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洲

徐斌洲

徐斌洲(1912年10月1日-1996年12月27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一貧苦農民家庭。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遼瀋、平津、強渡長江等戰役,任東北民主聯軍6縱隊政治部主任、17師政委、四野49軍政委。英勇善戰,屢立戰功。1950年,徐斌洲首批入朝作戰,任志願軍39軍政委。他率領所屬部隊在朝鮮戰場上參加大小戰役、戰鬥數百次,戰功赫赫,榮獲朝鮮人民政府頒發的二級國旗勳章。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70年,徐斌洲任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1996年12月27日,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4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斌洲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湖北黃安(今紅安)縣
  • 出生日期:1912年10月1日
  • 逝世日期:1996年12月27日
  • 職業:軍人
  • 主要成就: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榮獲朝鮮人民政府頒發的二級國旗勳章
人物經歷,任職情況,人物事跡,

人物經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少共陂孝北縣委青工部部長、區委
書記,共青團陂孝北縣指揮部書記,縣獨立營、團黨委書記,團政治處主任,紅四方面軍第九軍二十七師八○團政治委員,模範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長征。
徐斌洲徐斌洲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政治部組織幹事,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二、第三支隊政治部主任,清河軍 區政治部主任,中共渤海四地委書記兼渤海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山東軍區第七師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政治部主任,第十七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四十九軍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三十九軍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幹部部部長、政治部主任,軍事學院副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部第八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顧問。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任職情況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少共陂孝北縣委青工部部長、區委書記,
紅四方面軍12師34團政治處主任、第9 軍27師80團政治委員、教導師政治部主任。
1937年8月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留校任政治部組織幹事。
1938年11月赴山東,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2支隊政治部主任、第3支隊政治委員,第3旅政治部主任,清河軍區政治部主任。
1944年起任中共渤海第4地委書記兼渤海軍區第4分區政治委員,山東軍區第7師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政治部主任兼第17師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43軍128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49軍政治委員,參加了遼瀋、平津、宜沙、衡寶等戰役。
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39軍政治委員。
1952年回國,後任軍事學院幹部部部長、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
1960年起任農業機械部、第八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顧問。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五、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人物事跡

1912年10月1日生於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高橋區徐家畈村。7歲入私塾,兩年後因家貧輟學。10多歲起給地主當小長工,後到河口鎮菸絲店當學徒。歷任少共陂孝北縣委青工部部長、少共區委書記、共青團陂孝北縣指揮書記。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先後任縣獨立營黨委書記、團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第九軍二十七師八十團政委、模範政治部主任。1927年黃麻起義後,加入河口城市工會和工人糾察隊。1930年4月起,任縣武裝指揮部青年部長,縣獨立營黨委 書記,縣獨立團政治指導員、少共團委書記。1931年8月隨縣獨立團編入紅軍獨立第1師第1團,任團政治處主任。11月調任紅四方面軍第12師34團政治處主任,後協助團長許世友指揮部隊參加了黃安、商潢、潢光等進攻戰役和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少共陂孝北縣委青工部部長、區委書記,共青團陂孝北縣指揮部書記,縣獨立營、團黨委書記,團政治處主任,紅四方面軍第九軍二十七師八十團政治委員,模範師政治部主任。
