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逆注

手逆注,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別名臂中,治癱3。位於前臂屈側正中線,腕橫紋上6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心包經郄門穴上1寸,左右計2穴。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前臂掌側骨間神經。主治癔病,狂癇,哭泣,前臂疼痛,上肢麻痹或痙攣,胸脅痛等。直刺0.5-0.8寸;可灸。

基本介紹

  • 別名:臂中,治癱3
  •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
  • 隸屬經絡:經外奇穴
  • 主治:癔病,狂癇,哭泣等
  • 功能:安神定驚,通絡止痛
  •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 主要配伍:配水溝治癔病等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手,人體器官之一,此指前臂;逆,接受之意;注,輸入、輸注。該穴位於手厥陰心包經上,有接受輸送其經氣,平定癲狂的作用,故名。

功能作用

安神定驚,通絡止痛。

定位

位於前臂屈側正中線,腕橫紋上6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心包經郄門穴上1寸,左右計2穴。

解剖

在掌長肌,橈側腕屈肌之間,有指淺屈肌,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主治

癔病,狂癇,哭泣,前臂疼痛,上肢麻痹或痙攣,胸脅痛等。

操作

直刺0.5-0.8寸,局部麻脹,並可擴散前臂或上至肘部;灸3-7壯,或溫灸5-15分鐘。推拿常用拿法、一指禪推法、掐法等。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神經病,精神失常,癔病,上肢麻木、疼痛,上肢麻痹,手指麻木腫痛等。

配伍

配水溝或配神門、太沖治癔病;配曲池、手三里治上肢病;配天鼎、尺澤治臂叢神經痛;配承山治腓腸肌痙攣;配膻中催乳;配足三里、承山(穴位注射)治不安腿綜合徵;配養老、神門、手三里、抬肩、合谷透勞宮、內關透外關等治療腦血管意外;配肩髃、曲池、合谷、環跳、足三里治類風濕關節炎;配曲池、合谷治上肢偏癱及前臂神經痛;配曲池治膝關節痛等。

相關論述

《備急千金要方》:“狂癇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壯。穴在左右手腕後六寸。”
《中國針灸學》:“左手腕後六寸。灸三十壯。主治癔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