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縣誌

慶雲縣誌

1983年版《慶雲縣誌》的編撰歷時4個寒暑,數易其稿,上承1840年,下至1980年,初稿約90萬字,最終幾經刪增,定稿約45萬言。在篇目設計上除按傳統設卷次外,採用編、章、節三層次結構,採用記、志、傳、圖、表、錄等綜合體裁,以志為主。除序言、前言及地圖、照片外,即是正文,分7卷:大事記、概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人物,各章節已橫為主,縱橫結合,比較全面而準確地反映了慶雲縣近一個半世紀的歷史風貌,成為一部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社會主義新方誌。

基本介紹

  • 書名:慶雲縣誌
  • 定價:560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第一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
修志說明,出書簡介,成書過程,盛事修志,勢在必行,新志新體例:“出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縣內資料蒐集下村入戶,外地採訪南下北上,新志面世廣受好評,

修志說明

自明初至萬曆六年(1578),慶雲三次修志,俱未梓。明萬曆六年(1578)由知縣柯一泉主修,楊州鶴編纂,十卷刻本。清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十九年(1680)、嘉慶十四年(1809) 、鹹豐四年(1854)四次修志。民國3年(1914)、民國20年(1931),由邑人陸軍中將、東邊鎮守使馬龍潭兩次捐巨資修縣誌,均為四卷石印本。 新編《慶雲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縣誌》 1979年初始修,蒐集文獻資料1000餘萬字,於1981年5月寫出初稿, 計90餘萬字,八易其稿,歷時5年,於1983年12月出版,是山東省第一部新縣誌。本志上限為1840年,有的溯至史事發端;下限為1980年。全書分大事記、概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人物等7卷,卷下設編,總計26編。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鹹豐年間慶雲縣境全圖鹹豐年間慶雲縣境全圖
慶雲縣位於山東省北部與河北省交界處,隋開皇六年(586) 置縣,初名無棣。明洪武初年,無棣縣廢。洪武六年(1373)重新置縣,易名慶雲縣,相沿至今。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隸屬滄州。1958年鹽山、慶雲、孟村三縣合併,稱孟村回族自治縣,不久改稱鹽山縣,隸屬天津市。1961年恢復慶雲縣。1964年底由河北省劃歸山東省德州專署轄,縣治遷於今址(解家集東)。全縣總面積502平方千米,為華北平原的一部分,由黃河沖積而成,地勢平緩、稍有起伏,微向東北傾斜。有漳衛新河、馬頰河德惠新河三條大河流經縣域。 屬於暖溫季風氣候, 光照充足, 氣候溫和,四季分明。1980年, 有漢族、回族、滿族、水族4個民族,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9%。總人口238808人。 慶雲縣有豐富的農業資源,是魯北重要的糧食產區。蔬菜品類齊全,盛產白菜、芹菜、香菜等,除內需外,重點銷往京、津、唐及東三省等大中城市,被譽為京津地區的“南菜園”。特別是當地產的大葉香菜,歷史上曾為貢品,莖大葉肥味香,產量高,是重要的蔬菜產品。果品類有小棗、蘋果、桃、梨、杏、山楂等。其中,尤以小棗最為著稱。慶雲是金絲小棗的重要產區。種植棗樹歷史悠久,始於商周、興於漢唐、盛於明清。據明清縣誌載∶“邑民以蒔棗為業,青疇綠野,彌望儘是棗林。”縣境有一株老棗樹, 據傳為隋末唐初所植,樹周長3.8米,龍乾虬枝,至今仍根固葉茂,年可收棗百餘斤。新中國成立以後,大力發展棗樹種植、加工業。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已形成造紙、紡織、建材、化工、機械電子、化工和農產品加工等十大支柱行業。城建、交通、郵電、電業等基礎設施有很大發展。這些都在經濟卷中得以充分敘述。 慶雲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歷史上曾有捻軍、義和團等多次農民起義。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慶雲人民進行了前仆後繼的鬥爭。1926年即建立了第一個農村中共黨支部;1934年爆發了震動冀魯的馬頰河罷河工抗暴政鬥爭;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擁軍支前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了搶救歷史資料,忠實地記錄下可歌可泣的鬥爭歷史,修志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涉足全國十餘個省, 數十個大中小城市及全縣300餘個村莊,廣徵博採,蒐集了大量的文字及口碑資料。在政治卷中特設民主革命鬥爭紀略一編,進行了詳細記述,人物卷中記述革命烈士的功績,專設革命烈士英名錄一章,以昭後代,對有貢獻的在世人物,其事跡分別記入有關篇章。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歷次政治運動,也特設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紀略一章,進行了詳細記述,為後世留下了可貴的資料和寶貴的經驗教訓。縣誌未單設軍事卷,其內容分述於政治卷有關篇章特別是“紀略”中。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新編《慶雲縣誌》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出書簡介

