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球(球類運動)

手球(球類運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手球,是一種起源於歐洲的球類運動。基本上,手球好似足球加橄欖球的混合物。同時,手球的一些規則是由籃球的規則轉變發展而來的。

1917年,柏林體育教師海澤爾認為當時流行的足球、橄欖球運動以“追逐”和“爭奪”為主要特色,體現了男性固有的陽剛氣質,所以一定要設計一種能夠表現女子特點的運動和比賽,手球就這樣誕生了。當時的規則規定:不能用腳踢球、不能進行身體衝撞和扭扯、接球需要充滿著女性的嬌柔氣息、傳球也需要在對手止步之後才可以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球
  • 外文名:Handball
  • 起源:丹麥和德國
  • 外表:似足球和籃球的混合物
  • 規則:主要由足球和英式橄欖球規則轉變
發展歷史,全球發展,中國發展,技術變革,身高,速度,技巧,戰術,特點,比賽規則,競賽規則,主要罰則,觀賽禮儀,使用器材,技術介紹,進攻技術,防守技術,守門員技術,戰術介紹,進攻戰術,防守戰術,比賽項目,男室外世錦賽,女室外世錦賽,女室內世錦賽,獎牌榜,著名運動員,巴西,丹麥,德國,日本,法國,中國,

發展歷史

全球發展

19世紀末,捷克斯洛伐克、德國、丹麥等國出現類似手球的遊戲。1917年德國柏林體育教師海澤爾(M.Heiser)為女子設計了一種集體遊戲,規定運動員只能用手傳遞或接拋球,雙方身體不得接觸。
1919年柏林另一位體育教師舍倫茨(K.Schelenz)對海澤爾的遊戲有所改進,規定持球者傳球前可跑3步,允許雙方身體接觸。
1920年制定競賽規則。1925年德國與奧地利舉行首次國際手球賽。後逐漸在世界各國開展。1928年舉行首屆世界男子手球錦標賽,1957年起舉辦世界女子手球錦標賽,手球比賽最初每隊運動員為11名,又稱十一人制手球。1965年改為每隊7名運動員。男、女手球分別於1972年和197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雖說手球普及全球,但在奧林匹克中的隊制手球,在美國則只是新掘起的而且常有身份、名稱上的問題。
全球各地大部人都稱此為"手球",但在美國已有另一種運動是同一名稱的了。大部分的美國人若在聽到隊制手球都會聯想到那種參加者在一個四面牆,天花板加地皮所形成的球場內用手把硬球彈向牆壁使彈回的球類運動。但這一觀念並不正確——毫無疑問,隊制手球並不是對著牆的。(附註: 所以手球的英文名有時叫"Handball" 亦有時叫"Team Handball") 手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球場運動,很好玩而且即使只是觀賽亦很刺激。首次觀賽的人形容手球就好像是用手去拿足球般,但他們亦都會發覺當中不少有些相近籃球水球冰球曲棍球的原素。
參加者以及觀賽者兩都享受手球那種快而且不斷續的節奏,那身體接觸(碰撞)和守門員救波當兩隊——每隊是由六位場中隊員和一名守門員組成——用他們天生的個人技術如跑步跳躍拋擲以及接球。手球在一九二零年未時起源於歐洲,與籃球在美國冒起的時間相當(現今在全球都普及了)。
國際手球總會(International Handball Federation [IHF] 成立於1946年) 現今已有一百三十六個會員國和一千二百萬(12 Million)個登錄球員。男子手球是在一九七二年的慕尼黑奧運會中加上的,經過三十四年的不在,而女子手球則在接著的下一屆,一九七六年的滿地可(蒙特婁)奧運會中加上。在過往的四年中,美國的女子隊在Pan American Games中奪標,在上一屆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得第八名。而男子隊則在Pan American Games中得第四名,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得第九名。

