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

基本介紹,心理治療的發展軌跡,心理治療的形式,(一)個別心理治療,(二)集體心理治療,(三)家庭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適應症及干預的特點,心理治療的主要變項,(一)來訪者,(二)治療師,一般治療過程,(一)治療基本階段,(二)治療過程的一般模型,專家觀點,

基本介紹

心理治療是一種專業性的助人活動。首先實施這種幫助的是受過專門訓練,精通人格形成和發展的理論以及行為改變理論和技能的治療師。其次,這種幫助是在專業的架構下進行的。這包括此種專業活動為法律或法規所認可,活動的場所和程式有一定之規,並受行業規範的監管等等。再次,受助者及其受助的方面是受限的。這一受限的性質是其“心理性”,主要表現為(1)來訪者之所以求助是因為某些方面的心理功能受損,並導致其出現生活、學業或事業方面的適應困難;(2)治療的焦點是協助來訪者作出心理行為方面的改變,恢復或重建期受損的心理功能。

心理治療的發展軌跡

心理治療起源於歐洲,從精神病學中發展出來。歐洲的心理治療有一個久遠的過去,但它的正式歷史卻相對較短。
可以說,自從人類發現自己的某些成員有精神障礙,人類就開始試圖“治療”他們。
對心理障礙的治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障礙原因的解釋。在歷史上,人類對異常心理現象的解釋大致有三個方向:一是超自然的解釋;二是自然的解釋,從物理或身體方面解釋異常行為;三是心理學解釋。相應的,古人對心理障礙的治療也大致有三個取向:驅魔術對應於魔鬼附體;物理方法對應於身體原因,如麥斯麥的通磁術;開導、勸慰則對應於心理的原因。
嚴格意義的心理治療應該符合兩個標準:一是在理論上,它將心理障礙看成與身體疾病不同的東西,其致病原因主要不是身體的或超自然的因素,而是心理因素;二是治療的策略和方法是心理學的,而不是醫學的或巫術的。照此標準,西方大約在18世紀以後才開始有真正的心理治療嘗試,這種嘗試發端於用催眠術來治療歇斯底里的實踐。18世紀後期,催眠術在臨床上被廣泛用於治療歇斯底里症。
一般認為,現代心理治療的真正創始人是弗洛伊德。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爾合作出版了《歇斯底里研究》一書,這一事件通常被看做是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療的開端。
精神分析治療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心理治療體系。精神分析從產生到20世紀50年代前,在心理治療領域一直處於一家獨尊的地位。不過,但在精神分析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有人因與佛洛依德意見不和而獨立或發展出某種修正的體系。早期有榮格脫離正統的精神分析而發展出自己的分析心理學,阿德勒與精神分析分道揚鑣而建立了個體心理學。20世紀30——40年代,一些原來屬於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治療者,因為逃避納粹迫害或追求自由發展空間,移民到美國,在美國的土地上,在20世紀初成長起來的一批學科的知識背景下,佛洛依德的某些觀念顯得有些過時。於是美國土地上出現了一支後來被稱為新精神分析的力量。其中一些代表人物包括阿德勒、沙利文、霍妮和弗洛姆等。這些人並未完全丟棄經典精神分析,而是對其中一些重要概念作了修正。在精神分析治療的發展歷史上,新佛洛依德主義者起著某種承上啟下的作用,他們對當代精神分析治療的主流思想——客體關係理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約從20世紀40年代起,一些新的真正不同於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療體系開始出現。起先是羅傑斯在相對獨立的情況下,發展出一種“非指導的心理治療”。接著在20世紀50—60年代,心理治療的創新進入一個短暫的爆發時期。一些新的治療體系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理性情緒治療(後來發展成為“理性情緒行為治療”)、存在主義治療、現實治療、折中主義治療等紛紛被創造出來。20世紀70年代以後,新體系的創造趨緩,此期間一個比較重要的發展是家庭治療。在所有這些後起的體系中,人本主義的體系、認知行為體系和家庭治療體系,是公認較為重要的體系。

