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

德川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

《德川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主要對中國儒家思想的自然觀與日本德川思想界的氣論、自然觀作比較,秉持“取道日本,回到中國”的精神,為國內學術圈中仍欠缺對話的日本思想史領域,開啟一扇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川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317頁
  • 開本:16
  • 品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張崑將
  • 出版日期:2008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175717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德川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昆將,台灣台南縣人。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1998)、博士(2002)。曾任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兼任助理教授、兼任副教授,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專長領域為儒學思想史與日本思想史研究。

圖書目錄

自序
一、緒論
一、研究課題
二、“忠”“孝”概念研究的三種偏向
三、研究進路與章節概要
(一)“忠”、“孝”思想的宗教泉源
(二)本書“思維的純粹性”之概念
(三)本書的“自然觀”概念
(四)本書章節概述
二、德川思想界的氣論與自然觀的流派
一、前言:丸山真男“自然觀”之問題
二、中國儒道思想的自然觀略論
(一)老莊與王充的自然觀
(二)儒家的道德式自然觀:從孟子到朱子與陽明
三、日本傳統的自然觀特徵:神性與感性的自然
四、以氣反理:德川儒者“自然觀”中“氣論”的多元與互通
(一)江戶時代神道學說中的氣學
(二)仁齋之氣論——“不可知論”的自然
(三)山鹿素行之氣論——“不得已”的自然
(四)陽明學者之氣論——“無限太虛”的自然觀
五、結論
三、“孝”思維的典型:從陽明學者中江藤樹到大鹽中齋
一、前言
二、陽明學者的“太虛”與“孝”之本體性與宗教性
(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中日思想家之爭議
(二)日本陽明學者“孝”的本體論思想:從《孝經啟蒙》到《增補孝經匯注》
(1)中江藤樹“孝”的中心思維
(2)“孝”與“太虛”思想
(3)大鹽中齋的“孝”本體論思想
三、自然觀思維下的宗教意識
(一)中國“聖人之道”與日本“神聖之道”
(二)中江藤樹的“上帝”與熊澤蕃山的“神道”
(三)三輪執齋的“天神”、佐藤一齋的“靈光本體”、山田方谷的“事神養氣”
四、自然觀思維下的“萬物一體論”:以大鹽中齋為中心“萬物備於我”與“我備於萬物”
五、結論
四、“忠”思維的典型:從兵學者山鹿素行到吉田松陰
一、前言
二、“武士道”精神對幕府政權之衝擊
三、“忠”思維下的“神皇”意識:從《中朝事實》到《講孟余話》
(一)《中朝事實》中的日本主體性
(二)《孟子》義理與日本主體性的衝突焦點——吉田松陰的孟子解釋
四、自然觀下的“忠”思維模式
五、結論:兼論天皇制與國家主義
五、“忠”“孝”思維的衝突與合一
一、前言
二、古代日本“忠”“孝”思想之特色
(一)古代神話中的“孝”思想及其發展
(二)古代神話中的“忠”思想及其發展
三、日本德川社會是否“忠”優於“孝”?
四、陽明學者之“孝”與兵學者之“忠”思維的衝突焦點
(一)“孝”“忠”思維的衝突
(1)陽明學者的“忠孝”思維:“忠”本“孝”之二端
(2)兵學者的“忠孝”思維:“孝”附於“忠”
(二)“士”的責任感之衝突
(1)中日“士”論之比較:“士大夫階層”與“武士階級”
(2)“道德理想型”責任感之士與“政治實用型”責任感之士
五、“忠”“孝”概念的同質點與“忠孝一體”論
(一)忠孝超越原理的同質點
(二)“忠孝一體”的一元性結構理論:後期水戶學與吉田松陰
六、結論
六、大鹽中齋與吉田松陰的“知行合一”之行動論精神
一、前言
二、幕末的時代與精神:兵學與陽明學昂揚的時代
三、幕末維新“知行合一”實踐精神的代表者:大鹽中齋、吉田松陰、西鄉隆盛
(一)“知行合一”精神與大鹽中齋、吉田松陰、西鄉隆盛在近代日本之形象與評價
(二)“知行合一”思想內涵的認知差異
(1)陽明的知行合一概念
(2)中國儒者“仁本論”意義下的“心”:道德本體論
(3)大鹽中齋、吉田松陰的“孝本論”、“忠本論”意義下的“心”道德實踐論
四、中日生死觀之比較
(一)中國“仁本論”意義下的“殺身成仁”觀
(二)大鹽中齋“孝本論”意義下的“一死生”與“歸乎太虛”精神
(三)吉田松陰“忠本論”意義下的“狂”與“報國獻身”論
五、結論:兼論吉田松陰的思想特質
七、結論
一、引言
二、道德性實踐、政治性實證、宗教性實在的實學
(一)具有“孝”德精神的“道德性實踐的實學”
(二)具有“忠”德精神的“政治性實證的實學”
(三)具有神道思維的“宗教性實在的實學”
三、日本德川儒學思想研究的展望
(一)關於儒學經典詮釋研究的展望
(二)關於陽明學研究的展望
(三)關於兵學者研究的展望
附 錄
附錄一:日本陽明學者系統簡表
附錄二:日本兵學者系統表(山鹿流略表)
附錄三:日本德川時代《孝經》著作一覽簡介
附錄四:王陽明前後之明代著作《孝經》比較表
附錄五:清代《孝經》著作統計表
參考書目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文摘

一、研究課題
本書論述的主題是德川時代(1600—1868)日本思想史中“忠”與“孝”兩個概念的形成及其發展。但是,我們首先要問:何以日本思想史中的“忠”、“孝”概念值得研究?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教育敕語》說起。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政府從1890(明治23)年頒布《教育敕語》以後,推動國家發展方向的核心就是運用儒教道德的“忠”、“孝”倫理①,井上哲次郎(1855-1944)、加藤弘之(1836~1916)等人並演繹為“家族國家”觀,將“忠”、“孝”推尊到先驗式的道德觀②。令人好奇的是,《教育敕語》頒布之前的《教育聖旨》、《教育
附議》都還見有“仁義忠孝”相提並論③,足見在《教育敕語》頒布以前,當權者與知識分子不僅講“忠孝”還兼論“仁義”,為什麼到最後日本教育政策由進“忠孝”轉而退“仁義”呢?日本德川時代的儒者,對“忠”、“孝”內涵的思考,到底與《教育敕語》的“克忠克孝”有哪些異同?二者之間有無思想的繼承關係?再者,中日兩國的儒者所思考的“忠”、“孝”觀有些什麼關聯和差異?這些問題錯綜複雜,但卻是了解日本從近世到近代思想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課題。
但是,有關日本川時代“忠”、“孝”思想課題之研究,許多專書中雖偶爾有稍加涉獵,卻都沒有做過深入的分析研究。我在京都大學研修的期間,發現竟連二手的相關研究論文也很少見,許多研究均從日本封建特殊的“家”結構切入,才又順便提到忠孝的思想。因此,對於日本德川思想史中“忠”“孝”的思維內容,許多研究者都僅流於印象式的了解,未見進一步的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