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無善無不善

性無善無不善是戰國告子的人性論觀點。語見《孟子·告子上》。從“生之謂性”立論,認為人的自然屬性本不具道德意義,善惡的產生乃後天習俗所致。“性猶端水也,央諸東方則東流,央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告子上》)還以杞柳為喻:“性猶杞柳也。義猶栝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梧棬。”看到“性”和“仁義”道德的聯繫與區別,對以後人性論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北宋王安石認為性生情,“有情然後善惡形為”,情“當於理”,則善;“不當於理”,則惡。“而性不可以善惡言也”(《原性》)。明清之際王夫之提出“性日生則日成”,“習成而性與成”,認為純疵,善惡並不決定於初生“頃命”之性,,而主要由後天“習成”,體現於現實人性即“成性”之中。近代康有為曾肯定告子之說:“凡論性之說,皆告子是而五子非”。認為:“性者,生之質也.未有善惡。”(《萬水草堂口說》)而人之為善或為惡則決定於後天的“學”,否定了善惡天賦的道德先驗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