詩人以賦的形式鋪成了一系列的問題,“如何不做個農民,如何做回個農民?”這是這群打工者心中最大的困惑,也道明了這群人最尷尬的身份處境。他們中的一些人以直面生活的勇氣訴說著曾經受到的壓力和歧視,通過詩歌表達他們的情感欲求,精神寄託和生存狀態。沒有什麼東西能比它們更真實,更能直擊讀者的心扉。
第二類,書寫的是生存狀態的艱難和困窘。
很多打工者作為一名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不僅得不到保證,甚至還慘遭剝奪。
辮子應約來到工棚,他說:“小保,你有煙抽了?”那盒煙也是偷來的,和棚頂是上一把六四式手槍。小保在床上坐著,他的腿在幹這活兒逃跑時摔斷了。小保想賣掉那把槍,然後去醫院吧自己的腿接上。辮子堅決不讓,“小保,這可是要掉腦袋的!”小保哭了,越哭越凶“看我可憐的!”他說:“我都兩天沒吃飯了,你忍心讓我腿一直斷著?”辮子也哭了,他一抹眼淚“看咱可憐的!”班子決定幫助小保賣槍,經他介紹吧槍賣給一個姓董的。以上所述是震驚全國的,西安12.1槍殺大案的開始``````(伊沙《中國底層》)
這詩描述的是兩個處於最底層被生活逼至絕境的兩個打工者的真實事件,也是12.1慘案發生的起因。詩人伊沙使用戲劇化的對白和層層的追問將真實的事件呈現在我們眼前,可謂觸目驚心,產生一種令人窒息的痛感。如《一些人,一些事》寫的是來時兩人歡歡喜喜,回時一人形單影隻……“謝天謝地,他們遇上了一位好老闆”一句話包含了多少無奈,在我們看來本應是合理的補償卻變成了莫大的恩惠。可想而知在他們的世界中這種悲劇時常發生卻經常得不到合理的處理。
1991年在海南的農民工生活狀況1991年在海南的農民工生活狀況
打工詩歌中的代表作《生活》在這方面將打工者生活的辛酸表現得淋漓精緻 。“鐵”是鄭小瓊的詩歌中時常出現的意象,她將她和她的打工同伴們稱為“鐵”鐵代表著什麼?堅強、沉默、冰冷,這些正是打工者們散發的氣息。沉默如一塊鑄鐵,在無休止的工作中他們喪失了言語的能力,啞語的鐵,他們被生活壓彎了腰,變得沉默而怯懦。原本帶著無限的希望最終也被現實無情的打破,驀然回首,原來那些希望只是一場夢。
第三類,書寫的是關於“家”的內容。
回家這兩個字在打工者的心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並時時散發著神聖且誘人的光輝。上海《新民晚報》“快門快語”的編輯雍和曾寫過以下的話:“回家的路千辛萬苦,回家的人不畏險阻。就算熬上三天三夜,哪怕饑寒交迫,也心甘情願,絕不卻步。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家,都有一條擁抱家人的路。”然而即使交通如何發達的國家,回家對於打工者來說都是一件困難的事。一張窄窄的火車票是打工者和家鄉聯繫的紐帶,然而也正是這張火車票將打工者與家鄉的距離無情的拉遠,它正在見證世界上最大數量的人口遷徙。火車票已經告訴我們:它是時代的一個孽,一個時代的恥,一個時代的痛,一個時代的夢。
當下打工者的真實生活、情感歷程正因打工詩歌而真實的展現在世人眼前,將他們不為人知的世界大膽地呈現於陽光之下。因為作者的真實際遇,所以它們根本不需要誇張、比喻等修飾方式,就能極具震撼力。
第四類,表達個人的情感世界。
打工者,尤其是農民工從山村背井離鄉到千里之遙的大都市,辛苦一年到春節才可以回鄉一次,他們上有父母,下有妻兒,其愛戀情思,離愁別恨往往流露在詩詞之中。既有打工者“月盈夢斷登高望, 滿目樓林不見家。”左河水)的思鄉與牽掛,也有留守婦“一捆家書同枕宿,抱抱讀讀,魂系農家婦。黑夜夢迎千百度,遠天望盡東南路。”(《蝶戀花·農民工之妻》)的離思別戀。當然,還有青少年打工者難捨難分的愛情流露:“別忘我,夢中人,萬千離恨為脫貧。”(《鷓鴣天·少年打工》)。
第五類,打工的成功與喜悅。
打工者也並不是苦難的代名詞,他們也有苦有樂,苦中出樂;他們有悲歡離合,也有艱苦的成功。就農民打工者而言,到了21世紀,由於與第一代農民工在文化水平、社會眼界不同,出現了許多成功的農民工,有的成為全國勞模,有的通過打工有了技術成為了企業家。這一時期打工詩詞的內容也有了拓展。如左河水描寫打工勞模的鷓鴣天詞《打工妹》,寫打工創業成為城市市民的詞《鷓鴣天·農民工創業》。