中國發展

中國的手球運動始於50年代中期的廣東。1955年,位於廣州的解放軍體育學院將手球列入教學計畫,在國內率先開始手球教學與訓練。隨後,北京體育學院等一些院校也開展了手球運動的教學。80年代初期,國內高水平的手球隊多至30餘支。手球在國內約10個省市和解放軍開展。
中國手球運動也曾有過光輝的歷史。1960年,組建不久的廣州部隊和安徽隊曾戰勝過來訪的世界亞軍羅馬尼亞男子手球隊。1979年,中國加入國際手球聯合會。1982年和1984年,中國男女手球隊曾分別獲得亞運會冠軍和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銅牌。
在所有同場對抗的球類項目中,手球是最青睞亞洲人的了。在中國女子曲棍球獲得世界冠軍以前,所有同場對抗球類項目中,亞洲人只在手球項目上獲得過世界冠軍。
韓國女子手球隊曾經獲得奧運會2金2銀和世界錦標賽1金的好成績,韓國男隊也曾獲奧運會銀牌。韓國是名符其實的手球強國。同為亞洲人,中國運動員與韓國運動員在形體上非常相似,韓國的經驗,這樣的比賽給中國手球啟示。
1982年至1995年,中國與韓國女子手球隊交戰12次,成績為2勝2平8負。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女子手球隊與韓國隊打成平手,獲得洛杉磯奧運會銅牌,韓國獲得亞軍。
1986年,中國女手在第9屆世界錦標賽上獲得第9名,韓女手獲第11名。爾後,中韓兩國女手差距逐漸拉開。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我女手獲第6名,韓女手獲冠軍。
1992年,中國女手因負於日本隊而沒有取得奧運會比賽權,韓女手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再奪金牌。95年,中國女手在世界錦標賽上沒有進入前12名,而身材和力量條件都不如我隊的韓國女隊,卻再次奪得冠軍。
1996年是中國手球翻身的一年,女子手球遏制住多年的滑坡,在奧運會上獲第5名。男子手球15年來第一次戰勝韓國隊,首次獲得世界錦標賽的入場券。
但是,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國的集體競技項目發展艱難。各集體球類項目水平出現滑坡,手球運動也不例外。當前,中國手球運動後備力量奇缺,手球水平起伏很大。
在98年曼谷亞運會的手球比賽中,中國男女手球隊僅分別獲得第6和第4名的成績。2000年沒有進入奧運會。
由於受到亞洲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韓國的競技體育環境也在變差。原來手球運動開展得挺好的一些俱樂部解散了一些手球隊。使韓國手球運動受到不小的衝擊。2001年在法國男子世界錦標賽上,韓國男隊獲第9名。同年在義大利舉行的女子世界錦標賽上,中國女隊獲得第11名,韓國女隊獲第15名。
2002年亞洲錦標賽和亞運會,中國女子手球隊均獲得第三名。而中國男隊在2002年亞運會上僅得第七名。
西亞的男子手球運動發展也很快,已經對東亞形成了很大的威脅。當前亞洲的手球強隊,男隊有韓國、日本、科威特沙特的;女隊有韓國、朝鮮、日本和中國。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中,中國女子手球隊歷史上第一次獲得該項目的亞運會金牌。

技術變革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民辦手球運動史上一次最大的變革時期。這次變革主要是在規則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極大地限制了粗野兇狠的簡單打法,促使技戰術進行了有效的革新,為手球運動的長遠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變革後的主要趨向表現在:

身高

在1988年的世界錦標賽上湧現出許多兩米以上的高大隊員,僅蘇聯隊就有四名兩米以上的高大隊員。這些高大隊員奔跑速度快、動作靈活,憑藉其身高優勢,在攻守上給對方造成很大威脅。現代手球比賽的高空爭奪十分激烈,因此,身高已成為運動員選材的重要條件之一。

速度

手球比賽的突出特點是速度之爭,快速則成為取勝的重要因素。快速不單單表現在反擊速度上,而且在陣地進攻方面,已改變了以往的定位打法,實行快速穿插、多位打法,加快了配合的速度,縮短了陣地進攻的時間。快速進攻促使防守速度的提高。要保證有效的攻擊,進攻速度必須超過防守的運動速度。因而,攻守速度相互促進、不斷的發展著。速度在今後手球運動發展中將永遠占主導地位。

