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大陸

微大陸

又稱微型大隆。分布於海洋中的由大陸型地殼構成的孤立陸塊。如印度洋的塞席爾群島、馬達加斯加島。微型大陸的地殼結構特徵基本上與大陸相同,其地殼厚度達30多公里,具有花崗岩質地殼。微大陸的成因,目前有兩種說法:一是大陸的碎塊,是從原先的大陸分離開的;二是在海底擴張過程中,把原先的陸塊帶到海洋中去的結果。也有人認為微大陸即無震海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大陸
  • 外文名:microcontinent
  • 凹陷部分大約:2500米
  • 隆起部分大約:1000米
塔里木古東緣微大陸,岩石,形成,印度洋底微大陸,

塔里木古東緣微大陸

塔里木古大陸東緣至少存在4個微大陸,自北而南分別是阿拉善、祁連、歐龍布魯克和柴達木微大陸,它們有相近但又有一定差異的早前寒武紀變質基底和中元古代變質沉積地層。每一個微大陸邊緣均有複雜的生成歷史,特別是新元古代早期的熱-構造事件十分發育,並在柴達木微大陸北緣形成一條長700 km的花崗片麻岩帶,而在多數微大陸邊緣則疊加了寒武紀至奧陶紀火山弧或蛇綠混雜岩。在微大陸之間自北而南分別發育了北祁連蛇綠岩混雜岩帶、南祁連蛇綠岩混雜岩帶、沙柳河-魚卡河高壓-超高壓變質帶和崑崙中部清水泉蛇綠混雜岩,它們代表了微大陸之間的結合帶,其形成時代集中在寒武紀至奧陶紀。這幾個微大陸總體表現出親塔里木古大陸的特徵,特別是自新元古代以來具有相似的地質演化特徵。

岩石

科學家宣稱,在印度洋深海區域發現恐龍時代沉沒的遠古大型陸地。這兩個大陸分段,叫做微大陸塊,是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和澳洲板塊從岡瓦那古陸分離時形成的殘留部分。最新發現的沉沒微大陸塊面積相當於美國西佛吉尼亞州,之前曾被測繪師認為是巴達維亞海峰,但當時除了獲悉所在位置之外,並未掌握其他任何特徵,所在區域位於澳大利亞佩斯市以西1600公里海域。令人吃驚的深海島嶼發現為了填補這一理解空缺,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最新繪製了該海床結構,並從2500米深海底捕撈岩石樣本。科學家吃驚地發現多數海床不僅有正常的玄武岩,他們還打撈上來大塊的花崗岩片麻岩砂岩,這些岩石都通常發現於大陸地形。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海洋地球物理學家希伯來-魏塔克說:“一些樣本甚至包含著化石,很明顯這兩個微大陸塊是岡瓦那古陸從澳洲板塊移動至印度洋板塊時的殘留部分。”

形成

科學家最初認為這種微大陸塊結構表面平坦,這是海平面長時間侵蝕所致。但是最新的地形繪圖結果顯示,很明顯該微大陸具有起伏表面結構,隆起部分大約1000米,凹陷部分大約2500米。科學家在微大陸塊還發現一些生物化石,它們是海洋雙殼類動物,這是無脊椎軟體動物的一種類型,表明當時生命形式生活在淺水域,並不是在陸地上。這些生物化石還發現於微大陸塊的較深區域,並不是最高的高地,表明該大陸上曾存在著島嶼。希伯來說:“還不能完全斷定這裡的島嶼存在性,但看上去具有該跡象。”希伯來和同事們試著用鄰近地質特徵的岩石與該岩石樣本進行匹配,她說:“這將有助於精確地揭示微大陸的來源,未來更深入的研究將揭開大約1。3億年前岡瓦那古陸如何分裂形成印度洋。”依據年代推測,當時這種微大陸處於恐龍時代,至於恐龍是否曾經漫遊在這兩塊微大陸上,主要取決於未來從海底勘測的岩石樣本,發現是否存在著恐龍化石。
聲納探測到的印度洋深海微大陸聲納探測到的印度洋深海微大陸

印度洋底微大陸

2013年2月,科學家們在非洲印度洋沿岸,發現失落已久的微大陸證據。
在距離非洲沿海1200英里的模里西斯,科學家們發現的沙粒顯示,其包含的物質比該島本身年限還要久遠。科學家們認為,約9百萬年前,模里西斯由海底火山噴發出的岩漿冷卻而形成。現在研究人員發現的沙粒中,其包含的鋯石約有6.6億年至20億年之久。因此,他們認為這些相對古老的物質曾屬於失落已久的大陸,在模里西斯形成期間,這些鋯石才浮於表面。
科學家於印度洋下發現失落已久的大陸科學家於印度洋下發現失落已久的大陸
來自挪威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的地質學家Jamtveit稱:“岩漿從大陸物質上一路向下移動至表面,它們也會使一些含有鋯石的岩石浮上來。”大多數岩石都被認為在岩漿的高溫下會分解掉,但其中有一些卻在模里西斯表面最終形成岩石。
現在發現的這片微大陸稱之為Mauritia,預計僅有馬達加斯加島的四分之一大。科學家推論,該微大陸曾屬於一片較大的名叫羅迪尼亞的超大陸,後者由印度和馬達加斯島加組成。約8500萬年前,隨著印度和馬達加斯加島分離,羅迪尼亞超大陸也最終被淹沒。
Jamtveit的團隊承諾,在未來將採用更為嚴格的手段發現失落的大陸。他們表示:“科學家們正進一步鑽探,以深入鑑定工作,並獲得高質量的地震折射數據,同時也會用到地球化學、地球年代學以及板塊重建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