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衡民系

循衡民系

循衡民系尤指廣東省的梅州河源惠州韶關等四個城市的大部分戶籍居民。

基本介紹

簡述,循衡史,大本營,海洋性,

簡述

循衡民系尤指廣東省的梅州河源惠州韶關等四個城市的大部分戶籍居民。廣義上也包括從這四個地市外遷他處的移民,以及屬於客家話粵台片的周邊城區居民,如清遠、汕尾和福建龍巖。
惠州-河源-梅州-韶關惠州-河源-梅州-韶關
循衡民系特指廣東省境內的客家人,其分布地域大致以今梅州河源惠州韶關等四個地級市為中心,其周邊地域也包括鄰近的清遠汕尾、江西贛州以及福建龍巖。因廣東省客家人集中居住於省境東部、北部,該區域古代則為循州、衡州之所在,故稱之為循衡,其地域顯然就是循衡之地,其方言則為循衡方言。古循州以今廣東省龍川縣為中心,現在龍川縣東面的梅州、西面的河源,客家族群人口均達到九成以上,而且兩地市區都使用客家話,是全球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兩個地級市。因此循衡民系的地域是以古循州為重心,古衡州(今韶關及英德)次之。必須強調的是本詞項所稱的衡州是指廣東粵北地區,與明清時期的衡州府無關。西晉析荊州、廣州地置衡州,治所在廣州始興郡,此為衡州之始,隋開皇九年(589)始遷衡州治至今湖南省衡陽市。

循衡史

循州】循州的前身是梁化郡,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析南海郡東部置,治設在今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古城處。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析博羅縣衍江流域設增城縣,隸屬南海郡。衍江即今增江,衍者增也,後改名增江,增城亦喚衍州。循州始置於隋開皇十年(590年),為合併原梁化郡東官郡始興郡義安郡而置。其時東官郡轄寶安縣、東莞縣、增城縣等地,始興郡轄始興縣、湞昌縣、曲江縣、浛洭縣、斜階縣、大庾縣等。十一年(591年)又將原東官郡地劃屬番州,原始興郡地劃屬韶州,原義安郡地設為潮州,僅保留原梁化郡地為循州。原梁化郡地即相當於今惠州地市、汕尾地市、河源地市。隋大業三年(605年)更名龍川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復名循州。唐武德五年,嶺南俚帥楊世略以循、潮二州來降,遂封為循州總管,循州總管府轄循、潮、韶三州。南漢乾亨元年(917年)改循州之歸善縣為禎州,僅保留龍川縣附近為循州。循州範圍最廣時涵蓋今惠州、梅州、汕尾、深圳、東莞、韶關、河源等地級市的大部分地方。民國廿五年(1936年)曾設循州行政專員公署駐興寧縣,轄今梅州地區的梅縣區、興寧、龍川、五華、大埔、蕉嶺、平遠、連平、和平等九個區縣域
衡州】衡州的前身是始興郡。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冬,析桂陽郡南部置始興郡屬荊州。西晉永嘉元年(307年)改廣州之始興郡為衡州,此時的衡州與湖南省無關,南朝宋時又廢衡州。南梁天監六年(507年)析湘州、廣州復置衡州於始興郡浛洸縣,同時並設陽山郡,此時的衡州州治仍在今廣東省境內,但已管轄原屬湘州的湘南地區。南梁大寶元年(550),析始興郡置安遠郡,安遠郡地相當於今大余、崇義、龍南、全南、定南、安遠、尋烏、南康、信豐、上猶等縣,尋廢。此時陽山郡、始興郡(粵北)、安遠郡(贛南)、桂陽郡(湘南)、零陵郡、營陽郡同屬衡州。南梁天嘉元年(560年)五月分衡州之安遠、始興二郡置東衡州,以陽山郡、清遠郡置西衡州。東衡州大致相當於今韶關地市,西衡州大致相當於今清遠地市,今湖南南部定名為衡陽郡(原名蒸陽郡)。南朝陳太建十三年(581年)始興郡復置安遠郡,治在今江西省大余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衡州為韶州,改西衡州為湞州,又改衡陽郡為衡州,這是湖南省衡陽市稱衡州之始,從此“衡州”之名為湖南省衡陽市專用至清末;隋開皇十年(590年)湞州併入循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湖廣行省衡州路改為衡州府,此時的衡州府不在廣東省。在當代衡州已經不作為地級市存在,由於此概念所涉及的內容是指屬於客家方言系統的語言和文化現象,故我們談及的衡州主要是指古衡州和東衡州,也就是韶關,不是指湖南省的城市。

