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陸塊

微型陸塊

微型陸塊又稱微陸塊,是指被洋殼所包圍、相對較小的陸殼區域,如印度洋的塞席爾群島。有的微型陸塊位於海平面之下,如海底高原,其陸殼常有所減薄。

洋中海台是指洋盆中孤立的海底高原,大多位於水深4000~5500米處,上覆以鈣質為主的厚層沉積物,通常無明顯的火山、地震等構造活動。有些則具有陸殼性質,可認為是大陸裂離出來沉沒的碎塊,也稱微型陸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型陸塊
  • 外文名:micro continental massif或microcontinent
  • 又稱:微陸塊、微大陸
  • 本質:屬於陸殼區域
  • 定義:大陸裂離出來沉沒的洋中海台碎塊
  • 例子印度洋的馬斯克林海台等
概念,特點,研究與運用,

概念

微型陸塊是指大陸裂離出來沉沒的碎塊,其地殼比周圍洋底厚,但仍小於正常陸殼,如印度洋的馬斯克林海台。

特點

在一些洋底隆起區,如海底高原或海台,不但地殼厚度大,而且在有些海台或海隆區的地震學和岩石學資料方面還顯示大陸地殼所特有的花崗岩質層。它們可能是大陸破裂、分離漂移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碎塊,一般稱為微大陸或微型陸塊,其地殼厚度大於正常洋殼,但小於正常陸殼。它們可能是大陸在裂離漂移過程中遺下來的碎塊,往往有平坦的頂部和較陡的斜坡。微型陸塊的地殼厚度雖明顯大於正常的大洋殼,但一般小於正常的大陸殼。較薄的大陸型地殼也稱次大陸型地殼,而海底火山和無震海嶺較厚的大洋型地殼則可稱次大洋型地殼。
總之,除少數微型陸塊外,大洋盆地廣泛發育大洋型(或次大洋型)地殼,大陸架大陸坡則屬大陸型(或次大陸型)地殼,它們實際上是大陸地塊在水下的自然延伸,是沉沒的大陸地塊部分,故有人把大陸架和大陸坡合稱為大陸台地。
微型陸塊通常起源於某一大陸,是大陸裂解、漂移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大陸碎塊,在隨後的板塊運移、匯聚作用下,可再拼貼增生於陸緣成為地體或較小的陸塊,構成大陸的一部分。在大陸邊緣褶皺帶中,常鑲著古老的岩塊。它們可能是古陸邊緣的一些島嶼,從鄰近大陸塊上分裂出來的微型陸塊。在這些陸塊上也可以有地台型沉積。在它們的外圍海域,視基底的性質也可以形成冒地槽優地槽。這些地槽褶皺帶的地層走向常隨微型陸塊的邊緣而變化,各自形成構造體系

研究與運用

①古構造是控制聚煤盆地形成與演化的首要地質因素。新疆賦煤區是由前寒武紀形成的大陸古板塊、微型陸塊與古生代形成的造山帶鑲嵌而成的複合大陸塊體。早-中侏羅世,區域擠壓應力鬆弛甚至出現區域拉張應力,盆-山耦合型前陸-克拉通盆地成為新疆早-中侏羅世聚煤盆地的主體;基底性質不同的兩個構造單元之間及造山帶內部,形成帶狀拉張斷陷;在某些早期弧後盆地和殘留海盆分布的地區,發生繼承性沉降,成為陸相聚煤盆地。在具有前寒武紀基底的前陸-克拉通盆地和繼承性盆地中,聚煤作用最為強盛;發育在古生代造山帶之上的伸展斷陷型山間盆地,聚煤強度的橫向變化較大。
②亞洲大陸被認為是在古生代中生代期間通過一些微型陸塊連續碰撞形成的一個拼合體,根據對碰撞縫合帶周圍地質特徵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了它們碰撞的時間。例如,揚子地塊(華南地塊)與中朝地塊(華北地塊)碰撞的時間為晚三疊紀。這個時間通過古地滋研究也得到證實。在亞州大陸,三疊紀期間的造山事件稱為”印支造山運動”及侏羅至白堊紀的造山事件叫“燕山造山運動”。中國地質圖就是以這個造山運動的時序系統為基礎編制的,印支造山運動在中朝、揚子、印支微型陸塊中可以解釋為碰撞構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