打工詩的特點

打工詩是詩歌的一種,無固定形式。發源於上世紀70年代初,中國打工詩歌龐雜、浩瀚、廣大、繁紛、以詩歌創作量異常豐富而取勝。但優秀的作品並不多見。打工詩內容多以寫打工生活為主,摻雜個人情緒較多。有低沉,也有激昂的。
源於生活的寫作。見證意識是打工詩歌的一大特徵。由於大部分的打工詩歌作家都來自於打工群體一線,所以他們有著活生生的經歷,他們見證了農民工進城謀生的點點滴滴。打工詩歌的寫作是一種帶有經驗的情感性寫作,深深地融入了他們的血液、呼吸甚至生命,往往帶給人一種揮之不去的親歷感,讓人聽到詩歌和生活的摩擦聲。打工詩歌中那種誠實的原生態敘述,讓我們感受到真相蘊含的力量,以及這種力量給人的內心造成的巨大的震撼感,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是無法如此真實得表達出來的。

打工者的傳聲筒

打工文學的編輯、作家徐東說:打工作家及其作品之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關鍵是因為他們已成為成千上萬打工者的代言人,文學不僅記錄了他們的夢想也記錄著他們的生活。從這一意義上講:打工文學不僅僅是文學,也是一份特殊的精神記錄。如柳冬嫵的《盲流》,整首詩中以“我們”為主人公反覆出現,這裡的我們就是一群無家可歸為了生活四處漂泊的打工者。這裡沒有用“我”而是“我們”很明顯的顯露出詩中所抒發的情緒不是一種“個人意識”而是“群體意識”,它代表的是一群來自不同地方卻遭遇相似、身份相同的打工者。它發出的聲音是來自打工者們內心集體的吶喊。
打工文學作家周崇賢說:“打工文學的崛起在於它的群體性,我們是一個整體,打工詩歌的啟示在於:它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個人,而是群體的命運。平時打工者可能是一盤散沙,到時就是鐵板一塊,具有震撼力。”如《在水果街碰見一群蘋果》:“它們肯定不是一顆樹上的,但它們都是蘋果,這足夠使它們團結,身子挨著身子相互取暖相互芬芳。”詩人將“蘋果”一詞來表示打工女孩,用“它們”來代指蘋果。這些打工女孩或許來自天南地北,但她們懷著同一個夢想在這個城市相聚,她們有著相似的開始,相似的發展或許也會有相似的結局。相似的遭遇讓她們團結在一起,就像詩中所說,身子挨著身子相互取暖相互芬芳。其中一種憐憫的姿態溢於言表。
有打工詩人說:“矗立在中國這塊打工者熱血涌動的土地上,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時時激勵著我們的內心:千百萬打工者背井離鄉,以汗水淚水血水,以青春生命,在屈辱中抗爭,在絕望中夢想,在迷茫中求索,譜寫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打工時代。擁有打工和寫作雙重身份的我們,有理由記錄下來這段歷史,讓同時代的後來者更深刻、全面地了解這個身處社會邊緣的群體。
打工詩歌的意義和價值在於“貼近時代,關注社會底層的生存和命運。”明確的表明了他們的群體立場。這群打工詩人深切的感受到他們是一個整體,他們譜寫的詩歌是底層文學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的是絕大多數打工者的心聲。是打工者的傳聲筒。