大本營

客家大本營是指以客家方言為主的粵閩贛三省交界區,主要包括梅州、河源、惠州、韶關、贛州、龍巖等六個地級市。上述六個地級市周邊的汕尾、清遠(英德)、東莞、三明(寧化)、吉安(遂川)等市的部分地區,因為與客家大本營地理上直接相連,故也應該視為重要的客家原鄉,是客家大本營外圍重要的組成部分。循衡民系是客家民系的一個支系,客家人廣泛分布於海內外,人口達8000萬以上,其中目前居住於廣東省境內者約占三分之一。循衡地區既是客家大本營的組成部分,更是全球客家文化的核心區域,循衡民系使用的是以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的客家話是全球客家話的代表。
客家大本營的六個城市客家大本營的六個城市
客家方言按聲腔的不同分為八大片區,即粵台片(含海陸小片)、閩粵片(即潮漳片,含連城小片)、水源片(含滸城小片)、交州片(艾話片)、粵北片(韶連片)、清汀片(虞溪片)、寧龍片(又分為龍鼓小片和寧石小片)、於桂片(又分為於康小片和桂汝小片),其中粵台片是客家方言的主流腔和標準片。粵台片(除汀南小片)、水源片、交州片、閩粵片合為客家方言的南區;粵北片和粵台片汀南小片客家方言的中區;清汀片、寧龍片、於桂片、銅鼓片合為客家方言的北區。客家方言的南區和中區都屬於循衡民系,北區為虔虞民系。水源片與滸城小片相近,合稱為水源音群或稱滸源音群,但又有一些區別,前者主要分布在河源市與新豐縣博羅縣,後者主要僅限於惠州老城區。水源音群是循衡民系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音群。
客家方言按政區劃分主要形成五個大片,有稱粵東系、贛南系、閩西系、交南系、台灣系。粵東系以粵台片為主,包括粵台片粵東部分、粵北片(韶連片/衡州片)、水源片;贛南系包括寧龍片、於桂片;閩西系包括閩粵片(亦稱閩廣片)、清汀片,因行政隸屬關係,粵台片汀南小片亦歸閩西系,閩粵片饒平小片則歸粵東系;交南系是指廣東省粵西地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艾話、新民話;台灣系則指台灣省。粵東系又稱循衡系;贛南系又稱虔嶺系;閩西系實為閩嶠系,因為它不僅分布於閩西,還分布於閩南的山區;交南系又稱合浦系;各片統稱東粵、嶺嶠。明朝惠州府的龍川縣的方言被認為“類贛音”,而明朝平遠縣的居民卻認為對比贛南方言來說,平遠方言與廣東更相通。
粵台片因其主要分布於廣東省和台灣省而得名,而台灣省的客家人大部分都來自廣東省的客家地區,因此粵台片也被稱為客家話的粵東音群。事實上散居于海內外各國各省的客家人所使用的客家話全部都屬於粵台片,其它片區語腔的客家話基本上只在相應的命名地分布,在海外基本沒有分布。廣東省的客家地區正是海內外各國各省客家後裔的祖籍地和原鄉,而廣東省的客家地區以今梅州、河源、惠州、韶關等四個地級市為中心,這就是循衡地區。相應的,江西省的客家地區則有贛南、虔嶺、虔虞的俗稱,福建省的客家地區也稱為閩西、閩嶠。傳統的客家話粵台片又細分為嘉應州(今梅州)、興寧、紫五、揭嶺、義安(大埔)、韶南、閩粵(潮漳)、海陸、新惠、汀南(永定)等幾個主要的小片,現在又將閩粵片、艾話片獨立。粵台片主流腔主要是指程鄉小片、新惠小片、韶南小片,義安小片、海陸小片、紫五小片為次主流腔,通稱粵東音群。

海洋性

頭戴傳統客家涼帽的博羅女頭戴傳統客家涼帽的博羅女
循衡民系,客家民系的一支,他們是客家民系之中,同時具備嶺山、海洋兩種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在客家人遷入嶺南時,富饒的珠江三角洲和潮漳沿海平原,已有廣南人和福佬人生活,他們不得不和畲、瑤等少數民族雜居在內陸山地。俗語講“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貧瘠的山區耕地有限,不能容納眾多的人口,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經常遷徙。客家人遷徙到廣東等沿海一帶時,來自中原文化體系的客家文化便受到了海洋文化的衝擊。
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相互撞擊,使得客家文化也具有了海洋文化的某些特徵:比如豁達的胸懷、濃情似酒、敢做敢為,亦或開放性、冒險性乃至擴張性,這也是客家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接壤之處,也是他們有可能迅速走進現代社會的先天優勢。作為中國古代海洋文化的餘緒,以鄭芝龍、鄭成功為首的“海上帝國”,曾稱霸於明末清初的東海及太平洋西岸,其間主要部將劉國軒、陳永華均是客家人,三分之一的部屬也是客家人。台灣的客家人在拓殖之初,便充滿了冒險意識,這正也是海洋文化精神的表現。 客家人漂流到海外謀生,客家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具體體現在:1. 開發性:客家人在足跡遍布世界,有水的地方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2. 重商:海洋文化說到底是一種商業文明,其主要特徵便是商業,走出去的客家人誠信經商,產生了諸多企業家;3. 文化多元性:客家人與當地文化融合,兼收並蓄,使客家文化成為一種兼容性極強的文化。
所有這些均表明,海洋文化給予了客家文化豐富的內涵,使其具有了農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多重特徵。北方漢族在不同時期遷徙到廣東不同地區,與當地土著人融合,
循衡民系的友鄰—蒼吾蕃禺之裔循衡民系的友鄰—蒼吾蕃禺之裔
形成了廣東的蕃蒼、循衡、潮海三大民系,他們各有各的脾氣和本性。在長期的遷移過程中,客家人養成一種刻苦耐勞,自立自強的淳樸民風。客家民系之中,分為嶺北的虔虞民系和嶺南的循衡民系等。虔虞民系指操客語嶺北區的客家人,包括贛南大部分縣域和福建省三明地市管轄的縣域,福建省龍巖市管轄的縣域則歸到循衡民系。循衡民系與虔虞民系最大的差別,包括閩粵文化對循衡民系的影響,以及他們具有更多的海洋文化特徵,而虔虞民系受贛湘文化影響較多,居住在內陸,缺少海洋文化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