心理治療的形式

(一)個別心理治療

這是治療師與來訪者個別進行談話形式進行的心理治療。治療師與來訪者交談的目的在於治療師了解疾病發生的過程與特點,幫助來訪者掌握自己疾病的情況,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接受治療師提出的治療措施,並與治療師員合作,與疾病作鬥爭。個別心理治療是一種普遍套用的心理治療方式。

(二)集體心理治療

這是治療師把有同類問題的來訪者組織起來進行心理治療。一般把來訪者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由數個或十幾個來訪者組成,並選出組長。集體心理治療的主要方法是講課、活動與討論。治療師根據病人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及觀點,深入淺出地對來訪者講解有關的症狀表現、病因、治療和預後等。使來訪者了解問題的發生髮展的規律,消除顧慮,建立信心。或組織組員進行活動,之後大家分組討論。來訪者聯繫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活動,討論時要力求生動活潑,鼓舞來訪者進行分析和自我分析。治療師可邀請治療效果較好的來訪者作治療的經驗介紹,通過現身說法,起到示範作用。
個別心理治療與集體心理治療還可以結合起來。集體心理治療著重同類來訪者的共同的問題,個別心理治療側重解決病人的具體問題。

(三)家庭心理治療

治療師根據來訪者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採取家庭會談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氣氛與家庭成員之間的心理相容,家庭成員共同努力使得來訪者適應家庭生活。在家庭心理治療時,必要的家庭成員都要參加。

心理治療的適應症及干預的特點

適應症:神經症人格障礙,行為障礙,心身疾病,性心理異常,處在緩解期的某些精神障礙
干預的特點:強調人格的改造,問題行為的矯正,重視症狀的消除

心理治療的主要變項

(一)來訪者

1、適應症
(康復期的)精神病人;神經症病人;精神上受了打擊的人;嚴重行為越軌者
2、人格特質
(1)來訪者對人際影響的敏感性。
(2)來訪者處在煩惱之中,有心理痛苦,能促進治療。
(3)有一定的應付能力和成功的應付經驗的來訪者預後較好。
(4)一般智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其中的言語理解和言語表達能力,以及自我理解和內心能力。
3、改變動機:一般情況而言,來訪者改變的動機越強,治療的效果越好。

(二)治療師

1、專業訓練和經驗:
精神科醫生,主要在醫學院接受訓練;臨床心理學家,主要在心理學系或臨床心理學系接受訓練
2、個人特徵
(1)成熟:主要指人格發展上的成熟,其中人格的協調性(整合程度)和穩定性使兩個重要指標。人格的協調性和穩定性高的人在個性傾向性方面沒有基本的長期存在的衝突。這樣的特點有助於治療師對來訪者保持一種開放、接納的態度,並在諮詢中保持客觀性,避免個人的投射作用。
(2)技能因素:要求不僅治療師有處理治療中諸如診斷、程式操作等具體事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否以適合特定來訪者的方式進行交流是衡量治療師技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3)敏感性:主要關係到治療師對來訪者的知覺和理解,尤其是對來訪者情感和內在衝突的知覺。治療師的敏感性是決定共感理解的基本條件之一,而後者是影響治療改變的最重要的一個變數。