第一:打工詩歌是底層文學中的一支,它們將筆頭一致地指向社會底層的人民然而打工詩歌又具有其本身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打工詩歌的作者大多位於打工群體一線,他們書寫的正是他們親身經歷的或者是親自見證的真實的事件。而底層文學的作者大多數都是專業的作家,他們或許因為寫作而深入底層體驗生活,然而親身經歷感卻遠遠不如打工詩歌。
第二:正是由於作者的身份不同,詩歌所表現的情緒也有所不同。大多數底層文學的作品所表露的情緒是對於底層人民的同情和憐憫,打工詩歌則表現的是滿腔的哀怨徐強在《為幾千萬打工者立碑》中將孤獨、迷茫、徘徊、掙扎、絕望、煎熬排成一個直立的碑狀,他在詩中直接喊出:“為什麼我們敞開的喉嚨聲盡力竭發不出聲音,為什麼我們多少被機器吃掉四肢的兄弟姐妹,他們喉嚨發出的聲音喊不回臉朝背面的公道,為什麼勞動法只是舉著利劍的雕塑,只打雷不下雨……”字裡行間全是為打工者們的不公平遭遇流露出的憤怒的情緒。羅德運《劉晃棋,我的打工兄弟》中寫道:為什麼這樣位居膽怯,我們不是現代包身工,我們不是奴隸,為什麼不說一聲“不”,為什麼不把抗爭的拳頭高高舉起?!與其說這是在責備這位膽怯的打工兄弟,不如說這是在控斥這個社會的不公和無情。此類詩歌還有很多。這些詩歌的當中流淌的是為民工代言的憤怒情緒,將民工的身份做了一個集體性的整合,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民工進城遭遇不滿的情緒森林,而不是某一個民工個體的情感流動。這種憤怒根源於城鄉二元的對立意象情緒,對城鄉對立的一種譴責、憤怒。他們作為城鄉之間特殊存在的人群,生存在城鄉夾縫之中,受盡城鄉對立所帶來的痛苦,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因此他們的詩歌在有意無意之中攜帶著強烈的憤怒,這也是打工詩歌最重要的一個特點。
也正是這種憤怒的情緒書寫導致詩歌創作的倫理態度和敘述方式走向片面和簡單化的傾向。這是一種被人性和仇恨奴役的單向度寫作。這種憤怒讓打工詩歌失去了它的豐富性,降低了藝術性。朱光潛指出;一般人感受情趣時便為情趣所羈縻,當其憂喜,若不自勝,憂喜自勝,憂喜既過,便不復再想像中留一種餘波返照。詩人在感受情趣之後,卻能跳到旁邊來,很冷靜地把它當作意象來觀照玩索。這就是好詩應具備的條件:感受情趣而能在沉靜中回味。《命運交響曲》一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推崇,從音樂中能感受到蓬勃的生命的力量,但是如果它至始至終都是一種高漲的情緒,卻反而不能襯托出它的精神內涵,喪失它內在的生命力和藝術穿透力。打工詩歌應提高對自我個體的反思,在走出情緒之後,在沉靜中反思,用一種清透明鏡的心態看待城鄉之間的矛盾,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詩的藝術穿透力。
作為邊緣文化的打工仔的打工詩歌雖然敘述上不夠藝術;思想上不夠成熟,但誰也擋不住它們裡面迸發出來的血性光芒,那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的詩歌,是一份特殊的精神記錄,而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的貧血的矯情之作。而如同左河水等詩人通過間接地對打工及打工人的了解所創作的作品,則是站在整個社會及其發展的角度所表達的一種對農民工身心苦楚的展示、同情與呼喊。