《慶雲縣誌》初版於1983年,是山東省第一部新修縣誌。《慶雲縣誌》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努力,完成縣誌初稿,約合90萬字。後又經四年的數易其稿,經過“增、刪、調、並、改”,刪繁補漏,以43萬字定稿,於1983年5月交付印刷,當年12月出版發行。
1983版1983版
慶雲新縣誌出版後,引起了巨大轟動,成為當年一個重要的文化事件,當時山東省委給予了 “具有開創之功”的高度評價,它的出版,為新中國縣誌編纂積累了寶貴經驗,當時全國先後有23個省的70多個縣市200餘人到慶雲取經,絕大多數地方縣誌均延承了《慶雲縣誌》的體例。

成書過程

盛事修志,勢在必行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使全黨工作重心實現了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使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也為文化的發展創造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社會秩序穩定,經濟形勢轉好,客觀使得新型地方志的編纂具備了社會條件。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我們黨一向重視研究舊志和編輯新志工作。早在1941年《中共中央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中就曾經規定“收集縣誌府志、家譜,並加以研究”,1956年,周恩來總理主持擬定的 《十二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草案》中,也提出重新修編各地方志的任務。但後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而一度停頓。1980年4月,胡喬木同志在中國史學大會上,又提出了加強地方志研究、編撰等任務。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慶雲舊縣誌最後一次大型編修是在1914年,此後截至新中國成立的那段歷史時期,風起雲湧,我黨領導了波瀾壯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時期,慶雲縣上千名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1926年,中共冀南特委劉格平在楊莊子建立了魯北第一個黨支部,繼而又創建農民武裝冀南農民自衛軍,進行了共產黨北方武裝鬥爭的早期嘗試;1934年慶雲黨組織領導了震驚華北的馬頰河大罷工;1937年“七七事變”後,慶雲人民組織抗日救國軍,率先打響了山東抗日第一槍。八年抗戰中,慶雲成為冀魯邊抗日模範根據地,慶雲曾榮獲 “陳毅模範擔架連”稱號。
新中國成立後,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慶雲又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直到 “文革”結束以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改革開放的偉大轉折。到上世紀80年代,近70年的歷史畫卷,一直沒有得到系統而有效的記錄。編纂一部反映慶雲縣全貌的歷史文獻,把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慶雲人民創造的英雄業績進行全面反映,把分散的、歷史的、現狀的各種資料收集起來,加以核實、整理,保存史料,鑑往知來,已然是勢在必行。