一般治療過程

(一)治療基本階段

1、問題探索及評估階段
(1)這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建立良好的咨訪關係;澄清問題;收集有關資料;理解和界定問題
(2)在探索問題階段,收集資料時,有一些重點要特別留心:
1)事實:發生了什麼?在什麼時間、地點、情景下發生的?事件的前因、後果?
2)認識:來訪者怎樣知覺這一事件,怎樣評價或看待?他怎樣看自己和有關的其他人?這種知覺、評價有無偏差?考慮來訪者的一般認知能力和認知方式的特點。
3)情緒:不僅要留心來訪者在事件中和事件後的情緒反應,更要注意來訪者現在的情緒體驗。當時的情緒表現常常是判斷問題探索方向的重要指標。注意來訪者的一般情緒活動特點,如穩定性、衝動性、主導心境等。
4)行為:事件過程中做了些什麼,事後做了什麼,現在想怎么做?注意一般的行為方式,如如何待人處事,怎樣應付困難,有無行為不足或行為過剩等。
5)環境:有無不利的環境因素等
2、目標設定階段
這階段的工作任務:對目標的討論可從詢問來訪者的期望開始;治療師要明了現有的干預手段和自己能力的局限;治療目標要協商確定,藉此調動來訪者的積極性;對目標結構中的當前目標要儘可能詳細討論,明確規定,必要時可用備忘形式或表格形式記錄下來;目標的確定常與行動方案有關,所以可能出現討論目標時談及擬議中的行動方案的情況
3、方案探討階段
(1)方案探討階段的主要工作任務
1)雙方根據問題性質、程度,來訪者個人及其環境條件情況,治療師的策略和技術儲備等,結合已確定的治療目標,構想出各種可能的方案;
2)對這些方案的優劣進行權衡、評估;
3)確定一個合適的方案。
(2)方案探討階段決策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若干基本問題
1)不需要尋找唯一正確的方案
2)有必要去探尋那些到頭來不會採用的方案
3)評價方案應以有效性、可行性和經濟性為標準
4)雙方共談參與探討方案,但治療師起更主要的作用。
5) 當來訪者感到該方案需要他做出艱難的甚至痛苦的努力而不願接受時,治療師應對該方案或策略的功效做一些解釋說明,也可能需要一點保證和鼓勵。當來訪者認為這個方案是愚蠢可笑而拒絕時,治療師需要對方案或策略在執行時的詳細情形進行描述和解說。當來訪者對改變途徑有一個自己的明確的構想,並強烈希望治療師接受時,治療師首先需要的品質是耐心和堅韌,需要相近討論來訪者的方案的不合理不可性之處,然後對擬議中的方案進行說明解釋,同時傳遞出治療師對擬議方案的信心和能力。在許多時候,鼓勵來訪者做試驗治療,同時保證如果試驗失敗,可以重新考慮其他途徑,是一種可行的做法
6)方案的具體性取決於流派慣例和治療師
4、行動實施階段
(1)治療/行動階段不能使來訪者變成一種被動、接受、依賴的角色。
(2)治療方法的套用也具有試誤性。
(3)要注意實踐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遷移套用情況。
(4)治療/行動階段要經常進行評估。
5、評估/結束階段
(1)評估/結束階段可能以三種情形之一的方式發生:
1)治療雙方都覺得所有治療目標都已達到,因而結束關係。
2)治療目標尚未達成,由治療師方面主動提出中止諮詢關係。可能是由於人事變動,但更常見的是治療師感到自己的專業能力不能有效的幫助來訪者,或者感到來訪者從另一位治療師那裡能得到更合適的幫助,處於治療師的道德責任感,需要中止關係。
3)來訪者提前中止治療關係。常見的原因有:1、來訪者感到治療中存有某種威脅,因為逃避繼續治療,這本質上屬於對治療的阻抗;2、來訪者感到治療沒有他期待的收穫,因而中斷來訪。發生第三種情形的終止,會使治療師感到自己無能和沮喪。治療師需要冷靜的分析是由於誰的問題導致終止。如有可能,應設法挽救治療關係。無論是來訪者想要逃避還是因為失望而想要終止,沒有發展出有效的治療關係經常是一個重要原因。
(2) 對於第一種評估/結束階段,四項基本工作:
1)評估目標收穫
2)處理關係結束的問題
3)為學習的遷移和自我依賴做準備
4)最後一次會談

