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班傑明·布里頓

愛德華·班傑明·布里頓,布里頓男爵,(英語:Edward Benjamin Britten, Baron Britten,1913年11月22日-1976年12月4日),英國作曲家、指揮家鋼琴演奏家,他是20世紀古典音樂的重要人物。也被認為是英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由於他的出生日和相傳掌管音樂的主保聖人聖西西里亞(Saint Cecilla)的聖日相同,因此有人認為他有過人的音樂才華是上天所賦於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德華·班傑明·布里頓
  • 外文名:Edward Benjamin Britten, Baron Britten
  • 出生日期:1913年11月22日
  • 逝世日期:1976年12月4日
生平與創作,少年時代,早期職業創作生涯,赴美及返英,戰後時期,中後期創作,代表作,擅長類型,作品整理計畫,

生平與創作

布里頓的樂曲種類算多樣化,而他的歌唱類作品(不論是歌劇、合唱曲、獨唱曲還是宗教合唱)及管弦樂配器都是被公認為相當出色的。這與他的合作夥伴及情人彼得·皮爾斯甚有關連,皮爾斯不但為布里頓提供了大量創作靈感,亦是作為他各類型歌唱作品首演的演唱者。布里頓所完成的13出歌劇,除了第1出《保羅·班揚》(或譯作《吹牛大王》)外,其他所有的男高音主角都是由皮爾斯所擔任。同時,由於布里頓自少已在教會中獻唱,因此亦創作出不少具水平的宗教合唱作品。
布里頓的代表作為數不少,大致可按早、中、後期創作來劃份。早期的代表作有《簡易交響曲》、《弗蘭克·布里奇主題變奏曲》、《靈光集》、《交響安魂曲》、《聖誕頌歌》、為男高音、圓號和弦樂團所寫的《小夜曲》等;中期則有《彼得·格賴姆斯》等多部歌劇、《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為男高音、7件獨奏樂器和弦樂團所寫的《夜曲》、《戰爭安魂曲》等,晚期代表作則有為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契所寫的《大提琴交響曲》、第2,3號大提琴組曲,以及多首以聖經內容為題裁的教會寓言劇。

少年時代

布里頓於1913年生於英國東南沿海薩福克郡洛斯托夫特小鎮(Lowestoft),父親是一名牙醫,同時也是一位有才華的業餘音樂愛好者。母親亦是一位優秀的業餘女高音,因此他童年時代就已經接觸音樂,並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並嘗試作曲。開始師從布里奇(Frank Bridge)學習作曲,16歲時進入皇家音樂學院,師從艾爾蘭(John Ireland)學習作曲。在這期間,他受到了佛漢·威廉斯(Ralph Vaughan-Williams)的鼓勵。他亦有學習鋼琴中提琴。後來他亦以鋼琴家的身份作演出。
布里頓於少年時代所創作的作品大都沒有編號,據統計,這段時期的作品或者樂曲片段數量多達八百多份。較著名的是於1930年所創作的童貞女的讚美詩(A Hymn to the Virgin )。而第1首獲出版並符有編號的作品,是為室樂團所寫的《小交響曲》(Sinfonietta),1934年,為英國廣播電台合唱團(the BBC Singers)而寫成的《有一嬰孩誕生了》(A Boy was Born,作品3)以及畢業習作《簡單交響曲》(A Simple symphony,作品4),令布里頓開始在樂壇引起了注意。

早期職業創作生涯

畢業後,布里頓主要為電影創作電影配樂。在1935到1939的四年中,他相繼完成十六部電影配樂,這些經驗幫助他後來的歌劇創作。1937年5月,他受指揮家尼爾(Boyd Neel)的委託,為三個月後的薩爾茨堡音樂節創作一首弦樂作品。布里頓只用了十天的時間,便把新樂曲定了初稿,再多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配器,7月12日正式把樂曲寫好。這首作品,便是以啟蒙老師布里奇的一首弦樂四重奏中的主題所寫成的《弗蘭克·布里奇主題變奏曲》。
同年他還認識了男高音彼得·皮爾斯,後者成為他音樂創作的合作夥伴和情侶。

赴美及返英

1939年他和彼得·皮爾斯跟隨詩人奧登(W. H. Auden)前往美國。在美國他創作了輕歌劇《保羅.班揚》(Paul Bunyan)、《小提琴協奏曲》、《靈光集》(Les Illuminations)、《安魂交響曲》(Sinfonia da Requiem)等。在美期間,布里頓有機會與作曲家科普蘭見面,科普蘭的作品亦成為啟發布里頓在美創作的一大因素。
1942年他和皮爾斯決定返回英國(而奧登則選擇留在美國),在回英的航程中,布里頓完成了兩首重要的合唱作品:分別是取材自奧登的詩歌,以音樂守護者聖西西里亞為題的《聖西西里亞讚美歌》(Hymn to St. Cecilia),以及《聖誕頌歌》(A Ceremony of Carols)。兩人回到英國後,隨即向當局申請免服兵役(最初布里頓的申請並不獲批准,後來經抗訴後得直)。及後布里頓便開始撰寫其第2出歌劇《彼得·格賴姆斯》(Peter Grimes),並且找來劇作家斯萊特(Montagu Slater)撰寫劇本。這套歌劇於1945年6月7日倫敦首演,獲得了好評。然而,這卻引來一些反對的聲音,認為以英文演譯歌劇而非慣常的義大利語德語,實乃“難登大雅之堂”。這些言論都導致布里頓後來漸漸放棄了倫敦的劇院。

