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媒體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慢時代”悄然來臨,“慢媒體”也隨之興起,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慢電視”、“慢新聞”。這裡的“慢”其實講究一個精緻與細緻,深度與廣度。“慢電視”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2009年挪威廣播公司(NRK)的《卑爾根鐵路:分分秒秒》(也算是“慢電視”節目的開山之作),以及2013年NRK在黃金時段直播一堆柴火從點燃到熄滅的全過程。“慢新聞”就是對新聞進行全面分析全面報導,甚至可以擯棄新聞的時效性,報導一段時間甚至幾年前的“新聞”。

“慢媒體”的興起是人們對於“慢節奏”生活的嚮往,更是人們學會追求深度的一個體現。在信息冗餘的環境下,“快”的價值已經在慢慢衰減。在新媒體時代,不再是追逐越快越好,而是越深越好、越慢越好。只有慢起來,報導才可能真實、專注、深入,才可能給讀者帶來更深刻的分析、更全面的視角。

很長時間以來,對“快”的追求占據著主流價值觀。口號年代的“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時間就是金錢”是從意識形態出發對速度的讚美;香港捷運里自動扶梯“左行右立”的俗成法則是速度追求日常化的表征。要論影響最大的,還是“積體電路晶片的電路數目每兩年翻一番”的摩爾定律。這條時至今日依然生效的定律直接催生了信息爆炸的全球化社會,讓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成為最大的資訊平台。
2010年,德國“慢媒體宣言”的發起人薩比里亞·戴維(Sabria David)聯合貝內迪克特·科勒(Benedikt Kohler)、耶爾格·布魯姆德里特(Jorg Blumtritt)二人,在他們共同的部落格上公開發布了一份包含14條綱領的宣言。慢媒體宣言的核心概念則同樣強調所謂“持續性”:一味地榨取、膚淺地消費以及追求迅速贏利都與可持續媒體水火不容。
根據慢媒體捍衛者們的觀點,像《brand eins》和《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都是具有持續性的“慢”媒體代表。部落格寫手們認為,這些雜誌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它們的發行時段以及單個的讀者本身。讀者們能感受到媒體人在製作內容時所抱持的態度,並願意為此多花一些錢。
當過度追求速度與數量令資訊泛濫喪失精準,客群變得沒時間思考,人們開始行動——反抗資訊。就像工業化的快餐被等同為垃圾食品,令“慢食主義”抬頭;高速節奏的城市生活讓鄉村化的“慢生活”回歸;“慢媒體”也在網際網路上應運而生。“快”帶來的並不總是“好”。海量資訊不僅直接提高了傳播的硬體成本,大量冗餘信息給檢索和信息接收帶來的不便更讓人難以忍受。網際網路的普及讓傳媒無遠弗屆,甚至可以快到與事件的發生同步,仿佛“楚門的世界”降臨,滿足知道分子們淺嘗輒止的資訊需求和無孔不入的八卦欲望。但當真正的大事件突發時,今日之電子科技根本不足以彌補傳統媒體的遲鈍乏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