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
行軍中行軍中
1932年秋在“肅反”中遭誣陷被降職為團宣傳股副股長。翌年2月起,任紅9軍27師第81團政治處主任、第80團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和儀南、營渠、宣達、廣昭、嘉陵江等戰役。在嘉陵江戰役中,他英勇作戰,身負重傷,並失去左眼,仍堅持不下火線,受到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的嘉獎和高度評價。長征中,先後任紅9軍教導師政治部主任、紅31軍第93師279團政治處主任。到陝北後,隨部參加了山城堡戰役。抗日戰爭初期,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留校任政治部組織幹事。
1938年8月隨八路軍魯東遊擊縱隊赴山東,任赴山東幹部大隊政委兼副大隊長,與隊長鬍奇才帶隊離開延安到達沂蒙抗日根據地。11月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2支隊政治部主任兼中共魯東南特委書記,後任第3支隊政治委員,第3教導旅政治部主任,清河軍區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清河區1943年反“掃蕩”作戰。1944年起任中共渤海第4地委書記兼渤海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山東軍區第7師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參加了山東1945年春夏季攻勢作戰和大反攻。抗日戰爭勝利後,與楊國夫率第7師進軍東北,參與指揮了山海關阻擊戰。1946年9月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政治部主任兼第17師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43軍128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49軍政治委員等職。 參加了四平攻堅戰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等戰役。參加了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作戰和遼瀋、平津、宜沙、衡寶等戰役。在遼瀋戰役的攻打錦州作戰中,指揮第17師勇猛衝殺,迅速攻占守敵兵團司令部。戰後,第17師受到東北野戰軍總部通令嘉獎,所轄第49團8連被授予“猛虎尖刀”連榮譽稱號,第17師被譽為攻堅老虎師。六縱隊在此次戰役中殲敵3.6萬餘人。1948年11月,任東北野戰軍第四十三軍一二八師政委,參加了平津戰役。由於128師是四野有名的攻堅老虎師,因此,在天津戰役中被四野作為戰役的總預備隊。
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徐斌洲任解放軍39軍政委,該部被編為中國人民志原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徐斌洲同志任志願軍39軍第一政委,1950年首批入朝作戰。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
1952年回國後,任軍事學院幹部管理部部長、政治部主任、軍事學院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徐斌洲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並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0年4月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後調地方工作,先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工業部、第八機械工業部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徐斌洲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1996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
抗美援朝
激戰過後,志願軍戰士發現自己的對手已經變換了國籍——不再是黑頭髮黃皮膚的李偽軍,而是來自地球另一面的金髮碧眼、人高馬大的美國兵。經過審訊戰俘,他們才知道與美國的“王牌軍”第一騎兵師遭遇了。
情況被逐級報到三十九軍軍部,軍長吳信泉沉吟片刻,對政委徐斌洲說:“打狗打出條狼來,怪不得火力這么強,原來是美軍的王牌師。本來想吃肉卻啃上了骨頭,怎么辦?我的意見,繼續進攻,吃掉這股敵人!”
“我同意!劍已出鞘,豈有收回之理。”徐斌洲說,“出國第一仗就與強敵勁旅交手,這是對我們的考驗。應該告訴部隊,發揚我軍近戰、夜戰、穿插戰的特長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首先從氣勢上壓倒敵人!”
“對,怕他什麼!”吳信泉把帽子往桌子上一摔,“命令各師,多動腦筋,先打亂敵人,然後各個殲滅。”志願軍總部接到報告後,彭德懷的答覆只有一句話:“堅決消滅美國王牌軍!”彭德懷的命令被迅速傳達到部隊,三十九軍指戰員鬥志更旺,聽說與美國王牌軍交手,一股英雄豪氣陡然而生。
軍號吹響,志願軍三十九軍主力與敵人展開了爭奪制高點的戰鬥!由白天打到黑夜,戰士們面對極端困難的地形,繞過崎嶇的山路,越過高坡深壑,幾次跳過敵人的雷區、塹壕,在密集的炮火下終於把騎一師主力包圍住了。敵人用飛機轟炸,用坦克衝擊,企圖突圍,均未得逞。
山東縱隊第二支隊指揮員們山東縱隊第二支隊指揮員們
黑夜如期而至,天上無星無月,大地混沌一團。志願軍發揮了夜戰的優勢,敵人的地面部隊猶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他們的飛機、坦克失去了作用。在硝煙和血霧的籠罩下,志願軍火箭炮迅速進入陣地,炮火把漆黑的天幕映成一片紫紅,不時騰起禮花般的光彩。在萬條火龍狂叫怒吼中,戰士們就地滾爬,不怕犧牲,用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硬是把敵人的“鋼鐵防線”給摧毀了!