技巧

快速穿插、移動進攻,要求運動員個人技術必須全面。隨著隊員在場上的快速移動、穿插攻擊,其進攻的職能也要不斷變換,後衛可能手插入底線攻擊,邊鋒也可能跑到外線射門。因此,必須掌握多位置進攻的技術,掌握多種多樣的射門方式,並善於運用多種假動作。由於進攻中不斷變換位置,所以打破了組織隊員與單純攻擊射手的界限,要求運動員做到既能射門得分,又能巧妙的傳球,掌握全面的個人技術與運用技巧。

戰術

戰術打法更加機動靈活,戰術運用更具有針對性
進攻中採取大幅度的傳球轉移,隊員不停地移動穿插,擴大了進攻的點和面。當前外圍遠射距離已超過10米,由於外這射攻擊的加強,為內線製造了更多的攻擊機會,形成了強外助內的機動進攻。
外線隊員經常插入內線攻擊,增加了內線的攻擊實力。內線進攻的加強又給外圍創造了較多的攻擊機會,又起到了強內助外的戰術作用。外圍攻擊的加強迫使防守兵力向中間收縮,使邊鋒獲得較多的攻擊效益。邊鋒的戰術行動牽扯防守陣線拉長,有效的策應外線切插進攻。如此,形成了各位置之間的多種有效的戰術配合,豐富了戰術方法,使戰術更加機動靈活。同時,各優秀隊結合自己的特點,在戰術的運用上更具有針對性。如南斯拉夫隊則用自己靈活快速的腳步移動,採用了“3——2——1”防守戰術,擴大了防守範圍,有效地遏制對方外圍遠射,並能切割外、內線的聯繫,極大地削弱了對方的進攻威力。蘇聯隊採用的一線防守,把幾名兩米以上的高大隊員部署在中間,憑藉其高度,居中封堵來自正面的進攻,伺機反攻。高度與速度,技術全面與技巧熟練及靈活多變的戰術打法是今後手球運動發展的主要趨向。

特點

手球其實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因為除了個人的技術之外, 全體的合作亦非常重要。因為這項運動的速度快,若要打得有力的話, 除了要求很好的體力及過人的技術外, 合作亦是另外最重要的一環。
手球可說是一種適合很多不同年齡階段人士參與的活動。它是一種“全民運動”。手球適合中學生,對於大學生也同樣適合。手球的特徵是球的體積小, 很容易控制,因此也較易發揮出球之勁力。場地面積的要求亦較小。球例簡單, 危險性不大。運動量適宜, 不會過分多或少, 全身的筋骨都有活動到。機動性與衝擊性強。

比賽規則

競賽規則

時間
手球比賽時間分為上、下半時,各為30分鐘;中間休息時間通常為10分鐘。上、下半時每隊各有一次暫停(只有本方獲有持球權,方可獲得暫停時機,即向記錄台遞交暫停申請牌),暫停時間為1分鐘。
如果在正常比賽時間結束時雙方打成平局,而競賽規程要求必須決出勝方,則在休息5分鐘後進行決勝期的比賽。決勝期由兩個5分鐘組成,中間休息1分鐘(雙方交換場地)。
如果第一個決勝期後仍為平局,休息5分鐘後再進行第二個決勝期的比賽。第二個決勝期仍為兩個5分鐘,中間休息1分鐘。如果第二個決勝期後仍為平局,將選定一方球門進行擲罰7米球,以決出勝方。即雙方各出5名隊員,分別依次擲罰;如仍為平局,則將進行1對1擲罰,直至決出勝方。
球隊
奧運會手球比賽每隊只允許報名15名隊員,每場比賽在記錄表報名登記14名隊員。所有進場人員應遵守在本方換人區進行換人的原則,如違反此規定,違例隊員將被判罰出場2分鐘。
比賽時,上場隊員為7名,其中6名為場上隊員,場上必須自始至終有1名守門員。被認定為守門員的隊員可以隨時成為場上隊員,同樣,場上隊員也可以隨時充當守門員。守門員服裝顏色要與場上隊員明顯區別,隊員號碼不變。
比賽中的任何時間內場上隊員都不得超過7名,剩下的7名為替補隊員,必須坐在替補席上。坐在替補席上的還有隨隊官員,如領隊、教練、隊醫等,總數不得超過4人。隨隊官員中必須指定1人為"球隊負責人",僅允許該官員與計時員/記錄員講話,或在必要時與裁判員講話。
隨隊官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場地,如違反此規定將作為非體育道德行為受到處罰。手球運動員的號碼規定為1~20號。規則沒有規定運動員必須使用哪一個號碼,但按照習慣,守門員通常使用1號、12號和16號。

