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舖

十里舖

“十里舖”在全國有很多,如:武漢漢陽區的十里舖、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的十里舖、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十里舖鄉、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十里舖鄉、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的十里舖、河北石家莊長安區的十里舖、二十里舖。重慶的十里舖,奉節的十里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里舖
  • 性質:地名
  • 記載:《日知錄·驛站》
漢陽,簡介,小漢口,廣平縣,灞橋區,龍游縣,

漢陽

簡介

十里舖,武漢人都很熟悉的一個地名,它位於漢陽大道,東與鐘家村相距約5公里,西距龍陽大道約1公里。 但並不是所有熟悉十里舖的人都知道它名字的來歷,即便是久居此處的許多年過古稀的白髮老人,對十里舖的由來,也不甚清楚。 古代十里舖是與漢陽府(縣)相距十里之遙的一個驛站,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馬的處所。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驛站》中記述:“今日十里一鋪,設卒以遞公文。”據此,漢陽十里舖應為漢陽府(縣)進京途中的第一個驛站。 100多年前,十里舖由驛站逐步形成粗具雛形的集鎮格局,面積8.5萬平方米,兩條街道呈“十”字形,正街在現在的漢陽大道,橫街斜交於正街為東北至西南走向。 漫步十里舖,從十字路口向南前行,跨越墨水湖北路後,坡道起伏蜿蜒,可領略神遊古道之意境;若極目古十里舖正街,今日漢陽大道車流如梭,人流如潮,大型商場、購物中心、建材市場沿街而立,現代都市氣息撲面而來,淹沒了昔日驛站塵囂。

小漢口

解放前,十里舖便有“小漢口”的稱號。 當時的普濟善堂與羅家埠碼頭之間,有一條用麻石鋪設成的近5里古道,這裡一度是眾多商販出入漢陽、漢口的必經之路。日軍占領時期,商販們為了躲避漢口每日幾炸的危險局面,以及異常嚴厲的日軍檢查,紛紛將鹽、煙等貨物通過此古道,偷偷運到十里舖進行販賣,給這裡帶來了一時的繁榮。 但尋找這條古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過數小時的打聽詢問,記者終於在76歲的黃庭建爹爹的指引下,在漢陽大道十里舖車站附近找到了古道的一側入口———普濟善堂。 據了解,普濟善堂是解放前名為“普濟幫”的江浙幫派所修建的,曾有專門的醫生坐診善堂,免費給窮苦大眾看病。一位姓朱的先生也曾在此教過私學,來聽課的多為附近上不起學的窮孩子,識字不多的黃爹爹也曾經在善堂中學習過一段時間,年過七旬的他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教學內容:論語、三字經、孟子…… 由於當時古道上過路商販眾多,善堂還專門請來一位姓楊的老師傅,每日在善堂內燒茶,免費提供給過路商販。 “天變、地變、普濟善堂門口的兩大缸涼茶鐵打不變。”受此恩惠的商販們對善堂的感激之情由此可見。 解放後,國家將其收為公房。70年代末,漢陽大道擴寬,普濟善堂被拆除,隨後這裡做過餐館,做過銀行。現在,普濟善堂的舊址已被一家名為“武漢江南複印服務部”的商店所取代,就連該店的女店主都不知道此處竟然就是當初名噪一時的普濟善堂,只有在該商店兩層樓的外牆根腳處,才可以依稀尋找到些許舊時的輝煌。 普濟善堂消失了,麻石做的古道早已鋪上了水泥,羅家埠碼頭也隨著江漢二橋的建起而逐漸被人們所遺忘,昔日喧鬧的商道現在變得靜寂起來,望著水泥路上稀稀拉拉的行人,黃庭建爹爹也許只有在夢中才能聽到兒童時喧鬧的吆喝聲與腳步聲。