十一月三日,志願軍戰士刺刀上槍,殺聲震天,一鼓作氣地衝進小城,如虎入狼群,和敵人展開了短兵混戰。經過激烈的戰鬥,騎八團第三營全部被殲,營長、營參謀軍官和四個連長或斃或俘。作為一個建制單位,第三營已不復存在,美國陸軍被迫撤銷第三營番號。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美國兵在他們聽不懂的吶喊聲中繳械了,騎一師指揮部率先在中心廣場旗桿上降下美國國旗,掛上一面特大的白旗,緊接著整個小城各處都打出了表示投降的白旗。有一個黑人士兵雙手高舉,他說:“我們的長官說了,投降有四個條件:一是沒有子彈了,二是沒有乾糧了,三是中斷聯絡了,四是突圍不成了。我們符合投降的所有條件。”
雲山之戰至此全部結束,中美兩軍在朝鮮戰場上的第一次較量以志願軍的勝利而告終,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像氣泡一樣破滅了。在兩天三夜的戰鬥中,志願軍三十九軍重創美騎一師,斃、傷、俘敵共二千餘人,其中美軍一千八百餘人,擊落飛機三架,繳獲飛機四架,擊毀與繳獲坦克二十八輛、汽車一百七十餘輛、各種火炮一百一十九門。
彭德懷高興地說:“從沒吃過敗仗的美國‘常勝軍’騎一師這回吃了敗仗,敗在了我們三十九軍的手下!”
魏家堡伏擊戰
從1940年6月開始,八路軍山東縱隊三支隊粉碎了以劉景良部為主力的何思源頑軍的大舉進攻,打破了日軍“七一”掃蕩。蒲台、高苑的日偽趁三支隊主力東去反頑之機,向清西根據地進攻。清西形勢緊張,楊國夫帶特務連,基幹一營二、四連,基幹三營一部返回清西。三支隊司令部駐濱縣五區(今屬高青縣)劉春家,楊國夫在清西經常駐這個村子。
徐斌洲對魏家堡戰鬥的部署:基幹一營副營長李丕功和分支書記(相當於副教導員)韓萬煜指揮基幹一營一、三連在魏家堡設伏;基幹三營營長付子榮指揮基幹三營一部和特務連一部佯攻田鎮,使田鎮的鬼子不能向魏家堡增援;基幹一營教導員岳華指揮基幹一營二、四連在十里舖一線打援,阻擊從高苑增援的鬼子。高苑縣大隊實施破襲,挖斷公路,破壞通信線路,誘使高苑的鬼子出動。
21日凌晨二時左右,一連進入設伏陣地。二排設伏點在公路南側高地的墓田,全連僅有的一挺機槍加強到二排。墓田面積不大,有幾十個墳頭幾棵小樹,北頭靠近公路,二排埋伏在墓田中間,距公路約三十米,便於射擊和出擊。三排設伏點在路南一座小廟和路北的一個土台子,一排三班加強到三排,小廟和土台子各布置兩個班。兩個排之間是一條南北向的抗日溝,二排在溝東側,三排在溝西側。抗日溝北通高青公路,南通後翁村劉竹溪和李副連長的指揮位置在二排,支部書記(相當於副指導員)崔茂盛的指揮位置在三排。三連的位置在一連二排陣地側後,一連戰鬥打響,三連立即從側翼迂迴到鬼子的後面,打它的後面。
戰鬥結束後,打掃戰場。北屋門口摞著四個鬼子,場院打穀場上橫七豎八躺著二十多個鬼子。崔子久在其他戰士的幫助下,從鬼子屍體上拔出刺錐。三連一邊救火一邊打掃戰場,從北屋裡找到一挺歪把子,兩門擲彈筒。歪把子已無法使用,槍托被火燒毀。
魏家堡戰鬥,誘敵設伏,全殲鬼子永田文部酒見小隊三十三人,在三支隊史上這是唯一的一次。這一仗給清河區日偽頑震動很大,對發展鞏固清河根據地影響深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