主要罰則

手球規則規定,只允許守門員進進球門區,不允許攻守雙方隊員進進球門區獲利。但進攻隊員在完成射門動作,球出手後進進球門或防守隊員在不獲利的情況下,進進球門區可以不受罰。
違例
手球規則規定,允許進攻隊員持球走3步,運球後還可走3步,持球不得超過3秒。如違犯,將被判違例。手球比賽中雙方換人不需經過記錄台和裁判員允許,只要遵守在本方換人區內,先下後上原則即可。如違犯,則違例的隊員要被判罰出場2分鐘,並在受罰時間內其他隊員不能替換,即場上減員。
犯規
手球規則允許防守隊員用張開的手臂進行防守,用手撥開對方手中的球,但不允許用拳頭擊打對方手中的球。防守隊員可以用身體阻擋對方持球或不持球隊員的移動;可以用彎曲的手臂從正面接觸進攻隊員。但不允許使用推、拉、抱、撞、打、絆等動作,不允許故意向對方身上擲球。
處罰
手球競賽規則對犯規動作判罰的最大特點,主要是體現在逐步升級的原則。對採取犯規動作的行為,判罰的程度要逐步加重。
手球競賽規則,對運動員犯規的處罰有4種:警告、罰出場2分鐘、取消比賽資格、開除出場。球員被罰出場的球隊可在2分鐘罰時後由替換人員上場。根據犯規時的情況,可判給對方自由球或7米球。手球比賽由兩名權力相等的裁判員共同負責,裁判員在臨場執裁中使用18種標準手勢。
隊員故意違反下列九項中的任何一項者,即:
a.踢或企圖踢對方隊員。
b.絆摔對方隊員,即在對方身後或身前,伸腿或屈體絆摔或企圖絆摔對方。
c.跳向對方隊員。
d.猛烈地或帶有危險性地衝撞對方隊員。
e.除對方正在阻擋外,從背後衝撞對方隊員。
f.打準企圖打對方隊員準向對方吐唾沫。
g.拉扯對方隊員。
h.推對方隊員。
隊員犯有下列五項犯規中的任何一項者,即:
1.裁判員認為其動作帶有危險性,例如:企圖去踢守門員已接住的球。
2.當球並不在有關隊員控制範圍之內時,目的不是為了爭球而用肩部去做所謂的合理衝撞。
3.隊員不去踢球而故意阻擋對方者,例如:在球與對方之間跑動或用身體阻擋對方。
4.衝撞守門員,但下列情況除外:
a.守門員抓住球時;
b.守門員阻擋對方隊員;
c.守門員在本方球門區以外。
5.比賽中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時:
a.以手控制球後向任何方向持球、拍球或向空中拋球再接住,行走4步以上而未使球進入比賽狀態。
b.持球後在行走4步過程中及其前後,雖已使球進入比賽狀態,但未經罰球區外的同隊隊員或罰球區內外的對方隊員觸球前,根據第5(c)條的情況自己再次用手觸球。
d.裁判員認為由於戰術上的目的,有意停頓比賽,延誤)比賽時間而使本隊獲得不正當的利益。
隊員出現下列情況時,應被警告並出示黃牌:
f.比賽開始後,隊員進場或重新進場加入比賽或在比賽進行中離場:意外事故除外),不論哪一種情況,事先未經裁判員示意允許者。
g.如果裁判員暫停比賽執行警告,則由對方在暫停比賽時球的所在地點根據第十三章的具體情況,踢間接自由球恢複比賽。
h.如犯規隊員另有更嚴重的犯規情節時,則應按規則的有關規定判罰。
i.隊員連續違反規則。
j.用言語或行動對裁判員的判決表示不滿者。
k.有不正當行為者。
除發生更嚴重的犯規外,隊員的行為屬上述最後三項中的任何一項者,應給予黃牌警告,並判由對方在犯規地點根據第十三章的具體情況踢間接自由球。
6.裁判員認為隊員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罰令其出場並出示紅牌:
a.犯有暴力行為
b.嚴重犯規。
c.用污言穢語或進行辱罵
d.經黃牌警告後,因犯規又被給予第二次黃牌警告
因罰令隊員出場使比賽暫停,如該隊員並未違反其它規則時,則應判由對方在犯規地點根據第十三章的具體情況踢間接自由球。