廣平縣

1959年建鋪上管理區,1961年改鋪上公社,1984年更名十里舖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5公里。面積45.6平方公里,人口3.4萬。肥(鄉)館(陶)公路、邯(鄲)聊(城)鐵路橫穿鄉境。轄十里舖、席寨、陳固、屯子堡、金安村、北寺郎固、閆小寨、前堤上、後堤上、南寺郎固、泊頭、杜村、大留、油村、秦莊、小張固、南張固、田莊、賈莊、北小留、南小留21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工業產品有保健座墊、紙品、服裝等。
十里舖
禹州市潁川辦事處十里村
位於河南省.禹州市東新區。北靠潁河,南臨許禹公路,交通便利,水電通訊設施完善,投資環境良好。下轄四個自然
村,七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500畝,有1667口人,其中黨員53名,分四個黨小組。
村黨支部緊緊依靠黨的富民政策,按照上級黨委的要求,立足於本村實際,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學習教育活動,緊緊圍繞“五好”示範村的標準,深入、紮實開展各項工作,形成了班子帶頭創,隊伍齊心合力乾的良好發展態勢。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村黨支部根本村的實際情況,積極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先後引進夏都陶瓷有限公司、鑫源發製品有限公司、太昌發製品公司等企業、截至目前,十里村擁有大小棉織廠96家,擁有織機四千餘台。同時,鑄鐵廠、木分廠、漿紗廠、冷庫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為十里村的兩個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5000多個外來人員安排了就業崗位。2006年度,全村實現了工農業總產值1.5億元,人均收入4100員。
93年以來,十里村連年被授予禹州市“五好”黨支部、“鄉鎮企業二十千村”,“計畫生育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小康村”,許昌市“文明村”等榮譽稱號,2002年又被命名為全省“五好”村黨支部。2005年5月,通過許昌市委的驗收,被評為許昌市“五好示範村”。

灞橋區

十里舖街道位於灞橋區西部,面積14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21個行政村。隴海鐵路和西(安)臨(潼)高速公路橫貫境內。米家崖村有新石器時期仰昭文化氏族部落遺址,是半坡遺址的重要參照地。石家街、尹家街一帶有元代安西王府遺址。
中文名稱十里舖街道地理位置位於灞橋區西部面積14平方千米
據無量廟碑記:唐貞觀年間,因東臨滻河設驛站,名為滻河鋪。明洪武年間(1368~1398),因距長安城十里得名。清嘉慶年間《鹹寧縣誌》稱東十里舖。建國後屬西安市第十區一鄉(尹家街)、二鄉(十里舖)。1956年鄉劃調整,合併成立十里舖鄉。1957年6月劃歸灞橋區管轄。
該鄉南部狹窄北部寬長,呈榔頭形。省、市、區駐地單位46個,工廠林立,隴海鐵路、西臨高速公路、長樂迎賓線橫貫東西,工業鐵路專線,萬壽路、幸福路、長十路、十酒路縱穿南北,內聯境內村組、駐地單位,外接全國省、市主幹公路,西安火車東站在其境內,形成四通八達交通網路。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該鄉經濟建設得到迅速發展,正在由農業向工貿方向轉化,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666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5412萬元,財政收入355萬元,人均純收入1118元。
農業,主產蔬菜、小麥、玉米;滻河沿岸種植葡萄、果樹、耕地面積9075.7畝,均為白沙土質,全部可以灌溉,蔬菜年產量2197.7萬斤,糧食年產量219.7萬公斤。
1992年,經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滻河西岸地段為滻河經濟綜合開發區。總面積140萬平方米。南部地段蘊藏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水質純淨,富含各種礦物質,有較高的保健醫療價值,周圍環境優雅。1992年初,港商即在此投資,興建“半坡湖度假村”,集公園、溫泉、遊樂、住宅為一體,總占地面積72.6萬平方米。

龍游縣

該村位於龍游縣境內東華街道管轄
十里舖
宜居村鎮:堅持"城、景、文、游"四位一體發展,高起點規劃,高品位建設,高質量管理,著力打造最佳人居環境品牌。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改善民眾生活環境,推進村民文明素質提升,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先後榮獲市級文明村鎮、縣級衛生鄉村、縣級教育強村。 特色經濟:十里舖是傳統農業大村,土地資源充沛,。生豬、蛋鴨、筍竹、茶葉、發糕、小辣椒、黃花梨、蓮子等農特產品極為豐富。境內毛竹資源豐富,有竹林面積近40萬畝,毛竹立竹量6000多萬株,享有"中國竹子之鄉"的美譽。工業經濟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依託浙江龍游工業園區,形成了特種紙、筍竹加工、五金機械、紡織服裝、化工、建材、電子、綠色食品等優勢主導產業,經濟總量和質量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全面實施"工業立村、開放興村、特色強縣"發展戰略,全縣經濟社會有了長足的發展。十里舖民風淳樸,勤耕好客,社會人文環境優越,是外來投資者投資創業的風水寶地。我們竭誠歡迎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經商貿易、探親訪友、旅遊觀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