新志新體例:“出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

粉碎 “四人幫”後,時任慶雲縣委宣傳部長的趙玉秀,深知搶救歷史資料的重要性,曾多次向縣委建言編修縣誌,得到當時縣委書記董涌的大力支持。1978年底,慶雲縣委決定修撰縣誌,縣委召開全縣三級幹部會議進行了籌備,縣廣播站對此進行了廣泛的宣傳發動。1979年3月,慶雲縣抽調10多名文化幹部成立了慶雲縣誌編撰委員會。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後人負責的態度,新縣誌編纂過程中,編撰委員會確立了 “補史之缺,參史之錯、詳史之略,續史之無”的原則。
縣誌的編修面臨著重重困難。在烽火連綿、戰亂頻仍的年代,形成文字的資料極為有限,資料的蒐集點多面廣,工作量極為繁重。另外,縣誌的編撰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整個山東省還屬首次,舊時的縣誌體例顯然不符合時代要求,但又沒有新型的地方志可以借鑑,業務上並沒有編志機構進行指導,可以說是 “無章可循”。
困難面前,慶雲縣誌編撰委員會沒有退縮, “摸著石頭過河”,邊乾邊摸索,採取了 “出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的辦法。蒐集資料越多越詳細越好,之後再進行分類,由此開始了縣誌編撰之路。
慶雲縣誌的編撰,首先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思想,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把人員大致分為概況組、歷史組、人物組,擬定出編寫體例和綱目,之後深入基層調查採訪,廣泛徵集資料。
資料蒐集是縣誌編撰的基礎,只有掌握了豐富而詳實的資料,縣誌編撰才能經得起時間檢驗。慶雲縣誌編撰過程中的資料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面訪、信訪、社會調查,蒐集活素材;二是查閱舊志、檔案、報刊、文獻,廣泛蒐集文字資料;三是吸收專業志等的精華。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縣內資料蒐集下村入戶

蒐集資料說來容易,做起來難。時代所限,現成的史料少之又少,慶雲黨的許多革命工作在當時的情形下,時常處於秘密狀態。這就為資料的查找核實帶來了巨大困難,只能是從一點切入,採取 “順藤摸瓜”式進行採訪,再藤藤纏繞網成一個面,面面相沿組成慶雲的一個歷史環節,任何環節的缺失都不能使史料形成有機的整體。
採訪當年參與編寫慶雲縣誌的人員時,他們多數會提到張連福。他主要負責慶雲縣境內第一手資料的查詢、收集。那時的張連福已經53歲,從東辛店鄉黨委副書記的位子上離休,縣裡請他到史志辦參與編撰縣誌張連福一口答應下來,並主動提出不要任何報酬。從此,張連福下村入戶,開始了他的 “第二次革命”。為了弄清慶雲第二次淪陷的準確時間,1979年的夏天,他多次騎腳踏車到河北省鹽山縣慶雲鎮 (舊慶雲縣城駐地)調查取證。當地民眾說,那時都在逃亡,連命都難保,誰還顧得了記這些。張連福沒有失去信心,經過9次取證挖掘,最後訪到河北省鹽山縣西關村村民胡寶章的妻子,她說,在第二次日本侵略者占領縣城的那天,他們一家逃到杜家村姐姐家,過了三天,就生了孩子,根據孩子的生日可推算出慶雲城淪陷的時間。為進一步取證,他又向省史志辦求助,最後通過省里同志的幫助,查到了當時出版的報紙,根據報紙上報導對慶雲縣城淪陷的時間進行了進一步印證。
慶雲縣誌慶雲縣誌
張連福以這種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和幹勁,把全縣381個村中有由來的100多個村莊都解釋清楚了。為調查資料,他幾乎到了忘我的程度。那年農曆臘月十七,張連福踏著厚厚的積雪去30多里外的小胡樓村,調查全國林業勞動模範胡芳田1958年的事跡材料。中午時分開始往回趕,可路上的積雪開始融化,腳踏車沾滿了泥,他就扛著腳踏車一步一滑往回走。在快到縣城時,天已快黑了,這時的張連福又凍又餓,他實在堅持不住了,停下車躲進路邊深溝里,他原本想休息一會馬上走,沒成想竟然迷糊著了。恰逢一個賣烤地瓜的老農路過此處,見路邊停著一輛腳踏車,溝里卻躺著一個人,忙下去看個究竟。當得知張連福為下鄉查資料被困時,趕忙從烤地瓜爐子裡拿出兩個熱氣騰騰的地瓜,讓張連福趕緊吃了回家。張連福說: “要不是那兩塊烤地瓜,我或許就凍死在那深溝里了!”當他回到縣城時,已是下半夜了。