觀賽禮儀

手球運動是一項快速連續、激烈的對抗性球類集體項目。
在觀看比賽時,一般要提前入場並就座,這是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最起碼的尊重;舉止要文明,著裝應得體;不要出現侮辱性的語言或向場內亂扔雜物的現象;飲料、食物最好是軟包裝的,垃圾要用方便袋或紙袋自行帶出;要注意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失控。
北京奧運會手球場北京奧運會手球場
比賽中攻守轉換瞬間即逝,在激烈的對抗中,雙方身體接觸頻繁,只要持球隊員身體沒有失去平衡,仍能控制球並繼續進攻,裁判員就不會中斷比賽。
在激烈對抗的手球比賽中,場上緊張的氣氛會強烈感染觀眾,同時,觀眾也應對運動員在場上的頑強拼搏精神給以掌聲鼓勵。
手球比賽中,進攻隊員之間的傳接球花樣繁多,多樣、準確的射門動作更是令人賞心悅目。各種各樣的魚躍、倒地和滾翻射門技術,在手球比賽中屢見不鮮。防守隊員的封擋球、堵截進攻,以及守門員神勇的撲球救險使得比賽精彩紛呈。
對手球運動了解不多的觀眾,可從這些方面欣賞,並對隊員精彩的傳球配合、成功的射門,以及出色的防守報以熱烈的掌聲。同時,還可以領略到雙方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友好舉止和文明禮儀。
對手球有一定了解和精通的觀眾,除欣賞運動員個人的攻防技術外,還可從全隊整體戰術運用的層面上觀賞手球比賽。
在比賽場地內禁止吸菸,手機要關機或設定在振動、靜音狀態。
在比賽進行中,觀眾應服從組織安排,儘量不要站起來或來回走動,也不要大聲談笑、嬉戲;要為運動員打出精彩的球而歡呼喝彩,但不要因運動員一時的失誤而起鬨發出噓聲,要能同時欣賞雙方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在運動員罰球時,觀眾最好保持安靜,不要擾亂運動員的情緒,罰球後再喝彩鼓掌。
比賽結束後,退場應有序,應禮讓老弱婦幼先走,不要擁擠,始終做文明觀眾。

使用器材

場地
手球比賽場地為長方形,長40米,寬20米,長界線稱邊線,短界線稱端線。
端線包括球門線(球門柱之間)和外球門線(球門的兩側)。球場兩端線中央各放置一球門,球門前各有一扇形的球門區和一個比賽場區。場上的線均屬於它們各自界定的場區的一部分,球門線為8厘米寬,其餘各線為5厘米寬。
比賽場區周圍應有安全區,離邊線至少1米,離外球門線至少2米。國際手球聯合會規定了手球場地地板的標準,但必須得到國際手聯的正式批准和授權方可使用。
手球比賽用球需得到國際手聯的正式批准並印有認可標誌。國際手聯標誌為彩色,高3.5厘米和OFFICIAL BALL(正式用球)字樣。字樣為拉丁字母,字型高1厘米。
奧運會男子手球採用3號球,周長58~60厘米,重425~475克;女子手球採用2號球,周長54~56厘米,重325~400克。
球門
球門位於各自球門線的中央。球門內徑高2米,寬3米。球門套用同樣的木質、輕金屬或合成材料製成。球門橫樑和立柱的截面為8厘米×8厘米。球門由對比鮮明的兩種顏色(相間為20厘米,通常為黑色和白色、藍色和白色或紅色和白色)漆成,必須牢固地置於地面。球門立柱的後沿應與球門線的外沿齊平
球門內應縛掛一張網,使擲進球門的球不會立即彈回。在球門後1.5米處,應掛一張寬9~14米,高5米的垂直擋網。

