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港鎮(湖北省沙洋縣後港鎮)

後港鎮(湖北省沙洋縣後港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後港鎮隸屬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位於沙洋縣中南部,長湖之濱,江漢平原腹地,地處荊門荊州潛江三市交界處,是一個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鎮。

後港鎮總面積3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7萬畝,下轄30個行政村、4個社區,總人口78944人(2013年),集鎮建成區面積9.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69.1%。

後港鎮曾獲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重點鎮、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湖北省中心城鎮、湖北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等榮譽稱號;2013年,該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8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後港鎮
  • 外文名稱:Hougang Town
  • 行政區類別建制鎮
  • 所屬地區:湖北省沙洋縣
  • 下轄地區:30個行政村、4個社區
  • 政府駐地:後港鎮聚仙橋街
  • 電話區號:0724
  • 郵政區碼:448272
  • 地理位置:沙洋縣中南部、江漢平原西北部
  • 面積:301平方公里
  • 人口:7.8944萬(2013年)
  • 方言:西南官話—成渝片—沙洋話(後港口音)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長湖濕地、黃歇冢等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城鎮建設,農村建設,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交通運輸,風景名勝,地方特產,鄉鎮榮譽,

歷史沿革

後港鎮歷史悠久,根據新石器時代古城址——城河遺址考古發掘實物分析,6000年前就有人類在後港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並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明。
戰國時期楚國名相春申君黃歇成居於後港,據《荊門州志》記載:“當晴空時,西山煙嵐縷縷如雲,後有楚人祭祀台。”
公元前十二世紀,商朝分封武丁後裔於漢西建權國,取水(今竹陂河)而名,在馬良築權城。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王室封宗室於江漢間,建邦國(今十里舖)。
公元前1027-770年,荊門北部為鄀國,東部為權國,春秋時期,楚武王克權,遷權於那處(今拾回橋),設權縣,荊門屬為楚地。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伐楚,占領江漢間,在郢都(今荊州城)設南郡,荊門全境屬之。
元文宗開曆元年(1328年)長林縣遷到沙洋西南藻湖,在今後港鎮建元長林保盈倉。
民國三年(1914年),為第三區。
民國十七年到三十四年(1938年—1945年),被日軍侵占。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五月十九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後港,轄於沙洋市
1960年為後港區,直轄於沙洋市。
1985年劃歸沙洋區。
1998年12月,沙洋撤區設縣併入荊門市,後港降為縣轄鎮。
後港鎮後港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後港鎮轄仙橋社區、宋湖社區、荊獅社區和蛟尾社區4個社區,黎坪村、風井村、孫橋村、黃歇村、龍壋村、安坪村、荊南村、唐台村、新宏村、勝利村、金山村、新場村、廟嶺村、雙村村、雲山村、黎橋村、高店村、廟灣村、殷集村、李台村、港口村、松林村、韓場村、荷花村、黃場村、三咀村、鐵鞭村、青龍村、大廟村、土咀村、獨棗村、東嶽村、喬湖村、喬姆村等30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後港鎮位於江漢平原西北部,長湖南濱,地處荊門、荊州、潛江三市交界處。後港鎮國土面積301平方千米,地處東經112°17′~112°27′,北緯30°24′~30°37′之間。

地形地貌

後港鎮地形以平原為主,全鎮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下。

氣候特徵

後港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具有春溫濕、夏炎熱、秋乾涼、冬寒冷的氣候特徵。年平均日照時數195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75毫米,集中在5-8月。年相對濕度74%,無霜期265天,年平均氣溫15.9°C。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後港鎮水資源較豐富,境內長湖、水庫水域面積達22.6平方千米。
礦藏
截至2013年,後港鎮地下礦藏共四大類12種,其中白煤儲量較多。
動物
後港鎮的特色動物資源有龜、、黃鱔、蟹、鱖魚、銀魚針魚等。

人口民族

後港鎮民族以漢族為主,截至2013年,全鎮總人口78944人,其中城鎮建成區常住人口約5.8萬。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5.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3.4557億元,固定資產總值14.2901億元,財政收入4689萬元,居民人均收入11272元。

第一產業

後港鎮主要發展現代農業,盛產龜、鱉、蟹、鱖魚、銀魚、珍珠等水產品,年產量達到31600噸,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截至2013年,後港鎮已建成10萬畝優質糧油生產基地,8萬畝“雙低油”生產基地,10萬頭優質三元豬繁育基地,100萬隻家禽養殖基地,萬畝蔬菜基地。
2013年,後港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5.5642億元。

第二產業

後港鎮主要發展工業,以新型建材為主導產業,以食品、機械製造、服裝等為輔助產業。
截至2013年,全鎮有各類企業3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8家,億元企業12家,省、市、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2013年,後港鎮實現工業總產值67.8915億元。
截至2011年4月,後港鎮已在唐台、孫橋等村征地籌建工業園區,入駐企業已有2家。其中,湖北巨星糧油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湖北天宇玻璃建材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已建成投產;此外,湖北巨星糧油公司與重慶紅蜻蜓集團合資投資1.5億元新建糧油深加工項目,該生產線具備年加工15萬噸粗精煉油能力,已於2010年8月動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4億元,利稅2000萬元;荊玻集團與湖北稻花香集團合資投資1億元新建玻璃包裝園項目,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年產玻璃瓶16萬噸,實現產值1億元,利稅1500萬元。