詩詞作品

格律詩詞

掩淚輟學別母親,幾番流浪獲工薪。日暮疲憊如霜打,夜半自讀若踏春。
別忘我,夢中人,萬千離恨為脫貧。仰天長嘯迷濛月,何日天涯返小村?( 《中華詩詞》2014-11期)
鷓鴣天·畢業求職》(左河水)
歷盡寒窗出校堂,萬千期盼系兒郎。天涯應聘茫茫路,壯志經風道道傷。
思女友,夢爹娘,淚凝簡訊訴衷腸!悠悠日月臨年歲,心恐無顏見故鄉。(《中華詩詞》2014-11期)
《鷓鴣天·打工妹》(左河水)
村妹不甘種稻麻,滿揣智巧闖天涯。繡衣出口顯身手,四海街頭飄彩霞。
歐美澳,亞非拉,品牌名起客商夸。時時領創推新品,歲歲登台戴大花。《中華詩詞》2015-4《中國詩賦》
打工行】希和
獨來上海秋已深,世象皆假夢何真。他鄉倍感秋雨冷,新病更覺歸心沉。
曉夢向家曾無跡,高樓盼歸費眼神。人生但有一線路,誰願長入打工門。
萬道磚牆砌楚辛,幾多惆悵度黃昏。異鄉校外兒八歲,留守田間父六旬。
城鎮化,築功勳,險髒不懼懼求薪。醫療社保無承保,緣是鄉籍農戶身。《中華詩詞》2015年03期
《鷓鴣天·老農打工》(左河水)
老漢離鄉為育娃,幾多苦楚在天涯。日修豪宅熬寒暑, 夜宿窩棚受咬扎。
節膳用,戒菸茶,賺了學費備零花。望鄉放眼何方是,四面樓林不見家《中華詩詞著作家典藏》2011-4
《農民工》(薛海兵)
告別父母淚成雙,背起行囊走四方。露宿風餐沙蓋飯,披星戴月土鋪床。
建成樓宇千排秀,鋪就路橋萬里長。汗透衣衫朝復暮,何時能買半間房
《鷓鴣天·農民工》(左河水
幾畝農田難度生,問巡海角作民工。異鄉獨在非為客,作業佳節在險空。
熬酷暑,抗嚴冬,風餐地宿斗蚊蟲。新城汗砌千樓起,何日村房不懼風。(《中華詩詞》2015年04期)
《鷓鴣天·農民工創業》(左河水)
不忍窮鄉度苦貧,出山闖蕩作工人。車間半載當班長,函授三年幾履新。
攻市場,巧經營,立門創業叱風雲 。錦城高宅安居在,探母回鄉是市民。(《中華詩詞》2016-03期)
《打工村》(左河水)
青壯去從工,村幽屋靜空。
田間耕種者,老婦鶴頭翁
《留守婦牽情》(左河水)
嘆山寞寞噬夕陽,羨燕雙雙返木樑。
花謝花開春與夏,幾回夢暖幾回涼。(《中華詩詞》2016-03期)
一捆家書同枕宿,抱抱讀讀,魂系留耕婦。黑夜夢迎千百度,遠天望盡東南路。
花謝花開寒與暑,佇侯凝神,對月遙相顧。春種秋收農事復, 相思更甚比耕植苦。(《中華詩詞》2009-3期

自由詩(詩歌)

《一些人,一些事》(李以亮)
這一位,請允許我略去他的姓名
他和他的新婚妻子去廣州打工,妻子卻永遠的留在了那裡
謝天謝地,他們遇上了一位好老闆
他捧著妻子的骨灰和十多萬的賠償
好了,還需要這樣羅列下去嗎
生活每一天都在繼續,我提他們又有何用
一種主張,,詩歌要更多的面向內心
我也想寫寫我的內心,我相信它值得一寫
但現在我的內心被這樣一些人、一些事,狠狠地占據著
如果我依然無恥地
在那裡我, 我,我,我真的應遠離詩歌。
《渴望定到一張這樣的火車票》(家禾)
車票的時間
不要太早,太早我請不到假
也不要太遲,太遲假期不夠長
最好是工廠放假的次日
如果太匆忙,我怕會把自己遺忘
起點是廣州、
終點是故鄉
在工廠日日夜夜的加班
沒有到過工廠以外的地方
不要隨意更改地址,不然我找不到方向
有沒有座位沒有關係
在工廠我已習慣站立
站著,只要能抵達故鄉
這樣一張窄窄的火車票
裝載三年來母親的盼望
預定我三年來回家的打算
那個一張窄窄的火車票
每年一盼 年復一年
那一頭母親白了鬢髮
這一頭我長長的耐心磨損了青春。
《盲流》柳冬嫵
被命運所推,我們的走動,改變了路得形狀,
鐵欄和我們構不成秩序
脹裂的背包泄露出,無數有聲有色的遭遇
陌生的面孔一閃而逝
幻想如一些紅紅綠綠的氣球,那么容易嘭地一聲破碎
我們的臉都很憔悴
踮起的腳跟起起伏伏,轉過身去冰不意味著撤退
在異鄉,我們注定是一群睜眼瞎子
反覆推敲人生占卜命運
所有的去向都是試探
移動的腳不得不小心翼翼
生命的岔道上總生出某種開始某種結局。
《生活》
我的姓名隱進了一張工卡里,
我的雙手變成了流水線的一部分,
身體簽給了契約。
頭髮正由黑變白,
剩下喧譁,奔波加班薪水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