技術介紹

進攻技術

進攻技術:包括傳接球技術、射門技術、突破技術和運球技術
傳接球技術:傳接球是手球比賽中隊員之間有目的地轉移球。比賽中多採用單手傳球,根據出手部位、移動方式和動作結構的不同,分為原地、行進間、跳起的單手肩上傳球、單手體側傳球、甩傳、低手傳球、背後傳球、頸頭傳球等。而接球多是雙手接不同高度的球。如接高球,接平球,接低球。
射門技術:射門是得分的唯一手段,也是手球最重要的進攻技術。射門的方法很多,歸納起來有:支撐射門,即有一隻腳或兩隻腳支撐在地面的射門,如原地射門、墊步射門、交叉步射門、跑動射門等;跳起射門,是為了爭取空間優勢和縮短距離擺脫防守隊員的封擋,向上或向前跳起的射門技術;倒地射門,是為了擺脫防守擴大射門角度和接近球門,採用身體極度前傾,在失去身體重心平衡的狀態下,倒地完成射門。另外,根據出球部位還可分為高手射門、肩上射門、體側射門、低手射門和反手射門。
突破技術:是持球隊員運用合理的移動技術超越防守人的方法,具有很強的攻擊性,不僅可以直接射門,還可以打亂正常防守,為同伴創造進攻機會。根據突破的方向和動作結構的不同,分為同側突破、異側突破、跳步突破和轉身突破。
運球技術:是控制球的隊員1次或多次按拍從地面反彈起來的球的動作方法,持球隊員通過合理運球可以調節和銜接個人技術,擴大活動範圍,提高技術運用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運球分為直線運球和變向運球等。

防守技術

防守技術:包括防守對手、封球、打球、搶球、斷球。
防守對手:是防守隊員運用合理的移動技術搶占有利位置,利用身體以及適當地藉助手臂阻撓和破壞對手進攻的行動。防守對手是個人防守技術的綜合運用。分為防守持球隊員和防守無球隊員兩種。
封球技術:防守隊員選擇正確位置,利用手臂和身體來封擋對方射門球。用這種技術可以直接把球封住獲得反擊的機會,或者封擋住一定的角度,同守門員配合,破壞對方射門的準確性。封球技術有正面封球、側面封球、跳起封球等。
打球技術:防守隊員用單手突然準確地打掉對手控制著的球。分為打對方手中球和打運球兩種。
搶球技術:爭搶不屬於任何一方的球。如搶封擋下來的球,搶守門員擋回和球門柱彈回的球等。關鍵是積極搶站有利位置。
斷球技術:防守隊員在準確判斷的基礎上,採用快速地移動截獲對方傳球。斷球是發動快攻的最好時機,成功率高。斷球一般有橫斷球和縱斷球。

守門員技術

守門員技術:包括基本姿勢、位置選擇、移動和擋球等技術。
基本姿勢:守門員為了及時封擋不同方向射向球門的球,保持能隨時向任何方向快速移動的姿勢。
位置選擇:守門員的位置選擇是封擋射門角度的關鍵。通常守門員應站在球門線前0.5米球和兩球門柱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的分角線上。
移動技術:守門員根據場上球的不停轉移,為保持好正確的封擋角度,就必須不斷地調整自己所處的位置,這就需要移動,守門員的移動技術有滑步、上步、跨步、跳步、交叉步等。
擋球技術:守門員在移動選位的基礎上封擋對方射向球門的球。一般有手臂擋球、腳腿擋球和手腳配合擋球等技術。