(二)治療過程的一般模型

1、預備和初始談話
(1)來訪者分析
1)來訪者一般分為主動的來訪者和被動的來訪者。對於被動的來訪者,諮詢者應留心考慮:
第一為什麼要安排、動員這個人來治療?是否真的需要治療?是否來訪者只是別人的心理不正常的犧牲品?動員者或安排者一方期望從治療中得到什麼?
第二動員者是怎樣動員來訪者的?採取從用鼓勵還是強制脅迫,或者軟硬兼施?動員者是怎樣向來訪者介紹治療的?這些介紹是否正確?它們可能會在來訪者心理產生什麼預期和定勢?
2)來訪者的心理準備
畏難和顧慮
態度衝突
焦慮
預期和反應準備
(2)初始談話(主要任務)
1)讓來訪者放鬆、自然,消除緊張感
2)使來訪者對治療和治療師有所了解
2、記錄
(1)對來訪者說明記錄的必要性以及記錄將如何保管和使用
1)記錄的理由或必要性:
為了整理討論的內容
防止遺忘
為了在後續會談中利用先前的資料
為了今後的評估比較
2)記錄的保存和使用:要著重說明哪些人能接觸這些資料,同時了解來訪者不想讓誰接觸這些資料,並給予保證。治療師對來訪者資料的使用要遵循治療師的倫理準則。對此可向來訪者做出肯定的交待。
(2) 怎樣做記錄
1)錄音或錄像記錄,往往使雙方感到拘束,因此有些人使用隱蔽話筒,把攝像機置於一個不引人注目處。
2)做文字記錄如果在談話的同時進行,會引起分心,並使談話不流暢。因此一般主張在會談結束後再做追記。在會談中只記非常簡要的幾個關鍵字或要點以備忘。
3)會談環境:總的要求就是能提供一種輕鬆、坦率、無需戒備的交流氣氛。
4)治療過程的程式性和靈活性:治療階段的劃分反應了治療過程的一般規律,故必須注意它的程式性。但治療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機械僵化的固守程式會使他失去人和活力,甚至變得滑稽可笑。治療師在諮詢過程中的靈活性和創造力可以說是諮詢的生命。

專家觀點

1、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現在不論是心理治療還是心理諮詢在國內外都十分普及並且日益被社會認可,很多人都願意接受專業人員的幫助,由於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進而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是一個很好的觀念改變,心理治療在人們心中不再是不願見人的羞恥的事情。
2、 由於社會需要十分廣泛而強烈,並且相當程度上心理治療已經被社會所接受,通過越來越多的大眾傳播工具的提倡與倡導,全社會也越來越重視這一學科,心理治療不再是大眾眼中神秘莫測的學科,加上現代生活壓力如此巨大,心理問題也越來越普遍,開始有許多人接觸並喜歡上心理治療,並開始致力於從事和普及心理治療,相關的專業人員越來越多,水平也越來越高。
3、 一部分人對心理治療還是存在著一些誤區,他們認為心理治療馬上就可以看見療效,雖然專業人員的心理治療比來訪者自己自行解決自身心理問題要見效快很多,但是也不是一次兩次治療可以馬上解決的。相反,如果對心理治療抱有太高太強烈的期望要求立刻見效,往往會適得其反。
4、 現代的心理治療通過長時間的發展與積累經驗已經不再是一門單一的學科,在幫助來訪者的時候不再是單純的心理治療,往往還綜合了各方面因素,例如結合家庭因素進行家庭治療,並結合各理論流派。
5、 心理治療不像身體疾病求醫時那樣講求專家效應,每個治療師的風格並不一樣,專家也不一定適應或匹配你自身的性格個性特徵,每個人都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師的權力,在治療進行三五次或更早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治療師是否與自己匹配,如果不合適可以終止治療或者提出更換治療師。現在有許多綜合醫院都已開設或正準備開設心理治療科室,國內也已有多家精神心理專科醫院,在專科醫院進行心理治療的益處是可以以更加專業的眼光及時幫助大家鑑別出是否需要服藥或進行其他輔助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