第三產業

後港鎮新興產業為旅遊業,主要建設投資金額分別為1.5億元和1億元的長湖濕地旅遊區旅遊開發項目和黃歇冢旅遊開發項目。
長湖濕地旅遊項目建成後,每年接待遊客可達30萬人,增加近千個就業崗位,年利潤3000萬元,項目投資回收期5年。黃歇冢項目建成後,每年接待遊客可達20萬人,年收益達800萬元。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後港鎮為湖北省中心城鎮、湖北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
2012年,後港鎮先後新建硬化路(街)52條,全長75.65千米,自來水廠擴建後日供水量達20000噸,改建了110千伏安變電站,開通萬門數字程控電話,改善醫療、服務等設施,加強庭院花草樹木布局建設,鋪設彩色步磚8000平方米,栽植行道樹6000餘棵,架設路燈675盞,修建公廁29座,橋樑5座,防洪堤3067米,排漬泵站1座,綠化覆蓋面積25公頃,房屋建築面積65.88萬平方米。
截至2013年,後港鎮集鎮建成區面積9.8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8萬人。

農村建設

後港鎮採用統一規劃建設新農村的模式,採取宅基地置換房屋的方式,將老的宅基地讓出,置換新住房一套,達到了集約用地的目的;該鎮還大力發展蔬菜種植,以加快將農民轉變為工人的步伐。截至2011年4月,該鎮通村公路修建達138.7千米,對大中型水庫進行了維修,完成了三乾渠清淤工程,維修了內喬子湖進水閘、荷垸子泵站、梅林泵站、港口排水泵站等農用水利設施。
後港鎮荊南村後港鎮荊南村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後港鎮有後港鎮中心衛生院(即沙洋縣第二人民醫院)一所一級甲等醫院和其他若干所社區醫療所和村醫療室。截至2011年4月,後港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以上。

文化教育

截至2013年,後港鎮除後港中學一所高級中學外,還有後港鎮西湖中學、後港鎮廣坪中學兩所初級中學,另外還有後港鎮中心國小等國小和後港中學幼稚園等幼兒教育機構。
後港鎮中國小一覽表
沙洋縣後港中學
沙洋縣後港鎮西湖中學
沙洋縣後港鎮廣坪中學
沙洋縣後港鎮後港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廣坪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田橋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荊南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蛟尾三嘴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蛟尾喬姆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蛟尾指路牌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蛟尾楊林湖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蛟尾港口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西湖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黃歇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龍當國小
沙洋縣後港鎮殷集國小
資料來源:

交通運輸

後港鎮主要發展水、陸交通,長湖水運直通長江,漢宜公路橫穿全境,南達宜黃高速公路、西至在建的襄荊高速公路207國道。距襄荊高速公路、荊沙鐵路、207國道15千米,東25千米直上漢宜高速公路引江濟漢工程建成後,南距荊州15千米可入長江

風景名勝

後港鎮境內有“三台”、“兩橋”等名勝古蹟,“三台”即潘家台、王家台、月台,是人煙稠密最熱鬧的地方;“兩橋”為東升橋和聚仙橋,其中聚仙橋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迄今已歷時四百多年。 境內現有東周戰國時期楚國名相春申君黃歇冢、嚴倉古墓群、明代翰林墓、漢代鐵鞭古祠等幾十處文物古蹟,其中黃歇冢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方特產

後港鎮的主要特產為水產,主要有龜、鱉、蟹、鱖魚、銀魚等名貴淡水產品。
長湖銀、針魚
長湖銀魚體形細長小巧,約3-5厘米 ,乳白透明,少鱗或無鱗,生長期為一年左右,喜歡群集活動,發出清香的氣息。
長湖針魚體形如針,大者長約10公分,直徑略細於鉛筆,其硬質的嘴長約5公分,身體呈流線形,灰白色,嘴透明,首尾細腰微粗,光滑圓潤,兩隻晶瑩的黑眼睛,恰如針眼。
長湖魚糕
做法:以後港鎮長湖白魚為主料,將其剁碎,摻合澱粉、蛋清、生薑等佐料,攤成餅形,放進蒸籠,大火蒸製而成。
相關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好魚,但長食生膩,令御廚改變烹飪方法,提出“食魚不見魚”的要求。御廚回家後一時想不出辦法,急得坐立不安。御廚夫人問清情況後便道:“這有何難,你把魚刺和魚骨剔除後,將魚瓤切碎拌以生粉等其它佐料,或蒸或煮,不就吃魚不見魚了嗎?”御廚一聽豁然開朗,在家反覆試驗,終於做出了鮮嫩爽口的不見魚的魚製品。楚王吃後大喜,當即獎賞黃金一千兩。因以魚肉為主,形似米糕,而稱為“魚糕”。

鄉鎮榮譽

全國重點鎮
全國文明城鎮
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
湖北省文明鄉鎮
湖北省百強鄉鎮
荊門市十強工業重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