戰術介紹

攻守雙方在進攻和防守時,根據手球運動的規律而確定的集體協調配合的組織形式。分為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兩部分。

進攻戰術

包括進攻基礎配合和全隊進攻戰術。
①進攻基礎配合:是2~3人之間的簡單配合。這是全隊進攻戰術的基礎,常用的有交叉換位、掩護、突破分球。
②全隊進攻戰術:分為全隊快攻戰術和全隊陣地進攻戰術。快攻戰術是最有效的進攻手段。

防守戰術

包括防守基礎配合和全隊防守戰術。
①防守基礎配合:2~3名防守隊員之間組成的防守配合方法,常用的有關門、換防和補防配合。
②全隊防守戰術:包括防快攻戰術和全隊陣地防守戰術。防快攻戰術是在進攻失敗後全隊立即有組織地轉入防守,首先要防守對方的快攻。陣地防守戰術主要是區域聯防,每個防守隊員按照預定的防守隊形,分布在球門區線前的範圍內,根據對方的攻擊距離、攻擊方式和攻擊點,進行有組織地聯合防守。

比賽項目

男室外世錦賽

年份 舉辦地冠軍亞軍 季軍 殿軍 5 6 7 8
1966 奧地利聯邦德國民主德國 奧地利波蘭瑞士 荷蘭1963 瑞士 民主德國 聯邦德國 瑞士 波蘭 奧地利 荷蘭以色列美國
1959 奧地利 德國 羅馬尼亞瑞典奧地利瑞士 丹麥匈牙利
1955 東德 聯邦德國 瑞士捷克瑞典 南斯拉夫 薩爾 瑞士 法國
1952 瑞士 德國 瑞典 瑞士 奧地利 丹麥 荷蘭
1948 法國 瑞典 丹麥 瑞士 法國
1938 德國 德國 瑞士 匈牙利 瑞典 羅馬尼亞 捷克 波蘭 丹麥

女室外世錦賽

年份 舉辦地 冠軍 亞軍 季軍 殿軍 5 6
1960 荷蘭羅馬尼亞奧地利 德國 荷蘭 丹麥 波蘭
1956德國羅馬尼亞 德國匈牙利奧地利 南斯拉夫 法國
1949 匈牙利 匈牙利 奧地利捷克法國

女室內世錦賽

年份 舉辦地 金牌 銀牌 銅牌
1957 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南斯拉夫
1962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 丹麥 捷克斯洛伐克
1965西德匈牙利 南斯拉夫 西德
1971 荷蘭 東德 南斯拉夫 匈牙利
1973 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羅馬尼亞 蘇聯
1975 蘇聯 東德 蘇聯 匈牙利
1978 捷克斯洛伐克 東德 蘇聯 匈牙利
1982 匈牙利 蘇聯 匈牙利 南斯拉夫
女子手球比賽女子手球比賽
1986 荷蘭 蘇聯 捷克斯洛伐克挪威
1990 韓國 蘇聯 南斯拉夫 東德
1993 挪威 德國 丹麥挪威
1995 奧地利/匈牙利 韓國 匈牙利 丹麥1997 德國 丹麥 挪威 德國
1999 挪威/丹麥 挪威 法國 奧地利
2001 義大利俄羅斯挪威 南斯拉夫
2003克羅地亞法國 匈牙利 韓國
2005 俄羅斯 俄羅斯 羅馬尼亞 匈牙利
2007 法國 俄羅斯 挪威 德國

