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壋鎮(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官壋鎮)

官壋鎮(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官壋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官壋鎮位於沙洋縣西南角,107省道穿境而過。地處東徑112°31′,北緯30°27′,東距沙洋城區16千米,西距後港鎮20千米,北距荊門市55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官壋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
  • 地理位置:沙洋縣西南角
地理位置,人口民族,村鎮建設,經濟發展,整體概況,概括,財政總收入,農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社會固定資產,

地理位置

官壋鎮位於沙洋縣西南角,107省道穿境而過。地處東徑112°31′,北緯30°27′,東距沙洋城區16千米,西距後港鎮20千米,北距荊門市55千米。

人口民族

官壋鎮總戶數9863戶,人口38030人,其中男性19060人,女性18970人,農業人口34759人,非農業人口3271人。人口出生率8‰,人口自然增長率1.1‰。

村鎮建設

官壋鎮現有中心集鎮1處,為官壋集鎮;小型村級集鎮3個,分別為:高橋集鎮、大文集鎮、馬坪集鎮。
官壋集鎮是官壋鎮政府所在地,集鎮面積0.2平方公里,總人口3988人,其中非農人口2114人,常住人口2860人,流動人口290人,城鎮化率28%;集鎮有3條街道,分別為:漢宜路、官壋大道、文衛大道。
官壋鎮是全市唯一優質稻產業示範鎮,全鎮優質稻種植率為100%。2009年,對集鎮進行了總體規劃,規劃期限:近期2009—2015年,遠期2015—2030年。以鎮區為主中心,高橋、王坪為副中心,以漢宜公路為經濟發展橫軸,以官李線為經濟發展縱軸,形成“一主兩副,一橫一縱”的空間網路布局。官壋集鎮為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域東部,高橋等村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鎮域西部,王坪等村,發展特色生態養殖、生態休閒旅遊及商貿物流產業。
集鎮道路長度12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車行道12公里。人行道5000米,總面積24000平方米;下水道4500米;綠化帶8000平方米;1987年,建立官壋自來水廠,2003年,對管網進行了改造,目前日供水560噸,供水750戶,供水普及率10%;液化氣站1個;園林綠化15處,面積達20000平方米;安裝街道照明路燈80盞;配置垃圾桶60個,15個垃圾池,垃圾處理場1個。
鎮內107省道20公里,3級公路23公里,通村公路105公里,可通100%的自然村,村組公路硬化里程80公里,硬化率達70%。

經濟發展

2011年,全鎮社會生產總值達到357000萬元,財政收入1826.61萬元,國稅120萬元,地稅90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8080元。
全域農業以優質稻種植為主,兼而水產養殖、雙低油菜種植業,農業生產總值55300萬元。主要農特產有:“洪森”系列大米,“三月花”菜籽油,“龍池橋”香米;2011年,全域糧食播種面積6215公頃,總產6.4萬噸,每公頃單產688公斤;油料播種面積3200公頃,總產10970噸;生豬出欄45082頭;其他經濟作物面積1050公頃,總產19000噸。
域內工業以糧油加工為主。201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302000萬元。工業企業338個,其中縣級規模企業8個,個體工商戶430戶,從業人員6140人,主要工業門類有:糧油加工、服裝加工等。主要工業產品有:大米、食用油、服裝等。
全鎮擁有大小堰塘1162口,小II型水庫3座,滾水壩6座,中小型湖泊6處,蓄水量可達1800萬立方米。民垸10處,保護面積733公頃。30千瓦以上電力排灌站48處,裝機75台5165千瓦;30千瓦以下電力排灌站125處,裝機2310千瓦,有效灌溉面積6.7萬畝,旱澇保收面積6萬畝。
域內金融網點有2個,2011年末存款餘額270000000元,貸款額62060000元;郵政儲蓄餘額1.5億元,函件業務80000件。截至2011年底,開通程控電話5000部,寬頻用戶2600戶,有移動、聯通手機8200部,有線電視接入2300戶,無線數位電視13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50%。
商業。網點420個,營業面積9000平方米,商業零售額5336萬元。

整體概況

概括

官壋鎮轄24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207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14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4931公頃。總戶數9865戶,人口38035人,其中,男性19039人,女性18996人,全年出生人口380人,死亡人口336人,人口出生率9.99‰,死亡率8.83‰,人口自然增長率1.16‰。

財政總收入

財政總收入1561.27萬元,財政支出1552.62萬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8.8億元。年末存款餘額1.59億元,貸款金額4609萬元,商品零售總額9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16元,增加678元。

農業總產值

農業總產值4億元。其中,種植業產值17217萬元,畜牧業產值13056萬元,水產業產值9582萬元,林業產值231萬元。糧食產量64750噸,棉花150噸,油料8300噸,生豬出欄39504頭,水產品產量9131噸,家禽出籠60萬隻,禽蛋產量1810噸。以“中國香稻”為主的優質稻種植面積1333.33公頃,二類優質稻面積3133.33公頃,優質稻種植率100%。是荊門市唯一的優質稻產業示範鎮。發展市級生豬養殖區1個(昊陽生豬養殖區)、縣級生豬養殖區4個(五星、愛國、黃金、友好生豬養殖區),規模化、優質化生態養殖逐步形成。下發糧食直補金、農資綜合補貼金、良種補貼金總計980.15萬元;下發家電下鄉補貼73.08萬元、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80.22萬元。

工業總產值

擁有大小堰塘1130口,小(Ⅱ)型水庫3座,滾水壩6座,中小型湖泊6處,蓄水量1300萬立方米。30千瓦以上電力排灌站44處,裝機66台5067千瓦;30千瓦以下電力排灌站115處,裝機2200千瓦,有效灌溉面積4466.67公頃,旱澇保收面積4000公頃。爭取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1546萬元,對馬溝優質稻板塊基地項目區的雷場、張廟、馬溝、齋巷村和鄭家套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的亞南村的水利設施進行改造,新建泵站4處,打機井8口,修U型渠65000米,改造高產示範田1333.33公頃,安裝頻振燈500盞,主推“稻鴨共育”、“魚鴨共生”生態種養技術,燈光誘蛾技術,“豬—沼—稻”生態家園模式,免耕拋秧為主的輕簡化栽培技術,稻田養蝦技術,稻田養蝦麵積333.33公頃,初步形成馬坪片綠色無公害農業產業區,同興、馬溝、大文稻田養蝦產業區,農業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
完成工業總產值14.8億元,增長48%;工業增加值4.23億元,增長66%。有規模以上企業8個,其中,億元企業3個。個體工商戶780個,實現利稅1300萬元。

社會固定資產

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000萬元。投資23萬元實施官壋集鎮漢宜路工程項目。修建休閒小道,硬化漢宜路人行道,興建花壇18個,栽植海桐球、紫微、紅繼木等綠化樹種15000多株。有通村公路29條83.4千米,全鎮24個村、1個居委會全部通油路。集鎮面積1.55平方千米,綠化面積0.4平方千米,安裝路燈150盞。有程控電話容量5000門,電話用戶3800戶。報刊發行量0.8萬份。
有影劇院1個,初級中學1所,國小4所,幼稚園1所,中國小教師258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180人,初級職稱81人。在校學生246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衛生院1個,衛生所3個,衛生站24個,醫護人員110人,病床50張,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31500人,農民參合率83%。
(鎮黨政辦公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