外地採訪南下北上

蒐集內部資料不容易,其實到外地採訪更不容易,當時的條件下,吃住、通訊、經費等都存在著諸多困難。因為沒有通訊工具,不能提前預約,每次外出採訪只能是“碰”運氣,如果到了那裡能找到人當然最好,而三四天找不到人是常有的事。通過周密計畫,外出採訪組張連生、高福和、楊修田、田書明等一行4人,開始了南下北上外出採集資料的征程。
南下的第一站是上海。到上海的目的是採訪冀魯邊區根據地的情況,上海有一位老幹部曾是當時根據地的負責人。抵達上海後,採訪組傻了眼。因為他們只知道這位老幹部家住上海市江西路,具體到是江西南路、北路,還是中路就不知道了。於是他們分頭挨家挨戶地打聽,從早晨到晚上都沒找到,四個人卻累得腰酸腿疼,腳底磨起了血泡。直到第二天,才找到這位老幹部的家,還非常不巧,他去北京開會了,他們又苦等了4天,才與這位老幹部見上面,採訪了第一手資料。
出門在外不容易,在計畫經濟年代出門更不容易。外出採訪組每人每天補助五毛到八毛錢,吃飯、坐公車全包括在內。每到一處,他們下火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著縣委的介紹信到登記處登記,看有沒有合適的旅館可住。當碰不到旅館住的情況,沒有辦法,他們只能找個浴池去住,大型浴池只要一毛錢到兩毛錢。雖然住浴池便宜,但非常不方便,因為浴池要到晚上十一點多才停業,這時才能住進去,早上七八點鐘就早早被攆出來。
除了住宿,在外吃飯也是一大難題。那個年代,糧食定量供應,在飯店吃飯要收糧票,但各省市的糧票不統一,兌換全國統一糧票又有限制。雖然接受採訪的老幹部盛情相邀,請他們吃飯,但他們卻不敢在人家多吃,要知道,突然家裡增加4個人,連吃上兩頓飯或許這個月他家就不夠吃的了。所以,他們只能去吃便宜的小飯店。吃小飯店也不容易,那時飯店少得可憐,他們跑了一天,好不容易找到個小飯店,但吃飯時又要搶座位,想借吃飯時休息一下也是一種奢望。4個人一個座,輪流坐著休息一會兒。吃完了飯也不能多歇一會兒,因為旁邊時常站著好幾個人在等你的座位了,不得已只能到大街上坐一會兒,商量下一步的工作計畫。
採訪組南下的最後一站是杭州,從上海、南京、寧波到杭州,一路採訪下來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比預計的時間要長得多,身上僅有的600元經費也所剩無幾。在杭州採訪完,他們竟然沒了回家的路費。於是他們給家裡拍電報要求匯錢過去,可當時最快的是電匯,仍然需要3天時間。這樣一來一回,一星期後,採訪組才收到家裡匯來的救命錢。等待匯款的一星期,為減少開支,他們只能窩在旅館裡,一天吃兩頓飯。
除了南下,採訪組還北上天津、北京等地進行了資料蒐集。採訪組先後走訪了省內外50餘個縣市、20多個大中城市、縣內150多個大隊,訪問了城鄉民眾800人次,參調檔案1300餘宗,整理當行材料320餘份,發出徵集史料公函80餘封,收到材料4萬餘字,整理資料700餘萬字。掌握了一大批鮮活的第一手資料,蒐集到了大量的歷史研究材料。

新志面世廣受好評

1979年主要是收集資料時間,1980年則進入整理、編寫階段。10多名編撰人員擠在縣委大院的六間平房裡,開始整理資料。不分嚴寒酷暑,不分晝夜,加班加點地伏案勞作。有一年夏季的一天,從清晨開始雨就下個不停,上午人們上班時發現縣誌編撰辦公室的屋頂上竟然冒出了一把傘。原來,負責編寫縣誌張連生早早來到辦公室,發現屋頂漏了一個洞,水直往下滴,就把雨傘支到了屋頂上,而自己則把桌子挪到門邊,埋頭寫著縣誌。就這樣,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努力,完成縣誌初稿,約合90萬字。後又經四年的數易其稿,經過“增、刪、調、並、改”,刪繁補漏,以43萬字定稿,於1983年5月交付印刷,當年12月出版發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