獎牌榜

男子 女子
時間 屆數 舉辦城市 金牌銀牌銅牌金牌 銀牌 銅牌
1936 11柏林德國 奧地利 瑞士
1972 20 慕尼黑 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 羅馬尼亞
1976 21蒙特婁蘇聯 羅馬尼亞 波蘭 蘇聯 民主德國 匈牙利
1980 22莫斯科民主德國 蘇聯 羅馬尼亞 蘇聯 南斯拉夫 民主德國
1984 23洛杉磯南斯拉夫 聯邦德國 羅馬尼亞 南斯拉夫 韓國中國
1988 24漢城蘇聯 韓國 南斯拉夫 韓國 挪威 蘇聯
1992 25巴塞隆納獨立國協 瑞典 法國 韓國 挪威 獨立國協
1996 26 亞特蘭大 克羅地亞 瑞典西班牙丹麥 韓國 匈牙利
2000 27悉尼俄羅斯 瑞典 西班牙丹麥匈牙利 挪威
2004 28 雅典 克羅地亞 德國 俄羅斯 丹麥韓國烏克蘭
2008 29北京法國冰島克羅地亞 挪威 俄羅斯 韓國
2012 30 倫敦 法國 瑞典 克羅地亞 挪威 黑山西班牙

著名運動員

巴西

馬克-桑托斯,Maik Ferreira dos Santos

丹麥

克里斯滕森,Lars Christiansen
努德森,Michael Knudsen

德國

弗里茨,Henning Fritz
馬庫斯-鮑爾,Markus Baur

日本

海道衛秀,Kaidou Morihide
宮崎大輔, Myaziki Daisuke

法國

拉克拉貝爾,Alexandra Lacrabere
皮諾,Allison Pineau
雷諾,Amandine Leynaud
貝特朗-基爾,Bertrand Gille
埃格隆,Camille Ayglon
布爾戴,Cedric Burdet
范帕里-托雷斯,Christine Vanpays-Torres
坎普,Christophe Kempe
帕蒂,Cédric Paty
納爾西斯,Daniel Narcisse
卡拉布,Daouda Karaboue
迪納爾,Didier Dinart
吉約姆-基爾,Guillaume Gille
溫德林,Isabelle Wendling
阿巴蒂,Joel Abati
費爾南德斯,Jérôme Fernandez
阿巴洛,Luc Abalo
圖恩卡拉,Maakan Tounkara
西納特,Mariama Signate
圭古,Michaël Guigou
卡拉巴蒂奇,Nikola Karabatic
尼吉塔姆,Nina Kanto Njitam
吉瑙爾,Olivier Girault
鮑杜安,Paule Baudoin
特爾維爾,Raphaëlle Tervel
埃爾布萊徹,Sophie Herbrecht
卡諾,Stéphanie Cano
奧梅耶,Thierry Omeyer
尼古拉,Valérie Nicolas
佩克-羅蘭,Véronique Pecqueux-Rolland

中國

陳積,Chen Ji
叢海航,Cong HaiHang
崔磊,Cui Lei
崔亮,Cui Liang
范潔,Fan Jie
郝可鑫,Hao Kexin
黃冬傑,Huang DongJie
黃紅,Huang Hong
雷素芬,Lei Sufen
李安,Li An
李兵,Li Bing
李和鑫,Li HeXin
李薇薇,Li Weiwei
劉桂妮,Liu Guini
劉姜,Liu Jiang
劉金蘭,Liu JinLan
劉曉妹,Liu Xiaomei
劉贇,Liu Yun
劉孜鵬,Liu Zipeng
欒征,Luan Zheng
苗青,Miao Qing
沈萍,Shen Ping
孫來苗,Sun Laimiao
談淼,Tan Miao
田劍俠,Tian Jianxia
王嬋嬋,Wang Chanchan
王瀧,Wang Long
王旻,Wang Min
王莎莎,Wang Shasha
王曉龍,Wang Xiaolong
王星,Wang Xing
韋秋香,Wei QiuXiang
吳雯絹,Wu WenJuan
吳亞楠,Wu Yanan
閆亮,Yan Liang
閆美珠,Yan MeiZhu
葉強,Ye Qiang
于格麗,Yu Geli
翟超,Zhai Chao
張耿,Zhang Geng
張驥,Zhang Ji
張麗,Zhang Li
張星,Zhang Xing
張枝青,Zhang Zhiqing
張志宇,Zhang Zhiyu
鄭永利,Zheng YongLi
周小堅,Zhou Xiaojian
祝捷,Zhu Jie
朱聞欣,Zhu WenXin
朱昕晨,Zhu Xinch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