戰後時期

二戰結束後,人民的生活開始回復正常。1946年,布里頓應當年英國教育部的委託,為一套介紹管弦樂團及樂器的教育影片中創作音樂,於是他運用了二百多年前的另一位英國作曲家浦塞爾(Purcell)的歌劇《摩爾人的復仇》中的一段迴旋曲(Rondeau)為主題,再以此主題寫成變奏曲和賦格曲,而每一段變奏均用上不同的樂器。這首樂曲便是《浦塞爾主題、變奏及賦格曲》(Variation and Fugue on a Theme of Purcell),又或是更廣為人所熟識的名稱-《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同時,經歷過那些反對以英語演出歌劇的奇怪言論,布里頓決定自行創立了“英國歌劇團”(English Opera Group),專門演譯英語歌劇;又於翌年(即1948年)創辦了著名的“奧爾德堡藝術節”(Aldeburgh Festival),這個音樂節首演了不少布里頓和其它英國作曲家的作品,至今每年六月都會舉行。
1950年代是布里頓的歌劇黃金時期,作品有《比利·畢特》(Billy Budd)、慶祝英女皇伊莉莎伯二世登基的《格洛麗安娜》(Gloriana,或稱《榮光女皇》)、《碧廬冤孽》(The Turn of the Screw)、《挪亞方舟》(Noye's Fludde)及改篇自莎士比亞同名戲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1953年,適逢伊莉莎伯二世登基,布里頓獲封為名譽勛位(Order of the Companions of Honour,CH)。
1957年他和皮爾斯到東方旅行,對印尼甘美蘭音樂和日本能劇音樂產生興趣,早在留美時間,布里頓便初次接觸佳美蘭。他後期的作品,亦 加入具東方風情的要素,如芭蕾舞劇《寶塔王子》(The Prince of the Pagodas)、一系列的宗教寓言劇-《麻鷸河》(Curlew River)、《熾烈燃燒的火爐》(The Burning Fiery Furnace)及《浪子》(The Prodigal Son)等。

中後期創作

雖然布里頓把大部份精力都放在歌劇及其他類型劇樂上,管弦樂和室樂的產量較少,但每一首都是精煉之作。當中首推創作於1961-62年,為考文垂大教堂(Coventry Cathedral)重建而應邀委約的大型合唱曲《戰爭安魂曲》,另外繼作品31的《小夜曲》後,再為皮爾斯所創作的室樂聯篇歌曲《夜曲》。
1960年代,他認識了兩位俄國重量級音樂家: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和羅斯卓波維契並成為好友,布里頓為羅斯卓波維契創作了多首大提琴作品。包括有C大調大提琴奏鳴曲(1960)、大提琴交響曲 (Symphony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1963) 及三套大提琴獨奏組曲 (1964-1971);至於蕭士塔高維契,布里頓把《浪子》題獻給他,蕭士塔高維契亦將受《戰爭安魂曲》所啟發的《第14號交響曲》回獻給布里頓。此曲於1970年由布里頓親自指揮,作蘇聯以外的首演。1965年,布里頓再獲頒發功績勳章(Order of Merit,OM)。
踏入1970年代,布里頓的健康開始轉差,創作量亦變得疏落,但他依然能完成兩齣歌劇:《歐文.溫格瑞夫》(Owen Wingrave)和《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另外《第3大提琴組曲》、《第3弦樂四重奏》和聯篇歌集《英國民歌組曲》也是他晚期的重要創作。
1976年7月2日被授予終身貴族,進入上議院。不久之後,1976年12月4日在薩福克的奧爾德堡去世,享年63歲。

代表作

歌劇《彼得·格賴姆斯》《碧廬冤孽》《比利·畢特》《仲夏夜之夢》《盧克萊修受辱記》,戰爭安魂曲,弗蘭克·布里奇主題變奏曲,管弦樂曲《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

擅長類型

歌劇,管弦樂,室內樂,合唱,宗教音樂

作品整理計畫

2005年,布里頓-皮爾斯基金會聯同東安格里亞大學獲英國藝術暨人文研究委員會(UK 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AHRC))的資助,進行一個名為 "Britten Thematic Catalogue"(簡稱BTC)的計畫,將布里頓現存的所有作品手稿(包括所有已編號及未編號),依照創作年份的先後,重新排列並加上編號。預期於2013年完成。屆時,除了95首由布里頓自己親自編號的作品外,所有作品皆會加上以 "BTC" 為首新的編號。
截至2010年尾為止,只有曾發行過的作品才獲得BTC編號,網頁中亦聲明現時的BTC編號並非最終的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